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中国现代译论建设:反思与前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译论的学习以及中国传统译论的承继共同描绘了当下中国现代译论建设的全幅图景。如何评价对于西方译论的学习?如何看待对于中国传统译论的承继?本文旨在对此进行讨论,并对中国现代译论建设的发展取向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2.
继承古代译论不是对古代译论原样照搬,而是要首先对其进行一系列的现代阐释,使其真正融入到中国当代译学的话语系统中。现代阐释的目的在于实现对古代译论的创造性继承。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二十世纪中西翻译研究各主要流派及其观点的分析 ,认为中西译论主要可以分成以语言学、语用学为基础的科学论和以文艺学、接受美学为基础的艺术论两大取向 ,并对这两大译论取向的发展加以述评 ,提出了今后译论的研究方向应当是科学论与艺术论相融合  相似文献   

4.
西方译论进入中国,始自"五四""文学革命"诸君,20世纪50年代转而吸纳前苏联译论,进入20世纪90年代再度吸收西方译论,特别是后现代主义译论,走过一条"之"字型道路。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中国现代翻译研究史,就是一部伴随西方理论引进的历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我们走的是一条从吸收、对话到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是译学领域的一对古老的二律背反命题。关联理论对翻译极具解释力,以其为基础的翻译理论框架很好地证伪了不可译论的观点,得出“没有什么是不可译的”之结论。  相似文献   

6.
王晓农 《东岳论丛》2007,28(6):72-74
19世纪末马建忠基于比较语言学提出了不同于中国传统翻译观的"善译"翻译理论,但是没有得到当局和当时中国知识界的重视。本文从多元系统观的角度分析了马氏译论在当时翻译系统中被边缘化的原因。导致马氏翻译观归于沉寂的不利因素有当时的关于文学、翻译、语言的主流观点,翻译活动现状,马建忠译论自身的理论基础以及严复译论的登场等。  相似文献   

7.
翻译的最大价值在于内化外来文化,作为体现翻译价值的变译理论的提出,为译界带来新的研究范式的同时,也冲击了长期以来占据翻译研究主流地位的“忠实论”。在此就变译理论与忠实性的辩证关系,浅析变译理论如何解构突破传统的“忠实论”,以及在翻译实践中如何就原文与译文间寻找相互容纳的切合点,在信息、效果、美学层面达到忠实于原文的质的临界点。  相似文献   

8.
许渊冲提出的译诗“三美论”被广泛地认为是指导诗歌翻译的较佳原则,而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也对诗歌翻译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许渊冲的“三美论”实际上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在理论本质上是相通的,也就是说,诗歌翻译要达到“三美”,需力求原诗与译诗在意、音、形三方面的审美效应对等.由此,本文试将“三美论”和“功能对等”理论相结合,衍生出“三美对等”这一视角,并以许渊冲的一些经典古诗英译作品为例,阐释这一视角在古诗英译实践中所体现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诗词英译时遇到音、意、形的处理问题.本文试图通过译诗的"三美"论来分析在翻译实践中如何更好处理音、意、形的问题,使中国古诗词英译时尽可能少的丢失其原味.  相似文献   

10.
谢天振 《学术界》2002,(3):140-144
本文就《中国译论研究和译学建设真的比西方严重落后吗 ?》一文提出商榷 ,指出不能不顾事实的吹捧一个学者的著作 ,把中外译界统统贬斥为“混乱和盲目”等等 ,应从实际出发作出客观的评价。同时提醒我们应该正视国内外译学界的有关进展 ,抓紧时间研究 ,建设发展我们自己的译学理论的译学事业  相似文献   

11.
丁海虎 《理论界》2013,(8):44-47
吕澂先生是我国杰出的现代佛学家,但在"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他主要致力于美学写作。从《美术革命》(1919)到《美学浅说》(1923),吕澂发表了一系列著述,这些著述与"五四"时期的启蒙运动不但具有历史的共时性,而且具有思想的一致性,从某种意义上说,吕澂的美学思维是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2.
"和"与"分"是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中的重要范畴。在政治生活中,"和"可具体化为"人和"、"政和"与"共和","分"可操作化为"名分"、"职分"等。"和"、"分"看似一对相对立的范畴,实则彼此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拥有共同的理论基础、相似的人性假设以及一致的客观效果。它们是先秦儒家"道德理想主义"与"伦理中心主义"思维理念的集中体现。其内含的真知灼见,对当代社会政治文明建设亦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的“矛盾论”与张岱年的“兼和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与中国传统辩证法相结合而产生的两大典范.其基本内容包括:“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与“永恒两一”的观念;“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与“兼赅众异而得其平衡”的观念;“矛盾辩证法的革命性”与“以兼和易中庸”的观念.这两大体系形貌不同、神髓相似,恰如双峰并峙,二水分流,颇值得我们学习、研究、珍视和继承.  相似文献   

14.
杨柳新 《兰州学刊》2010,(8):135-140
《学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经典文献,文章将《学记》放在整个古典儒家思想的背景中来考察,诠释了其中所反映的古典儒家教育哲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现代价值。中国古典儒家教育哲学思想具有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学"和"教"两大范畴是这一结构的两个核心。"学"体现了"为己之学"与"大学之道"的统一,其目的既是为了知"道",又是为了"建国君民"和"化民成俗"。"教"则包含着礼乐教化的教育制度、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与师严道尊的教育伦理三个方面的内容。文章认为古典儒家关于教育中的道器本末关系,以及关于教育方法和教育伦理的哲学思想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龙丹 《云梦学刊》2011,32(5):132-134
魏晋"胸"语义场有五个成员,分别是表示"整个胸部"的胸、膺、心和表示"乳房、乳汁"的乳、潼。在所考察的魏晋文献中,表示整个胸部,"胸"使用最为广泛,是主导词。表示"乳房、乳汁"义,"乳"在口语和书面语中都比较活跃。魏晋以后,"奶"也可以表示"乳房、乳汁"义,在口语中有逐渐替代"乳"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他通过以“无”言“道”,展开了对生命的追溯、反思和指导。与“常”相应之“无”描述的是“道”动态的创生过程,侧重从超现象界言“道”;与“有”相应之“无”突破了静态限定之“有”,侧重从现象界言“道”;无心之“无”则进入了对人类社会精神生活和实践行为的探索,从而将宇宙和人生合一,使人体悟得于“道”真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丁尔纲 《阴山学刊》2010,23(3):31-37
《红太阳的陨落——千秋功罪毛泽东》一书用断章取义等手法把马、恩关于"股份公司"的论述曲解为"和平过渡"与"民主社会主义"谬论硬塞给晚年的马、恩。从早年《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第一卷到晚年的《资本论》第三卷等一系列代表作中征引马、恩的原话可证明:他们倾毕生之力建构其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核心的严谨、完整、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倾毕生之力与所谓"和平过渡"及"民主社会主义"谬论作绝不妥协的斗争。他们关于股份公司的论述,核心是剖析其"剥夺"剩余价值的资本主义本质;并作出"剥夺者就要被剥夺"的预言。这一切证明:"抛弃"马克思主义,兜售民主社会主义绝对不是晚年的马、恩。这恰恰是《陨落》一书的要害所在。  相似文献   

18.
英汉语中“猫”及相关习语的文化内涵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字"猫"最初用来指代英语中的动物"cat"。随着其在语用环境中的使用与变化,"猫"的含义变得越来越丰富。它不再局限于字面意义,而是有了更为深刻的引申义,由此也衍生出了大量与猫相关的意在言外的习语。这些习语及其引申义的出现使猫文化更具生命力。中西方由于历史、地理、文化等因素的不同,猫文化也不同,因此在翻译与猫相关的习语时,了解其文化内涵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分析猫文化在汉英两种语言中的异同,对其相关习语的翻译提出了三种方法:直译法、意译法和套译法。  相似文献   

19.
张小蕾 《理论界》2014,(7):56-58
当前中国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橡皮人"。他们保有基本的道德观,却冷漠面对他人或社会。从纠结到漠然,从漠然到"橡皮化",是"橡皮人"炼成的心路历程。社会评价的数字化,造成价值观的混乱与迷失。自身"免疫力"的增强,使得个人丧失认识和表达情感的能力。这些造就了"橡皮人"。变成"橡皮人"实际上是一种自我保护模式。"橡皮人"并不一定拥有一颗"橡皮心"。关注自我感觉,重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是个人摆脱"橡皮化"的开始。重构社会评价标准,是"橡皮人"实现"逆橡皮化"的外在条件和保障。  相似文献   

20.
“譬”、“喻”因含义相近常被人们不加区别地使用。从名辩思想和因明学的角度来看,尽管它们在缘起、论证方法、悟他目的等方面有诸多相同之处,但从推理的结构、形式的稳定性等方面来看,二者具有本质的不同:名辩学之“譬”是一种独立的推论形式,而因明学之“喻”只是推论中前提的一部分;形式上名辩学之“譬”相对稳定,因明学之“喻”不同时期有较大差别;方法上名辩学之“譬”大多使用类比、比喻说明问题并且例证详尽,因明学之“喻”与“譬”大致类似但在细节上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