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快乐的花松鼠们,今天我们玩一个有趣的游戏。名字叫‘纸船明烛照天烧’,怎么样?”“什么意思啊?!”我们不约而同地问。“我们的伟大领袖毛泽东曾经写过《七律·送瘟神》,是写消灭血吸虫的。其中最后一句,就是‘纸船明烛照天烧’。在你  相似文献   

2.
人们常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而有的“官”上任后,未烧“三把火”,却先摆“三桌酒”。一曰“谢恩酒”,感谢有关领导的栽培;二曰“荣升酒”,邀同事朋友“聚一聚”;三曰“上任酒”,大家团团坐,席上“拜托关照”。 这“三桌酒”若花公款,实属腐败;  相似文献   

3.
“烧包儿”是老北京的土话。这句土话最初的意思是:侥幸得了一笔意外之财,激动得难以自制,弄得心神不大正常了。
  “烧”,是形容词,形容人火烧火燎的样子。在北京土语里,有时直接用“烧”字儿,比如说:“瞧他买彩票中了一个大奖,烧得他找不着北啦。”  相似文献   

4.
烧、烫伤是日常生活、工作中常见的热源和化学性创伤,深度烧、烫伤由于损伤了真皮层及皮下组织,用单纯的西医方法治疗主要是“植皮”,易造成疤痕增生和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容颜和生活。 笔者从1979年开始致力于中西医结合治疗烧、烫伤的研究,8年后,纯中药制剂“烧、烫伤再生膏”问世并用于临床,至今我们门诊部已治愈各类烧、烫伤患者9000多人。18年的临床研究历程证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深度烧、烫伤有其单纯西医无法做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据报载,某地一贪官,自己吃、喝、嫖、赌、贪五毒俱全,却是个“孝子”。每年清明、春节给祖宗上坟,除了烧“金山“”银山”“彩电“”轿车”和纸钱外,还为父亲和爷爷特制了一批“小姐”,“小姐”们个个穿着暴露、搔首弄姿、风情万种、性感十足。贪官一面烧一面口中念念有词“:父  相似文献   

6.
笑语连珠     
《新少年》2003,(9)
老师问小强:“圆明园是谁烧的?”小强委屈地说:“不,不是我烧的。”老师气得说:“什么,你?你?我要找你爸爸谈谈。”小强的爸爸来了。老师说:“今天,我问小强,谁烧了圆明园,他居然不知道。”  相似文献   

7.
中药材是特殊的农作物,在栽培中若使用化肥不当,易出现烧芽、烧苗现象,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现将四川省西充县农民近几年在种植中药材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不宜将三类化肥作为中药材在拌种时的“种肥”介绍如下: (一)含有毒害作用的肥料:主要是农作物生产中使用最多的尿素。尿素在  相似文献   

8.
欧阳炯《定风波》一词中,有“独凭绣床方寸乱,肠断,泪珠穿破脸边花”的句子。什么是“脸边花”? 中国古代妇女有一种面部化妆的方式称之为“靥”。“靥”本是人们常说的“酒涡”,后来指人们用化妆品在酒涡处抹涂或点一种妆饰图形的化妆方式。据记载,“靥”这种化妆方式早在三国时代就已出现了。到了唐代,“靥”风渐盛。唐以后,此化妆方式仍流行了一段时间。欧阳炯词中之“脸边花”,当指“靥”。脸颊酒涡处的妆饰图形并不大,故可称之为“脸边花”。泪珠滴下,从用化妆品抹涂或点下的妆饰图形中流过,使其颜色和形状受到影响,因而  相似文献   

9.
花石纲和生辰纲《水浒传》里既提到“花石纲”,又提到“生辰纲”。那“纲”是什么?“花石纲”和“生展纲”又是些什么?原来“纲”是网上的总绳,唐玄宗实行“纲运”,制度后,成了“纲运”的简称。“纲运”是一种运输组织,原指官府大宗货物分批装于船只、车辆、编立字号。结队运行的临时押运安排,后来也用作为所运大宗货物的专称。唐、宋两代都实行“纲运”制度。  相似文献   

10.
“花开,你站住。”花开扭头一看,是星轨。星轨的表情很愤怒,他拉过花开的手,往里面塞了一张纸币!“拿去,我不要你可怜!”花开莫名地委屈,喃喃地不知道说什么。“以后我再也不要和你说话!”星轨不能接受别人的怜悯,特别是花开的。他知道是花开出钱让院子里的伙伴来买冰棍的时候,手心里全是细细的汗。  相似文献   

11.
“恶之花”本系法国早期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波德奈尔(1821--1867)诗集的题名,它是一部描写资本主义社会丑恶罪行和世纪病态的作品,“花”的含义不用说,是指艺术的花朵而言,这里用“恶之花”只是借来比喻人物形象的美与恶的。“花”,同“华”,可喻女子之美丽,人中之豪杰,把王熙凤、吕蓓卡比作花,并不过  相似文献   

12.
我认为语文课应该十分重视语言因素的教学。 先看看一些学生运用语言的情况。有这么一位中学生,奶奶死了,家里正在办丧事,他回到家里同父亲谈道:“爸爸,奶奶死了,放在家里,出来进去难闻死了。是埋呢,还是烧呢?我看不如烧了算了。”且不说这位学生从道义上对自己朝夕相处、养育有恩的奶奶,应具就怎样的道德感情,只说这位学生这番话的遣词造句、语言运用方面就有很多不妥之处。比如把奶奶的逝世说成“死”,奶奶灵柩的停放说成“放”,督促爸爸尽快办理后事说成“出来进去难闻死了”,建议其处理方式说成“埋了”、“烧了”,最后竟用“不如……算了”表示自己的看法,似乎在处置一件废弃物品一般。如此语言的运用,看出这位学生对待  相似文献   

13.
以《预言》集为代表的何其芳的早期诗歌创作中,“爱情”是其最重要的主题,诗人始终把“爱情”放置在一种犹如“镜花水月”般的审美空间中去观照。“月”“露”“花”和“秋”是四个在其早期爱情诗中最常出现的自然意象,诗人运用这些自然意象,使它们成为情感的外化象征。通过对“月”“露”“花”和“秋”四组自然意象的分析,从而来解读何其芳早期诗歌中那种超脱了热意与忧伤,那是如“镜花水月”般空透、宁静的爱情。  相似文献   

14.
从认知语义的角度以概念隐喻理论中的实体隐喻为理论参照,对比分析“花”在汉语中,古今隐喻意义的变化及“花”在现代英、汉语中隐喻意义的异同,笔者发现现代汉语中“花”的隐喻词项大大增加了,一些隐喻词词义发生了改变,“花”作为始源域的映射范围越来越广。英、汉民族在认知上义词“花”上有相同点,在感知其下义词上有很大的差异,这与各民族的语言、思维和文化传统有关。  相似文献   

15.
赶山烧畲属于“原始生荒耕作制”,这是早期农业的一种主要耕种方法。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生产工具极其简陋的条件下,人们在贫瘠的山地上,砍倒烧光,刀耕火种,粗放经营,广种薄收。一旦地力衰竭,则任其荒弃,另垦新地,“吃一山赶一山”。在赶山烧畲的农业经济下,采集与狩猎依然是家庭经济的重要来源。我国南方绝大部分少数民族,历史上都曾长时期保持这种游垦火耕、赶山烧畲的农业经济,有些民族还残存到解放前夕。  相似文献   

16.
花,是美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美好生活的一种反映,也是人们心灵美的一个窗口,因此,课文中描写花的篇目章节,远胜其他材料所占的篇幅.就拿高中四册语文教材来说,以花为题的就有《荷塘月色》、《荷花淀》、《樱花赞》、《百合花》,乃至《花城》.至于课文中以花为衬景、借花来表情达意的片断、细节描写,那更是屡见不鲜了.《雨中登泰山》,在登主峰的盘道上所见的野花,与苍松相映成趣;《天山景物记》中的雪莲,表现出高原在雪线以上那特有的奇景;《海市》写“海上仙山”,除铺叙“四季花开”,还特写了一位青年妇女鬓角上插着一支野花;《药》在夏喻的坟顶上有“一圈红白的花”;《百合花》  相似文献   

17.
梁阁亭 《社区》2012,(14):47-47
见花赏花,无花自赏。花道即为心道。 花的芬芳世界中,兰花气清、色清、神清、韵清四者兼备。实配得上“君子”美名。“兰心蕙质出名门”,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以幽香著称。一茎一花者为兰。一茎多花者为蕙。兰花一直为人们所珍爱和崇尚,中国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风流雅士无不为兰花之品格和迷人的魅力而倾倒,与兰花结下不解之缘。视兰花为人格高洁之象征。古代文人常把诗文之美喻为“兰章”,把友谊之真喻为“兰交”,把良友喻为“兰客”。  相似文献   

18.
张继东 《社区》2013,(36):54-54
生活中,很多人常常把“理财”挂在嘴边,其实所谓的理财,并不仅仅是买股票、基金、投资房产,最贴近自己的“理财”就是打理好生活一一只花该花的钱,养成良好的用钱习惯,并把它发展成自己的一种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9.
《全唐诗》卷435载白居易《花非花》一首,全文仅六句: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虽系长短句,但无词调,是诗,不是曲子词。它词语迷离恍惚,不易索解。嗜读古典诗歌的友好,每以见询。白居易在自编集子中,将此诗归入“感伤”一类,为我们理解此诗提供了一点线索。今试为铨释,就正同好。 “花非花”:用花比喻美丽女子,例子举不胜举。“非花”,意思是其美如花,但不是植物的花,而是美人。  相似文献   

20.
李敬泽 《社区》2011,(5):40-40
本来我们以为阿房宫已被项羽烧了,“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但一群考古队员发现了问题——没有“焦土”,他们在阿房宫旧址的土层中没有看出任何焚烧的痕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