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一战爆发后,日本侵占青岛,将胶济铁路纳入直接统治之下长达八年之久。为收回该路,中国在华盛顿会议上同日本进行了艰难的交涉,最终确定了"债券赎路"的方案。为筹集赎路所需的巨额赎金,中国政府先是计划将胶济铁路付诸民办,即由国民筹款赎回该路,收回后归民办,永属民业。政府为此设立筹款机关,并制定了较为缜密的招股、储金简章,社会各界也积极响应,但由于种种原因,胶济铁路民办的尝试最终失败。之后,胶济铁路本身的收入就成了筹集赎路款项的唯一来源。胶济铁路筹款赎路运动并不是偶然的历史现象,它是近代中国具"文明排外"特点的赎路情结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天津商会与胶济铁路的收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盛顿会议上,中日“边缘”性会谈山东问题,其中胶济铁路的交涉为重中之重。为支持北京政府收回胶济铁路,全国各地开展了“筹款赎路”运动。天津商会积极领导津埠地区的“筹款赎路”运动,对胶济铁路的收回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胶济铁路与济南商埠的兴起(1904——1937)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交通体系的建构与区域城市化进程的关联研究是近年城市化研究新的生长点之一。胶济铁路是山东省内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作为近代先进的交通设施,1904年通车的胶济铁路,成为推动济南自开商埠与促进商埠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胶济铁路通车促进了济南商埠的兴起与发展,加速了济南城市的现代化进程,济南遂不独为山东政治之中枢,更为山东工商业之要埠。  相似文献   

4.
<正> 自1914年侵占青岛和胶济铁路后,日本一直以山东作为在华北侵略扩张的基地。“九一八”事变至“七七”事变期间,日本加紧了对华北的经济掠夺和控制,山东更是其经济侵略的重点之一。本文拟就这一时期日本掠夺山东的计划及实施情况作一初步探讨。“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在酝酿制订掠夺华北计划的过程中,对山东的经济地位尤为重视。首先,山东与旅大遥遥相对,扼京津之门户,不仅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山东与东北历来人员往来频繁密切,经济贸易互为依存,是建立所谓“日、满、华北经济区”必不可少的重要区域。其次,山东的资源丰富,尤其是煤、铁、棉、盐,都是日本帝国主义图谋攫取的重要战略资源,被日本称为“两黑两白”。加之山东交通发达,有青岛、烟台、  相似文献   

5.
1914-1922年日本在山东的非法贸易和走私活动黄尊严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日本打着"对德宣战"的旗号,出兵侵占了青岛和胶济铁路。在此后的八年间,日本在对山东实行军事占领的同时,进行了疯狂的经济掠夺。其掠夺的方式,除倾销商品、输出原...  相似文献   

6.
为应对日本攻占青岛之军事行动,北京政府经多方筹议,仿日俄战争先例,向外宣告了行军区域。然而,日军无视中国的中立布告及其自身对行军区域界线的承诺,置国际法和国际条约于不顾,强占胶济铁路、侵扰地方、杀害人民。胶济铁路不是德国国有,而是归中德两国合办的铁路公司所有,不能被视为敌产。日军在行军区域内种种非法行为,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相似文献   

7.
明初,由于海运废止、大运河建成,山东经济重心移至鲁西,鲁东潍县经济萧条,地方动乱频生。鸦片战争后,随着大运河淤塞、烟台开埠,尤其是青岛开埠,胶济铁路和津浦铁路的兴建,鲁东成为全肖经济重心,潍县渐从一个鲁东商业区上升为华北区的商业中心和转运站。在外国资本主义影响下,潍县的传统生产事业受到冲击,皮革加工业、草帽辫业、发网业、猪鬃业等新兴手工业纷纷兴起,贸易网从地方性或省内贸易发展到区域性、全国性甚至海外贸易。此外,清末潍县商业资本的发展也和地方的社会政治变迁有关。晚清潍县的发展展现了近代中国内地社会变化的一个模式。  相似文献   

8.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青岛工人阶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异军特起”,同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进行了英勇斗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要贡献。1925年爆发的胶济铁路大罢工和青岛日商纱厂大罢工,揭开了“五卅”反帝爱国运动和大革命高潮的序幕。期间,青岛工人与上海...  相似文献   

9.
论清末济南、周村、潍县三地开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4年,由直隶总督袁世凯和山东巡抚周馥奏请,经清政府批准,济南、周村和潍县同时由中国自行辟为商埠。由地方督抚奏请,中国自主开放铁路枢纽地区和内陆经济中心城市,在一省中同时开放包括省城在内三个城市为商埠,这是近代商埠沿革史上的创举,是山东地方当局为防止因德国所修胶济铁路通车后出现德国势力向内陆扩张、中国主权再失的重大举措,在近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山东主政者通盘筹划山东近代化事业,为推动山东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的重要政策性调整。  相似文献   

10.
工商业为工业和商业的统称。清末十年,在全国新政的浪潮中,山东实行的新政颇有成效,济南开埠可以说是山东新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政中,胶济铁路和济南商埠开设促进了济南工商业的发展,一大批近代新式工商业开始出现,对济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济南由传统的政治消费型城市向现代工商业新城转变,济南的经济地位得到了提高,逐渐成为华北的经济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11.
李伯重 《社会科学》2007,(12):115-118
十九世纪初期的松江,是当时中国最重要的棉纺织业地区,人民获得棉布十分容易,纺织品的年人均消费量高于全国平均数,也高于光绪时期乃至二十世纪初期松江地区的平均消费水平,并已达到甚至超过二十世纪中后期同地区的纺织品消费水平。  相似文献   

12.
黄河三角洲近代棉业改良及其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河三角洲为中国近代著名的棉花品种科学改良试验基地,成功选育出脱字47号、36号、57号等美棉良种与齐东4号等中棉良种,并进行了一系列棉花栽培试验。黄河三角洲近代棉业改良不仅对黄河三角洲,而且对山东乃至全国棉作产生重大影响:一是打造并愈益彰显了黄河三角洲区域经济的特色与地位,二是进一步巩固了山东植棉大省的地位,三是引领、带动了全国植棉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青岛市出现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攀升,城市蔬菜价格也一度居高不下,引发了市民对“菜篮子”工程的高度关注,物价上涨对城市居民家庭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对青岛市蔬菜市场不同销售地点、不同城区、不同季节和山东省不同地区蔬菜价格进行对比分析,从蔬菜的成本价、批发价、零售价比较和流通环节的监管等方面详实阐述了青岛市蔬菜价格上涨产生的原因,旨在为青岛市蔬菜种植、经营和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期望对蔬菜产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清代山东是粤商在北方沿海地区活动的重要场所。粤商以济南、烟台、青岛为中心开展南北物资贸易,甚至投资设厂从事近代工业生产,在山东建立商号和会馆等商业组织,对山东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中国即将进入“无配额时代”。配额的取消给全球(包括中国在内)的纺织服装业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从分析中国纺织品服装贸易现状出发,探讨配额取消后中国纺织服装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6.
我国纺织服装业普遍存在库存高和客户满足率低的矛盾,解决矛盾的有效方法是建立供应链快速反应机制。通过分析纺织服装供应链的特点,提出基于快速反应机制的纺织服装供应链策略。  相似文献   

17.
赵伟 《兰州学刊》2011,(2):152-156
错过了“黄金时代”的部分后发小资本通过纵向一体化战略成功进入高壁垒的棉纺织业,并逐步发展成为中型企业集团。大成纺织印染集团,以棉织生产为战略突破口,抓住机器印染业方兴的趋势,先前向一体化印染生产,再后向一体化纺纱生产。这一战略给大成带来了节省交易成本、稳定交易关系、防御竞争对手的优效作用。其成功案例为后发小资本进入高壁垒行业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8.
胶海关设立之后,德、日两国殖民者分别利用其对胶海关的控制,大肆掠夺中国的原料并向中国倾销商品,这在造成山东经济畸形发展的同时,也使山东的经济面貌发生了某种变化.胶海关的设立对山东现代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换言之,尽管有其殖民本性,胶海关的设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山东现代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运用2010年7月以来的42个月月度数据,分析了日系车萎缩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影响。回归分析显示,日系车对自主品牌的回归系数在各级别车型上都是显著为负,这说明日系车的萎缩在客观上是有利于自主品牌的,但这种效应主要体现在低档车型上。实际的情况亦表明,在日系车萎缩所产生的市场机会当中,自主品牌主要抓住了低档车型的机会,而基本无力抓住中、高档车型的机会。研究暗示,自主品牌在中、高档轿车市场上的技术能力严重不足。为促进自主品牌的提档升级,需整体设计我国的创新制度,全方位改善我国的创新环境。  相似文献   

20.
经历过1998和2009年的金融危机让中日两国纺织服装产业联系更为紧密也让竞争更为明显,在此以两国纺织品服装进出口贸易数据为基础测算了两国比较优势和贸易互补性程度。结果表明:中日互为双方纺织品服装贸易的重要进出口市场,两国纺织服装产业比较优势各有不同,贸易互补性很强,产业合作会产生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