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文借助文[1]、[4]的重要结论,采用文[2]、[3]、[4]的有关技巧和作变量替换的方法,给出了几类可积的非线性常微分方程及二维变系数线性微分系统,并提供了求解的方法及通积分的表达式.  相似文献   

2.
以广州话和古劳话为代表,探讨了古匣母和余母在粤方言中的演变规律。匣母演变成半元音[j][w]和辅音[X][f],余母演变成半元音[j][w]和辅音[x].这种变化与发音时的气流有关:如气流强,匣母会变成[x][f],余母会变成[x];如气流弱,又受了介音[i」[u]的影响,匣母和余母都会变成半元音[j][w].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由Mild发展算子所描述的半线性随机发展方程,得到了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推广了文献[4]关于线性系统及文献[2]关于由半群描述的半线性系统的相应结果  相似文献   

4.
几组词语探源马振亚笔者于近年来在训古实践及考释字词语义过程中,曾对探求语源下过一番精力,写出了一批文章,补释了一些词语的语源。下面仅就近期读书研究所得,分释有关词语语源十则如下,以进一步引起人们的重视。[斋戒][斋][戒]《词源》释云:“古人在祭祀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性质、语义、语法、来源等方面对汉口方言中使用频率颇高的[nia]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考察。1、汉口方言中有两个不同性质的[nia],一个是构形后缀,一个是语气词。2、构形后缀表示尊敬、不满等语法意义;语气词用于对比意义的句子中表示感叹语气。3、构形后缀[nia]是“老人家”的合音形式,语气调[nia]来源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s]、[z]的读音规则欧阳苹果[s]与[z]是英语辅音音素中的一对齿龈摩擦音。发音时将舌端靠近上齿龈,形成缝隙,让气流摩擦通过其间,便可成音。只不过[s]是清辅音,[z]是浊辅音,这两个音很容易发,可是在单词中,却常常让人将它们的读音混淆。为了帮助...  相似文献   

7.
本文由P-B位相表述[1]、[2]及V.Buier有限维相干态中的位相特性[3],具体计算了两态系统中数,相算符在相干态中的期待值、测不准量和压缩特性。  相似文献   

8.
对于《等韵固经》止摄合口中等照组字韵母的拟音,历来分歧较大。有的拟为[ч],有的拟为[u],有的拟为[y]。本文认为拟为[y]比较合理些。  相似文献   

9.
文[1]第13个定理中的条件:可去掉,应用文[2]的方法,得到与文[1]定理13相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再论一个序列的极限问题梁经珑关于递推序列:(n-1,2……,c为任意实数)的敛散性文[1]及文[2]做了许多探讨,完全解决了cl≤4及C≥8的敛散性问题。C1∈6(4、8)时,文[2]对序列(1)的敛散性做了一些讨论。本文对cl(4、8)时序列(1)...  相似文献   

11.
[1] 杨树达. 积微居小学述林全编[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621、631.
[2] 王充. 论衡[M]. 北京:中华书局,1983:136.
[3] 何宁. 淮南子集释[M]. 北京:中华书局,1998:1236.
[4]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3.
[5] 杨伯峻. 春秋左传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1.
[6] 尚学锋,夏德靠. 国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7.
[7] 李零. 丧家狗--我读论语[M].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
[8] 程树德. 论语集释[M]. 北京:中华书局.1990:172.
[9] 许维遹. 吕氏春秋集释[M]. 北京:中华书局,2009:345.
[10] 司马迁. 史记[M]. 北京:中华书局,1959.
[11] 桂馥. 札朴[M]. 北京:中华书局,1992:54.
[12]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0:211.
[13] 王引之. 经义述闻[M].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385.
[14] 郭锡良. 汉语史论集:增补本[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22.
[15] 王引之. 经传释词[M]. 南京:凤凰出版社,2000:5.
[16] 孙钦善. 论语本解[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65-66.
[17] 沈玉成. 左传译文[M]. 北京:中华书局,1981.
[17] 《韩非子》校注组,周勋初. 韩非子校注:修订本[M]. 南京:凤凰出版社,2009:35.
[19] 陆德明. 经典释文[M]. 北京:中华书局,1983:349.
[20] 王素. 唐写本《论语》郑氏注及其研究[M]. 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105.
[21] 焦竑. 焦氏笔乘[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218.
[22] 钱穆. 论语新解[M].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228.
[23] 王聘珍. 大戴礼记解诂[M]. 北京:中华书局,1983:4.
[24] 扬雄. 太玄集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98:171.  相似文献   

12.
自然全序半群与正全序半群的序和分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分别在[1],[2]中建立,但是,对于一般的正序半群,序和分解的存在唯一性问题至今未能解决。本文在[1,2]的基础上研究一般的正序半群的序和分解,建立了它的序和分解的存在唯一性定理,从而使上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相似文献   

13.
汉武帝:从历史人物到小说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的伟大帝王,史书记载和民间传说都很多。与史书记载突出他的军国大事不同,民间传说主要讲述他求仙和婚姻家庭方面的逸闻趣事。道士小说对民间传说加以改造,把他塑造成因放纵嗜欲而求仙失败的典型人物。汉武帝形象转变是汉魏时期盛行的天人感应说、神仙信仰以及道教对传说合目的改造等多种原因造成的。汉武帝由历史人物到传说人物再到小说人物的形象转变过程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代表性。

参考文献:
[1] 司马迁. 史记[M]. 北京:中华书局,1959.
[2] 司马光. 资治通鉴[M]. 北京:中华书局,2007.
[3] 余英时.东汉生死观[M]. 侯旭东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4] 杨伯峻. 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123.
[5] 班固. 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62.
[6] 黄勇. 方士小说向道士小说的嬗变--以小说中的汉武帝形象的演变为例[J]. 新疆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1):115 117.
[7] 郑樵. 通志[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57.
[8] 程蔷. 中国民间传说[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9] 黄景春. 民间传说[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26.
[10] 班固. 汉武故事[Z]//文渊阁四库全书1042册. 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
[11] 鲁迅. 古小说钩沉[M]. 济南:齐鲁书社,1997.
[12] 汪绍楹. 搜神记[M]. 北京:中华书局,1979.
[13] 王嘉. 拾遗记[M]. 北京:中华书局,1979:116 117.
[14] 本社. 汉魏六朝笔记小说大观[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15] 吴树平. 风俗通义校释[M]. 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0: 350.
[16] 王符. 潜夫论[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357.
[17] 刘向,葛洪. 列仙传 神仙传[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18] 王明. 太平经合校[M]. 北京:中华书局,1960.
[19] 李昉. 太平广记[M]. 北京:中华书局,1961.
[20] 林继富. 神圣的叙事--民间传说与民间信仰互动研究[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6):11 17.
[21] 漥德忠. 道教入门[M]. 萧坤华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71 72.
[22] 殷翔,郭全芝. 嵇康集注[M]. 合肥:黄山书社1986:145.
[23] 王明. 抱朴子内篇校释[M]. 北京:中华书局,1985.
[24] 小南一郎.中国的神话传说与古小说[M]. 孙昌武译. 北京:中华书局,2006.
[25] 赵益. 六朝南方神仙道教与文学[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6] 费振刚,等. 全汉赋[C].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331.
[27] 范晔. 后汉书[M].  北京:中华书局,1965.
[28] 余英时. 道统与正统之间--中国知识分子的原始型态[C]// 士与中国文化.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96.
[29] A·哈维兰. 文化人类学[M]. 瞿铁鹏,张钰译. 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 397.
[30] 王瑶. 小说与方术[C]// 中古文学史论集.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20.
[31] 李剑国,陈洪. 中国小说通史·先唐卷[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11.
[32] 董乃斌. 文学史学的创建和文艺学的离合[J]. 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7,(5): 5 9.   相似文献   

14.
P[\|]班斑颁扳□吵架[√|]板版坂2[-|]办扮绊瓣P‘[\|]攀[/|]□涉水[-|]盼襻m[/|]蛮[-|]慢蔓f[\|]帆番翻藩1[/|]凡烦繁藩2[√|]反坂2[-|]泛犯范贩饭t[\|]单~独耽丹担~负[√|]胆掸[-|]旦但淡蛋诞弹子...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文[1]、[2]的基础,对牛顿恒等式进行了推广,并探讨了该恒等式在习题编拟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推广、改进了刘家学的结果。证明了tr(A2)+tr(B2)≥2tr(AB)这里A、B是具有n个实特征有值的n阶复矩阵,且r([A,B])≤1,或(A,[A,B])=[B,[A,B]]=0  相似文献   

17.
颠覆与重写──新时期小说中母亲形象的变异原因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颠覆与重写”,重点分析了新时期小说中母亲形象变异的原因及意义,指出西方现代主义思潮和现代派文学、女权主义批评以及反美学潮流对近期作家观念、心理结构以及美学理想的全面颠覆,带来了作家笔下母亲形象的变鼻。颠覆所引起的母亲形象变异的意义在于:[1]重写了文学史上的母亲形象;[2]为女性指出了一种模糊而渺远的福音;[3]使新的美学风尚的诞生成为一种事实。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提出了多电子原子及离子体系Hamilton算符中势函数的新表达式,并由此从Schrodinger方程出发导出了文献[10]计算电离势的公式。根据原子光谱实验数据对文献[10]提出的失屏参数钻穿参数和电荷参数进行了改进。  相似文献   

19.
排序不等式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证明了用一元函数表示的排序不等式,推广了[2]的结果,简化了[3]的证明。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一元弱酸为例,从[H+]的各计算公式的推导入手,以[H+]计算的准确度要求为前提,对各公式的使用条件进行分析讨论,以大量的计算数据为依据,提出了[H+]计算各公式的使用条件。在处理方法上有别于其它。所得出的结论也与现行各种《分析化学》教材中规定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