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林昆勇  余克服 《城市》2016,(1):71-75
海洋是滨海城市拓展城市空间的重要依托, 海洋生态保护是未来滨海生态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点, 它的顺利发展将依靠体制机制的保障和指引. 从目前北海滨海生态城市建设的现有实践成效来看, 北海仍需进行陆海统筹, 充分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 从北海自身实际出发, 采取有力举措争创北海海洋经济发展新优势, 推动滨海生态城市建设与海洋生态保护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接上期)(四)建设滨海新区“拦海大坝”,形成40公里“黄金海岸”张立昌书记在滨海调研时多次强调做好海洋经济这篇文章,这包括要大力发展港口、港口工业、进出口加工、贸易、旅游和海洋资源利用等内容。从城市规划建设方面看,除交通和基础设施、环境建设之外,要充分重视海岸带的综合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人类与海洋     
海洋孕育了生命,陆地孕育了文明。地球仍是唯一适合我们人类居住的家园。然而。人类正面临资源短缺.人口爆炸.环境恶化等严峻的问题。占地球71%面积的海洋将是最有希望维持、容纳人类并持续发展的领地。从这一意义上说,人类将“回归海洋”。1998年被联合国定为“国际海洋年”,已再好不过地提示了21世纪的时代特征,那是人类向海洋进军。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加大对海洋资源的开发力度,海洋旅游经济快速发展。随着"一带一路"的提出,长三角区位一体化进入新时代。本文从象山渔文化出发,结合象山海洋旅游经济现状,探讨长三角区位一体化背景下海洋资源与渔文化的结合对海洋旅游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SWOT分析法以及对山东蓝色半岛经济区进行系统的分析,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了解山东省自2011年国家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以来山东省海洋产业的发展。以青岛市为重点分析考察蓝色经济对于山东省的重要性,从而为山东省的可持续性发展,更好地利用海洋资源,实现海洋强国、强省战略提出一点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自然界中有“可燃的冰”存在,这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相当新奇的。地球就是这么奇妙,在极区永冻层下及阴冷的海洋深处竟可钻出“可燃的冰”,它极有可能成为本世纪人类重要的能源。随着全球人口增多及经济发展,能源的消耗量快速上升,能源价格攀升。依目前情况判断,便宜能源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据乐观估计,已知的煤、原油及天然气资源尚可供200~300年之用。但事实上不必等到它们用完,只要开始供不应求,甚至仅仅是预期即将短缺,全球就会掀起  相似文献   

7.
黄朔  姜换龙  黄帝  姜海莹 《现代交际》2010,(11):132-133
海洋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发展势头强劲,广西作为海洋资源大省(区),在开发利用海洋文化产业中既面临机遇又挑战重重。本文通过调查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开发的现状,分析广西北部湾海洋文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尝试提出了海洋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思路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月球是人类最熟悉的天体,但也许你还不知道,月球上除了有许多资源外,还有许多“文物古迹”,这就是人类登月后留下的“纪念”。这些文物古迹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人类高科技的结晶,一类是各种纪念品,还有一类是残留物,而最主要的就是13个月球探测器、自动月球站以及“阿波罗”飞船的登月舱和月球车。  相似文献   

9.
城市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是人类集中、高效率利用自然资源、土地资源、空间资源和智力资源,创造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载体.  相似文献   

10.
土地承载人类,人类依存土地。这个辩证关系早为人们所熟知。早在17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威廉配弟就说过“土地是财富之母”。19世纪初叶,革命导师马克思也曾经撰述“土地足未经人的协助而自然存在的劳动对象,是不能再生的,也是不能移动的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繁衍的基础”。为了保护土地资源,国家颁布了《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第43条明确  相似文献   

11.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自古以来,诗情画意的湿地就为人类提供了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当大自然把阳光、水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赋予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的时候,也把重任加在了这块土地上。但是进入现代社会,人类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越来越强,海洋、森林、草原和湿地无一不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社会发展,湿地的自然特性正在不断退化,它的存在也受到了极其严重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作为灵掌类高级动物的人类,在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历史长河中,找到了土地这一“财富之母”的诀窍,因而子子孙孙得以生息繁衍,直至当代幸福繁荣。其他许多动物却因不能抗御天灾人祸而濒于绝灭。惟有羊的族类,长期伴随人类生生不息。人类和羊之所以能够生存下来,并得到繁荣,无疑是群体性强的缘故。羊是草食动物,羊肉、羊皮都被人类利用。这实际上是对林草地资源的利用。林草地资源的利用程度,至少能从一个重要方面决定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快慢。世界早期的发达国家英国,就是靠“发羊财”起家的。英国的“圈地运动”,从15世纪末开…  相似文献   

13.
人类有史以来,就不断改善居住条件,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然而人类居住区的发展必然与人口的增长和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必须与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保护相协调,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破坏,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使其可持续地发展。随着人们对环境要求越来越高,都市人越来越向往人居与自然的和谐。住宅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建筑形态,研究人类居住环境和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探索绿色生态住宅之路,已成为世界潮流。“绿色生态住宅”是近一、二年来新兴的居住理念。国际上有的称为“绿色住宅”、“生态住宅”、“可持续发展住宅”等等。它…  相似文献   

14.
“上海2035”总规提出卓越的全球城市的发展愿景。在空间资源紧约束的条件下,依托轨道交通站点的TOD建设是优化用地布局结构、提升空间环境品质,促进土地资源高质量利用,支撑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的重要策略。该研究以面向“上海2035”实施的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规划线路及站点为对象,通过对站点周边地区土地利用情况的梳理,指出其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在集聚度、复合度、公共性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提升。结合国际经验和上海规划管控要求,从集聚的空间尺度、梯度引导开发强度、多元复合功能布局、精细灵活空间设计等维度,提出进一步提升站点周边地区的功能布局和空间品质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15.
顾巧明 《科学发展》2013,(6):44-48,95
上海目前正处于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显得尤为迫切。上海海洋区位条件得天独厚、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经济发展潜力巨大并将成为上海下一轮增长的新动力。海洋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海洋金融的支持,大力发展海洋金融推进海洋经济建设,不仅有助于上海实现转型发展,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上海金融体系,推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16.
课题组 《职业时空》2008,4(2):108-109
“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循环经济观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经济规律的产物。概括地说,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推进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为重点,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居家过日子,合理利用资源,就可节省开支。以下“二节”和“四巧”,可节省不少开支。  相似文献   

18.
刘堃  刘明  张馨予 《城市》2009,(9):45-47
城市地下空间作为一种资源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地下空间具有恒温、恒湿、抗震、防爆、绝热、封闭和可开拓性好的特点,所以开发地下空间比建造地面工程有着独特的优势,目前开发和利用地下空间已成为我国大中城市解决人口、资源、环境危机和医治“城市综合症”的重要措施,也是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安家》2008,(7):192-195
发现之一 21世纪"滨海价值时代"的到来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和最后空间.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一个明显的轨迹,就是由内陆走向海洋,由海洋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相似文献   

20.
地球是由陆地和海洋两大部分组成,其中海洋占了 71% 的面积。21 世纪被称为海洋新世纪,海洋安全是我国国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保障。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海洋安全教育是地理核心素养中“人地协调观”的重要内容。“人地协调观”是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球环境之间保持着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海洋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结合目前高中地理中海洋安全意识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如何在新时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渗透海洋安全意识教育,提高学生的环保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