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崇尚德育是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以善、美为主要审美目标的古典音乐,作为中华民族重要的德育方式,参与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塑造。中国古典音乐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创造精神,积极向上的主体精神与政治情感,情感与节制完美结合的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藏书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是通过仁人精神、爱物精神、乐道精神来体现的。仁人精神表现在所藏图书发挥了作育人才的社会功能 ;爱物精神反映在对图书的收集和爱护 ;乐道精神流露了藏书家们对图书的浓厚情感  相似文献   

3.
抗疫精神在思维逻辑、情感指向、行为标准等多个维度实现了与爱国主义的耦合,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最新素材。"生命至上""举国同心"的抗疫精神为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在思想维度实现统一提供了最新注脚。"舍生忘死""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体现的集体主义与热爱人民的情感,与爱国主义情感具有共通性和逻辑一致性。疫情防控融合的文明实践、劳动实践、守法实践,是爱国主义教育在疫情防控背景下的实践载体,促使了思想爱国、情感爱国与行动爱国在实践中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鲁迅与李贺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年轻鲁迅对李贺慷慨激昂情感的诗作表现出了很大的喜好,并与之产生了深深的共鸣;第二,鲁迅作品对幽愤情感的表现与他对幽冥境界的喜好也与李贺十分相似。鲁迅与杜甫的联系则主要体现在这两位伟大的艺术家都具有一种大爱和悲悯的精神,而这种精神的相似是鲁迅晚年认同杜甫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5.
赵明 《东方论坛》2002,(4):55-60
情感与智慧是人类精神生成与发展的两大主体因素,情感是内驱力,智慧是领航者,它们分别通向诗(艺术)与哲学(科学)的道路."轴心期"诸子的"哲学突破"与楚辞的"奇文郁起",是华夷大认同的战国时代精神领域中智慧与情感相互激荡的两大成果.楚骚的价值在于依托族类与时代的浩瀚情感体现了华夏民族精神的内驱力,显示了族类生命搏动的内在力量.屈原与楚骚,实为中国的诗魂.在一个诗性的民族中,诗魂牵系着族魂、士魂乃至民魂.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个性化网络出版形式--博客蓬勃发展。博客体现出来一种共享性与公共性的传播精神。博客使用者在网上的公开写作,表现出资讯共享、思想共享与情感共享的精神;而博客阅读者发表的评论也体现出提供更多资源与情感共鸣的共享性。现从传播心理学的角度,以利他性行为理论工具,对博客的共享性产生原因、过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文言梦幻小说是明清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现代心理学泄导理论的角度而言,明清文言梦幻小说的创作是创作主体积郁已久的情感的泄导。明清文言梦幻小说中郁结情感的泄导主要包括指斥社会不平的、感慨用世不能的、哀叹婚恋不当的,其审美功能体现在完成郁结情感的宣泄、获得精神的满足和达到身心的平衡。  相似文献   

8.
宪政不仅仅是一种约束公共权力、建立有限政府的制度安排 ,更为重要的是 ,它还应表达观念性的宪政精神 ,体现民众的主体意识、宪政态度和宪政情感 ,蕴含一种正义性的现实关怀和世俗性的终极关怀。近代中国宪政努力的失败 ,正是因为宪政精神在近代中国的缺失  相似文献   

9.
中国陶瓷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装饰和器物紧密联系,形成了独特的陶瓷文化风格.不同历史时期的陶瓷装饰艺术反映了各时代人们的审美精神和情感体现.通过对历代重要历史时期及现代的陶瓷装饰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创作者的情感内涵以及精神需求的分析,旨在指出一件好的陶瓷器装饰作品感动人甚至是得以流传万代的原因并不单纯是其形体、色彩、线条、技法的精美绝伦,而是它们组成的关系网透露出来同时也是创作者倾心寄于的某种强烈而真实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科学和文艺虽属不同领域,但两者之间并不是截然对立,文艺对科学创造有助益效应。从科学家爱因斯坦与音乐的关系中,可以发现这种助益效应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文艺中蕴含的内在情感因素,可以转化为科学创造中的外在情感因素;二是艺术想象的诗性智慧带来的精神张力和思维活力,可以促发科学家的想象力;三是文艺和科学都有精神自由的诉求,艺术的审美世界可以为科学的精神自由提供资源。  相似文献   

11.
情绪的具身观:基于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二代认知科学提出的认知具身化概念旨在强调身体、动作、情境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性,并由此引发了认知领域具身性的研究。语言、情绪等人类高级心理过程的具身性日益受到重视。身体、情境在情绪体验理解中的重要性是情绪具身观的核心内容。通过回顾当前对于具身情绪的认识与研究进展,阐释具身情绪的研究意义与价值,并对具身情绪可能的研究前景与研究思路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2.
风景写生中要处理好由景生情,以情表意,由意入境的关系,以达到情景交融,意趣高雅,引人入胜境界。从风景写生意境感受这一点切入,就风景写生中景观意境体现所需要的要素进行探讨与研究,认为构图、色彩、笔触与情感等在意境表现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理、情、利”三者是工会工作中思想教育不可缺一的砝码,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把工会工作寓于对人的尊重、理解、关心之中,渗透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分配和日常生活等各个环节和细节中去。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种审美崇尚,意境已深深地积淀于中华民族的艺术文化心理之中,并渐渐成为一种‘无意识’状态而随时可能渗透于艺术作品之中。中国电影求其神似,求其意境,追求影片内涵的抒情写意性和镜头画面的诗化意境。我们知道,意境的形成是从“情景交融”开始,通过“虚实相生”接通有限与无限的,所以,意境具有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和“象外之象”等三方面审美特质,它们相互融合,极大地丰富了意境的本质和内涵。意境在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里占据着“中心位置”。因此,无论是哪一代中国电影导演在创作中都不同程度地追求意象和意境的审美体现,注重通过意象的组合,感物兴情,情与物融,营造出浑合无垠以至两忘的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15.
演讲是融情、言、声、义、态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在演讲过程中,要涉及到有声语言、态势语言的交叉表达,生理、心理的表征体现,风度气质的真实展示,情感的控制与运用等。因此进行演讲时,必须宏观把握、全面控制,力求做到立体协调、动静互见、雅趣共济、坦诚相向。  相似文献   

16.
真实感和传奇性是中国历史剧艺术一对并行不悖的审美原则,它是戏剧平民化的艺术表现,并受制于审美情感,指向普通百姓的审美需求.平民化赋予了历史剧艺术极强的生命力,推动了中国历史剧的繁荣兴盛.  相似文献   

17.
对我国农业高校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趋势,是和谐社会构筑的必然要求,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准确把握生命教育对生命意识培养的价值,合理把握生命教育对生命情感培育的价值,积极探索生命教育对生存能力锻炼的价值是我国农业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农业高校要增加实践性教育环节,树立新的学习观和教育...  相似文献   

18.
屈原《离骚》中的“行进者”形象和其行进中的“速度感”既是屈原生命观的体现,也是其审美意识的体现。诗人用现实形态和神话形态表现出的“行进”过程,再现了他的心路历程。在行进速度上,有着“两快一慢”的特征。“快“与“慢”的区别,真实体现出主人公思想深处情感的变化,这种节奏上的跌宕变化,极大地增添了全诗的艺术效果和悲剧气氛。  相似文献   

19.
论周紫芝的《竹坡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紫芝是在失意与困窘中度过一生的 ,其《竹坡词》中描绘的空寂与朦胧的境界 ,正是这种生活感受的艺术体现。同时 ,其词兼具清婉沉郁的风格 ,这种风格的作品往往写得物我相比 ,情景兼融。另外 ,周紫芝词的语言成就体现在其曲雅俚俗的语言运用上。  相似文献   

20.
在西方哲学的主流中,理性是心灵实体的功能,是普遍的、非历史的、非社会的,是与情感相分离的。这些关于理性的观点,都是脱离身体来说明理性。实用主义从哲学上批判了脱离身体和情感的理性概念,并阐述了理性的集体性或社会性。当代认知科学的种种发现表明,理性是身体的一个属性。西方传统哲学归属给心灵结构的那些先天的和先验的东西,其实只不过是人的身体的生理-物理结构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