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8年底,我写了《论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不平衡问题》一文(刊《江汉论坛》1979年第2期),对当时我所看到的国内外有关论著,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其中包括张怀瑾同志的两篇文章:《马克思关于艺术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规律是“过时”了吗?》(《文艺报》1959年第4期),《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基石》(《外国文学研究》1978年第1期)。本文拟专就张怀瑾同志发表在1981年第4期《学术月刊》上的《再论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发展不平衡——兼答何国瑞、刘世钰诸同志》一文(以下引张的话未注出处者,均见此文),与张怀瑾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2.
自从我在“略谈主观能动性”(见《学术月刊》第3期)一文中,提出客观规律向对立面转化的问题以后,听到了一些不同的意见,戚若文同志更写成了文章(见《学术月刊》第8期)提出自己的见地,参加讨论,这很好。关于规律转化问题是值得讨论和研究的,经过讨论会使我了解更多的问题。我在那篇文章中是顺便提到这个问题的,并未把话说完。现在借此机会再阐述一下自己的想法,这些想法自己也怀疑能否自圆其说,因为很久以来就想要充分说明规律在转化,却没这个本事;  相似文献   

3.
王泉强同志在《对真理定义的质疑》一文中,对“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里的正确反映”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在这个真理的定义中,“除了人们对客观事物本质规律的正确反映外,剩下的还有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正确反映,即正确的感性认识,而如果认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正确感性认识也是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用文字论述的货币流通规律,怎样用函数式或方程式的形式加以表达,自五十年代以来有不少文章进行了讨论。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种表达形式:第一是教科书中通用的形式,可简称为“除法”;第二是王惟中、洪大璘两位同志发表在《学术月刊》1982年第五期上的《怎样理解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公式》一文中的表达形式,可简称为“减法”;第三是卫兴华同志在《学术月刊》1985年第1期上发表的《〈资本论〉中货币流通规律公式的探讨》一文中提出  相似文献   

5.
《学术月刊》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一开始就发表了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一种认为“检验真理的唯一客观标准应该是作为认识对象的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另一种意见认为“真理的标准不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而只能是社会实践”。(均见该刊1980年第9期)我们认为这两种意见都各有偏颇,值得进一步商榷。我们的看法是,作为实践结果的客观事实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下面就此发表点粗浅看法,向同志们请教。  相似文献   

6.
李新事、付锐二同志在《从事实真理和价值真理谈真理的阶级性》一文(见甘肃《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以下简称李文)中,认为我国学术界关于真理有无阶级性问题的讨论,之所以争论不休,在于争论双方的“观点都有正确的方面,但也都有比较明显的片面性”。要对真理的阶级性问题作出比较全面正确的阐述,必须克服争论双方观点的片面性,把两种正确认识统一起来。”怎样才能使双方正确认识统一起来呢?李文提出要用“事实真理和价值真理”的二重真理说来“统  相似文献   

7.
尹世杰同志先后在《江汉学报》一九六三年第二期和《学术月刊》一九六四年第六期发表的文章中,論述了生产資料优先增长与发展农业的关系。蔣振云同志在《学术月刊》一九六三年第八期,发表了:“生产資料优先增长规律是否包括农产品中的生产資料”一文。讀后有不少收益。同时感到还有值得商榷的問題,特提出来向尹、蔣和其他同志請教。  相似文献   

8.
坚毅同志在《“一分为二”需要“一分为三”补充》(见《重庆社会科学》1986年第二期),《再论矛盾“一分为三”》(见《齐鲁学刊》1986年第二期),以及《从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历史的划分看“一分为三”命题》(见《广西社会科学》1987年第三期)中提出“一个矛盾是由三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三个方面(要素)构成的”论题,叙述了矛盾是“一分为三”、“鼎立统一”的观点。笔者对此不敢苟同,拟在本文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与坚毅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9.
李湘同志在《学术月刊》1961年第7期,发表了“关于‘中国民族市场’的形成问题”一文,牵涉到许多问题,我对他的看法是不同意的。下面提出我的意见,与李湘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0.
现在有些同志把“真理没有阶级性”的观点,作为结论写进哲学教材,我以为这是匆忙的,不慎重的。黄森同志在《社会科学》1983年第8期撰文,对社会科学真理阶级性问题提出再讨论,我以为很有必要。 真理的阶级性问题,理论界在1952年提出过,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讨论的带动下,学术空气渐至浓厚,各种“标准”的讨论多起来了,这是十分可喜的现象。王文生同志《真善美——文艺批评的标准》(见《文艺研究》一九八○年第二期,以下简称“王文”)一文,通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我国学者在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著作或编著的哲学教科书及《辞海》中,给真理下的定义,一般都是:”真理就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里的正确反映。”近年来,我国哲学界很多同志发表文章,对传统的真理定义提出质疑,并提出了不同看法。 有的同志认为,传统真理定义逻辑地包含着对“正确的感性认识也是真理”的肯定,这  相似文献   

13.
<正> 王乾都同志在《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第一个飞跃的观点应该屏弃》一文(《青海社会科学》1987年第2期)中,对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第一个飞跃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第一个飞跃只赋予“由实践到认识”这个阶段。我认为这个问题需要加以认真研究,为此,谈一点自己的粗浅认识,与王乾都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4.
读了李振伦同志在《河北学刊》1983年第2期发表的《主观真理和客观真理》(以下称《李文》),受到一定的启发,但是我们认为,该文提出的许多重大观点不仅不能达到他所愿望的“澄清长期围绕真理讨论所出现的众多分歧”和“捍卫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反而会将人们引向他途,所以在此同李振伦同志商榷。 一 从五十年代起,我国哲学界就围绕着什么是真理(包括主观真理和客观真理)的问题,展开了讨论。经过讨论,对于真理的“普遍”(《李文》的用语)看法是:真理是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一致的认识;或者真理是客观世界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简单地说,真理就是人的正确认识。同《李文》相反,我们认为这个“普遍”的看法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的。首先,真理是一种认识,因而包括所谓主观真理和客观真理,就都既不是人们的主观意识自身,也不是客观世界本身,而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其中既带有人们的主观形式,也有不依赖于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内容;其次,真理作为认识,当然只是人们的主观对客观的正确认识,或正确反映,而不是错误的认识或错误的反映。既然真理是人们的主观对客观的正确认识,属于主观的范围,因此人们有时称其为“主观真理”。譬如,马克思就讲过“思维的真理性”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  相似文献   

15.
我在《关于对现代西方哲学的评价问题》(载《江西社会科学》1982年第3期以下简称《评价问题》)以及《现代西方哲学》一书绪论中,就如何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和评述现代西方哲学提出过一些看法。《学术月刊》1983年第4期发表了陶济同志的《现代西方哲学研究中的几个方法论问题》,针对我的《评价问题》一文提出了商榷意见。现在我结合对陶文的评论,再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6.
“辩证唯物主义”这个概念或术语究竟是怎么来的,是谁首先提出和使用的,其基本含义是什么?这不单纯是一个知识性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和体系、尤其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关系如何理解的问题。周燎刚同志撰文考察(见《学术月刊》1981年第11期《“辩证唯物主义”一词小考》),无疑是很有益处的。但是,《小考》一文所谈的情况和看法,值得商榷之处不少。我想在此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相似文献   

17.
<正> 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前些时候学术界对片面夸大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反作用的观点提出了批评,这是非常正确的.但也有的同志进而提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不存在反作用,特别不存在促进生产力的反作用,这在我看来就不对了.郑克中同志在《重新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见《思想战线》1985年第5期),以及《再论生产关系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见《山东经济》1986年第4期)等文中提出的看法,就是后一种观点的代表.本文拟就郑文谈点看法,以供同志们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18.
编辑同志:最近,我们读了金冲及,胡绳武同志在《学术月刊》一九六一年第四期发表的“西方资产阶级文明在中国的破产”一文。用历史事实阐述了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救国救民真理,多次奋斗,一再失败,由笃信而怀疑,最后在十月革命胜利影响卞,经过俄国人的介绍,找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真理的历史进程,经予我们以不少启发和教益。但是,读完全文之后,返顾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以至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道  相似文献   

19.
董楚平同志《论农民战争中平均主义与封建特权主义》一文(见《学术月刊》1981年第1期)中有谓:李自成“直到离北京的前一天,即四月二十八日才匆匆称帝”。这也就是说,李自成是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八日称帝,四月二十九日退出北京的。此说可能出自钱■所撰《甲申传信录》。但是,钱■所记李自成称帝及出京日期是有问题的。  相似文献   

20.
《学术月刊》1989年12期发表了彭延光同志的《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新解》一文(以下简称“彭文”),与李柱锡同志和我进行商榷。这里只答复彭文对我发表在1988年第9期《经济研究》上的《马克思货币流通规律的错误表述亟应纠正》一文提出的三点商榷。现分别答复如下: 第一,我在那篇论文中曾说:流通公式中“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译文的“待实现”三字不够确切,但这是“译文纠纷不必多所考虑”。彭文认为我“没有深究它的原意”,并指出其正确的翻译,“应当译为必须实现、应该实现或能够实现等”。依我看,彭文的这些译文并不比“待实现”更为理想。因为流通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