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对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管理理论、产学研一体化理论进行了探讨.认为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项目管理是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有效方法,适用于成果转化的各阶段、各过程、各层次;产学研一体化是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2.
结合实践就创新高职教育"产学研"一体化培养模式展开论述,提出了"依托行业、服务社会、创建特色"的"产学研"一体化教育思想,力主构建知识结构、职业资历、实践能力较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推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方式,从而增强"产学研"一体化活力,形成有特色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产学研合作模式再探讨——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作模式的选择是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的核心问题。本文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分析比较了产学研不同合作方式和特点,以及不同合作模式的适用条件,认为各种各样的合作形式均可归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等四类,其合作机制、适用条件各异,并无绝对的高下优劣之分,但存在着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趋势,为产学研合作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产学研一体化是高职教育培养具有综合职业素质的技术型人才的需要,是高职教育办出特色的保证。在产学研关系定位中,教学处于基础和中心地位,科研和生产是服务于教学的。产学研一体化是一个结构体系,人才培养是连接系统的主线。  相似文献   

5.
当代产学研一体化是科研成果转化的必然要求。“运10”是新中国的一项重大技术攻关项目,“运10”在20世纪70到80年代开始立项研制,仅比“空中客车A300”晚两年,比“波音707”晚十多年。而如今“空客”与“波音”相抗衡,两者垄断了世界航空业,成功实现了产学研一体化的转化,而“运10”项目却在社会转型时期中止了。本文以“运10”为例,分析产学研一体化的体制壁垒,厘清影响产学研一体化的社会障碍,为国内高技术产业化道路提供反思和启示。   相似文献   

6.
创建工程型产学研一体化实验室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实验室建设面临建设资金投入高、运行成本高、设备利用率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合理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建立工程型产学研一体化的专业实验室。这种实验室有利于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有利于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实验室建设的功能投入比,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和产品研发,有利于校企合作。创建工程型产学研一体化的专业实验室,必须做好实验室建设规划、筹措建设经费、管理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产学研一体化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提升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质量发展的需要,是打造国际创新科技中心的需要。粤港澳在产学研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但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综合生态系统仍需要克服深度融合不足、创新效率有待提高、湾区高端创新人才缺口大及需要消除因制度差异而产生的体制障碍等制约因素。因此,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产学研一体化时要坚持广州、深圳、香港三极引领的协同创新模式,要聚焦引才用才育才机制,要打破粤港澳三地体制性障碍,激发产学研一体化主体活力。汕头大学在广东"重点打造粤东粤西沿海产业,与珠三角沿海地区串珠成链,形成沿海经济带的区域发展"新战略中,坚持国际化、精细化的办学特色,主动对接全球科技创新资源,加快产学研一体化进程,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和广深经济走廊建设,服务沿海经济带,为粤东地区乃至广东创新驱动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8.
乡镇企业集群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我国乡镇企业集群特征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合作博弈模型,分析乡镇企业集群不同企业主体进行产学研合作博弈的过程,总结出乡镇企业集群需要分类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建设;然后从乡镇企业集群存在三种类型企业的不同技术需求的特点出发,分别探讨每类企业进行产学研一体化建设合作伙伴的确定、合作路径的设计.  相似文献   

9.
高水平大学应当快速迈开产学研一体化的步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已进入关键时期,在政府举办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的思想指导下,全国高等学校纷纷采取各种对策,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培养合格的跨世纪人才,为成为世界一流的大学创造条件。我们认为,高等学校所采取的这些对策无疑都是正确的,但要成为高水平大学,高等学校还应在产学研一体化上下功夫,通过产学研一体化来提高大学的竞争力。我们这样说是基于以下两点考虑的:一 产学研一体化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产学研的一体化问题早在1906年就受到美国企业界的关注,而日本从1955年开始,许多企业便开始主动与大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  相似文献   

10.
在资源约束条件下,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实行一体化建设模式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对加强学科建设,培养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以及开展产学研活动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具有显著作用。一体化建设的四种形式各有自身的功能和效用,必须给予明确的定位。为应对当前本专业实验室一体化的需要,在理论研究和实况调查的基础上,拟订出推进建设的四项措施。  相似文献   

11.
“言”和“意”是中国古典文艺美学中的一对美学范畴,其关系问题是中国古典文论的核心问题之一。“言”和“意”的关系主要是指语言能否准确无误地描绘社会生活或自然景观,表达作家的主观意图或思想情感。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一开始就存在着分歧:儒家认为“言能尽意”,道家却认为“言不尽意”。魏晋至唐宋的理论家也各执一端,并在此基础上派生出虚实、形神、意境等重要理论命题。本文认为“言”“意”关系的实质是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并且与虚实关系、形神关系、意境关系同根异脉,血肉相连。  相似文献   

12.
在职业技术教育中 ,对文化基础理论课教学的“必需”、“够用”观点 ,出现了认识及实践上的偏颇。为了能正确认识“必需”与“够用”观点 ,使其在指导实践中发挥应有作用 ,本文提出了“适度”基础上的“够用”,“充分”前提下“必需”的观点 ,以满足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好让不争"是《镜花缘》君子国里极力加以渲染和"雅化"的道德模式,其最核心、最集中的东西是通过一些"交易光景"展现的。通过对书中几处"交易光景"的解析,认为"好让不争"实质上已变成了"因让而争",这样"让"也就被自身所否定,变成了"不让",虽不是惯常的损人利己性质之争,而是损己利人性质之争,然损己利人与损人利己本是出发点不同,但最后都落实到一个"争"字上,这个"争"字从本质上讲并无高下之分,都是为一己之私而争,都有违"己所不欲勿施与人"的道德要求,于是道德异化为不道德。只不过一是为自己的精神利益,一是为自己的物质利益,形成君子国里的道德悖论。从中也能感受到作者最大的困惑。  相似文献   

14.
传统中国社会为一身份社会、伦理社会、家国同构的社会。从当代法律解释学这一视域出发,结合传统中国社会之特质,传统中国具备不同于西法意义的“礼法”文化当属自然。传统中国人的“天人合一”、“一多相融”本体论哲学决定了传统中国法文化是“礼法”同体法文化。  相似文献   

15.
"京"的本义是指古人为祖先建造的高大坟墓."都"是宗庙意义的衍生物,指曾经建有始祖宗庙的地方.随着社会的发展,京、都的内涵从墓庙所在地向社会群落聚居地转化,从而获得地域上的意义.此后,京获得社会政治中心的意义;都逐步成为行政区划和行政管理系统中或低或高的一个层次.战国时,都成为区域性管理中心和大都市,并最终与京一道获得全国性行政管理中心即首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名实观”视阈下的中西语言哲学探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三个方面对中西名实观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强调文化背景、语言特点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是造成中西名实观差异的主要原因,旨在说明中西两种文化不同的特质,也凸显了语言哲学具有全人类性。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学活动的认识主要是从"实体论"的角度出发,如"教师中心论"和"儿童中心论","以教师为主导"与"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活动真实发生的关键并非实体是否在场,而是"教"与"学"之间辩证关系的确立。"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表现在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等四个方面。对教学活动的认识应该从"实体论"走向"关系论"。  相似文献   

18.
维特根斯坦的"可说与不可说"的划分是对语言与意义之内在关联的典型呈现。立足于"类"之别探讨语言与意义之关系,认为在"全类"的意义上,语言与意义各司其职、各安其位而又相互关联——语言的实现领域为意义奠定基础,意义领域的明确则为语言逻辑的使用提供保障;在"空类"的意义上,语言与意义之间的异质性和非对称性区别表达语言之可说与意义之不可说的界限;在对这一关联和界限把握的基础上探索"可说"的语言如何为"不可说"的意义寻求新的理解方式。  相似文献   

19.
符杰祥 《东方论坛》2005,1(6):22-27
1948年的"文艺运动"是左翼文艺界发起的一场政治整风运动.其主要刊物<大众文艺丛刊>从创刊伊始就力图把自己表述为"主流代表"与"主导方向",它的纲领性宣言呈现出一种学习、响应式的公文写作的特征.这场运动所反映出来的学术与政治的混淆问题、"自我批判"对合理界限的超越问题,为反思中国知识分子的现代性问题提供了一种特殊的隐喻视角.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文学批评史中的"虚实"范畴源自老庄"有无"论,《周易》和《老子》赋予其深刻的辩证思维,这些是先秦时期虚实产生的哲学根基,也为虚实在魏晋和唐宋的发展与演进奠定了基础。这期间虚实内涵的推进离不开先秦《诗》《骚》及散文创作的铺垫与实践。虚实作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一个核心的元范畴,从根本上来说是一项艺术创作手法,自古既有其萌芽,先秦时期文学创作中的比兴、象征、具象等手法是其不自觉的运用。从哲学的高度来看,文艺虚实结合具有必然性。《诗》《骚》中的比兴、象征手法是后世"虚实"的"隐形"替代和早期"胚胎"。"虚实"产生前后与秦汉政论说理文及汉赋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