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张贤亮早期小说对性与政治主题的开拓,既展示了一段时间内国家意志和政治力量的无孔不入和无坚不摧,也显示了一种旧的主体的崩溃和新的主体的诞生。然而在《习惯死亡》《一亿六》等作品中,由于某种矫枉必须过正的创作思维的惯性作用,在一个性早已泛滥成灾的时代里,作家却误将对性说"是"当成了对权力和政治说"不"。这样的缺失,是晚年的张贤亮自己所没意识到的,也是今天在更大范围内谈论1990年代以来的中国文学时必须高度注意的。  相似文献   

2.
20世纪初,在西方催生的"女性意识"的觉醒,也给东方文学带来了新的创作素材.很多作家纷纷在其文本中体现"女性意识"的觉醒,其中最典型的是以"娜拉"的出走与叛离为代表的"娜拉现象".中国女作家丁玲和朝鲜女作家姜敬爱自觉地在创作过程中结合个体的身世、经历体现了自主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3.
曹平 《新天地》2012,(7):47
上世纪80年代初,根据张贤亮的短篇小说《灵与肉》改编的电影《牧马人》在全国公映,引起了关于"出国"与"爱国"的大讨论。接着,他的文学作品《肖尔布拉克》、《浪漫的黑炮》、《绿化树》、《河的子孙》、《青春期》、《龙种》相继发表。由此,张贤亮三个字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诚然,对我这个喜欢文学的人而言,能与大作家张贤亮谋面,不啻是个梦想。于是,我斗胆涂抹了几篇小说,投给时任《朔方》文学刊物的编辑之一张贤亮。结果得到的回复无非是"文字流畅,语言朴实,立意一般,缺乏思想深  相似文献   

4.
《觉醒》是美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凯特·肖邦的代表作。肖邦在描写女主人公埃德娜追求精神独立及性意识觉醒的过程中,呈现了两种不同的文化模式。这两种文化的冲突在埃德娜的身上得以体现。但她逐渐接受了克里奥尔文化.并受到了这种自由的鼓舞,性意识完全觉醒,但最终走向不归之路。  相似文献   

5.
凯特·肖邦的《觉醒》在发表时,因大胆描写女性自我意识和性意识的觉醒而遭到舆论的抨击,当时的读者认为女性只能扮演贤妻良母的角色,因而很难接受小说主人公对传统的叛逆。随着20世纪女权主义运动的兴起,人们重新发现了《觉醒》的价值,并把它列入美国经典文学的行列。回顾《觉醒》的批评接受史,可以发现社会的变迁、社会思潮的冲击以及随之而来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新发展,都会影响人们对一部文学作品的接受与判断。  相似文献   

6.
《觉醒》这部作品在描写人物、情节以及环境等内容中渗透了大量神话元素,运用神话原型批评的理论对《觉醒》中的神话元素进行分析,将之与希腊罗马神话的人物、情节、元素进行比较,对古希腊罗马神话中的艺术女神维纳斯的故事进行研究,揭示凯特·肖邦的小说《觉醒》从传统的神话中汲取养料,又对传统的神话原型进行新的阐释,将女主人公艾德娜塑造成了一个美丽、大胆、独立、勇敢的美国新女性形象,同时表现了女性自我意识以及女性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7.
《觉醒》:女性性意识觉醒的先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女性意识的角度,审视和评述凯特·肖邦的小说《觉醒》的思想主题及其社会意义,褒扬肖邦在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女性自我意识以及女性性意识的觉醒,旨在推进国内学术界和读者对凯特·肖邦的和研究了解。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正值青春期阶段,随着性机能和性意识的觉醒,使大学阶段成为青年人恋爱心理的"活跃期"。因此分析大学生恋爱心理困境,对消除其心理上的困惑,避免、纠正其行为的盲目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觉醒》看凯特·肖班的艺术观陈许美国女作家凯特·肖班(1851—1904)于十九世纪的最后一年发表了长篇小说(觉醒)。由于书中描写了女主人公追求婚外的爱情和表现了女主人公“性意识”的觉醒,此书立即在美国文坛上引起了轩然大波,评论家对它纷纷责难,斥它...  相似文献   

10.
《金山勇士》是华裔女作家汤亭亭的代表作,作品向人们展示了早期华裔美国人在美国的辛酸血泪史。尽管男性在《金山勇士》中占据了大量的篇幅,但是华裔女性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角度,利用解构男女二元对立的方法,解读分析《金山勇士》中"沉默而反抗"的女性形象,突显女性在种族主义及父权制度双重压迫下的行动和反抗,展现逐渐觉醒中的女性意识,发出女性反抗的声音,重塑女性身份。  相似文献   

11.
运用格雷玛斯的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来分析劳伦斯和张贤亮的代表作品《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和《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可以建构他们代表作中"创伤—拯救"这一叙事模式。以诗意化的性策略来对抗文明的压抑,是他们共同的拯救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应该既有共时性,又有历时性。历时性是作品的生命,从历时性出发,分析了张贤亮的《初吻》、《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指出三部作品的历时性在于作者塑造了三种女性美,其在现实生活中具有永恒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在《色·戒》中以女性特有的关照方式和性别感切入所生活时代的女性生活的内核,表现了非常态下女人的常态,呈现出其独特的女性意识;李安在电影《色·戒》中展示了张爱玲小说的女性觉醒的状态,从女性话语权的取得、女性爱情观对价值观的解构、女性生活方式对女性心理的暗示三个层面继承了张爱玲小说的女性意识,又从女性与男性的性爱观、传统道德观对女性的束缚、男性人性与女性人性的区别实现了男性意识与女性意识的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14.
本文考察了张贤亮在大墙文学创作上的思想演变,通过对其三部代表作品《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和《习惯死亡》的比较,指出张贤亮在反思历史时,其创作思想经历了从“政治功利主义”到“人道主义”再到“个性主义”的发展演变和不断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考察了张贤亮在大墙文学创作上的思想演变,通过对其三部代表作品《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和《习惯死亡》的比较,指出张贤亮在反思历史时,其创作思想经历了从“政治功利主义”到“人道主义”再到“个性主义”的发展演变和不断深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6.
《觉醒》是美国女作家凯特.萧邦的代表作。小说女主人公艾德娜不满足于贫乏的家庭生活,希望摆脱社会强加在妇女身上的种种枷锁,从而在最初的压抑、困惑中走向觉醒、反抗。艾德娜的觉醒经历了性觉醒、精神觉醒和彻底觉醒三个阶段,并最终选择死亡来寻找灵魂和肉体彻底的解脱。《觉醒》刻画了艾德娜痛苦的心路历程,是艾德娜生理和心灵觉醒的三部曲。  相似文献   

17.
《紫色》是美国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的代表作。它是一部由92封信组成的书信体长篇小说。该小说于1982年出版,是20世纪美国黑人女性主义文学乃至世界女性文学的经典之作。小说通过公开女性生活隐私的某些方面的“女性声音”,揭示了主人公西丽遭受的性虐待、失去话语以及自我身份消失,折射出女主人公西丽反抗种族歧视和父权社会、颠覆父权话语、寻求自我身份、性意识的觉醒和追求幸福生活以及建构女性声音权威的心声。  相似文献   

18.
魏晋时代被称为是"人的觉醒"的时代,"人的觉醒"在文学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生命意识的觉醒。生命意识的觉醒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由生命外部的觉醒逐渐转向生命内部本体的觉醒的过程。那么在魏晋之前,生命意识是怎样一步步走向觉醒的呢?通过对《诗经》、《庄子》、《离骚》、汉赋、汉乐府中体现的生命意识的解析,来探寻魏晋之前生命意识渐渐觉醒的历程。  相似文献   

19.
劳伦斯崇尚基于肉体与血液的人的自然本能--"血性意识",将人的本能冲动视为人类最真实的存在,他主张让人的本性和本能得到最充分、最自由、最完整的表现.他倡导用"血性意识"来抗衡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扭曲.本文通过对劳伦斯的作品《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分析,体现了劳伦斯的"血性意识"和对人性复归的渴望.  相似文献   

20.
美国女作家凯特.肖班在其代表作《觉醒》中通过男女主人公形象与性格的对比以及具有丰富象征意义的意象运用,以"双性同体"的创作方式解构了男女二元对立的父权制的概念,体现了"双性和谐"、"二元融合"的女权主义创作思想,反映了20世纪之交美国"新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摆脱父权制社会赋予传统女性的角色、追求独立与自由的精神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