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而文化是语言赖以存在的基础,任何民族的语言都有内涵,它承载和传递着该民族丰富的文化信息.而各民族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都在自己的语言中得到广泛而深刻的反映,并且首先体现在作为语言基础的词汇上.本文试从社会意识形态、民俗、联想意义、蕴含意义空缺等方面对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及其差异进行对比性的探析.  相似文献   

2.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承上启下、连贯东西,它与多民族文化的接触长期、全面而深入.这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必定要反映在语言上,特别是语言的词汇层面中.每一次文化交流大潮过后,都会在交流各方的语言中沉淀下一层交流的印证--借词.在阿拉伯语和其他民族的语言中都沉积下了大量的借词.本文专门讨论阿拉伯语输出的借词.  相似文献   

3.
夏晓秋 《现代交际》2010,(5):166-168
本文诠释了初中英语学习中的Chinglish现象的内涵,从语音、词汇、句法结构和文化习惯四个角度对Chinglish现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从教学实践出发,提出了有效的纠错策略,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言的习惯。  相似文献   

4.
代男 《现代交际》2015,(2):38-39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负载词汇在语言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民族文化对词汇富有的文化内涵有深刻影响。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很多动物已经成为人类思维中的一个象征并且反映在语言中。然而,由于地理环境,社会习俗和历史的不同,一种语言中动物词汇也会有别于其他语言中的动物词汇。本文旨在将动物词汇进行对比,分析造成差异性的原因,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和准确地使用动物词汇,而且有利于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5.
转义是词语由固有的意义而转换借代出来的另外的意义.词汇转义属于语言文化研究的范畴.词汇的转义是通过一定的上下文在具体的文化背景中来表现的.词汇转义能够从某些方面反映出一个民族的生活实景,文化特征和文化氛围.昆虫自古影响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人们的思想意识,精神生活占有重要的地位,构成了昆虫的精神文化.因此,研究昆虫名词的转义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黄靖 《现代交际》2012,(1):32+31
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形成是在不同的历史条件、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下实现的,因而其往往承载着一定的民族文化特色和文化信息。动物词汇作为语言学习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除了其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外,还承载了特定的文化内涵。本文通过对比分析英汉语言中的动物词汇,揭示中西方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差异,意在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提高他们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词汇是语言中能自由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不同民族的词汇体现出跨语言的语义文化差异和语用文化差异,本文从认知语言学隐喻和转喻理论在词汇文化内涵教学上的应用的角度进行初探,介绍了隐喻应用于词汇教学的理论基础及其作用:隐喻认知对词汇语义范畴发展的作用;隐喻认知在词汇隐喻概念理解中的作用。指出其对词汇教学的启示:重视基本范畴词汇的教学,重视词汇隐喻意义和隐喻扩展义的教学,和重视词汇文化内涵的教学,进而指导大学英语的教学。  相似文献   

8.
《日子》是阿拉伯大文豪塔哈·侯赛因的传世之作,它的语言风格在阿拉伯文坛上独树一帜。本文就其语言风格中的语言结构作一些探讨。世界上的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反映本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烙印的特征。凡属文学作品,它集语言的各种要素——词汇、语、修词等于—体.能较全面地反映出所使用语言民族的语言特征,也可以全面或部分地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状况。正如西方学者爱德华·萨皮尔和李杰  相似文献   

9.
象征在世界各个不同民族的文化中都很常见,它借助事物间的联系,以具体事物作媒介,使人联想到与该事物有联系的相关事物.由于它采用的是"托义于物"的手法,不但具有生动感的特点,又意在言外,容易使人产生广泛的联想.如我们看到"做老黄牛"这个字句,所想到的不仅是"黄牛"本身,而且由此联想到忍辱负重、敦厚温顺的人格."在象征中,语言符号本身似乎只是一种媒介,或者说只是一架桥梁而已,它让人们通过有限的符号去产生无限的联想,去联想语言符号所暗示的意义."[1]因为联想思维的不同,语言中丰富多彩的象征词汇在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中所表示的寓意又大相径庭.如喜鹊,被阿拉伯人视为不祥之兆,当作小偷或笨鸟;但中国人却视之为吉祥鸟,报喜鸟.  相似文献   

10.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承上启下、连贯东西,它与多民族文化的接触长期、全面而深入。这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必定要反映在语言上,特别是语言的词汇层面中。每一次文化交流大潮过后,都会在交流各方的语言中沉淀下一层交流的印证——借词。在阿拉伯语和其他民族的语言中都沉积下了大量的借词。本丈专门讨论阿拉伯语输出的借词。  相似文献   

11.
人类交际有两种渠道: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其中,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反映.语言像一面镜子,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文化,揭示该民族文化的内容.通过一个民族的语言,人们可以了解到该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思维特点等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2.
由于中法两国社会历史和民族文化的极大差异,其语言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不同程度地渗透着两民族独特的文化色彩,体现了本民族独特的思维模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汉法两种语言既博大精深又大相庭径。具体到词汇上,其词汇语义也表现为极大的不对等性,这无疑给汉法翻译带来困难,造成了交际障碍。语义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本文将对法汉的词汇及短语的语义进行对比,对这一不对等性进行比较细致的分析,目的在于使我们对法语有一个总体的理解,以便我们能更准确地理解原语信息,灵活地进行翻译,顺利地实现语际间的转换。以便能有效地进行跨文化的言语交际,不断促进和加强中法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民间童话是俄罗斯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本文试图从语言文化学视角解析俄罗斯民间童话中所呈现的最为鲜明的俄罗斯民族个性及俄罗斯民族个性的关键文化内涵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4.
东北方言语义直白、易于理解,诙谐幽默,越来越流行。本文从语言层面和文化层面对东北方言的特点进行分析。在语言层面,从语音、语法和词汇三个方面总结东北方言的特点。此外,还深入挖掘东北文言所蕴含的多元民族文化特色,以及语义直白所隐藏的文化因缘。  相似文献   

15.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每个词汇在不同语言中都有各自的文化涵义。即使是同一种动物,由于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同种动物的文化内涵可能相近,也可能大相径庭。对于跨文化交际的学习者而言,了解不同的文化是很有必要的。而动物与我们的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所以我们应该给予相当的重视,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更好的促进跨文化间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称谓词作为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文章从语言的角度来看中国传统文化,称谓词分为亲属称谓词和社会称谓词,亲属称谓词最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法制观念;从社会称谓词中不仅能够看出中国是礼仪之邦,而且还能看出中国人性格上的含蓄内敛、贬己尊人的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17.
刘博 《现代交际》2011,(6):38-39
本文对翻译交际功能手段的本质进行研究,并着重阐述形成交际功能手段的理论基础。此手段在翻译过程中强调语言和非语言手段的相互作用。根据此手段,翻译过程可以成为一种通过译语的词汇单位和句法结构对原语相应单位和结构进行改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何玉婷 《职业》2011,(18):47-47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差异被视为公认的难题。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家庭)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而语言则是其具体表现形式。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的。没有无语言的文化,也没有脱离文化的语言。英语和汉语的差别,不仅仅在于其词汇、语法、结构等方面,更在于英汉文化的根本差异。因此,在语言教学中,要注意减少这些差异给学生带来的困扰。  相似文献   

19.
颜色词是全世界所有语言中都具有的一个词汇类别,因为颜色与人类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赋予颜色以一定的文化内涵;对某种颜色具有某种崇拜或禁忌,这在世界各民族各国家中都非常普遍,虽然文化背景有天壤之别,生活环境各有特点,民族历史全然不同,但这一现象竟似不约而同.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汉民族具有大量的颜色词,使汉语在表达颜色方面表现得多姿多彩,而汉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赋予了颜色词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尤以崇黄尚红、轻黑忌白为特点.本文试图分析和探索汉民族赋予颜色以文化内涵这一习俗的根由.  相似文献   

20.
语言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语言的不同折射着文化间的差异。词汇,是语言的最基本要素,不同文化间差异的最重要载体。本文从英汉语言中丰富的动物词汇着手,分析英汉动物词汇在文化内涵方面的差异,并探讨其对跨文化交际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