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本民族认同何以“并育而不相悖”?对G大学的田野调查和45名师生的深度访谈表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本民族认同在民族个体意识层面的兼容有赖于一定的心理认知基础。即被感知到的各民族与中华民族命运、利益和文化的高度一致性,以及基于这种一致的情感体验而形成的中华民族包容各民族存在与福祉的认知模式。这一认知模式实际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框架的心理映射,它在受访学生意识中的生成得益于以该理论为指导的民族高等教育实践的影响。此外,有助于保存民族文化多样性、促进发展成果在各族群众中公平分配的其他社会机制的协同对保障这一兼容性认同也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2.
多元文化与民族认同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文化的发展从起源和发展历史来看 ,一直是多元性的 ,与此同时 ,文化在发展的长河中始终存在多元与一体的时隐时现的主题 ,随着全球化的兴起与推进 ,文化多元发展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 ,进而使全球化一体化、文化多元化、民族认同多样化三者相互制约、相互影响 ,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 ,产生了民族认同与民族冲突并存的文化发展局面。文化同化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力图解决这些问题 ,可还是在现实中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分析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发展的特点 ,把握多元文化时代民族认同的趋势 ,本文提出多元文化创造性地共存的观点 ,通过多种文化群体积极的和动态的共存 ,使不同文化群体以一种既能再生产其文化特征 ,又能与时俱进的方式组织起来 ,从而形成“立足本民族、面向民族—国家、放眼全球多元文化”的分层认同模式  相似文献   

3.
周俊利 《民族学刊》2021,12(2):9-16, 9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根基,也是中华民族成员联系的精神纽带。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各民族共同奋斗的历史进程、“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的灿烂文化、厚德载物的价值观念和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精神家园,这些优秀文化是各少数民族群体赖以生存、发展的灵魂和根基,也是中华文化保持旺盛生命力、强大凝聚力和伟大创造力的源泉。在民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校本课程、特色课及选修课和“课程思政”的教学中,充分挖掘和利用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有助于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提升多数民族大学生对少数民族优秀文化的认知和体验,促进少数民族和多数民族双向认同,在此基础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4.
目前,“多元文化主义”已发展成为一种政治思想,在如何看待文化、政治和民族等方面都有着自己的观点.少数民族遭遇多元文化主义,将在民族文化与国家文化、民族自治与国家治理、民族身份与公民身份的关系等问题上产生认同困境.何以应对?核心理念是坚持“尊重多样,包容差异”原则.本文以中国为例尝试了深入的剖析.具体而言,党和国家需注重中华文化的内涵发展、自治权利的法律实践和公民身份的科学构建等议题的探讨,通过消解少数民族认同上的困境,提升中国各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中国政治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加强社会凝聚力、民族向心力和国家统合力.  相似文献   

5.
康战强 《回族研究》2023,(1):97-102
西部民族美术植根于民族文明的交流互鉴,生发于民族文化的历史积淀。在多元民族文化领域中,西部民族美术以丝路文明传播为线索,由多元文明形态和文化关系构成了西部美术的创作思路。西部民族美术作品对于时代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媒介作用和积极的文化能动性,对于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性起到了直观的调和作用,这一特征使得西部民族美术可以跨时空、跨地域地传承发展。宏观地看,西部民族美术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母体的地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西部美术创作的根基。微观地考察,西部民族美术包含丰富的共生关系,西部各民族文化之间呈现相互依存、相互包容、相互发展的共生形态,从而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生态系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得到了孕育和弘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心理结构被进一步强化,各民族的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被进一步巩固。  相似文献   

6.
李坤  蒋婷婷 《民族学刊》2022,13(12):32-40, 149
中华民族共同体表达了中国各民族共命运性的联系,彰显了中华民族整体性发展的新境界。民族创造文化,文化凝聚民族。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中华民族绵延数千年的文化历史积淀作用下逐渐生成与发展,经历了从民族自在实体到民族自觉共同体的历史变迁。在长期的文化交流交往交融中,中华民族共同体孕育了丰富的文化意涵:中华文化作为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凝结成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的文化源泉;文化认同作为最深层次的认同,决定民族发展的长远和根本,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的文化基石;“多元一体”的历史文化格局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特质,彰显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包容性与生命力。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生成进路与文化发展意涵,确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文化遵循与实践方向,对于充分释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对文化全球化的深刻影响,从而彰显了民族文化认同的必要性;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面临着身份认同的压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需要彼此了解、相互尊重,在此基础上实现共同发展;为使中华各民族文化能够更有效地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一种多元的民族文化认同当是当代人文知识分子努力追求的奋斗目标.  相似文献   

8.
民族团结是各民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需要各民族强化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从而能够将民族团结教育落到实处。伊犁师范学院坚持增强对中华民族的历史认同;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对中华民族的政治认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增进对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学校通过这三条路径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积极培育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意识。  相似文献   

9.
杜周军  林科  钟乐海  刘阳 《民族学刊》2022,13(5):15-21, 132
探索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进程和路径研究已成为学界较为经典的研究命题。横断山区作为最为古老的民族走廊、文化通道,生活其间的各民族融入多元一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程,是中国各民族共同开发祖国锦绣河山、携手创造中华优秀文化的历程,也是中华民族追求共生共融共长、和睦和谐和平发展的历程。哀牢内属千古盛事,流传至今不绝于史书,永昌盛名驰名中外,畅达南方丝绸之路。秦汉经营西南始为求道,后得一统,在“中原”与“西南”圈层互动融合影响之下,哀牢因文化认同求得内属积极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典型的征候意义。从史籍脉络和神话隐喻中纵横梳理哀牢内属寻求中华民族认同的历程,解密哀牢内属的过程、策略、阶段和状态,并以此为着力点探析横断山区各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经验,希冀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及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区域发展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更多的审视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民族认同理论是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在多个学科领域研究探讨的重点话题,其在促进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上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是新形势下爱国主义理论的拓展和创新.民族和认同两者的概念探讨出民族认同的概念及双重属性;民族认同可划分为文化认同、价值认同、历史认同、政治认同四个层次.重视民族认同理论,对解决中国当前民族问题以及多元文化背景下各民族共生共荣发展提供了现实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1.
论中华民族的多元民族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观是人们对一个民族包括自身民族与他民族文化的观念、态度和价值取向。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观产生于多元的文化起源,形成于多民族长期的接触与交往。它既有多元的特征,也有一体的特征。在历史上,这种文化态度对中国各民族团结、国家和平统一以及社会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世界格局与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当今社会,多元民族文化观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民族概念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汉语"民族"一词是为中国本土的词汇.由于中国近代革命的发展和世界民族主义思潮的影响,"民族"一词在国内开始普遍使用.一般而言,广义的民族,是指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或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各民族;狭义的民族概念,通常指斯大林提出的民族概念.民族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阶级、国家消亡之后,民族将走向消亡."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特色,其中56个民族是基层,中华民族是总体.中华民族既是多元一体文化的主体,也是中国多民族国家的主体.在近现代中国,中华民族概念的确立,对于团结御侮、抗击列强,推动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民族理论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必须符合本国国情,应超越西方式的“民族—国家”理论,从国家与中华民族整体的利益出发找回“国家”并给予其以民族之上的位置,即从“国家—民族”理论视角去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基础层次的民族关系、上位层次的国家全局、“国家—民族”关系互动下的中国式现代国家发展。同时,“国家—民族”理论并不是西方所言的民族主义,而是一种强调国家利益、国家认同至上,将国家统一、政治一体奉为第一价值同时包容多元民族、多元文化的“新国家主义”,这一理念为世界其他国家的国家建设和国家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也对当下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和民族工作实践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西部多元民族文化与教育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西部多元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适应西部多元民族文化的特点,西部多元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要依赖于教育。处于教育与文化互动状态中的西部教育必须按照现代民族文化的生成条件和方式去配备相应的教育教学设备,选择和运用适应民族文化传播的教育教学手段、方式、运行机制和实施方法,从而根本上保证现代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和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应对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分离问题比较成熟的理论有民族主义、分裂主义、国家认同理论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等,中国在应对民族分离问题上提出自己的理论相对较晚,在整个世界的哲学与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中,中国民族理论还处于争取更大话语权的过程中。目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应当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在尊重各个民族各自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中华民族整体的和谐发展,从而从根本上解决民族分离问题。在理论话语体系构建上,中国应当坚持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坚持"中体西用",坚定不移地推行"本土说",为世界民族理论体系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是各民族在文化上“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共同或者相似的价值观念和文化心理定式的群体结构,是生活在华夏大地上的中华民族在特定时空下创造的璀璨文化遗产。北魏宫廷音乐以“变夷从夏”为观念基础,“戎华兼采”为构建途径,“乐正雅颂”为构建理想,在多元一体化进程中,与各民族文化碰撞、认同、融合、反哺,建立了较完备的宫廷音乐体系,实现了中国宫廷音乐的转型,为集大成的隋唐宫廷音乐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从多元走向一体是民族发展普遍的历史过程.一般来说,这还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之所以长,是因为这个过程代表了各民族互动整合发展的一个历史趋势,甚至可以说也代表了世界民族发展的历史大趋势.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分分合合、合合分分必然会形成一些阶段性的民族融合成果,当一个从多元走向一体的民族过程完成后,往往会走进另一个从多元走向一体的民族过程,无数个这样从多元走向一体的民族过程最后才能达到"天下大同".这应该是民族消亡的历史过程,也应该是人类发展的普遍规律.从汉民族这个案例样本中,我们既可以把汉民族当作中国各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凝聚成为中华民族的一个阶段性的成果,也可以从中窥见中华民族的未来将如何在发展中实现"多元一体".  相似文献   

18.
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来的带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它是各民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结晶。在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民族社会历史发展极不平衡,因此,形成各种各样的民族特色极浓的民族文化。一、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文化概念的全称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我们承认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性,我们也应该承认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1.中国各民族文化上互相吸收,水乳交融。中华民族文化的同一性首先应表现为各民族文化上的互相吸收、水乳交融上,这一点,一部中国民族史就能准确地告诉我们。…  相似文献   

19.
周俊利 《民族学刊》2022,13(7):109-118, 150
中华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载体,也是增强文化自信和涵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基和源泉。民族高校大学生是未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精英力量,也是联系少数民族个体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纽带,增强民族高校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与文化自信既是民族高等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和任务,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地区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为此,增强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自信可从以下维度推进。在路径维度上,改革创新教学体系和方法,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在平台维度上,有效利用网络新媒体,开辟提升文化自信新途径;在认知维度上,充分挖掘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资源,增强文化自信针对性;在行为维度上,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深化民族高校大学生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0.
论中国人的"天下民族主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单纯 《世界民族》2001,(2):11-20
由于每个民族形成的自然环境和历史经验不同,各民族的民族主义表现形式也不同.与西方历史上的公民民族主义、种族民族主义、多元民族主义相比,中国人在"夷夏之辨"的基础上形成了特殊的"天下民族主义".它把文化道德看成民族认同的最高标准,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起着稳定各朝各代的主体族群、维系文化边缘族群与主体族群的亲和力作用,它的"天下"情怀与对世界具有普遍性价值的认同是中华民族顺应世界发展潮流的精神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