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讨论社会结构的分化时,最常见的是根据货币收入分配的差异来划分不同的社会阶层。其他形式的资源差异也往往被转换成货币收入。事实上,收入分配仅仅是了解社会结构分化的一个指标。现在,已经逐渐产生了其他形式上更为激烈、速度上更为迅猛的社会分化的机制,通过资产增值来积累财富就是这样一个潜在的机制。在当前形势下,我们可以将房价上涨当做一个中介过程,来讨论新的财富积累形式对社会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根据国家统计局批准的《全国残疾人家庭收入状况调查制度》(国统制[2022] 30号),2023年中国残联制定了《2023年全国残疾人家庭收入状况调查方案》,继续组织对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40个县(市、区、旗)的9 706个残疾人家庭户进行收入状况调查。结果显示,2022年全国残疾人家庭人均年收入为22 262.8元,与2021年相比,名义增长率为7.5%,实际增长率为5.4%。从2016年到2022年,全国残疾人家庭人均年收入持续增长。但与全国居民相比,2022年全国残疾人家庭人均年收入占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0.4%。2022年全国残疾人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转移性收入和工资性收入,消费性支出以食品烟酒支出和医疗保健支出为主。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残疾人家庭收入总体虽然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势头,但残疾人仍是一个特殊困难的群体。在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中,应充分考虑解决残疾人群体增收困难和支出型困难的现实需要,逐步建立残疾人家庭可持续增收机制,缩小残疾人发展状况与社会平均水平的差距。  相似文献   

3.
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关系到劳动者工作和退休期间的生活方式与收入状况。由于生理、心理及社会角色的不同,男性劳动者和女性劳动者生命历程的具体形态存在一定的差异。社会保险制度也相应地存在性别利益问题。与1997年的养老保险方案相比,  相似文献   

4.
市场化改革与社会网络资本的收入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顺  程诚 《社会学研究》2012,(1):130-151,244,245
社会网络资本是影响收入分配的重要机制。本文将社会网络资本区分为潜在的和动员的两种形式,发现:随着两类社会网络资本的递增,人们的收入回报增加,但回报率递减;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潜在性社会网络资本的收入回报率递减,但动员性社会网络资本的收入回报率递增,而递增速度随之衰减。本文从资源多元配置方式的相互作用的视角,探讨了社会网络资本收入效应的变化逻辑。  相似文献   

5.
张国华 《科学发展》2012,(4):101-108
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引发我们对美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关注。我国应学习借鉴美国长期以来形成的相对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收入分配调节政策,在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方面加强机制的顶层设计,着力在一次分配上,建立健全职工工资与经济基本同步增长、不同行业收入分配有效调节的机制等;在二次分配上,建立健全为中低收入者减支增收机制、财富分配调节机制等;在三次分配上,大力发展慈善和公益事业,以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全国整体来看,房价波动存在收入分配效应;在一定时期内,房价波动与收入分配两变量之间存在互动关系。从区域情况来看,我国东、西、中部地区房价波动状况也都存在一定的收入分配效应,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从微观层面看,家庭住房产权、住房建筑面积及住房市值等住房差异也会产生收入分配效应。从长远看,要从改善房价波动收入分配效应的传导机制入手,加快完善我国的住房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7.
兰敏 《现代妇女》2014,(2):185-186
改革开放以来,随市场经济的引入,中国社会的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笔者用一系列数据分析当前的收入分配格局,总的来说,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当前中国的收入差距影响最大。基于此,笔者重点阐述我国当下的收入分配领域的相关政策的问题并介绍了国外在相关问题上的良好做法与制度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在我国整个劳动力市场中,性别收入的差距逐渐加大,很多传统的理论已经无法很好地解释当前的这种现象。因此,本文主要从社会资本理论出发,对我国八个城市中不同性别的人的收入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可以发现,收入之所以存在性别上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社会资本的影响。而且通过深层次的分析可以发现,收入上的性别差异有12.7%可以用社会资本来进行解释,而且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如果在社会资本上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那么收入上也会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男性的社会资本回报率在很大程度上高于女性;女性比较欠缺社会资本是当前普遍存在的"性别隔离显现"现象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要闻视点     
《老年世界》2010,(17):41-41
胡锦涛:2020年中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酝酿破题,有望年内出台。温家宝发表文章指出,收入分配问题已经到了必须下大力气解决的时候。否则,必将成为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隐患。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收入分配中的集团因素: 1986-1995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王天夫  王丰 《社会学研究》2005,20(3):156-181
本文分析城市在改革以来造成收入分化加剧的制度性因素。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集团类别,如地域、行业、所有制类型和工作单位,不仅定义了当时收入分配的规则,这些重要的制度性因素在形成中的市场经济中也得以延续,它们组成了改革以来促成收入分化快速增长和新的社会分层模式的制度性基础。个人收入由于不同的个人特征有所不同。除此之外,收入分配还清楚地显示了依据这些集团类别分化的模式。各集团通过各种策略谋求集体利益,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内部平等。从收入变化的结构上看,收入分化的加剧正是因为集团间收入差异的快速上升。在收入分化加剧的头1 0年,集团间收入差异的增长远远超过了集团内差异的增长。到了1 990年代中期,大约一半的收入差异增长能够为这些社会集团因素所解释。从理论上讲,分析城市收入分化也更应该重视这样的制度性因素而非个体特征  相似文献   

11.
税收是调节收入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重要手段。本文从收入分配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现行的税收政策,认为其在调节居民收入分配方面存在调节力度小、调节累退性等问题,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我国应当深化税制改革、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推进消费税和房产税改革、开征社会保障税和遗产赠与税等税种。  相似文献   

12.
乔军 《老年世界》2009,(1):34-34
老有所教是一项亟待深化的重要工作 老年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不太容易改变的价值观,随着社会的变化,特别是在经济体制改变,收入分配发生变化,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的环境下,由于某些地方或单位的个别政策制定不合理、不连续,执行不稳定,导致一些老年人的利益受到影响,加上家庭、自身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和潜在的社会矛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共同富裕的实现离不开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作为再分配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发挥调节收入差距的作用。本文使用2002年和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项目(CHIP)的数据,全面评估了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分配效应。研究发现,随着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政府对社会保障项目的投入不断加强,居民的社会保障收入在这一时期有明显的增长。总体上来看,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的且再分配作用在这一时期是不断增强的。其中,社会保障收入,特别是养老金收入,发挥主要的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而社会保险缴费仍是具有扩大收入差距的作用。本文研究还发现,2018年,社会保障项目对城镇居民收入再分配的调节作用要明显大于农村居民。分地区来看,社会保障制度能明显缩小东部地区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而社会保障对中部地区收入差距的调节作用相对较弱。分人群组来看,社会保障收入对高收入组居民的收入再分配效应的贡献率是最高的,而对中低收入组居民的再分配效应的贡献率是较低的。相比于发达国家,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再分配效应仍有待提高,且中国社会保障的统筹程度较低。因此,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缩小社会保障...  相似文献   

14.
从社会权利看民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十七大报告中,以“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为题,提出了“民生六大任务”。这与社会政策理论中主张的公民的六项社会权利——生存权、健康权、受教育权、工作权、居住权和资产拥有权——完全契合,其中与社会保障和收入分配相关的有几点:  相似文献   

15.
合理的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是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现阶段,上海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理顺收入分配格局及解决相关问题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一是完善市场机制,提高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二是强化政府责任,加强再分配对收入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人们不仅关心自己挣多少,更关心别人能够挣多少。因此,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是我们党针对收入分配领域出现的新形势、新矛盾和新问题,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提出的收入分配新原则、新要求和新对策。这反映了党对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的高度关注,体现了对中低收入群体的政策倾斜的关心,并指明了收入分配制度调整的具体方向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17.
王策 《现代交际》2012,(2):114-115
收入分配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生产成果,按照一定的规则,在社会群体或成员之间进行分割的经济活动。收入分配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是现代经济社会的两难问题,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协调成为全球范围内理论研究的焦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收入分配中效率和公平的两难选择更突出地摆在人们的面前。是效率优先还是公平优先?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人们会得出不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结论。本文对效率与公平争论的背景、效率与公平的含义以及效率与公平关系的几种不同认识做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8.
居民收入的增加,从来不是一个包括全体居民在内的匀速等量的“齐步走”过程,而是一个对于不同居民群体来说有先有后、有快有慢、有多有少的差别化调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实现符合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分配目标,就必须对不同居民群体收入的增速和增量进行有区别的调节。  相似文献   

19.
近日,中华全国总工会集体合同部部长张建国表示,我国居民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从1983年开始,22年间已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全国总工会近期一项调查显示,23.4%的职工5年未增加工资,75.2%的职工认为当前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61%的职工认为普通劳动者收入偏低是最大的不公平。  相似文献   

20.
据相关数据统计,2009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3.33倍,行业收入差距为1593倍,地区收入差距为2.43倍,居民最高收入组与最低收入组相差23倍.在题为<深化改革,调整结构,促进形成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格局>的论坛主旨报告中,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委员、中国劳动学会会长、原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华福周指出了我国收入分配领域改革的四大"病症":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和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仍然较低:收入差距继续扩大;分配秩序不规范;收入分配的宏观调控体系尚不健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