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世纪是我国经济腾飞的世纪,也是各类人才迎接挑战倍受考验的时期。因此,作为民族类院校培养优秀的少数民族人才,其战略意义十分重大。目前随着扩招民族院校的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中民族成分、民族类别越来越多,这些也确实给民族类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笔者认为加强思想、心理、就业教育,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实现科学管理是矫正民族院校学生思想、心理、行为误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倍受社会关注,湘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学生因地域特征、民族特性和特殊的成长环境,其心理发展亟需正确引导,加强这一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学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帮扶,开展心理咨询,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让每位学生的高中生活充满阳光。  相似文献   

3.
针对民族院校学生就业渠道、岗位、空间相对萎缩的现状,在民族院校开展创业教育已势在必行.目前高等院校存在着对创业教育重视不够,创业教育教学体系不完善,社会和家庭缺乏足够的认识等现象,也影响着民族院校的发展建设.探索一条适合民族院校特点、符合民族经济发展的创业教育之路,是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鼓励民族院校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对民族地区经济困难学生在经济资助基础上突出心理援助,湘西州采取了加强领导、活动推动、课题引领、"群众运动"帮扶等一系例有效举措,这些措施不仅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健康和谐发展,提高了资助工作水平,而且,对逐步实现民族地区的教育公平、促进民族教育教育均衡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蒙古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高校和社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同时蒙古族大学生就业心态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蒙古族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马背上的教育”依然存在;个人主观认知影响其顺利就业;就业政策与民族高等教育发展不协调;民族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欠缺乏,蒙古族大学生择职无计划,盲目性较强.引导蒙古族大学生就业的创新方法有:加强民族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蒙古族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强交流平台建设,合理运用新媒体资源;注重加强蒙古族大学生就业心态的相关指导.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是在东盟博览会和泛北部湾经济圈的建立下,探讨京族的教育观念和就业观念是否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其教育观念与就业观念的转变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现代京族人的教育观念呈现世俗化和功利化、高教育期望和低教育行为等特点;在就业观念上表现出希望发展京族民族文化产业、以及就业观念日趋多元化的特征.因此,我们建议:应该加强...  相似文献   

7.
就业是大学生人生的一次重要选择,也是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心理素质的一次考验.理想与现实、个人志愿与社会需求等诸多矛盾使大学生在就业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各种困难和挫折.高校应对大学生就业时存在的一些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引导,开展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工作,让学生了解影响就业的心理因素,自觉加强就业心理准备,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为顺利就业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8.
面对日益严峻的毕业生就业形势,各级政府应该把蒙古语授课毕业生就业问题纳入有序、规范的轨道中,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就业平台.作为民族院校的内蒙古民族大学,要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研究和探讨如何提高蒙古语授课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使蒙古语授课学生学有所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发展,民族高校特困学生暴露出的思想问题也日趋突显,这给民族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强高校特困生思想教育成为贫困生资助和教育工作的另一个重要课题.文章分析了目前民族高校特困生思想特点,从资助体系建设、人文关怀、理想信念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提出加强特困生思想教育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除教育、就业环境等诸多因素外,少数民族学校学生的反学校文化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他们的学业成就。本文以青海省乌兰县蒙古族学校为例,讨论了蒙校教育低学业成就这一现象与蒙校学生反学校文化的关系。因为蒙校学生意识到学校教育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性,也认同知识和文凭的价值,所以他们的反学校文化是以一种消极、隐蔽的方式展开的,并对教师权威和学校规范有一定顺从。这种反学校文化主要表现为用"混日子"的态度来对待学业,采取喝酒等隐蔽的越轨行为,在网络上嘲讽学校教育来表达反抗的态度,以及以民族文化为由反抗学校教育和汉语学习。  相似文献   

11.
民族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学生社团作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对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教育导向、素质拓展、心理慰藉与心理凝聚、民族文化传承等积极的功能。目前,学生社团活动存在着一定的教育抑制以及商业化、功利性等问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必须要坚持制度规范与正确引导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育人方面的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12.
民族地区和谐稳定发展,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是前提,政治环境是基础,民族心理是核心影响因素,信息资讯是确保各类措施有效实行的关键,而教育是保障各要素协同稳定运转的基石。以人为本,教育通过对个人维护社会稳定的意愿与实践能力的形塑与提升来推动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发展。在今后民族地区的教育实践中,应从理念、内容与结构等方面着手,实现教育自身的和谐发展。同时需要社会从资源分配、制度规划等宏观层面上为民族地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保障,以此促进教育与地方经济等系统的协调匹配,实现民族地区的整体和谐繁荣。  相似文献   

13.
在少数民族预科班和民族职业院校中,加强计算机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来自偏远地区、教育条件落后以及部分学生计算机基础较差等原因,少数民族预科班和民族职业院校的计算机教育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4.
现代少数民族教育应根据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要求,树立以“少数民族学生能力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少数民族学生能力主要由政治鉴别能力、公共服务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心理调适能力构成。  相似文献   

15.
从20世纪80年代教育部进行民族预科招生制度改革以来,民族预科教育已经从"文化补习班"转变为大学预科。但是,由于生源质量下降、课程设置保守、教学管理难等原因,重庆三峡学院民族预科教育仍然以"补"为主,难以达到"预"的目的。从该校民族预科的生源情况、课程设置和学生心理等方面分析原因,并探析解决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根据对内蒙古民族大学的蒙古族学生进行<大学生心理卫生测查问卷-UPI>测试的结果,验证心理教育是促进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教育形式,并探讨民族地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实施取向及心理教育本位化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校艺术教育对学生的人格塑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艺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完善的人格,健全的人格品质.艺术教育对学生培养正确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艺术修养以及高尚的思想修养有着重要的作用,高校艺术教育应提倡民族艺术、减少艺术教育中的功利性,为学生的人格塑造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一个地区就业形势的变化必定会受到来自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研究民族地区民族就业观念与就业趋向的变化,有利于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进入21世纪京族地区出现了新的社会需求,特别是随着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开发与建设,对当地居民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社会的这一变化,京族人的产业模式正在发生转变.本研究通过对京族人产业模式变化的因素分析,指出京族人产业模式变化对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民族院校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由于民族院校学生的学员结构、民族结构、地缘结构差异大,存在着民族习惯、生活习性、信仰的差别,导致学生出现厌学、不学等现象;加之部分学校管理队伍参差不齐,认识上有偏差,缺乏必要的管理和教育。因此,加强民族院校的学生管理队伍建设,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教学、民族文化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促进民族院校学生健康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又有毕业生自身的心理原因,还有大学生就业体制不完善、人事户籍制度改革滞后等原因.为此,应教育大学生抓住机遇,提高素质,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加强实践,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同时尽快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形式、多渠道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