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不论是在机关还是在基层,不论是在大组织还是在小单位,总能遇到一群人,他们人前说好话、人后说坏话,人前说虚话、人后说假话,或者说子虚乌有的诬陷之话,或者说对自己有利的编造之话,或者将"芝麻"说成"西瓜",或者将"鹿"说成"马",这些人往往被大家称为"长舌族""游走群""左右说事者"。就现实而言,任何组织都无法完全消除这一群体。领导必须深入认识、  相似文献   

2.
正1.有人说:"人"的结构就是相互支撑,"众"人的事业需要每个人参与。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测评要素:思维反应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评分参考:1这句话从字的象形结构解释了"人"与"众"两个字。不论作为个体的"人"也好,还是作为群体的"众"也好,都反映了事业的需要、社会的需要要求每个成员都要聚自己之力,形成群体之力。2人人需要社会,社会也需要人人,人是社会活动的基本元素。所以,要建立和谐社会、科学发展的社会,必须从我做起、从人  相似文献   

3.
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源,故君子欲其得之也."意思是说,一个人要有较深的造诣,须用自学的方法达到.郭沫若说过:"教育的目的就是养成自己学习,自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提到"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比传授知识更重要.  相似文献   

4.
惠子在给田需的告诫中说:"然使十人树杨,一人拔之,则无生杨矣.……树之难而去之易也."确实, "毁树容易种树难",一个孩子的成长,期间要经历多少的艰辛!他们需要我们细心的呵护,需要我们正确的引导.  相似文献   

5.
柏拉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兴趣是第一要素。有了兴趣,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取得好的成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教学效率,老师首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初中历史课尤其如此。  相似文献   

6.
余竞跃 《领导文萃》2014,(23):59-61
正虽然,魏文帝曹丕说过"盖文章者,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样让我们这些读书为文之人倍感自豪的话;虽然,他还写过"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汉西流夜未央。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这样情文并茂、才气盎然的千古佳句;虽然,他基本上是曹操众多儿子当中最合格的继承者,而且最终建立了曹魏政权,但是,我还是要很不客气地说:"我非常讨厌这个人,他是一  相似文献   

7.
正对年轻干部,以"不错"或是"不行"的模糊评价,来简单决定其"上下",是不负责任的。孟子见齐宣王纵论治国理政之事,谈及用人,这位"亚圣"说:"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这段话,说的正是选人用人要兼听兼采,才能识得真金、选出贤人。"用多双眼睛看人选人",近日,中央召开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工作座谈会,中央领导提出"多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多从群众口碑中了解干部",切中了新时期年轻干部培养选任工作的要害。  相似文献   

8.
古人作文有所谓"凤头、猪肚、豹尾"的说法。"凤头"是说作品的开头要像凤凰的头那样秀气、漂亮,吸人眼球。"猪肚"是说文章内容要像猪肚子那样中间内容充实,不要泛泛空谈,光喊口号。"豹尾"是说作品的结尾要像豹子尾巴那  相似文献   

9.
正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是群众的"主心骨"和发展的"领头雁",其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受人关注。因此,必须常修"五心"来加强自身修养,提升思想境界,带头发挥表率作用,切实增强先进性意识,树立先进形象。常修感恩之心,去恶守善。中国有句古训,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说的就是人要学会感恩。每个人从出生到成长,都离不开父母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所指的"三人"指的是:识人之智、用人之术、容人之量。学校的工作,是以人为中心的工作,因此,学校管理,说到底便是对人的管理,而且首先是对教师的管理,就是要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之发挥最大的效益。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作为学校的一个管理者,我觉得:应先做好:识人之智、用人之术、容人之量。识人之智。识人之智简言之就是知人,就是要充分了解教师。只有充分了解了教师,才能在工作安排时,为各位教师找到合适的位置"对号入座"。我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非常  相似文献   

11.
诚信是做人的最基本道理和原则。《中庸》里说,"诚,天之道也","天之道"的说法不过是强调它的应然性和必然性。孟子则明明白白地说清楚了"诚"的意思和意义:"思诚者人之道  相似文献   

12.
宋桂奇 《领导文萃》2014,(19):43-45
正有"钢琴之王"之誉的匈牙利音乐家李斯特,一次应邀到克里姆林宫演奏。可是在演奏中,沙皇却和身边人说起话来。李斯特见状,就中断了演奏看着沙皇。在沙皇问他为什么要停止演奏时,李斯特欠了欠身子说:"陛下说话,我理应恭听。"听到这话,沙皇随即表示了歉意。李斯特所用,即是暗示之术。暗示术是指在日常交际中,由  相似文献   

13.
用师者王     
<正>春秋时期曾子有句名言:"用师者王,用友者霸,用徒者亡。"意思是说领导者任用才能超过自己的人,可以成就一番伟业;任用志同道合的朋友,可以取得不错的业绩;任用不学无术、唯唯诺诺之辈,那必定失败。"用师者王",确为事业成功之要。各级领导干部要以"用师者  相似文献   

14.
<正>古人说:"人过留名,雁过留声。"人之为人,收获好评价、留下好名声,是自然而然的内心追求。但追求怎样的名声,怎样对待名声,却有境界高下之别。《道德经》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从哲学上启示人们对"名"和"常名"的不同境界要有所认识。纵观历史,无论帝王将相还是布衣百姓,没有人因虚名而流芳百世。但凡能为世人所铭记者,无不是心中有抱负、脚下有征途,靠实绩而赢得口碑。一个人如果执迷于那些  相似文献   

15.
正"非学无以广才"。学习是每个人安身立命之基、奋发有为之源,对于肩负指导工作、引领群众重任的领导干部而言,学习就更加重要,要给人一杯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以己昏昏岂能使人昭昭?所以对领导干部而言,学习不仅是"事业线",更是"生命线"。  相似文献   

16.
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在其位不谋其职,在岗位上穷"挨活",岗位无彩,人也无为,给党和人民造成损失,得不偿失。要对岗位"了如指掌"。首先要了解岗位,做岗位上的行家里手、"活字典"、"万事通",让岗位成为快乐工作的源泉、幸福生活的"加油站"。不要因自己的不专业、不了解、不熟悉而贻笑大方,贻误工作。要把岗位"待如亲人"。从小处说,要想生活质量高,必须善待岗位。从大处说,只有人人都善待岗位,人  相似文献   

17.
人生"三戒之"孔子提出,人生"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把人生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结合起来,极富哲理。人生"三要素"著名女作家冰心说:"一个人应当像朵花,不论男人或女人,花有色、香、味,人有才、情、趣,三者不可缺一。"  相似文献   

18.
毕节试验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胆"试验",实现毕节试验区又好又快地发展,要发扬"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精神,深化"三大主题",实施开放带动、科技兴区、人才强区战略,结合毕节实际,推动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公元783年,陆贽上书唐德宗:"臣闻立国之本,在乎得众,得众之要,在乎见情。故仲尼以谓人情者圣王之田,言理道所生也。"(《资治通鉴》卷二百二十九)清人祝庆祺编辑的《刑案汇览》中也说:"律设大法而体贴人情。"这些话典型表达了传统政治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人情。此处所谓的人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的基本生理需要、心理倾向以及由此引起的自我意识,二是人不可避免的软弱。这就不是"人情世故"中所谓的人情。人  相似文献   

20.
正汉武帝深谙海纳百川、广招人才的道理,为招揽人才,他曾下求贤令。然而,汉武帝更注重制度建设,通过制度来选拔人才、任用人才、控制人才。最初是贤良对策制度。建元元年十月,汉武帝下诏,要全国举荐"直言敢谏之士"百人,并一一召见,亲自策问"古今治乱之由,长治久安之道"。董仲舒、公孙弘、严助、朱买臣、主父偃等都是通过这种渠道得以施展他们的才华,而汉武帝文治的主要成就也是靠这些人才得以实现的,可以说,武帝能够多方建树功业,起点和依靠就是对这些人才能的有效发挥。汉武帝另一个创举就是荐举制。他鼓励大家向朝廷推荐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