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事实”范畴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范畴。作为认识基础和出发点的只能在意识领域内 ,这就是事实。事实是客观事物的直接呈现 ;事实在内容上与客观事物直接同一。哲学史上的经验论与唯理论关于认识到底是从经验出发还是从理念出发之争 ,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史上就表现为 ,认识到底是从事实出发还是从教条或“本本”出发的争论。如果说“尊重事实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对事实的态度 ,那么“从事实中求是”就是认识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事实包括客体事实和价值事实 ,从事实中求是的认识活动就包括认知活动和评价活动。从事实中求是本身具有解放思想的作用。从事实中求是内含着创新  相似文献   

2.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中间环节是哲学界感兴趣的问题.本文也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渴望得到大家的批评和指教. 理性认识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一是对认识和实践的主体(人)的需要和条件等等的认识.前者所解决的基本上是客体(认识和实践的对象)“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称之为“客体意识”.这实际上就是毛泽东所说的“论理的认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P.263).后者所解决的基本上是主体“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可称之为“主体意识”.这实际  相似文献   

3.
我们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求实”,二是“求是”。前者要求人们的认识如实反映客观世界的情况,这是唯物论反映论的基本要求;后者要求人们的认识,在如实反映客观情况的同时,深入事物的内部联系,把握其本质和发展规律,这不仅是反映论的要求,而且体现着辩证法的基本要求。唯物论同辩证法实现完美的结合,才  相似文献   

4.
在认识论问题的深入探讨中,有的同志把认识区分为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富有启发。有些文章把事实认识界说为:其对象“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纯粹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实在”;其特征是“不附加任何外来成分。”把价值认识界说为:“人们按一定的利益标准和目的要求,对于社会事物所具有的价值进行评价认识。”前者回答“是如何”,后者回答“应如何”。我以为这样的划分和论断可以商榷。它给人造成的印象是:事实认识是对事物客观属性的认识,价值认识是从主体的需要、动机出发对社会事物所做的价值评价。前者是纯客观的认识,后者反映“客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才具有主观性。这实质上是把统一的认识过程分离为两种不同的认识形式了。造成这种分离的根源  相似文献   

5.
理解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理论的关键,在于从思维入手,从认识论的视觉出发。思维和存在在总体上是一种认识关系。其第一方面所回答的是关于思维认识的前提,第二方面所回答的则是思维的认知与否,它们分别回答了思维在认识中的两个方面。我们只有坚持哲学基本问题这两方面的统一,才能正确回答人类认识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论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是关于价值的判断而不是关于事实的判断 ,不同于事实判断 :价值判断是判断 ,而不是指令 ,价值判断不是价值指令。价值判断最典型的语言形式是“X是有价值的”。价值判断的主要功能是判断 ,不只是表达情感 ,也主要不是命令。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有难以割舍的联系 :事实判断带有价值倾向 ,价值判断也包含事实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论价值语言     
价值词不是恒常的;价值词有特定含义。价值判断是关于价值的判断而不是关于事实的判断,不同于事实判断;价值判断是判断,而不是指令,价值判断不是价值指令。价值判断与事实判断都遵循逻辑规则,所以“混合式”三段论的价值推理是可能的,结论是价值判断,前提中必须有一个价值判断。价值语言与事实语言有难以割舍的联系:事实语言带有价值倾向,价值语言也包含事实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企业劳动的性质及其在经济理论中的地位,多年来一直是经济理论界争论很热烈的问题之一。弄清这个问题,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探讨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科学体系,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指出:“确立国家和企业、企业和职工这两方面的正确关系,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本质内容和基本要求。”因而它认为“增强企业的活力”,“主要应该解决好两个方面的关系问题,即确立国家和全  相似文献   

9.
重新审视事实与价值的区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元伦理学以来,事实与价值的区分被认为是价值概念的基础。以“是”为述词的判断形式和以“应当”为述词的判断形式是根本不同的,前者是事实判断,后者是价值判断。当代哲学的这一认识来源于休谟。但休谟是在一种道德文化转换背景下意识到这种区分的,当现代哲学家把它看成是价值研究的基本前提时,就取消了价值存在的本体,从而把价值看成是对主体自身态度的表达。新自然主义提出区分自然事实与社会事实,认为价值与社会事实内在相关,我们认为,新自然主义的这一认识揭示了价值的源泉。  相似文献   

10.
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在《人性论》中指出 :以往的道德学体系总是先按“是”的规则进行推理 ,但却突然地、不知不觉地过渡到用“应当”提出规范。从“是”过渡到“应当”的根据是什么 ?人们却没有给出相应的证明。[1] 在休谟看来 ,这种从以“是”为系动词的事实命题向以“应当”为系动词的伦理 (价值 )命题之跳跃是缺乏逻辑根据的。这就是所谓休谟问题[2 ] 。休谟问题震动了哲学界。此后 ,西方许多哲学家讨论过这个问题 ,并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一时 ,“是”与“应当”、事实与价值、描述与规范、认识与评价、事实判断与价值  相似文献   

11.
市场价值两方面的内容实际上是指两种不同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二者不可缺少也不能相互替代;供求平衡条件下的三种价值决定模式不能在同一时间出现,与第二层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一个确定的量的矛盾是可以解决的;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同时发挥作用,发挥作用的范围不受供求状况的影响.如果这些认识是正确的,则学术界关于两种含义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的争论就可以终结.  相似文献   

12.
本文针对我国哲学界在如何理解价值范畴和价值属性等问题上,存在的采种将价值“事实化”的倾向和一定程度上混淆“价值”与“事实、“评价”与“认识”间差异的现象,提出了不同意见。  相似文献   

13.
<正> 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需要做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入研究,发掘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精华”内容;二是寻求能有效地继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媒介和形式。这二者是密切相关,不可偏废的。鉴于目前学术界对传统文化注意力集中于“继承什么”上,本文拟就“怎样继承”的问题略述管见。  相似文献   

14.
论价值认识     
价值认识属于价值哲学和伦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哲学认识论包括事实认识论和价值认识论。价值认识具有不同于事实认识的诸多特点。价值认识是在事实认识的两个阶段即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第三阶段”的认识。价值认识既是人把握价值存在的必要方式,又是沟通人的事实认识与社会实践的中介环节。  相似文献   

15.
英国19世纪唯美主义大师王尔德的文艺思想与其作品内容具有矛盾性。本文以《道林?格雷的画像》为例,分析这种矛盾性在艺术与现实、艺术与道德关系上的体现及其产生的原因。深入探究王尔德在这两方面的矛盾性及其成因,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认识王尔德文学创作的价值。  相似文献   

16.
诉讼法学界关于刑事审判证明标准的理论学说当中,“客观真实”说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该学说把“发现事实真相”作为刑事审判证明的核心任务。然而,客观真实的证明标准,笼统、操作性差、与法治的精神根本不相容。“客观真实”标准作为运用证据一种价值指导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刑事诉讼是一种操作性很强的司法活动,主持和参加这一活动的是有认识局限性的人,而这一标准却把理想与现实,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相混淆,从而使得这一标准在司法实践中难以实现。在研究刑事审判证明标准时,迫在眉睫的问题是要把案件发生的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联系与区别耙梳清楚,从而转向法律事实观,而不是客观事实观,建立“法律真实”证明标准,而不是“客观真实标准”。  相似文献   

17.
杨树达先生的“施受同辞”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同一个词兼有主动和被动两种用法,这属于语法范畴;二是指同一个词兼有施与和接受两个对立的义项,这属于词汇范畴。“施受同辞”应限于词汇范畴,且应在同一历史平面上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认识上的一次新飞跃,也是经济体制改革在实践上的又一重大突破。早在1985年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同志就指出:现在要进一步解决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问题;所谓进一步,就是说在方针问题、认识问题解决之后,还要解决体制问题;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新的经济体制,应该是有利于技术进步的体制,新的科技体制,应该是有利于经济发展的体制。  相似文献   

19.
从技术哲学的角度来看,“巴别塔”揭示了两个问题:技术的事实问题和技术的价值问题。“巴别塔”的破灭是技术事实与技术价值相分离的结果。新的技术“巴别塔”是人的“原罪”和技术的“原罪”相结合的产物。人和技术的“自我救赎”不可能通过建造“巴别塔”,即通过技术事实和技术价值的统一来实现,“救赎”之路在于技术事实与技术价值的分离。  相似文献   

20.
思想路线完备的理论形态应包含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方面的内容.革命年代,思想路线中应有的“改造世界”的理论表述为改造世界的具体实践所替代.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对思想路线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实事求是,侧重于对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对实事求是内涵的深度挖掘和广度展开.求真务实,吸取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全部精髓,并将党的思想路线由认识世界拓展到改造世界,使党的思想路线获得了完备的理论形态,构成了我党思想路线认识史上的第二次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