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次我脚扭了,在一位中国同事陪同下到医院看病。我们到医院后,先去了服务台,问导医人员我是否应该看骨科门诊。她很肯定地说:"是的!"骨科在二楼,没有电梯,同事搀扶着我一步一步上楼梯。  相似文献   

2.
我在英国威尔士采访和旅行期间,遇到过几件尴尬的事。这本是不经意间造成的,但反映了中西方文化习俗的不同。入乡随俗一次去参观水坝时,适逢阳光强烈,与我同行的女儿撑起了自备阳伞。没想到,刚撑了一会便听到:"难得见一点阳光,你把雨又要引来了。"一位五十多岁、面色红润的英国男士,很有礼貌地对我女儿说。我女儿也懵了,打伞遮阳在国内是再自然不过的  相似文献   

3.
钟声 《新天地》2011,(10):43
我的同事老梁有智慧、有能力,职务升迁至厅长。但他的身体在五十多岁时却走上了下坡路,先是高血压,又有了冠心病,每年要住一段医院。3年前,他退休了,心情很郁闷,不愿见人。谁料在今年一次老同志聚会上,他上台朗诵了自己的诗篇,激情洋溢,魅力四射。我与他交谈,感到他心情愉悦,声音洪亮,还有当年少壮时的风采。  相似文献   

4.
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的家庭里,学习成绩很优秀,但一直以来,我总是不快乐,有时莫名其妙地发火,有时又莫名其妙地感到委屈。为什么呢?一天,放学回来,我闷闷不乐地坐在书桌前。妈妈看到了,便拿着一本书走了过来。妈妈说:“宝贝,给我朗诵苏轼的这首诗好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呀!同样的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结论,感受到的心境也截然不同。妈妈说:“你知道吗?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他看事物,看到的总是阳光的一面,因此他每天都很快乐;而另一种人,他看事物,看到的总是阴暗的一面,因此他总…  相似文献   

5.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面对困难时,只有敢于挑战,才有机会获得成功。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胡老师说:"下周,学校举办朗诵比赛,我们班选几名同学参加。"当叫到我的名字时,我都惊呆了——没想到老师会选我。接受了任务之后,每天放学,我都会在胡老师的指导下认真练习平翘舌,练习手势动作。老师教我朗诵时要目视前方,目光炯炯有神,内心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张森 《可乐》2008,(1):3-3
我离开校困不久,正为工作四处奔波。前段时间心里一直很苦闷,觉得好像人生没有方向,我看不到出路在何方。无意中在一个书摊上看见《可乐》杂志,我一眼瞥见封面上的"阳光青年的心灵读本"和"播洒理想阳光,收获人生辉煌"两句话,便毫不犹豫买了一本。回家后,我翻开杂志,一股青春气  相似文献   

7.
《可乐》2007,(11)
朗诵比赛失败我小时候继承着家族沉默寡言的传统,不爱说话。一开口,就是满腔地道的石家庄方言。上小学的前一天,妈妈说:"从明天起,你在学校就改说普通话吧。"上小学后,我真的丢掉乡音,还爱上朗诵。  相似文献   

8.
《阅读与作文》2009,(5):7-7
我不经常做梦,可一做梦,都是些很奇怪的梦。 有一次,我梦见自己在一艘大船上。天气晴朗,海上一片宁静,晴空万里,阳光温暖明媚。突然,云翳密布,乌云避日,狂风大作,海水变成了灰色。由于风狂雨急,  相似文献   

9.
望之 《中华魂》2014,(17):39-40
邵燕祥是我曾经十分喜爱的诗人。那时是解放初,我足一个高中生,我喜欢朗诵他的诗,记得当时曾在大庭广众之下朗诵过他写的一首歌颂新中国的长诗。匆匆一个甲子过去了。最近读到他写的一些文章,竞恍然有隔世之感。  相似文献   

10.
我爱妈妈的笑,妈妈的笑常给我信心,妈妈的笑常给我安慰……妈妈的笑像和煦的阳光,温暖着我那幼小的心。记得有一次,学校为了庆祝六一儿童节,特地从每个班级筛选出一些同学来表演节目,很幸运的是我被选中了。  相似文献   

11.
高明和 《新天地》2016,(7):54-54
有朋友问我:“你们老干部艺术团有必要这么忙吗,老了老了还要卖一膀子?”我说:“文化是我们国家的命脉,是我们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把队伍组织起来,形成一股力量,一股潮流,像大浪淘沙一样,把一切污泥浊水冲刷掉,让我们的社会亮亮堂堂,一片阳光。”我想起王令的《送春》诗,就朗诵给她听:“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相似文献   

12.
杨夕暮 《山西老年》2012,(12):57-57
虽说我已年过花甲,可每天生活得都很阳光。不少人问我:"你都退休了,怎么还像年轻人一样,身体那么结实,每天都欢声笑语,到底有什么养生妙招?"听到这些,我便笑着说:"我始终坚信一条,那就是心态好才是健康的法宝。"要保持一个好心态,最要紧的是心简。人与人之  相似文献   

13.
浅谈“朗读朗诵与语文教学”刘玉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一个很重要而又往往被忽略的一环,就是“朗读朗诵”。这与人们对其认识程度有关。具体说就是对什么是朗读朗诵,二者关系及应如何处理不十分清。一、朗读和朗诵的关系“朗读朗诵”笔者认为朗读就是正确地将书面文字...  相似文献   

14.
小时候,老师很喜欢我。一天,他把我叫到办公室,交给我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区里要举行朗诵比赛,学校为了迎战,准备在校内进行初选,我将代表我的班级去参加这次选拔赛。当时,我激动得小脸通红,对老师拍了胸脯——保证完成任务!  相似文献   

15.
在路上在办公室加班,写一份材料。突然又有了写日记的冲动,"忙"永远不应该成为懈怠的借口。前几日,参加中央企业青联二届一次全委会,我有深深的挫折感。当生活的圈子逐步增大时,我愈发理解什么是"山外有山"。平庸者常驻足沾沾自喜,而优秀的人,常常在路上。去云南和福建慰问老干部,给我的心灵一次很大的触动。一个老干部,由于中风,卧床八年,在一个没有阳光的房间里。作为一个健康的年轻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感恩?对于国有企业的社会  相似文献   

16.
可乐短信     
《可乐》2007,(10)
天,因为有阳光所以很蓝;地,因为有春雨所以很绿;海,因为有风所以很宽;心,因为有你所以很美。我点击整个秋天,看到了你的笑脸;我复制你的笑脸,粘贴在我的心间;我下载你的思念,把它  相似文献   

17.
赞林  文钦 《社区》2014,(17):51-51
夏日的午后,阳光照射到身上暖暖的,透过了阳光的手,变得绯红;手边有一杯刚刚泡开的铁观音,味道很浓烈,茶叶从杯子里溢出;扑鼻的茶香,就这样扎实地铺陈在我日常生活的节奏里。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教育跨越式发展,必须制定适合本校发展的战略规划.根据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以及校党委第二次党代会工作报告和校庆55周年校长致辞,勾画了我校到本世纪中叶"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近期目标是把我校建设成为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省属一流大学;第二步,中期目标为把我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科技大学;第三步,长期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把我校建设成为高水平综合性大学.  相似文献   

19.
武秀红 《社区》2012,(8):50
参加同学会归来,高兴之余,又有点怅然若失。因为想起了学生时代一件遗憾的事。高二那年学校举办朗诵会,我准备了很长时间,天天早起练朗诵。那时爸爸上晚班,为了我练朗诵,早上到家也不睡觉,等我练完朗诵去上学了,他才入睡。可临到朗诵会那天,我激动万分  相似文献   

20.
王纯 《老友》2013,(9):41-41
婆婆不识字,所以我总觉得和她没有共同语言。平时我和婆婆之间的交流,也仅限于询问一些家庭琐事。虽然我们表面上很和睦,但在心里,我还是觉得难以沟通。有一次,我给一家杂志写了一篇关于婆婆的文章。我女儿看了,拿着样刊跑过去,兴奋地对婆婆说:"奶奶,我妈妈在文章里写你了。"婆婆听了很开心,拿过样刊就看。她看了两眼,问我女儿:"在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