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探析新时期婚姻伦理小说的时候,张弦、谌容的创作也是不可逾越的.前者注重对现实婚姻社会因素的探视,后者着意个人素质、性格、感情等方面的思考.张洁所苦苦追求的理想婚姻而终不得的诸多因素,在这里找到最为形象的阐释.  相似文献   

2.
激进与犹疑——张洁小说女性意识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洁的女性叙事所具有的先驱意义和启蒙精神一直影响并贯穿在当代女性写作之中。由于社会文化及创作主体自身角色的束缚,她的女性意识也不可避免地潜存着偏颇与局限。但无论如何,其文本实践都为当下女性文学创作树起一面可供参照的镜子。  相似文献   

3.
试论张洁小说中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洁把她创作的焦点放在中国当代女性的生存境况上,努力探寻当代妇女不幸的多种原因,她的小说透露出浓郁的女性意识。本文从张洁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和所揭示的阻碍女性发展的历史、社会痼疾,探析张洁小说中女性意识的内涵、特点及其形成的自身原因和社会文化背景,从而确认张洁的小说在新时期女性文学中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4.
5.
池莉近期小说中蕴涵着鲜明的性别意识,这种意识正是通过对于爱情话语的否定显露出来的.在池莉的这些作品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充满性别较量的不和谐的世界,性别之间的紧张关系构成了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主要的不安定因素.本文试图通过对池莉近期小说文本的分析,洞视其在性别问题上的倾向与误读.  相似文献   

6.
"文革"农村小说对"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探索,是通过对如下几种女性命运进行观照而完成的:一种是出身于没落地主、富农家庭,在婚姻、"贞节"、生育等方面饱受封建伦理道德摧残的人格萎缩型女性;一种是经受过旧社会的煎熬,但在新社会终于获得了新生的妇女;还有一种是长在红旗下的年轻人,她们"家庭出身好,文化程度高,又有丰富的斗争实践经验",因而成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当然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7.
新时期女性小说从“对人性的追寻中凸现自我、超越自我的痛苦历程、躯体写作”三部分阐述了女性形象的演变过程,肯定了女性文学在中国当代文学格局中的重要影响,同时女性文学也面临挑战,需要自省和净炼。  相似文献   

8.
张洁最擅长塑造知识女性形象,表现她们的思想、情感、意绪及心灵追求。在她笔下,女性形象很少逸出知识女性群落,这也是她最用心刻画的一类形象。张洁笔下女性,都无法逃出悲剧性命运的结局。而这种悲剧性又总是体现在她们对爱情存在理想化希冀,而这种理想的幻灭构成了她们共同的悲剧。她们虽各具特色,但可以非常容易地根据其精神内核进行分类并探索她们精神的变异。从柏拉图式的精神苦恋者到两性冲突中雄化的知识女性,再到以自焚方式复仇的恶之花,直至在焦虑中走向疯癫的知识女性。这都是与作家内心情感和审美理想的演进相统一的,也是与她心中的郁结密不可分的。这种情感和审美理想的演进是作家创作这些形象的强大内驱力,作家心中的郁结也通过创作的形象来消解、吸收。  相似文献   

9.
张爱玲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以理性的目光审视着由变态的物欲和性欲所主宰的两性婚姻关系,鲜明的人物塑造和细腻的心理描绘揭示出人性的颓废和泯灭。与同时期具有女性意识的文学作品相比,张爱玲的作品缺乏追求个性的叛逆精神,更多表现的是虚无的自我满足和逆来顺受的奴性意识,这种根深蒂固的社会认同既是当时变态社会的必然产物,也是作者自始至终无法超越自我的时代局限。  相似文献   

10.
贾平凹以其《废都》等文学作品,创造出中国当代文学写作与商业的神话,并且这种神话越来越显露出了其复杂的面貌。于今天重新审视贾平凹的创作,我们会发现它具有当代中国文学建构与发展历史的意义:背负着精神重负,贯彻着文学整体观,同时,还在建构起了一种新的叙事伦理。  相似文献   

11.
以往,研究者习惯称六朝为个性解放的时代,并以此为前提来观照此期的婚恋小说,而忽视了礼法观念与婚姻制度等诸多社会思想文化的作用,有失偏颇。六朝的婚恋小说应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有综合起来研究才能合理解释它的产生及其诸多特点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金庸小说婚恋的现代性特征:以人物少受或不受社会制度束缚,来实行男女平等;拥有为爱献身的牺牲精神;具有真实的自我,能够弘扬自由精神,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相似文献   

13.
我国新时期小说的否定意识起源于对一个时代的控诉与批判,它在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中逐渐积聚廷展,并在寻根小说中得以突显和强化,直至升腾于"后现代性"的先锋小说和"后现代主义倾向"的新写实小说的高峰顶尖.它的生成与发展与我国当代特殊的政治历史背景和社会文化思想的变化密切相连,其否定意识形态也始终在不断地变化,但"建构性"的否定意识小说却基于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和社会文化启蒙,倡导思想解放,改造民族精神和推动社会发展而明显区别于后现代主义特色.它在突破和超越17年小说的基础上,既上接"五四"文学革命传统,又广引西方现代与后现代艺术技法,从而开创了我国小说创作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4.
周和军 《南都学坛》2010,30(4):53-56
新时期由于西方思潮的大量涌入,具有革新思想的意识流小说作家接受西方现代主义的文艺思潮和理论主张,在文体样式、艺术技巧上打上了西方意识流小说的烙印,这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国当代小说的思想意蕴和艺术成就,但从思想主题、反映内容上来看,更多地体现出作家现代化和民族化的努力。不仅如此,新时期作家对于西方现代派艺术技巧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整合和改造,凸显出一种"西体中用,以我为主"的民族化的努力。新时期意识流小说从最初的对西方意识流小说艺术技巧的借鉴模仿,发展到后来的对于民族文化心理、民族文化传统、社会政治批判和国民劣根性等问题的探寻和思索,体现了新时期作家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前后,社会对于婚姻的干预有着截然不同的模式.改革开放前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基层组织、主张政治高于一切的思想文化、对离婚严格把关的法院是婚姻的主要干预力量.改革开放后,社会对婚姻的干预模式发生很大变化,国家权力的全面收缩、工业化带来的亲族疏离、中国传统文化的弱化等,导致婚前同居、婚外性关系、性随意等一系列社会问题,离婚率不断攀升,而同时人们越来越重视婚姻对个体幸福度的意义,现代婚姻家庭的分裂态势令人担忧,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健全社会对婚姻的干预模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鲁迅小说中的婚恋话语需要如何界定,它呈现出怎样的倾向?又是如何形构的?成因如何?这些问题对于重新解读鲁迅的婚恋小说无疑至关重要。其悲剧性机制形态主要有:惧婚症和性政治两个主要层面;而同时也从小说与现实的互动关系,创伤与悲剧性认知结构的形成等视角考察相关话语悲剧性机制的成因。  相似文献   

17.
九十年代的都市小说真实地反映了市场经济冲击下的中国都市生活.这类小说中的情爱叙事则细腻地展现了都市人类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于婚姻和爱情的理解与感悟.在这些小说中,奔涌凹凸的欲望之流构成了叙事的主要线索和内在推动力,而其对于婚姻秩序的颠覆与向纯洁爱情的回归同时存在.本文旨在通过对若干文本的解读,探寻九十年代都市小说对于两性情感的把握与开掘及其所反映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8.
艺术地阐释婚恋问题是老舍创作的一个重要题材。老舍在其小说中描写了几种扭曲的婚恋模式 :发泄原始欲望型、追求金钱享受型、维护自身身份型、构建家庭模式型 ,并由此隐含着他的婚恋理想。在他看来 ,爱情与婚姻是割裂的 ,所谓理想的婚恋 ,就是要有一个贤淑宽容的女性 ,并以一定的经济基础作后盾  相似文献   

19.
在新时期贵州文学创作多元化的背景下,戴绍康、赵剑平、王华等仡佬族作家推出了一批具有时代性与民族特色的优秀小说作品,有力地促进了仡佬族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