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今天遗产已经不仅仅是自己家里面如何纪念老祖宗、保护动植物的问题了,它已经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我国虽然拥有五千年历史,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疆土,56个民族,但仍不属于遗产大国之列,无法跟遗产大国法国、日本、美国和澳大利亚相提并论.除了国际政治的"权力话语"的作用外,我国的遗产事业也缺乏一个可以长久、稳定地支撑遗产评估、遗产保护和遗产利用的可持续、有效发展保障--国家遗产体系.文章以澳大利亚遗产体系建构的特点,为我国遗产体系的建构提供一个借鉴.  相似文献   

2.
由于在遗产保护和遗产研究方面的显著特色,澳大利亚遗产保护体系得到了普遍认可。文章以澳大利亚国家遗产名录的遗产地评估为例,介绍其遗产评估体系特色,如国家遗产评估程序,名录评估标准,影响国家遗产名录登录的要素等,以期为我国的遗产保护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3.
目前,国内外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主要以工厂、建筑群、矿山等物质性遗存为主,传统工业时期大量赋存的非物质工业遗存的保护意识和效果都不容乐观。文章认为,建构科学合理的非物质工业遗产保护体系是工业遗产挖掘、认定,建立保护名录等基础性工作的保障;我国非物质工业遗产主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得到保护,在现有的2批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工业遗产主要分布在传统音乐、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四部分。文章引入非物质文化视角,采用文献分析和统计方法,分析了当前工业遗产保护体系特征、非物质工业遗产保护机理,以此为基础探讨了非物质工业遗产保护体系构成,进一步明确了非物质工业遗产的保护内容。  相似文献   

4.
遗产、遗产运动、遗产体系、遗产学都是同一知识和话语领域老而新的问题。"老"者,遗产本身足以明之;"新"者,指遗产在现代遗产运动的背景下发展成为一门学问,且被赋予特殊语境中的"话语"特征。不同的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无不是特殊文化体系的表述性、展演性产物。因此,探索文化遗产体系也就成为现代遗产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文章就遗产、遗产体系与遗产诸问题提出一些见解,就教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5.
传统建筑工艺是工匠在意匠支配下,使用相应的工具或器械,按世代相沿袭的手法完成从原材料采集、构件加工制作到安装成型,再到后期装修的一套完整技术过程;是濒危的无形文化遗产,亟待抢救与系统保护.本文针对我国当前建筑工艺遗产保护的现状,分析了建立保护框架体系的意义和构想,探讨了其研究的方法,分析了可行性,旨在推动建筑工艺遗产保护的进程,解决当前建筑遗产保护面临的"工艺失传"和"工匠队伍断层"的迫切问题,为保护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民间文化正以"遗产化"的形式被建构成一种新的人文资源。在"遗产化"进程中地方文化正在向"国家遗产"转变。该现象已引起学界的讨论,其主题集中于民间文化与文化遗产的关系问题,但较少涉及遗产的地方属性与"国家化"的实践。从端砚文化个案来讲,国家遗产的身份强化了政府管理与遗产的关系,却又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遗产与地方的内在关联;同时,国家遗产的管理与地方社会的现实之间仍存在一定的距离,尤其是"自上而下"的保护理念在地方社会不仅遭遇一定的尴尬,而且难以促成文化持有者实现真正的文化自觉。因此,引导文化持有者的广泛参与、规范地方政府的行政权力将是今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工业遗产的价值与保护初探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自20世纪末以来,工业遗产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记载工业文明历史的特殊类型的文化遗产,工业遗产具有历史、科技、美学、经济、教育和精神等价值.一些工业化国家在工业遗产保护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包括将工业遗址改建成博物馆、改建成景观公园和综合开发利用三种典型模式.尝试界定了中国工业遗产的内容和时间范围,剖析了我国工业遗产保护的超前性和复杂性特点,提出了我国开展工业遗产保护的几项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8.
近十年来,伴随非物质文化"名录遗产"的数量不断增多,有关"遗产化"的讨论也随之升温。在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保护下,从学理上探究遗产化的内涵、产生原因及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砚制作技艺"的遗产化实践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个案,而且从中可以发现民间文化在遗产论证、申报与认定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世界海洋遗产的时空分布显示:(1)G7和金砖国家(除中国外)都拥有1项或多项海洋遗产;(2)2008-2017十年间亚太地区海洋遗产占比高达60%;(3)亚洲各国中与我国有海域、海岛争议的菲律宾、日本、越南海洋遗产数量最多。世界主要经济体重视海洋遗产的申报与保护,亚太地区海洋遗产是近些年世界遗产关注的重点区域,我国海洋遗产的申报、保护正当其时。对此,我国应对外建立国家专项海洋遗产信托基金,对内统一海洋遗产的遴选标准,加大东海、南海海域海洋遗产的遴选和保护申报。  相似文献   

10.
关于工业遗产研究与保护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工业革命和世界范围的工业化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极大地影响了人类文明的进程。随着经济发展和技术更新的加快,许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工业遗产也处于濒危的状况。工业遗产保护在最先实现工业化的西方国家首先受到重视,并逐渐引起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关注。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工业遗产的研究已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重要领域。但我国的相关研究却刚刚起步,保护工作亟待加强。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和研究已确定了工业遗产的内涵、价值及评估标准。我国工业化历史进程中有许多具有文化意义的遗存,应在确定保护方略、进行先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开展我国的工业遗产研究与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1.
作为既定的物质或非物质存在,遗产本无所谓生产与再生产,在"遗产运动"的热潮下,遗产进入一套完整的保护与利益机制之中,出现了不同于一般商品的生产与再生产现象。本质上,遗产产品的生产是"遗产化"过程,再生产则是不断建构的过程,透过这些过程,可管窥作为过去的遗产对于现世的功能所在。  相似文献   

12.
从滇越铁路看遗产的"遗产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父辈遗馈的财物便是遗产.但是,当下为世人所熟知的文化遗产或自然遗产却并非完全属于父辈遗馈那样具有原生性,其中的很多所谓"遗产"是"遗产化"的产物,是"制造"出来的,因而需要证明.当某项文化或自然遗产出现在人们眼前时,它已经经历了一个复杂的"遗产化"过程,经过所谓"遗产产业"(Heritage Industry)运行机制的选择与制作,并已经进入遗产消费的阶段.滇越铁路就是一个正处于遗产化进程中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3.
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问题,在大众旅游兴盛的今天,成为遗产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对于遗产保护来说,人们追求的是遗产的原真性,即特定人群在既定的时间、空间里按照自己的生活、生产方式而进行的文化事项;对于遗产旅游来说,由于时间错位,空间位移,旅游者看到的多是遗产制造与遗产表演,随着时间的发展,这些舞台表演的遗产成为一种"超真实"性遗产,而可能会被接受为"原真性"的遗产,从而完成"传统的发明",遗产的原真性因遗产的动态发展而处于不断的演变之中。  相似文献   

14.
网络账号有关的"数字遗产"继承问题已经进入了现实生活,但相关的法律却滞后。首先,本文界定了"数字遗产"概念,梳理了"数字遗产"保护现状。其次,讨论了与账号有关的"数字遗产"的特点;结合实例,在当前法律环境下对具有不同特点的与账号有关的"数字遗产"的继承性进行了研究。最后,从网络公司、用户、国家立法三个角度出发,分别提出了应对当前"数字遗产"继承问题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保护”的由来和发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和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是"全球性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保护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这一全球性工程30年来三大里程碑作历史回顾,并对世界遗产、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景观、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民间文化保护、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保护等,作了明确的阐述.  相似文献   

16.
当今的遗产事业已然成为世界的大事件、大事务。我国在各类、各种名目、名录的“申遗”实践中,成绩斐然,世界瞩目。然而,我国的遗产事业迄今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有遗产,无体系”。所谓“有遗产”,指各种类型、名录数量都无愧于“遗产大国”的称号;所谓“无体系”,指我们还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独特的遗产体系。我们相信,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和义理。笔者尝试以“生生遗续”概括,它既可为体,亦可为用。  相似文献   

17.
工业遗产作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载着工业文明的历史进程,具有其独特的价值。文章综述了工业遗产的概念、构成和价值,分析了西方发达国家工业遗产保护案例;指出我国工业遗产保护面临历史文化价值观的挑战、城市化进程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以及保护主体缺位和资金缺乏的挑战;通过加强工业遗产宣传与知识普及、开展工业遗产保护相关法规的研究与制定、加强工业遗产保护的规划制定等措施来保护工业遗产。  相似文献   

18.
十堰市加速实施"退二进三"和"退城进园"的战略,使得汽车工业旧址濒临消失,且保护制度缺位、公众意识淡薄、增大了十堰市汽车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难度。十堰市汽车工业遗产可按照不同主题和产业定位,因地制宜地启动遗产保护工程,发展汽车工业遗产旅游,实现遗产综合性应用。  相似文献   

19.
铁路发展经历了蒸汽时代、内燃与电气时代、高速时代,见证了人类进入现代化社会的整个过程,其遗产和遗迹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证据。综合铁路发展历程及奥地利赛默灵铁路、印度高山铁路和意大利与瑞士的雷塔恩铁路成为世界铁路遗产的经验,从遗产学的角度分析,它们都拥有突出普遍性、独特创新性、传承保护性、区域影响性等共有价值特征及各自的独有价值特征。我国也有不少宝贵的铁路遗产,但保护现状总体上不容乐观。世界铁路遗产的成功保护经验启示我们,我国在铁路遗产保护工作中,应注重平衡铁路遗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制订科学的保护规划、加强区域合作、确定铁路遗产资源开发方案、落实专项保护资金,利用自身优势申报世界遗产项目等。  相似文献   

20.
"国家形象类地球圈层结构生态体系模型"以地球圈层构造模型为类比,以"源像"和"化像"为次级形象体系,以"硬形象"和"软形象""我象"和"他象"为再次级形象体系,呈现了一个融整体观、动态平衡观、辩证观和建构观为一体的国家形象生态体系。基于国家形象研究的跨学科特性和碎片化不足,遵循自内到外、由主体到客体的基本建构逻辑,建构的是一个三级形象体系结构,以期形成更加系统辩证的国家形象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