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穆木天作为译介巴氏长篇小说的第一人,多方位地传播与接受了巴尔扎克。他翻译的19部小说,让读者走进了巴氏的文学天地;他对作品的深入解读为受众了解巴尔扎克提供了导向,为批评界的进一步探讨奠定了基础;他在大学课堂中对巴尔扎克的讲解,为传播的路径拓宽了空间;他在文学思想中对巴尔扎克的认同,为我国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辅助。可以说,穆木天为我国接受巴尔扎克搭起了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2.
本组笔谈主要围绕4位向来颇有争议的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巴尔扎克、左拉、司各特和易卜生展开,由此得出相关结论。曾艳兵从对恩格斯关于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伟大创作成就的经典概括的反思入手,重估了巴尔扎克和左拉的文学价值,认为恩格斯的结论中存在忽略巴尔扎克和左拉各自文学价值和意义等弱点。王钦峰分析了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实际发生或源起状况,提出了司各特应是这个时期现实主义文学运动的发起者的观点,并从文学影响及接受、司各特本人创作的角度提供了若干证据。刘洪涛主要分析了我国现代作家胡适、鲁迅、茅盾和郭沫若对于易卜生《玩偶之家》的四种解读,指出现实主义文学在接受之维中隐伏着多种可能,认为现实主义不应该被僵化为某些固定不变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巴尔扎克的文学本质论的卓著之处在于,他把文学看作是一种具有审美特征的历史,并在这种理论前提下提出了新的文学类型,并且最终对这种新文学类型的功能进行了深入论述.  相似文献   

4.
巴尔扎克的母亲洛尔·萨朗比耶·巴尔扎克、妹妹洛尔·絮尔维尔、情妇洛尔·德·贝尔尼和洛尔·德·阿布朗泰斯一起构成了巴尔扎克生命中的洛尔情结。其中母亲是这一情结的缘起,妹妹洛尔形成了最早的这一情结,情妇德·贝尔尼夫人递进了这一情结,情妇德·阿布朗泰斯公爵夫人则终结了这一情结。这一情结文学来源是意大利诗人彼特拉克与洛尔的爱情。洛尔情结的缘起与流变都直接影响了巴尔扎克的创作,他的一生都以这一情结为中心轴线,向外辐射,最后形成了他丰富多彩的独特的文学世界。  相似文献   

5.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俄罗斯文学在我国的传播发展已走过了60多年艰难曲折的历程.在其整个传播发展过程中,改革开放这一重要历史事件对于俄罗斯文学的传播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文中将以传播学的“5W”模式作为研究视角,从传播主体、传播对象、传播内容、传播手段以及传播效果5个方面,对改革开放前后俄罗斯文学在中国的传播活动进行研究分析,进而揭示改革开放后俄罗斯文学的传播发展所产生的新变化,为进一步开展对俄罗斯文学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如果说,文学的真实性是文学的基础和生命,那么,文学的典型性则是文学真实性的最高、最集中和最理想的体现。现实主义文学的美学价值主要蕴含在文学的典型性之中。巴尔扎克在理论上、创作实践上都严格遵循了这一真实性原则,从而对十九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繁荣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与此同时,巴尔扎克关于文学典型性的理论和实践,同样在文学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巴尔扎克看来,社会生活现象是纷繁复杂的,作为社会的人的人性也是“千殊万类”的。“而艺术却是思想的结晶”,“艺术作品就是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  相似文献   

7.
福楼拜:从现实主义走向现代主义蒋承勇福楼拜是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继巴尔扎克之后的又一位大师。有人认为,1856年他的《包法利夫人》的发表,“标志着现实主义的胜利”。不管这个说法正确与否,福楼拜无疑是巴尔扎克开创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后继者。在巴尔扎克...  相似文献   

8.
在社会转型期的文化传播中,我国经典文学的传播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古典四大名著从小说文本到不同传播形态的传播过程中,不仅丰富了大众的文化生活,同时在各种传播形态的演变、融合、竞争中,也促进了经典文学的普及.尽管不同传播形态有着各自的特点,但是对于受众审美心理需求的满足、传播与接受的契合点的选取,有许多相通之处,研究与把握这些规律有益于对我国经典文学的广泛传播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翻译界对巴尔扎克的译介显现了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特点,先是译介他的短篇,后来译介中短篇,数量由少到多,在选择作品时有实用取向,新时期完成了巴尔扎克全部作品的翻译,注重译本序文的写作是中国译者的一大特色。中国批评界对巴尔扎克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缩短了他和中国读者的距离,由于左倾因素的干扰,加之一些批评家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巴尔扎克受到了误解和曲解,中国读者与他无法靠得更近。新时期,中国批评界突破了过去单一的政治观照的格局,排除了非文学因素,对巴尔扎克作品的艺术性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使中国接受者得以重新走近巴尔扎克。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翻译史上著名的翻译家,穆木天翻译介绍了大量巴尔扎克的作品,其中包括《人间喜剧》中的主要作品。他的翻译忠实于原文,以直译手法为主,加以大量的注释,为当时读者所喜爱。同时对于巴尔扎克在中国的教学与传播,穆木天的贡献也当为历史所铭记。  相似文献   

11.
摘要:闺阁与青楼本身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场域,其中的行动者自有差别.闺阁、青楼场域的资本积累模式影响了其中女性的文学传播接受活动.启蒙教育、场域文化积累、文学传播情况均使闺阁女性有更多接受文学的机会,同时也承担更多的文学传播义务.而青楼女性的文学接受滞阻更为严重,且对场域的文学传播不发生太大作用.闺阁、青楼女性有相似的文学传播观念,她们较前代女性都有积极传播的意识.但青楼女性更多是为积累文化资本以为稻粱谋,闺阁场域的文学传播观念则相对纯粹.  相似文献   

12.
在很长的一个时期内,恩格斯的一句话,成了衡量巴尔扎克和左拉高下的不可动摇的准则。恩格斯于1888年四月在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说:“巴尔扎克,我认为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尤其是近半个世纪以来,由于尽人皆知的原因,巴尔扎克在我国已成了一种崇尚的典范,现实主义被奉为判别文艺优劣的唯一尺度;左拉则处处遭受抨击,他的名字及其文学作品,几乎变成含有黄色,庸俗等贬意的自然主义的代名词。这完全是一种人为的被扭曲的社会现象。也是极不公允的历史待遇。我认为,巴尔扎克与左拉并非一正一反的对立关系,巴尔扎克是左拉“精神上的父亲”,左拉是巴尔扎克的杰出后继者。两者的艺术成就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左拉师承了巴尔扎克的写实主义艺术传统,又立足于开拓表现生活的新领域;特别在创建文学流派、建构艺术大厦和开创写实风格等方面,均可与巴尔扎克媲美。现在,正是评说他的功绩,还其本来面目的时候了。  相似文献   

13.
十九世纪世界文学的百花园里,俄罗斯文学是开放最迟的一丛鲜花.当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英国的萨克雷、狄更斯这些大手笔的创作生涯接近尾声的时候,在俄国这个封建农奴经济、沙皇专制政体的恶浊土壤上出人意料地出现了文学的繁荣;从西欧各国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现实主义文学潮流竟在经济落后、政治反动的沙皇俄国幻为奇葩,这是文学发展史上一个十分引人注目的现象.异峰突起的俄国文学人才辈出,犹如层峦叠嶂的群山,络绎奔赴,连绵不绝,而其中巍然倚天,一览众山的巅峰则是列夫·托尔斯泰.  相似文献   

14.
自然主义不是听其自然,不加选择,信笔写来。左拉将自然科学中的遗传学和心理学知识融入文学中,丰富了现实主义文学表现手法与途径。左拉和他的自然主义追求文学真实,意在文学革新。左拉与巴尔扎克齐名,在对社会与人的认识上。左拉更具现代性。  相似文献   

15.
<巴尔扎克在中国>一书以优秀学术专著的水准勾勒了百年来巴尔扎克在中国的行走足迹,梳理了学界对他的译介、研究及其对中国文人、学人的影响与渗透,侧重于对其传播途径与学术交流"研究的研究"、"反响的反响"以及"影响的回响".该书的优点体现在:内容翔实,资料丰富;结构清晰,方法得当;行文流畅,干净漂亮.  相似文献   

16.
褒贬一个作家,是评论家的自由,但得言之确凿,不可臆测,不可妄断,更不可指鹿为马。长期以来,国内文学研究家,就巴尔扎克与左拉的研究表现,起码没有做到"一碗水端平",褒扬巴尔扎克多,贬低左拉很过。本研究从四个方面证明两位文化大师的文化结晶各有千秋,那种重巴尔扎克轻左拉的风气,暴露了国内的外国文学、美学和文艺学研究对这二人认真比较的愿望欠缺。  相似文献   

17.
一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浪漫主义大师。他同被恩格斯称誉为“现实主义大师”的巴尔扎克一起,同是法国十九世纪进步文学最杰出的代表。最近,法国出版的《读书》杂志和法国舆论调查所联合进行的调查表明,雨果今天不只仍被法国读者认为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而且其地位甚至被排列在巴尔扎克之上。  相似文献   

18.
巴尔扎克是法国著名的文学巨匠。他与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太太之间曾发生过一件趣事。  相似文献   

19.
李永平教授的博士论文<包公文学及其传播>从传播学立场出发,运用传播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文学形象的产生、传播演变过程,揭示文学传播对社会发展演变的影响,以及立足传播学立场重估文学的文化价值,拓展"文学"观念,为文学研究创新提供了参考和借鉴,进而为文学研究、历史研究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新途径和新范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父女关系为独特的视角 ,比较分析了中外文学大师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关汉卿、汤显祖作品中对父女关系不和谐描写 ,指出了它们之间的相似和差异 ,揭示了他们对伦理道德、人性善恶以及社会关系深刻而精准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