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俗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学科价值——以“厦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映红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3):83-86
当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意义重大.民俗学的学科追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是相通的,民俗学学科理论和实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民俗学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场问题在于"基层社区"保护、"文化空间保护"和"民间社会保护"三方面. 相似文献
2.
民俗学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民俗学的学科追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是相通的,民俗学者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了许多具体工作;检视民俗学的发展,我们发现民俗学的理论和实践对于当前的保护工作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通过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去,民俗学一方面看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抓住机遇的民俗学有许多可以拓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3.
4.
王思明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3(2):102-110
关于农业文化遗产的内涵及如何保护,学者及社会各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文章在梳理前
人相关研究和国际比较的基础上, 提出了农业文化遗产的完整概念及它与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全
球重要农业遗产"(GIAHS)的区别。将农业文化遗产划分为十个大类,界定了各类农业遗产的特征与特
点。在结合国内外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应当注意把
握的八组关系,即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关系、遗产保护与农民利益的关系、生产功能与文化功能的关
系、保护主体与多方协调的关系、理论研究与实践推进的关系、现实保护与记忆留存的关系、政策导向与
制度建设的关系及保护主体与社会大众的关系, 提出了一些加强农业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对策和
建议。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博弈探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使得政府在制定保护策略时要同时考虑传承人的传承意识与文化遗产物质代表的生存状况而难以兼顾,本文以一个新的角度——将个人效用数字化,主张在制度设计的过程中,利用博弈理论将个人意识与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统一在一起,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先传承人后文化遗产的二级作用困境,并提供了运用博弈理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的充分性与必要性阐释。 相似文献
6.
杨红朝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54-58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以文化权利为其法律基石,相关国际公约亦奠基于文化权利基础之上。基于基本人权的视角,作为客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样态、文化价值和人权意义等方面具有文化权利属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权利保护主要包括:对自身文化享有权的保护;对文化身份权和文化尊严权的保护;对文化生存与发展权的保护和对文化活动参与权的保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权利保护是国家文化主权特殊表现形态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关于农耕文化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乔晓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0(4):83-86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民族活态文化资源。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大力发掘这些资源,研究并建立农业文化产业体系,具有深远意义,关系着农业现代化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彭雪涵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6):107-110
论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互关系,可以重新定位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方向,为整合创新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志军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9(5):30
文化功能的多层次性及文化的政治性决定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人为保护的必要性 ,文化变迁的常态性使动态保护成为应有之义 ,信仰的社会功能则决定了民间信仰类文化遗产的历史地位和保护价值。在实践层面上 ,文化的整体性使生态性保护成为必然 ,且应兼顾小生态与大生态的保护。我国现有的保护举措缺乏大众参与 ,需要从理解与认同主客位观点差异的基础上 ,汲取“草根智慧”与“地方性知识”,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社区的文化自觉 ,进行参与式保护。同时 ,应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第三方评定、设立濒危名录、改变保护拨款与认定级别严格挂钩等做法 ,防止“文化筛选”与“文化阶层化”,以保护我国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0.
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幸穗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3):20-24
农耕文明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是人类文明进程中的最本源最具生命力的文化遗产。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农业文化,都有丰富的农业文化资源,都有农耕文化开发的优势和潜力。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有力推动了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各地农业系统的干部群众把"农业文化保护与开发"落实到"三农"工作的实践中,取得了成绩,积累了经验,更好地服务于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1.
李旭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4):50-55
以少数民族文化保存较为完好的贵州镇宁县布依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研究对象,对其保护所采取的主要措施及其保护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变迁给予了关注分析,以期对保护与变迁二者之间的关系引起一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张青仁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72-78
非物质文化遗产并非仅是传统社会的遗留物,而是区域社会民众共享的公共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该立足于其公共文化的属性,通过契合当下社会的保护措施,恢复其公共文化的属性,在社会运行中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义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共文化属性的恢复必须突破遗留物思维下的遗产观和商业化时代文化资本论的局限,从人类社会共同体的立场出发,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维系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推动全球社会发展中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3.
吴轶寒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1):173-17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是民族精神的支柱,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基础正在逐渐消失,其生存状况令人担忧。因此,抢救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特殊使命。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相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平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3):51-58
通过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并结合广东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实践,分析了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深入研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知识产权具体制度和理论,并借鉴国外已有的相关经验后认为,应采取建立统一的保护组织、摸清遗产家底、确定保护重点、加强保护单位和传承人队伍的建设、在基层建立起保护机制、分类指导保护工作等工作措施,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就保护模式而言,应采用知识产权综合保护模式,适时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的法规或者指导意见,以建立和完善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5.
文化民族主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巨山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4(1):70-73
一般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提出与全球化有密切关系。综合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性和民族功能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先行国家提出遗产保护的时代背景,笔者认为文化民族主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提出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行国家维护民族自信心,确立民族在世界上的地位的手段;是政治和经济失意时,通过文化的自我保护和延续来寻求民族合理地位的一种诉求,是政治追求在文化上的异化。今后文化民族主义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还将存在,但应该防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走向两个极端,即文化保守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 相似文献
16.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现代化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何星亮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25(3):31-36
本文在厘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特征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探讨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方式、方法,并对传统文化保护与创新、传统文化现代化进行了哲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朱以青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56-160
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加速推进破坏了适应人类自身生存的文化生态,其结果必将导致人类文化多样性的消失,造成人类文化危机。文化生态理论对解决人类文化危机特别是对当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方法论指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坚持整体性、本真性原则,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生存的环境一起保护,这样才能保持文化生态平衡,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昕 《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7(3):17-19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文化已经成为推动经济与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竞争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国际文化竞争中提升本国的文化竞争力的一项有效途径就是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从而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提升文化竞争力的双赢。 相似文献
19.
龚坚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7(3):35-40
近十年来,伴随非物质文化"名录遗产"的数量不断增多,有关"遗产化"的讨论也随之升温。在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的保护下,从学理上探究遗产化的内涵、产生原因及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已经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维度。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端砚制作技艺"的遗产化实践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的个案,而且从中可以发现民间文化在遗产论证、申报与认定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王光荣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8(1):1-5,30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无形方式世代流传于人类社会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同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正确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保证两者都能顺利进行,是摆在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要尽量避免急功近利,缺少规划,迎合外来游客“口味”的做法,长远打算,努力做到保护与开发利用两不误。在具体行动中,坚持两种意识、两个场合、两套人马和两种形式,真正做到保护和开发利用工作的顺利进行。最终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保证各种计划方案的实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