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人币理论是一种新型货币理论,是货币理论三系(物币理论、折中理论、人币理论)中的一个支系。人币理论体系与其他货币理论体系的关系是:本质相同,路径更直接,效果更好。人币理论用现实主义、法治主义与自我创新的路径,以现阶段本国货币法制创新完成社会转型,更好地实现“消灭经济危机、失业、贫困与饥饿,消灭阶级、剥削与压迫,减少犯罪,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理想。  相似文献   

2.
《国际公关》2011,(4):17-17
近日,新浪微博终于提出要在今年第三季度小范围推出“微币”这一虚拟货币。据报道,新浪微博将在第三季度向小规模用户推出虚拟货币微币,这是新浪微博上线近两年来,第一次针对该平台的货币化行为。这意味着,新浪微博开始尝试寻找盈利渠道,学习腾讯的虚拟货币“Q币”,在个人增值服务业务上发力。  相似文献   

3.
“货币为人服务”作为一种货币理念是马克思在1847年提出的,2004年在《富国律》中实现,间隔138年。期间人们对经济危机的研究成果汗牛充栋,其中欧文.费雪和凯恩斯贡献卓越。经济危机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货币发放标准”问题,其答案“货币为人服务”曾经在马克思的脑海里一闪而过,可惜被计划体制误解。弗里德曼是首个在货币中引入“人”的人,他使传统的“物币理论”变成了“物币人币折中理论”,“货币为人服务”理念取得阶段性胜利。《富国律》提出了完全的“人币理论”与“模型”,使消灭“失业、生产不足与生产过剩”成为可能,从而马克思所提出的“货币为人服务”的思想得以完全实现。  相似文献   

4.
龚刚在《中国金融家》2014年第5期撰文认为,所谓金砖货币体系是一种双重货币体系,“金砖”货币中的“金”并不指黄金,而是代表现有的金砖五国集团。其中,“金砖”称之为上币,体系中的其他主权货币可称之为下币。双重货币体制的基本运行规则如下:下币用于国内交易,上币用于兑换主权货币。这意味着当金砖国家间发生交易时,下币之间不能直接兑换,必须用下币和上币进行兑换。当金砖国家与金砖外国家发生兑换需求时,禁止使用其主权货币进行兑换,而需使用“金砖”货币与金砖外国家的主权货币(如美元)进行兑换。这一规则意味着金砖国家无需积累他国货币,而只需积累“金砖”。与此同时,就那些经常需要与金砖国家进行交易的商家而言,积累“金砖”也不失为一项有意义的选择。在金砖体系下,现有金砖五国共同发起成立发行“金砖”的超主权中央银行--金砖银行。原则上,“金砖”与各主权货币之间的牌价应该由各主权国自行决定。这一货币体系的好处在于:既能兼顾主权货币在对内促进本国经济发展、调控本国经济中的功能,同时在对外货币战略上又可聚五国之力,联合抗衡美元、欧元等超级货币。由于禁止使用本国主权货币与他国主权货币直接兑换,金砖国家无需积累美元等强势货币,而只需积累“金砖”。  相似文献   

5.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一国三币"制度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中国经济增长,实行货币一体化是必然选择,本文探讨中国实行货币一体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6.
世界经济周期研究成果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济危机与经济周期现象已经存在了近二百年,对于这一重大经济现象的研究成果也是汗牛充栋。整理这些成果,得到一个更加合理的新模型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任务。以经济危机史上的前中后段研究为样本,可以看出马克思、欧文.费雪、凯恩斯三人在对世界经济周期研究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概括他们三人的研究成果,可归纳出经济危机问题实际上是一个“货币发放应当以什么为标准”的问题。进一步可以发现,在强调马克思“货币为人服务”理念的背景下,引入弗里德曼的货币思想与世界经济周期研究的最新成果“人币理论模型”,使理论、实践中消灭失业、生产不足与生产过剩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7.
新古典经济学将价值理论与货币理论割裂开来,此后,如何使货币具有正价值并将其同价值理论重新融合起来就成为货币理论家关注的焦点。20世纪70年代后,涌现出众多具有微观基础的现代货币理论模型,其中以效用函数中的货币模型、货币在先模型、世代交叠模型、货币搜寻模型及新兴古典货币模型最为典型。尽管这些模型还远没有完全洞悉货币与实际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但它们的货币经济分析,对于我们更好地研究货币和进行货币的政策效应分析非常重要,特别是新兴古典货币模型,它较好地将货币理论和价值理论统一起来,为货币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较好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边限检验理论下我国货币需求函数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货币政策已成为当前我国调节宏观经济的有效工具,正确预测货币需求函数是有效实施货币政策的关键.在建立了无约束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边限检验方法对中国货币需求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货币需求M0、M1、M2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支出的不同组成部分对中国货币需求有不同的影响,汇率时中国各层次货币需求的影响作用为正且影响均显著,在短期内,投资支出对中国货币需求M1和M2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西方货币理论主要流派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货币对实物经济活动的影响是否中性的问题是西方货币理论的主要争论点。西方经济学的不同流派对货币是否中性问题的探讨实质上推动了货币理论的发展。同时,这一问题导致人们对货币政策的不同理解。一般来说,货币中性论者认为货币政策应注意最终目标的控制;货币非中性论者则认为货币政策应注重中间目标的控制。目前,西方经济学的主要流派对这一问题仍然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我国在借鉴西方货币政策时应该注意到这一理论分歧  相似文献   

10.
我国货币政策的最优度量指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基于VAR的格兰杰因果检验与方差分解方法,比较银行间7天拆借利率、基础货币、金融机构信贷总额、货币供应量M1和M2对实际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社会消费总额以及物价水平的预测能力.又利用脉冲响应分析,讨论M1和M2的作用方向是否符合理论预期.最后汇总比较指标的预测能力以及实际经济效果,以甄别确定我国货币政策的最优度量指标.结论是:货币供应量等数量指标比利率指标更适合作为中国货币政策的度量指标;在研究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消费、投资和产出)的作用时,M2是最优的货币政策度量指标;在研究货币政策对通货膨胀的作用时,M1是最优的货币政策度量指标.  相似文献   

11.
欧元启动了, 这一货币史上史无前例的壮举, 将给世界经济格局尤其是国际金融体系产生深刻的变革。它同样也会影响到参与国际经济活动、是国际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中国,也将对中国的经济贸易和金融产生扩张效应、刺激效应和促进效应。本文力求通过对欧元效应的分析, 进一步阐述我国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乃至个人都应尽早认识欧元、了解欧元, 并及时做好充分准备利用欧元的积极效应, 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 更好地拓展同欧盟在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往  相似文献   

12.
对国内外有关金钱与幸福感关系实证研究成果的文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金钱和主观幸福感(SWB)的关系是一条呈边际递减趋势的曲线;金钱和幸福感之间有显著但微弱的相关;收入增加并不能保证幸福感的增加;影响个体幸福感的主要是个人的金钱欲望和社会比较(收入排名,社会地位排名)、物质主义、适应水平、品味能力以及消费方式等;金钱作为一种社会资源,有时可以起到社会支持作用(如镇痛效应),可以影响人的自尊水平,但也会增加对他人的排斥感,减少助人行为。  相似文献   

13.
人們購買彩票主要有兩種動機,一是為了消遣娛樂,一是為了赢錢。消遣娛樂的動機比較容易解釋,因為人有追求刺激和變化的需要,但赢錢的動機則難以解釋,因為購買彩票的返獎率只有50%,購買彩票赚錢總體而言是不現實的。行為經濟學的有限理性理論有助於這方面的解釋。按照行為經濟學的有限理性的理論,通過購買彩票赢錢的動機是人們"理性有限"的表現。具體的表現主要在如下方面:購買者對彩票遊戲的隨機性缺乏正確認識,以為通過自己選彩票號碼可以影響遊戲結果;錯誤地認為看起來更帶隨機性的號碼中獎的可能性更高;不知道中大獎的概率及其含義;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研究中獎號碼的規律;對差一點點中大獎的經歷產生錯誤的看法等。本論文通過對廣州1101名彩票購買者的調查,驗證了有限理性的理論對為赢錢而賭博的動機的解釋能力。  相似文献   

14.
金钱,在现实主义作家笔下,一直处在被批判的地位.张黎明在她的作品中同样把追逐金钱者描绘成不配有好命运的人.但这种对金钱的理解也许过于偏颇,因为金钱本身无所谓善恶,关键是对它的态度如何.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建立了无约束误差修正模型的基础上,运用边限检验方法对我国货币需求与支出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需求M0、M1、M2和总支出构成因素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支出的不同组成部分对我国货币需求有不同的影响,在短期内,投资支出对我国货币需求M1和M2都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经济大转型的时代特征,通过理论分析,把包括中国地下经济规模隐性变量纳入货币需求影响因素的考察范围,针对M1和M2建立了中国新时期货币需求函数理论模型选取2000到2015年的年度数据,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影响中国M1层次的货币需求主要因素是包括地下经济的总名义国民收入和经济货币化水平,机会成本和汇率对中国M1层次的货币需求影响不显著;影响中国M2层次的货币需求主要因素是包括地下经济的总名义国民收入经济货币化水平和机会成本,汇率对中国M2层次的货币需求影响也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在建立货币供给模型与货币需求模型之前 ,首先要回答什么是适度货币量的问题。本文从货币供求关系及其运动的角度对适度货币量的概念作了界定 ,围绕适度货币量进行了必要的思考并给出了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18.
货币需求理论的新发展及其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局部需求动机到联合动机研究货币需求是货币需求理论的一大进步。重新定义货币,构建新的变量体系,提出新的需求理论及利用新的计量技术是目前为克服经济全球化和金融革新冲击货币需求函数的几个对策。纵观现有的货币需求理论,其存在着诸如经济人假设、融资动机研究薄弱、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分析人为分割及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性等问题。随着网络经济和金融创新的发展,以往界定的三动机与收入利率关系将不再可靠,由于经济交溶和货币在国际间的快速转移使得货币需求分析框架不能局限在一国范围,需求动机在时空分割上的模糊也将迫使以往分析方法改变,货币需求理论与时俱进将是一个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