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保忠 《社科纵横》2011,26(6):103-105
文学研究中,读者的地位向来不受重视,特别是俄国形式主义和英美新批评,更视文本为一个意义自足的系统。虽然注重文本细读,但不考虑读者的意义建构。随着接受理论和读者反映批评的出现,文本中心论让位于读者中心论,这带来了文学研究新的范式。  相似文献   

2.
一向被认为以考据见长的乾嘉学派,在<诗经>诠释中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文学阐释.他们重视诗的表现手法,揭示诗中兴比的指向;在字句训话基础上,考订字义,从而品赏诗情.乾嘉学派对<诗经>的阐释体现出文学性,不仅与<诗经>的文学性质相关,也与很多乾嘉学派的学者进行诗文创作关联紧密.  相似文献   

3.
文学性,即文学的本质特征,一直以来都是文学理论最基本和最中心的问题。古今中外,论述丰赡,但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今难有定论。以至于有学者只得无奈地说,文学就是一堆杂草,与其问它是什么,还不如问它不是什么。这颇具棒喝禅机味的比喻,虽然机巧玄妙,但却无法让理性思维的头  相似文献   

4.
如何阐释中国文学?这原本不是一个问题.但一个多世纪以来,我们用来阐释文学的理论大都是西方外来理论,我们没有自己的文学阐释学.杨义在<感悟通论>中提出建立一种感悟学的文学阐释学思路,他认为,感悟是中国智慧和思维能力的传统优势所在,我们应该在中西文化特别是中西思维通融的宏阔视野中,充分激活感悟思维这一民族智慧优势,立足具体的文学文本,通过涵咏浸渍与生命体验来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学阐释.悟性细读是这种文学阐释学的最基本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求是学刊》2018,(5):127-133
文本意义边界的存在决定了任何文本阐释均具一定限度,该限度虽不可明晰定义但却实存于文本阐释之中并可理性预期。文学阐释的开放性同样须顾及作品可预期的意义边界,以其阐释限度的自觉来确保阐释活动的合法性。当代文学批评问题的一个突出的阐释学征象在于:对作品的多元价值判断往往覆盖了文学阐释应有的理性底色,在阐释的不断翻新中,作品意义变得无际无涯,泛化的阐释最终导致对文本意义的疏离。鉴于此,文学批评须重提阐释对自身的理性要求,通过建立一种具有话语规约性质的公共阐释增强意义阐释的有效性,由此彰显其批评活动应有的内在尺度与话语空间。  相似文献   

6.
李卫东 《唐都学刊》2011,27(5):124-126
在新世纪启程不久的有限时间间隔中,要认真回顾、反思、掂量和定位鲜活的20世纪中国文学,无疑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和冒险性。由长期致力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李继凯教授领衔,以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研究的方式,对这一重要课题进行了历时多年的卓有成效的探索,其结项成果即为58万言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化创造》(以下简称《创造》,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本文拟对《创  相似文献   

7.
舒红霞 《唐都学刊》2004,20(3):80-83
酒与酒文化构筑了女性文学的意象,再现了古代女性的艺术审美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呈现了中国古代女性存在的思想文化环境,以及女性个体意识觉悟的程度,发掘与拓展了古代女性的文学艺术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8.
选择政治文化的视角 ,重估 2 0世纪初新文学建设 ,有三种文学接受方式值得注意。一是新文学运动传递的信息 ,是发动者组织者的政治观念的文学显现 ;二是新文学的创作者和一般阅读者文学价值的寻找 ,在于政治与现实问题密切联系中的文学期待 ;三是新文学的生产者经营者经济利益与文学关系的调节 ,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文学接受形式 ,整合的政治经济驱动了文学的生产过程。由此 ,文学与政治不再是简单的五四启蒙者与接受者之间的被动关系 ,而是多重政治文化因素的互动和影响。新文学的发生发展将在大的文化语境中获得新阐释 ,呈现丰富现象和形态  相似文献   

9.
本文认为“团圆情结”是古代情爱文学潜隐的核心心理模式,这种心理模式及相应的创作模式带有跨时地的世界性。受“团圆情结”的制约,中国古代情爱文学表现出“英雄美人”、“才子佳人”、“完型男女”等几种表达模式,而这几种表达模式可视为中国式的“超级团圆”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0.
李继凯 《唐都学刊》2003,19(1):48-51
在全球化语境中言说中国西部文学 ,是时代提示的一个难以回避的重要话题 ,这个话题显然具有文化母题的性质 ,可以分蘖出许多有意义的子命题。而从文化习语的角度来考察西部文学 ,就是其中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命题。不过应该说明的是 ,这里所说的“文化习语”是与文化失语、文化得语、文化误读、文化碰撞与文化磨合等概念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 ,意在专指对外来文化话语的自觉学习和运用 ,而不是泛指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习惯用语。比如“全球化”(globalization)这一话语本身 ,就是这种文化习语的结果。而作为使用率仍在增高的一个语词…  相似文献   

11.
徐波  王永波 《阅江学刊》2011,3(1):120-126
芭蕉是我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植物意象和题材。地域分布的局限和实用价值开发较晚导致芭蕉进入人们的审美视野比较迟,至东晋才成为文学表现的对象,但在唐宋时期出现了相对繁盛的创作局面。古代文学作品从叶、花、姿态等多个角度全面深入地揭示了芭蕉丰富的物色美感,并将复杂而丰富的思想情感投射于芭蕉之上,透过芭蕉意象引发了文人凄苦愁怨、清雅闲适、佛性禅心等情感与情趣。  相似文献   

12.
王三毛 《阅江学刊》2012,4(1):137-141
通常所说的植物比德偏指比拟美德,其实比拟恶德也是植物比德内涵的一部分。古代文学中竹子的恶德内涵不少,从嫩笋到成竹的各个生长阶段都有相应的恶德比附,如妒母、嘴尖、皮厚、中空、折节、节外生枝等,也是竹子人格象征的重要内容。竹子人格象征意义兼具正反、包融善恶,虽有经济材用观念的影响、思想史的发展演变等原因,但主要还是人们基于竹子的植物特点所作的附会联想。  相似文献   

13.
付梅 《阅江学刊》2012,4(1):142-148
萱草是早在《诗经》中就已经出现的植物意象。在古代社会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萱草意象酝酿出了丰厚的象征意蕴:一是忘忧,二是宜男,三是代指母亲。忘忧是萱草意象的基本象征内涵,它承载着社会生活与人文理想的深厚内涵;宜男意象也同样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萱草代母是一个较为后起的意义,在唐宋时期才出现并最终形成。这三者有着近似的起源,却沿着不同的方向发展,成为各自独立而深远的影响的文化符号,并共同构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萱草审美文化意象。  相似文献   

14.
车承军 《求是学刊》2001,28(5):65-69
一些国家在反腐败和惩治职务犯罪的实践中积累了各具特色的成功经验。如道德教化、高薪养廉、法律严密、赋权惩治、政治透明、正本“浚源”等模式。注意多种措施的综合运用 ,正在成为当今世界反贪浪潮中引人注目的一种有效对策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的青睐 ,只有对职务犯罪进行综合治理 ,才能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就中国古代文学对《万叶集》、《源氏物语》的影响,以及日本文学的审美理念“物哀”的形成过程,做了颇具新见的阐述。提出了日本古代文学一个独特的发展模式:日本本土固有文学与古代中国文学的“冲突&#183;并存&#183;融合”的模式。并借此对中日古代文学交流的经验进行疏理总结。  相似文献   

16.
IWeltliterature(WorldLiterature)asanexplicitconceptinoppositionto"nationalliterature,"wasfirstusedbyGoethe,althoughtheideacanbetracedbacktoHerderwho,inhisLettersfortheAdvancementofHumanity(1793),advocatedbreakingdownthenarrowframeworkofnationsanddevelopingthefreeexchangeofintellectualcommoditiesbetweenallnationsoftheworld,thuscreatingauniversalhistoryofliteraturebyincorporatingallthemostpreciousworkscreatedbydifferentnationsduringdifferenthistoricalperiods.Thisnotion,whichwasacceptedwithinth…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文学中“桃花源”思想的产生与主题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渠红岩 《阅江学刊》2010,(2):100-106
中国文学中的“桃花源”思想源于陶渊明《桃花源记》对理想生活和社会模式的描绘,受其影响,刘晨、阮肇艳遇仙媛的天台山被称为爱情的“桃花源”。在历代文学发展的过程中,文人结合不同的时代条件和自身经历,分别择取“桃花源”的超脱生活和美好爱情主题表达不同的向往和追求。“桃花源”作为一种传统文学题材和意象成为隐居避世和求仙艳遇的文化符号,在后世的诗、词、文、曲中再现着绵绵不绝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文学领域中的武则天故事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与武则天私生活相关的小说研究;与武则天政治活动相关的小说研究;其他包括抒情文学中的武则天形象,如从民俗学、心理学等角度关注武则天等。武则天故事研究缺乏系统性,还有较大开掘空间。  相似文献   

19.
屈大成 《南亚研究》2011,(3):136-149
业,是印度宗教哲学最重要的观念之一。本文指出,在《梨俱吠陀》、《阿闼陀吠陀》、《梵书》中,"业"一词虽系就献祭或一般行为而言,但业报积存、天堂地狱等说法,已逐步形成。至奥义书,明确指出善恶行为会有相对应的结果,影响来生的命运;人如能与梵合一,可永恒不朽,否则不断转生。由此可见,业报轮回说已十分成熟,并成为梵我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业报转移和临终一念决定转世去向的说法,亦见于《奥义书》。凡此种种,皆应为佛学研究者所注意。  相似文献   

20.
王三毛 《阅江学刊》2011,3(1):114-119
竹笋是古代文学中较为重要的题材与意象。竹笋品种众多、笋期相接、形态多样,笋期观赏价值鲜明,体现在颜色、形状以及与其他花木的风景组合方面。笋鞭、笋芽、箨皮也各具美感。笋的文化象征意义源于其物色美感。形体似笋成为许多笋形事物得名之由。竹笋既指女性手足的纤细白皙,也用以形容人才的众多与珍贵。雨后春笋、穿篱侵径、过墙撑檐是笋的不同形态,象征着生命力与凌云之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