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正在形成的网络公共领域——以“华南虎”事件为研究个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丽娜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5):65-68
在近期的"华南虎"事件中,公众对公共话题的网络讨论倾向于高度理性化,在网络的影响下,形成了一场以网络论坛为纽带的全民大讨论.网络让一个公众自由言论的平台得以搭建,同时也成为公共讨论得以延伸到各个现实领域的助推器.可见,在网络中,一个针对社会问题的公共讨论空间,即公共领域正在形成. 相似文献
2.
叶荭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2(3):92-95
钱钟书关注和重视修辞学研究,强调文学的"言外之意"。中国传统的"春秋笔法"的突出特点是"微言大义"和"尚简用晦",这和钱钟书重视文学的"言外之意"的修辞观是一致的。钱钟书在长期的修辞理论研究和修辞运用实践中非常重视"春秋笔法",不仅对"春秋笔法"进行修辞解读,开拓了"春秋笔法"的修辞研究,还把这种笔法大量地运用于自己的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中,取得了良好的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3.
修辞权威、修辞人格与修辞劝说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修辞权威是修辞人格的配套因素.修辞人格是修辞权威的载体.修辞者借助修辞权威创设的修辞人格实现对受众的劝说.本文将在分析一则汽车广告的基础上探讨以上三者之间的互动关联以及修辞劝说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徐志摩,作为一个唯美主义的诗人,对语言文字的美有着特殊的偏爱,在不懈地追求语言艺术化的道路上,理智地认识到,语言本是一种具有缺陷的交际工具,并且从表达者和接受者两个方面考虑,语言文字的不完善性,深刻地揭示语言文字的本质。徐氏在认识到语言文字的缺陷和不足后,却更为重视修辞,并以弗洛贝尔为榜样,努力实现其唯美主义的修辞理想,把语言表达,把修辞活动同人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高度重视“诚”和“适度”。文章还论述了徐氏修辞实践的失败与不足、追求与成功。徐志摩的语言观、修辞观对中国语言学、修辞学的跨世纪的转向,非常重要,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5.
罗锋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74-77
重庆“钉子户”事件在2007年3月成为网络与传统媒体关注的焦点。网民首次参与事件现场报道使得这一事件成为一个极佳的研究范本。这种传播路径凸现了媒介叙事的转型.即从传统媒体致力于想像共同体的建构到新媒介时代网民的个体化修辞。这种参与式草根新闻叙事模式带给我们的冲击将是深远的,即使在Web2.0时代也富有某种“革命”气质。 相似文献
6.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文章围绕着修辞和语言哲学 ,就修辞和修辞学的归属 ,修辞的定义 ,修辞是否贯彻语言生成的始终 ,语言里是否存在修辞的零形态 ,以及“修辞用多了成为语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澄清了一些观点 ,提出了一些新看法。 相似文献
7.
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它不但赋予人类认识世界的能力而且也成为人类改造世界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语言在传递信息、存储知识的同时也构成人类接触真实世界的屏障。和语言形影相伴的修辞可以提高语言的使用效率,产生说服的效果,促使受众改变心理现实并进而改变客观现实。修辞过程就是修辞主体在真善、利益、伦理等的介入下弥合分歧达到认同的过程,而当修辞手段失效时,便容易导致暴力的产生。 相似文献
8.
吴靖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1(6):144-152
“凯利事件”所引发的英国政府与公共服务广播BBC的对峙 ,导致BBC作为一个机构和一种理念都陷入了严重的生存危机。BBC所引以为豪、并且被大众普遍接受的“中立、客观、独立”的原则在层层盘问、质询之下显示出其脆弱、矛盾的理念基础。本文将借“凯利事件”逐个分析“中立、客观、独立”这些通常不被置疑的媒体专业主义元叙事背后的历史、话语、权力的构建因素 ,解构其普遍主义的神话。本文认为 ,媒体专业主义所规定的原则只是在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主导社会机构之间形成的意识形态合意 ,在极端事件的参照中便显示出其本体论合法性的危机。法律的介入使得危机得以暂时平复 ,并且恢复了现存秩序。但它并没有 ,实际上也无法解决现存秩序所依据的合法性理念已经失去普遍性共识这一深层次的危机 ,只是借法律所具有的权威性和更加广泛的社会认同将其搁置起来 相似文献
9.
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说是其后期哲学思想的精华,他从日常语言人手对语言意义作出经典阐释,不仅颠覆了传统形而上学的语言哲学观,而且对修辞学的哲学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维特根斯坦在“语言游戏”中对意义使用的语境、目的与规则以及生活形式概念的阐释无不蕴涵着修辞哲学思想,对当代修辞学的发展具有积极的贡献.从分析“语言游戏”三个特征出发,进而从认识论、本体论、方法论上论述了“语言游戏”所蕴涵的修辞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0.
林素容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6):89-91
亚里士多德古典修辞学有三种人工说服手段:理性诉诸、情感诉诸人品诉诸。文章以美国总统奥巴马的胜选演说辞为范例,从运用第一人称复数代词、引述模仿总统言辞、运用辞格、考虑共同论题等角度阐述三诉诸理论在奥巴马获胜演说中的得体运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围绕着修辞和语言哲学,就修辞和修辞学的归属,修辞的定义,修辞是否贯彻语言生成的始终,语言里是否存在修辞的零形态,以及"修辞用多了成为语法"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澄清了一些观点,提出了一些新看法. 相似文献
12.
崔秀珍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4(4):68-71
本文从语用学的角度出发,简要论述了模糊语言的修辞和交际功能,指出模糊语言作为言语交际的一种策略手段在语言交际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恰当运用模糊语言能大大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交际效果,使语言表达更自然、得体,更有效地传载人们的思想和感情. 相似文献
13.
高淮生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毛泽东的文章雅洁、简明、深刻、生动,既符合传统的文章规范要求,又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在他的文章中,几乎调动了尽可能多的修辞手段为其表达思想服务,尤其“引语”的大量运用,使他的文章既通俗易懂,又深刻精辟;既幽默风趣,又博雅深赡。毛泽东使用“引语”出神入化,充分体现了他善于提高语言表达力和感染力的卓越的语言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周强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在中国修辞学界,关于修辞原则的讨论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学者们纷纷从不同角度对人们的修辞行为或者修辞实践进行立法,出现了百家争鸣、异彩纷呈的局面。综观国内学者关于修辞原则的表述,可以看出以下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在构筑修辞原则用以指导修辞实践之时,重视真诚原则;二是对交际对象,即受众在修辞实践中的复杂性与多面性认识不足。从西方修辞学的视角,对国内修辞原则的这两个特点进行解读,可以为修辞原则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5.
试论柏拉图的“哲学修辞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志雄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3(5):539-545
在《高尔吉亚》《斐德若》《苏格拉底的申辩》对话著作中,柏拉图探讨并总结了在雅典民主制下,言辞技艺在政治领域的实践运用,创造出ρητορικη?一词指称公共政治领域的言辞技艺(即狭义的修辞术),并且从正反两面揭示了智术师派修辞家宣讲的修辞术存在的利弊。在哲学与修辞术的关系上,柏拉图并非简单地一概否认修辞术在政治领域的运用,而是在肯定修辞术作用的同时,一面强调政治修辞术必须为追求正义服务,不能以牺牲人们对美德的培养为代价,而败坏了城邦政治和人的灵魂的秩序。柏拉图在研究和批评智术师派的政治修辞术的同时,对自己的写作技艺也作出了正面的总结和归纳,推出了为哲学服务,化解哲人生活方式与城邦大众之间价值取向之间矛盾,流传哲学火种的哲学修辞术。 相似文献
16.
佟晓梅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3):69-72
颜色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在汉、英语言中举足轻重,相关的修辞表达更是丰富多彩。文章对汉英色彩词汇的修辞文化差异,特别就比喻手法中的色彩词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展示了颜色词在两种语言中的修辞魅力,并指出对英语教学与翻译实践极其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黄海容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0(3)
尼采的修辞思想,是其对形而上学进行语言批判的关键,更是20世纪西方文学文化批评的思想源头.文章从尼采修辞批评本身的悖论所揭示出的一种"修辞陷阱"出发,在西方修辞传统中去描述和理解尼采修辞思想的涵义和地位,并主要以德曼的思想为代表论述了当代批评对此所作出的思考和回应,从而理解当代西方思想所关注的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网络论坛公共事务修辞勃兴,然而关于其修辞特点的研究却比较鲜见。文章在综括网络语言修辞特征研究的基础上,运用文本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探讨了网络论坛公共事务讨论语言的修辞特征和成因。研究发现,网络论坛公共事务讨论语言很少使用非语言符号;倾向于书面语;话语风格严肃、具有强烈的批判性,但理性程度低。这些特征折射出我国社会转型期激烈的社会矛盾、长期集权政治文化对民众的深远影响,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公共领域事务讨论方兴未艾和公众公共参与意识的不断增强与公共修辞能力的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9.
轩治峰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2(2):125-127
卡普兰归纳出的五种修辞模式在比较修辞学领域引起了巨大反响,他提出的线性修辞模式和"螺旋型"修辞模式引发了英汉修辞对比研究的热潮.但是,他在研究中的偏见和文化歧视也误导了很多学者,使得后来的研究中的语言文化歧视倾向愈来愈明显,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20.
庞海音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7(3):121-124
“事件”是巴赫金对话理论中的术语,他认为复调小说的价值和意义存在于所谓“事件”的展现中。事件不仅发生在人物与人物的对话关系中,主人公与作者、主人公与读者之间、读者与作者之间的对话关系也构成一种“事件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