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人人都希望自己有“好命”,诗人自然也包括在内。作为“世人”,他们希望自己能有一个“好命”;作为“诗人”,他们希望自己能写出好诗、好文章。可是,许多诗人(这里的“诗人”一词是一个泛称,同时也用于指写其他体裁作品的文学家)  相似文献   

2.
李白访友     
云海 《当代老年》2008,(9):41-41
有一年春天,唐代大诗人李白非常思念好友杜甫,便跋山涉水来到成都。一天,两人在花园中饮酒,酒过三巡,李白面对桌上的小菜,兴趣盎然,随即吟道:“有洞不见虫,有巢不见蜂,有丝不见蚕,撑伞不见人。”  相似文献   

3.
玉晗 《老人天地》2013,(2):45-45
人常说,进入老年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候,唐代大诗人李商隐亦有“夕阳无限好”的赞颂。所以,在这个时候,咱老年人最好不要再去事事斤斤计较了。我们该是和命运、生活及周围人“和解”的时候了。当然,这种“和解”也不是不要原则、缺少批评的“好好先生”。  相似文献   

4.
若干年前,有个叫伊沙的诗人曾振臂一呼:“饿死诗人!”仿佛是一句不祥的谶语,诗人这顶桂冠一下子变得灰头土脸,许多写诗的遂改行做了小说家。我不想做乌鸦嘴,当今学术虽有“失节”之嫌疑和“失范”之事实,但生生“饿死”了终究不是什么好事,写下这题目既是有感于现实,却也不排除修辞学上的考虑。明眼人一看,应该知道我所说的不是别的,正是当今的图书出版市场。  相似文献   

5.
蒋子龙解题     
曾昭安 《老年人》2011,(12):46-46,34
在一次中关作家联谊会上,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给中国作家出了一道题:“把一只2.5公斤重的鸡放进一个只能装1公斤水的瓶子里,您用什么办法把它拿出来?”著名作家蒋子龙想了想,微笑着说出了答案。金斯伯格听后,大加赞赏道:“您是第一个猜中这道题的人。”读者朋友,您知道答案是什么吗?  相似文献   

6.
成 语“仙风道骨”出现得很早,据载唐大诗人李白游天台时,结交了一个叫司马子微的人,此人很善于“察言鉴色”,两人一相见,他便称赞李白有仙风道骨,李白闻言哈哈大笑。清蒲松龄写《贾奉雉》故事中描写一贾姓书生遇一仙人,仙人有心度他,可  相似文献   

7.
交际是现代开放生活的象征刘湛秋晋代诗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里描述了桃花源人怡然自得的幸福景象,其中有一条就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谁能想到,当时人们对幸福的价值观之一竟然是“不相往来”,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拒绝交际。当然,古代人也不全如是,...  相似文献   

8.
“对个弹琴”毫无用处,这“似乎已有定论,道理是,那牛浑浑噩噩不懂音乐,对它弹琴,岂不是白费力气?但,事情又远不是这么简单,天近看报,才发现对牛弹琴不仅有用,而且还可以提高产奶量—一这就是,只要你用琴声摹拟小牛的叫声,奶牛就会因此而动情,致使产奶量大增。土。此看来,对牛能否弹琴的关键是看你弹奏什么,如若弹奏贝多芬的《英雄交响乐》,它定然不感兴趣,这怪不得它,只能怪那弹琴的人—一不是吗?不看清对象就弹,岂不是“自作多情”?于是,我突然想起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哲理诗,其中有一句写道:“我小心翼翼地在她的…  相似文献   

9.
最近改诗,发现《湘江秋钓》这首诗较有特色。原稿为:“久立持竿钓晚秋,麓山云树入吟眸。乃翁不计鱼多少,聊遣闲情到白头。”这是一首七言绝句,写深秋季节作者在湘江边垂钓的事。诗有形象,有意境,守律也严。但我觉得有几个字词若调换一下位置,末一句换一种说法,或许能创造出更融洽、更高远的意境来。元代诗人范椁说:“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深。”绝句的第一句是“起”,第二句是“承”,第三句是“转”,第四句是“合”。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起承转合”。律诗的篇幅很小,绝句尤其如此,仅有4句,因此…  相似文献   

10.
<正>风花雪月,可谓是东方文人诗歌创作的关键词,尤其被中日古代诗人所青睐,以致“吟风弄月”成了诗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大乐事。仅仅世人所熟知的《唐诗三百首》中,咏月诗便有80首之多,日本诗歌中咏月诗也是佳作频出,《古今和歌集》中甚至多达37首。本文以和歌集《小仓百人一首》与中国唐朝所流传下来的诗歌为中心,分析了其中出现的有关咏月的诗歌,通过欣赏中日诗人笔下丰富多彩的“月”的姿态略窥中日传统的诗歌之美,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日两国对自然之美审美意识的异同点,有利于加强两国之间的文化理解。“月”在众多的自然景观中,无疑是历朝历代文人墨客  相似文献   

11.
郁建民 《老人世界》2014,(12):42-43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云:“读书有味忘身老,病需书卷作良医。”这句话对于爱读书的我来说,是一句至理名言。  相似文献   

12.
成都是一座既古老又年轻、既安宁又繁荣、既有中原的文化积淀又有很强的商业意识的城市。从2300年前蜀王迁都于此,星移斗转,成都有过“五大都会”“扬一益二”的辉煌,也有过“十室九空”“斗米数十金”的凄凉。然而,它千古不徙,遭历劫而不衰,从容地吐纳万物,化育生机,这就是成都的魅力所在。距今1500多年前的晋代诗人左思曾由衷地礼赞“既崇且丽,实号成都”。  相似文献   

13.
雪花的重量     
白桦 《中外书摘》2009,(12):57-57
自古以来,我国的诗人墨客对于冬日的雪几乎无一例外地表示过特别的钟爱,几乎都寄托过至美至善的想象。“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用这首短短的五言诗描绘出一幅千古不朽的图画。  相似文献   

14.
李作明  刘强  于倩 《老年人》2010,(5):22-23
加拿大女诗人安妮·埃拜尔写过这样的诗:“我是一个瘦骨嶙峋的女孩,有美丽的骨头。”这两行看起来有些晦涩的诗歌,多年前曾让一位中国诗人热泪盈眶。他说:“我也是一个瘦骨嶙峋的人,我的骨头不仅美丽,而且很高尚,负载着压在我身上的全部苦难,托起我不甘幻灭的诗和梦。”  相似文献   

15.
猜成语     
张瑞祥 《老年人》2008,(10):44-44
我国著名山水诗人孔孚创作的一首《峨眉·古德林漫步》诗在台湾的《创世纪》杂志刊出后,诗人接到样刊时不禁大喜,原来他作的诗的最后一句“字间杂有鸟语”改成了“字间染有鸟语”。改“杂”成“染”让他觉得诗味更足,诗意更浓,遂致信询问改“染”字者为谁。岂料,原来是出版单位排版之误。得知原委,孔孚不禁笑曰:“天下竞有错得比原作更好者,奇!”  相似文献   

16.
清乾隆朝的大诗人袁子才有一枚小印,文曰“钱塘苏小是乡亲”。苏小即苏小小,是六朝时的“名妓”,其墓在杭州西湖之侧(后被毁)。故后人西湖诗有云:“苏小坟邻岳王墓,英雄儿女各千秋。”  相似文献   

17.
孙玉占 《现代交际》2010,(10):78-78
唐诗宋词里炼字炼意的精品曾拨动多少读者的心弦。“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弄”出了万般自怜。“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一个词的最终敲定往往绞尽了诗人们的脑汁。动词、形容词是诗人炼字最爱,其实也有些诗人注重虚词的锤炼,“又”字就是其中之一。“又”《说文》:手也。后引中为“复,再”,“表示两种情况同时存在或动作的连续”,“表意义更进一层”等意义。而择用在诗词中,便有了丰富而微妙的情感韵味。本文通过品味几首诗来细腻地赏鉴“又”字的诗味精义。  相似文献   

18.
《老年世界》2010,(17):43-43
本讲讲唱酬赠别。从字面上讲,唱是指原作者自己的诗作,和(酬)是对方写给自己诗后,自己写了回答回报对方,这就叫酬(和)。这是朋友之间“奇文共欣赏”的一种形式。翻开古代诗人的诗集,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唱和诗,这也可以看出古代人喜欢交文字友。惺惺相惜,同气相投,  相似文献   

19.
湖湘六杰     
吴昕孺 《老年人》2008,(4):24-25
彭燕郊是“七月派”诗人。“七月派”是我国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一个重要诗派,云集着中国近现代最重要的新诗人。70年过去,艾青、曾卓、鲁藜等大腕均已仙去,85岁的诗人彭燕郊却僻居长沙一隅,依旧笔耕不已,且常常一出手就是洋洋百行的长诗,诗情缕缕不绝,诗艺炉火纯青,决非强作“说愁手”。如此创造力,  相似文献   

20.
王平 《职业时空》2008,4(3):69-70
诗作为诗人审美思维的载体,理所当然的是一种美的解读。亚里斯多德认为“诗人应向优秀的肖像画家学习”,因为“他们画出了原型特有的形貌,在求得相似的同时,把肖像画得比人更美”,这种“更美”就是诗人审美思维的凝结。意境,作为中国文艺美学的经典范畴,是中国艺术特别是诗词艺术追求的理想境界,它掩映着诗人独特的审美视角,鲜明地反映出诗人的审美思维方式。当代军旅诗人李文朝的诗词作品中浸染着独特的审美意境。李文朝的诗词艺术以其个性化的审美思维深深地洗涤和振撼着读者的心灵,使读者获得思维之美的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