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民初国会的失败赵小平民初国会是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后仿效西方三权分立在中国建立的议会组织,它集中代表了中国资产阶级各派政治家的共同理想,被视为民主共和的象征和命脉。正因为如此,国会一诞生就面临专制复辟势力的挑战,成为民主与专制交锋的战场。遗憾的是,...  相似文献   

2.
明末清初一些思想家提出的“复封建”论,冲破了传统王朝窠臼,超越传统“封建”与“郡县”的讨论,寓反君主集权专制思想于其中,而具有突破性的进步意义。同时代的英国即是以封建诸侯起而平衡君主权力,制定国会宪章,从而实现了制度创新转型。在政治“大一统”的传统中国,以“复封建”来分权制衡专制君权不具可操作性,制度创新历史转型的出口在哪里则仍需探讨。意识形态政治泛化的“封建说”,脱离中国历史实际解释不了历史而没有学术价值,蕴藏于“封建”制下的明清分权反专制思想,则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的成果之一,是建立了中国第一届国会。这是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度在中国进行的唯一一次认真的尝试。无论其如何失败,这种尝试本身都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 第一届国会失败的原因很多,最重要的是封建专制势力异常强固而资产阶级力量十分薄弱。这是一个事物中互为消长的两个方面。就“仿效欧美”而言,第一届国会失败的根本原因,与其说是封建专制势力强固,不如说是资本主义在中国尚未发展到建立议会民主制度、实行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的程度。 本文着重就第一届国会的建立与资产阶级的关系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中世纪欧洲,采邑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土地所有形式,如自主地、教会地产、王室领地等。封建化进程开始后,德意志境内自主地并没有随之采邑化,而且有不断扩大的趋势。自主地克服了采邑的种种封建限制,贵族均热衷于扩大其自主地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黎元洪与辛亥革命李存朴辛亥革命以推翻二千余年封建专制统治而名垂史册。但辛亥武昌首义的领袖、当时被誉为民国“开国三杰”之一的黎元洪,却常常受到不公正的评价:从“床下都督”到“泥菩萨”,从投机革命到破坏革命,几乎一无是处。本文试将黎元洪与辛亥革命的关系作...  相似文献   

6.
在16世纪中期的英格兰,为了挽救封建性收益,作为封君的国王成立了“监护与财产让渡法庭”,对其进行正规化管理。在一段时期内,法庭确实缓解了都铎王室的财政压力,但是机构存在的官员贪腐与引发的贵族不满等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法庭的收入也始终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况且,法庭的成立正值英格兰封建制度难以为继之时,以加强王权的方式来恢复传统封建秩序的做法,反而进一步激化了上层社会内部的矛盾,加速了英格兰封建制度的瓦解。  相似文献   

7.
督办官(intendant)集团是16~18世纪法国封建专制中央政府实行对地方统治的重要工具,它的出现顺应了该时期法国特定的国体、政体及其国家职能的基本要求。督办官的社会职能涉及行政、财政、司法和军事等各个方面,其中对城市的控制是其行政职能中的主要内容之一。督办官对城市自治特权的斗争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城市采取外部强制措施,如向城市强征税款和镇压城市暴动等;另一方面是对城市采取内部渗透措施,如干预市政选举、修改城市宪章和清查城市债务等。通过督办官们的努力,封建政府在摧毁城市自治特权方面已取得了重大进展,这是法国封建专制集权统治发展与强盛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8.
19世纪和20世纪之交的中国,正处在事变和革命的前夜。自从西方列强挟坚船利炮东来,打破了封建朝廷中央帝国的迷梦以后,这个老大帝国正在一天天地走向衰败,而新的生机,正在封建专制的高压下,在火光剑影和血泊之中艰难地渐渐萌生。“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新政、自强运动失败了,因为学其“器”、学其“技”,而不变其“政”是不行的。甲午惨败后数年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变法维新运动,但短短的104天,戊戌变法也失败了,因为强大的封建顽固势力不容许变其“政”的根本性变革。其后是一场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非理性的盲目排外运动,它…  相似文献   

9.
“封建”是一种国家结构形式而不是一种政体。“封建”是一种政治制度而不是一种经济制度。“封建”既不是社会形态,也不是社会阶段。先秦时代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复合制的“封建”王国,政体是等级式贵族专制;从秦到清的国家结构形式是单一制的帝国,政体是皇帝独裁专制,而春秋战国就是完成这个变化的转型期。中国古代的经济结构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并不是所谓的“封建地主经济制”。  相似文献   

10.
英国都铎王朝早期君主凭借强大的君主权威,增加王领面积,没收修道院地产。随着封建收入减少、战争因素等造成的财政开支加大,"土地财政"成为都铎君主弥补财政短缺的重要手段。从16世纪三十年代末期开始,都铎君主实行"土地财政"政策。在这一过程中,土地从教会和国王处转移到世俗贵族等有产者手中,英国王室丧失了财政独立的基础。从长远来看,肇始于亨利八世时期的"土地财政"政策是一种竭泽而渔的敛财手段,为17世纪斯图亚特王朝时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埋下了隐患。  相似文献   

11.
11-17世纪英国对外关系的演进,经历了一个由与法国争夺领地的传统战争到与欧陆海上强国争夺海洋霸权的过程,表现出古代封建王室外交向近代资产阶级国家外交转变的特征。这一转变是封建盛、晚期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对这一时期英国及西欧大陆各主要国家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近代欧洲和世界关系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近来,“封建”名实问题因冯天瑜先生《“封建”考论》问世而成学界热门论题。为“封建”正名是必要的,不能因繁难而漠然置之;对马克思主义封建观的学术探究任重道远,不能简单武断,是己非人;“地主宗法专制社会”一名与中国民主革命三大任务恰合,意味深远。  相似文献   

13.
“知难行易”学說是孙中山的认识論,这是孙中山长期革命斗爭中总結出来的。因为革命屡次遭到失敗,他試图从理論上探討革命失敗的原因,为革命解决正确的认识論,从而爭取革命胜利。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帝制,但革命果实却被帝国主义和封建官僚軍閥篡夺了去,国家被分割得四分五裂,人民依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正像孙中山所說:“夫去一滿洲之专制,轉生出无数强盜之专制,其为毒之烈,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孙文学說》。《孙中山选集》上卷,第104頁)。当时篡夺了革命果实的反动派公开抵制孙中山的革命主张;而有些革命党人也在强大的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面前畏縮不前,紛紛与反  相似文献   

14.
法国自843年独立以来,“以王权为中心,通过不断扩大王室领地的方式来进行统一运动,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斗争过程”。法国的封建诸候把割地称雄看作是他们的传统权利,为此他们往往利用政治联姻,军事联盟勾结国外势力。法国王权正是通过和国内外这两大强敌势力的不断斗争中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5.
一、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结盟,促进了英国革命的爆发,是历史的必然结果 英国实行的是长子继承制,次子没有继承权,在这特定的环境中只有自谋出路,进行投机冒险活动,伺机发财,再买一个头衔。主要活动集中在圈地和发展羊毛生产上,使英国较早地出现了中小贵族经营工商业和农牧场,从而加速了英国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分化,使晚于法国几个世纪进入封建时代的英国却早于法国一个多世纪爆发革命,揭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帷幕。由于在革命中和革命后资产阶级与新贵族联盟作用的结果,革命发展势头强劲,减少了政治动荡,保证了资本主义的巩固和发展,使英国成为发达的资本主义“世界工场”和“殖民大国,把旧社会改造成资产阶级社会。” 从十一世纪(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不列颠建立诺曼王朝开始,英国在加速封建化同时,迅速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权国家。到十三世纪由于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地租代替了实物地租;开始出现以中小贵族(骑士)圈占公有土地运动;同时出现了等级君主制的国会(1297年召开第一届国会),成员除大贵族、僧侣贵族外每郡骑士代表二人,每个城市有市民代表二人。1343年国会分为上下两院。下院由骑士、市民组成,逐渐具有批准税收等权力。  相似文献   

16.
宋教仁并非“拥袁派”、“议会迷”,其对袁世凯的妥协与让步实为时势所迫。主张实行资产阶级内阁制实为限制以袁为首的封建旧官僚的势力。宋教仁在当时的形势下谋求共和政体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是资产阶级民主势力同封建专制势力之间矛盾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推翻腐败的清政府的唯一办法是革命,这是进化论的必然结果。外国帝国主义是清王朝的后台,因而还必须驱逐一切帝国主义势力。陈天华要在中国实现“天赋人权”,人人平等,实质是建立代替封建专制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相似文献   

18.
赵声评传     
赵声是辛亥革命早期的重要性领导人之一。他参加中国同盟会,追随孙中山先生,多次组织发动推翻清朝封建专制统治的武装斗争。在争取、掌握、转化、改造新军,变统治者军队为革命军队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实践。具体策划、组织并领导了举世闻名的黄花岗起义。他短暂一生中所从事的革命活动,均对后来武昌起义的胜利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我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辛亥革命时期,南社社友以报刊与诗文为武器,宣传革命,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旧文化,在近代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相似文献   

20.
魏玛共和民主的专制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玛共和民主” ,其实是一种并没有根除专制的民主 ,是一种以“共和民主”掩饰着的专制。“十一月革命”并不是经过充分酝酿的革命 ,“共和国”并不是“旧专制”下的某种成熟的革命形势的自然产物 ;魏玛宪法从法学的角度讲可谓当时资本主义各国最“自由”、最“民主”的宪法 ,但实质上不过是旧专制的护身符 ;“总统内阁”制的实行最终导致了共和国历史的终结、专制德国的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