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满足政治参与需求、提升政治参与水平、增强政治组织吸引力已成为研究农民在基层民主自治组织中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课题。随着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农村社会利益关系逐渐分化,利益主体、利益需求呈现多元化和多样化,这阻碍了村民自治组织功能的发挥,农村社会利益分配、导向、表达、协调等方面必须相应作出调整。本文基于利益与利益机制的视角,探讨了村民自治组织中农民政治参与的实现机制、动力机制、参与机制和保障机制的建构。  相似文献   

2.
满足政治参与需求、提升政治参与水平、增强政治组织吸引力已成为研究农民在基层民主自治组织中参与政治生活的实践课题。随着农村经济的改革与发展,农村社会利益关系逐渐分化,利益主体、利益需求呈现多元化和多样化,这阻碍了村民自治组织功能的发挥,农村社会利益分配、导向、表达、协调等方面必须相应作出调整。本文基于利益与利益机制的视角,探讨了村民自治组织中农民政治参与的实现机制、动力机制、参与机制和保障机制的建构。  相似文献   

3.
利益诉求视角下新农村社区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农村建设要实现农民利益的时空拓展、维度深化、内容系统和序列优化,必须实现农民利益的多维诉求.基于新农村社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利益诉求的价值分析,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提高农民的组织化水平,改革社区管理模式,拓展农民利益诉求的渠道,创新农民利益诉求的方式,培育农村社区文化,提高农民利益诉求的立体化和系统化,实现农村利益诉求主体、利益诉求内容和利益诉求载体的互动.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社会转型是一个自发的基于市场化改革而产生的社会宏观变迁,它的剧烈变动最终都体现和反射到农村政治机制和农民政治生活之中.日趋活跃的市场经济推动着农村社会主体的分化、利益的多元化、结构的分层化,利益成为人们关注、追求和维护的重点,而正是对利益的愈加认清和重视,就愈加需要对利益的表达渠道和机制进行调整和规范,特别是随着市场化发展而日渐觉醒的农民的民主意识、法治理念、权利思维、平等观念的不断增强,使得农民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和参与农村社会政治事务,农村现有的基层政治制度面临着变革和调整的重任.  相似文献   

5.
农民的政治参与对农村的政治发展意义重大。要不断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水平 ,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机制 ,不断拓宽农民政治参与的渠道 ,使农民利益的表达制度化、有序化 ;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尤其是农村政治文化建设 ,提高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 ,提高农民的参政议政水平 ;鼓励和正确引导农民有序地进行政治参与 ,表达他们的愿望和要求 ;要尽快提高我国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6.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坚持以农民为本,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的需要,是广大农民全面发展的需要。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路径选择上,要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把握农民的全面需要,紧密围绕农民的利益。  相似文献   

7.
农民是实践主体与价值主体的统一体,其主体地位的实现与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败。信息化与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结,实现农民主体地位是信息化在农村的发展目标,信息化在农村的发展要以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为基础,两者统一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以信息化激发农民的主体意识,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拓宽农民利益表达渠道,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以此推动农民主体地位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农村农民问题,长期都是困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农村群体性事件频发,表明我国农村利益冲突严峻,其根源在于基层政治体制存在缺陷,保障农民利益的机制缺位。在传统利益格局已经打破的乡村,政治体制改革的滞后导致基层政府失政于民、执行人本政治的主体缺失,非政府组织为农民提供政治参与的路径缺失,农民主体性参与政治的意识缺失。为此,基层政府必须加强基层工作机制建设、农民利益诉求机制建设以及提升农民政治参与能力的教育机制建设,促使农村以人为本政治环境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农民在当代中国选举政治实践中已经做出了村委会"海选"和村党支部"两票制"直选等一系列创造,其对中国选举政治的改革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农民群众自发创造与国家引导、规范的良性互动是农村选举政治实现制度创新的重要条件和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各级党政领导者能否转变观念、顺应民意是农民政治创造活动能否成功、政治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而营造宽松的政治气氛和社会环境则是激发农民的政治创造潜力、促进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民所占人口比例巨大,农民的政治认同状况与社会稳定及国家治理能力密切相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政治认同的影响因素和影响程度也随之变化,农民政治认同的状态亦随之发生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政治认同经历了总体升高、趋向弱化和逐渐强化三个发展阶段。研究发现,农民政治认同呈现如下特征:一是生存理性主导下的利益满足是政治认同的关键;二是社会公正和权利意识是影响农民政治认同的重要因素;三是国家制度、政策和农民政治认同存在着双向互动;四是对宏观政治体系始终具有较强的认同度。而提升农民政治认同的路径则在于:一是完善社会利益结构,满足农民合理利益诉求;二是畅通政治参与渠道,保证农民制度化的政治参与;三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规范基层政权的权力运作;四是提高农民政治认知,奠定农民政治认同的认知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发展的政治基础——以人民民主为中心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发展离不开中国政治在其中的作用。在中国的政治逻辑中,人民民主既是国家的形态,也是国家的目标。它多维度地定义和规范着国家的结构、运行与发展,从而使中国的国家与社会生活既遵循民主与现代化要求,又遵循中国的自我意志。只要中国能够在现有的制度框架下,以人民民主为取向,时刻保持政治与经济的有机互动,自觉地进行政治建设,推进民主发展,中国的未来发展不仅不会引发政治问题,相反还能从中国独特的政治体系中获得有效的动力和保障。原因在于:一是中国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已完全迈入现代化的轨道,已成为一种不可逆的发展;二是中国的政治体系具有现代性,而且其本质上是开放的,因而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发展性,否则,中国是不可能创造今天这样的发展局面的。  相似文献   

12.
农民主体意识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社会转型期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强调农民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以及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在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中的协调合作。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农民的主体性缺失以及农民主体性实现缺乏应有制度保障、建构主体社会责任的缺失等问题。但以往研究并未对此给予足够关注。因此,可以考虑从建构主体社会责任意识强化、农民主体性实现及制度保障等角度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乡村治理作为农村事务的主要一项,从新中国成立起经历基层政权与农民共同主体,人民公社单一主体及农民单一主体的三个不同主体阶段。三个阶段中显示出了认识村治主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国家力量与非国家力量间关系以及主体与土地制度间的关系。随着村治主体的稳定,党组织建设,宗族稳定又在影响着村治。因此,必须要明确国家中心任务,以便促进村民自主意识,以便更好推进村治。  相似文献   

14.
从未来发展来看,背负更多政治使命和道义责任的中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产生只是权宜之计,建立包含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在内的《国家补偿法》,并使之与《国家赔偿法》并行呼应,才是我们期冀的国家救济体系的理想模式。但是,就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而论,我国眼下并不存在建立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可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无疑是时下中国最好的选择。在筹建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时,应当首先厘清国家刑事赔偿与国家刑事补偿,以及国家刑事补偿中的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与刑事被害人救助之间的关系,这是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乃至相关立法体系的构建基点,也蕴涵着中国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5.
农村阶层分化致使政治参与主体多元化、政治主体主动参与意识增强、极端参与方式增多、参与内容和重点转移,政治参与的新变化使我国农村传统政治参与机制的弊端日益显现,必须从不断完善政治参与机制、强化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实现政治参与和民主政治建设的双向良性互动、提高政治系统的开放性和吸纳力、实现政治参与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等方面完善政治参与机制,更好地适应各阶层政治参与的新变化。  相似文献   

16.
要想改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当前农村建设中若即若离的状态,急需探索切实可行的操作性措施和路径。立足于农民的利益需求,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存土壤;转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方式,建立农民群体能理解、乐接受的话语系统;激活农民主体,培育乡土文化人才,引导农民在亲身参与中悦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尊重文化发展规律,寻找先进文化与乡土文化的结合点,在乡土文化中培植核心价值观念的生长枝条;以红色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精神基石,使红色文化构成农民核心价值理念的情感基础。  相似文献   

17.
梁旭光 《齐鲁学刊》2003,46(4):133-136
民主政治的发展显著表现为公民对政治的参与程度的提高 ,而公民的政治参与是靠一整套健全的制度来实现的。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度和透明度还比较低 ,根本问题在于参与机制还不够健全。克服弊端的根本途径在于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特别是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通过改革 ,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  相似文献   

18.
村民自治制度的实施对中国农村市民社会形成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市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概念,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加快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的整合,培育出具有相对自主性的农村市民社会,是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要求。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日益普及的村民自治制度是政府与社会良性互动的结果,与传统的农村管理体制相比较,它的实施推动了农村社会解构,在广大农村地区逐步培育出相对独立的社会、相对独立的个人、相对独立的社团和组织,为农村市民社会的形成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9.
论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地方创新的动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地方创新是特定地方的政府和群众对村民自治制度所做的创造性变革,是当下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具有地方性、有限公共性、自治性、区域性等特点。日益扩大的民主参与需求与相对短缺的民主参与制度、不断增长的民主发展需求与相对滞后的民主发展环境、逐渐提升的服务需求与相对薄弱的农村社区服务等村民自治的内在矛盾是当下中国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地方创新的根本原因。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和需求,上级政府的号召与要求是引发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地方创新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20.
刘勇 《社会科学》2012,(5):13-24
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当下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和政治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作为“改变世界”的实践主体,现实的个体的人的生存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一个不容忽视的传统和题中应有之义.正是基于对民生的高度关切,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得以形成;也正是基于对民生的高度关注,马克思主义得以在中国成功传播.当下的中国,民生问题已成为人民大众最关心的现实矛盾,民生矛盾的解决程度已经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程度密切相关.人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推动者和受众,更是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发展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只有回归到人民大众的生活世界,充分尊重人民大众作为历史主体的出场者地位,理性面对差异性社会的特征,不断满足人民大众的利益需要,高度重视对人民大众的人文关怀,才能在不断撞击人民群众心灵的过程中,获得广大人民群众内心深处基于自觉自愿的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