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名片作为社会生活中交际活动的一种文化现象。是社会活动交往中自我介绍的媒介物。据文献记载我国汉代开始使用名片。古人通名拜谒,都是自书姓名爵里。名片最初写在竹片上,以后才在纸上。名片的形状,在清代以前一般用红纸书写称为红贴。现代名片一般用高级的白色或彩色硬纸片制作,也有用化纤或金属材料制作,甚至有黄金制作的名片。可见制作名片的材料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从而体现社会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2.
遭遇名片     
互递名片成了一种礼俗名片这东西古已有之。据史料记载,最早的名片叫名刺。有头有脸的人到谁的府上去会友或到官府拜见某位官员,往往要递给门房(即现在的传达室)一张名刺,以证明自己的身份,好让门房进去通报主人,这也算是一种礼数。那会儿的名刺大都是用毛笔自己写的,当然也非常简单,无非是哪哪的人,姓字名谁叫什么号。一般情况下连自己的官衔名分都不写。您别瞧中国人讲面子好虚荣,但在很多时候还得来点假谦虚。自谦也是一种美德嘛。在名片上印上官位或头衔,显得自己倨傲拔尊,在当时算是大忌。随着现代印刷业的迅速发达,名刺…  相似文献   

3.
周丽 《公共关系》2001,(12):55-55
(一)经理人和其他的商业 名片商业名片的尺寸一般都是3.5×2英寸(可能比社交名片大一些)。对于经理级别的人来说,商业名片一般都在中间写经理的名字,头衔及公司名在左下角,分两行排列。地址和可能有的电话号码在右下角。如果公司是在大城市,应该写上城市名和街道名,州名可以去掉。如果公司办公室在小城市,州名和城市名写在同一行,街道名就可以不写。有些非常有名气的经理人员在商业名片上不印头衔,上面只有经理的名字和公司的名字。  相似文献   

4.
陈方 《老年世界》2014,(2):18-19
有关老人的新闻近日又成了媒体报道的热点:在江苏,大妈们为了晚上跳舞,占据小区空地,在此停留的车辆都被贴上“警示”纸条;在吉林,一位82岁老人因为公交车没进站点让他多走了路,竞把司机骂晕了过去;在汕头,两名高三学生扶起了骑电动车摔倒的老人,反被老人诬陷讹诈,报警后才获清白……上周,有网络媒体将之集纳为专题并炮制一话题——中国的老人是不是“变坏”了?  相似文献   

5.
几年前还是稀罕之物的小小名片,如今已屡见不鲜,方寸名片漫天飞舞。不过,名片的泛滥也引起了社会上不少议论,一些不尽现象也遭到批评。但是,近来一些“服务名片”却因切切实实为百姓,从而得到了好评。服务名片:方寸之地写真情1995年3月15日,长沙市颇有名气的阿波罗商城  相似文献   

6.
陈真 《中外书摘》2006,(11):36-38
龙启明,1923年出生于香港白领阶层,自幼饱尝当时香港华裔二等公民家庭之艰辛;青年时代,日军占领香港,父母双亲为日军所害,铸成其愤世嫉俗性格。1941年赴祖国大陆求学,因生活所迫,投考国民政府留关空军,成为飞虎队六名华籍飞行员之一。执行过飞越驼峰、轰炸滇缅、接收武汉等任务。本文是他的部分口述。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的所有传统节日中,春节是一个时间跨度最大的集合的节日。如果将春节比喻为一出长剧的话,那么它也可分为序幕、高潮和尾声。序幕腊月二十三,就拉开了春节的序幕。这天俗称过小年,要送灶王上天。小年一过,节日便接踵而来:“二十四,写大字(即春联);二十五,扫尘土(洒扫、掸尘);二十六,烀猪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倒‘有’;三十晚上守一宿(守岁)。”高潮正月初一,俗称大年初一,又称三元,即岁之元,日之元,时之元。汉崔实《四时月令》说:“正月一日,七十二候之初,三百六旬之始,是谓正日…  相似文献   

8.
金燕 《现代交际》2003,(11):9-10
交换名片是我们社会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交往行为。如今,现代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占有不可动摇的地位,在各种交往活动中,如何从女性视角把握交换名片的礼仪,也就成了现代女性必修的学问。交换名片时,如果时机把握不好或方式不当,势必会引起尴尬,甚至会影响他人对你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老韦子 《老年世界》2014,(20):44-44
《毛诗序》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韩愈则讲得更具体,道:“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  相似文献   

10.
南宋时期,文人许及之就曾写过一首著名的海参烹饪诗,当时的海参名叫“沙巽”。我们从此诗所咏海参“访寻不惜百金直”之句,知道了海参身价之贵;又从“外脆中膏美无度”的形容中,了解到海参的美味程度;更是从“调之滑甘至芳辛”的讴歌中,探讨当时烹饪的某些意念。  相似文献   

11.
798,中国的工业遗产样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当年处于地下状态的当代艺术集聚地,到今天已被政府提升到战略高度的创意文化产业园区;从当年濒临拆除的废弃工厂,到今天地价高昂的时尚之地;从当年已被规划成电子工业园,等待取消的工业遗迹,到今天已成为北京市对外名片的奥运期间重要的旅游接待点,这里经历了几多波折,又有着多少不为世人所知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战场     
蔡澜 《中外书摘》2010,(2):58-59
刚到日本的时候,是个年轻小伙子。当时的工作是为一家机构买日本电影在东南亚放映。我上任的第一天,就接到日活、东宝、松竹、东映和大映五大公司的外国部长之联合请帖,邀我在一家名艺妓屋里吃晚饭。  相似文献   

13.
诞生于北宋时期的《百家姓》,首句为“赵钱孙李”——当时人数不多的钱姓为何排在了第二位呢?数百年来,众说纷纭:认为编撰《百家姓》的儒生姓钱者有之;认为皇后姓钱者有之;认为《百家姓》成书于钱塘江畔者有之……其实,这些都是不实之传,钱姓排在《百家姓》第二位的真正原因,是源于北宋王朝铭记开明君主钱缪所作出的巨大牺牲和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据资料可查,1978 年" 法国19 世纪农村风景画展览"、1982 年"法国250 年绘画展览"以及1983 年的"法国毕加索绘画展",这些官方艺术机构举办的公益性的展览均在当时引发了观展热潮,这些早期的西方艺术展览一般都被贴上了"特展1.0"的标签. 随着商业艺术展裹挟西方大师之名,纷纷扎堆北上广深等地,比较早的能够追溯到的商业性质的西方大师展是2011年的"毕加索中国大展",当时有62 件毕加索真迹来到上海世博园的中国馆,吸引了20 万人入场参观.  相似文献   

15.
男士给女士送礼,司空见惯,而女士给男士送礼,倒是近年来的新时尚,但给什么人送什么礼,却是需要注意的。送礼之道既不能以女人之腹度男人之心,又不能搞“金钱至上”、“名牌意识”,唯有“看人下菜碟””。如对“工作狂”,可送名笔、手表、公文包;要是你讨厌他不刮胡子,可送电动剃刀;如果你不想见他,就送上旅行袋;对“美食象’,自然是送上燕窝、巧克力……可如果你不满于他的肥胖,不妨兼送减肥茶;对“文化人”,讲究送歌剧、音乐会的门票,电影则要挑古典名片文艺片,当然送书也是理想的选择;对“自我中心者”,要送定制的西…  相似文献   

16.
晓玲 《老年世界》2008,(21):35-35
一、苹果去皮捣碎熬膏,加入少许樟脑粉调匀涂患处,每日3次,止痛止痒。 二、辣椒面撒于伤湿止痛膏上,贴患处;或用辣椒5个,加入白酒100克浸泡1夜,用此酒搽涂患处,每日2~3次;或用干辣椒25克,水煎,趁热洗患处15分钟,可消肿止痒。  相似文献   

17.
名片,在我国已流行好多年了。交际场合,名片能让初次见面的双方“一目了然”:姓名、身份、职务、专业、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号码等等,短时间内彼此掌握,它的确是个好东西。不过,社会上流行的东西,军营不一定流行;社会上能“热”起来的事情,部队也不一定能“热”.就说这名片吧,它在社会上倍受青睐,大行其道,可进入军营时,却是小心翼翼、羞羞答答的,与官兵结缘的速度十分缓慢。但不管怎么说,名片这个小玩意儿,当军营官兵对它有所了解后还真喜欢它。有时候,没有它还其不行。某部新闻干事L写得一手好文章,是地方好几家报刊…  相似文献   

18.
名片小悟     
我至今没有自己的名片,主要因为交际不广或者们精、然而我常常收到别人的名片,这给我带来一点方便.因为我记住不大好,对于人名、地址、邮编、电话号码、职业、职务等总是爱志。有了名片,我就可以随时查阅了.也免去我抄写之苦。所以,每当有人送我名片,我总是满心欢喜。我甚至希望名片上“一律”印上本人照片,因为我对于人的相貌,也是常常搞错,或者想不起来的。偶闻有人声言,他(她)的名片只需印上“中国××”就行,话里很透出一些对这个“长”那个“官”的不屑.这种“不屑”可能是很美妙的吧,但我却怀有一点担忧,担心那快要…  相似文献   

19.
在如今的人际交往中,时不时遇上新结识的朋友洒脱而庄重地送来精美的名片,而我呢,没有,只好郑重却讪讪地躬身接过来,连连抱歉:“真对不起,我还没有名片。”最初遇上这场景时常觉得全身毛孔有些舒张,局促不安,心里便发管:立即去印它一盘,也说洒滞洒。可冷寂下来设计时,却又全没了主张,瞧入家那名片上,某长、某主任、总经理或是编辑、工程师、某学会常务理事,起码也有个科长股长或理事什么的头衔,至于一张名片堆辽四、五顶甚至更多桂冠的也不在少数。我的名片上面写什么?什么头行都没有,总不能光是署名、办公电话便完了、也…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退伍军人安置问题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兵慌马乱,军人安置问题极为突出。从对湘、淮军官的遣撤,到清末新军时期尝试性地建立军人退伍安置制度,到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制定大规模的官兵复员计划,这项工作在中国近代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中国近代军人安置工作的基本宗旨,首先在于减轻军人遣撤或退伍给社会秩序带来的重大压力,以维护治安,保证社会的稳定;其次在于帮助军人克服生活上的困难,为他们谋求生存发展之道;再次则是为了为军队储备和保育预备、后备兵员。但就实际效果而言,却又是非常令人失望的,特别是对当时的社会秩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历史表明,军人退伍安置是一项重大的军事社会系统工程,近代中国军人安置工作的失败,除了受制于当时恶劣的经济、政治形势外,与决策者认识上的幼稚,未能按照军人安置工作自身的规律办事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