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 ,不仅对艺术实践而且对艺术评价或审美认知 ,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就网络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而言 ,它需要经历一个内聚和外化的过程 ,其表现形式呈现多样化。所有这些 ,都是由网络艺术传播中的互动规律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社科纵横》2016,(5):107-110
文化传播是一个文化信息传递的过程,一种服饰或食物可以作为时髦的文化形态扩散,而以语言翻译作为媒介的跨文化传播更具有多种特征和样式。文化信息在某个进程中如何根据传播者的需要以单量传递或以集量传递以达成传播目的和目标,是一个值得研究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陶莉 《社科纵横》2012,(2):198-200
以网络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强烈吸引和改变着人们对文化的认知方式与需求,也给高校校史的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文章通过与传统媒体的比较,阐述了校史传播在新媒体环境下更具有时效性、多样性、交互性及大众性等特点,分析了在校史传播过程中,新媒体环境对传播者素质、传播内容及传播方式的挑战,进一步提出了从统一观念、优化队伍、转变机制、丰富内容、拓展形式和载体等五个方面研究校史传播的路径,以切实促进校史传播效果的全面提升,实现校史传播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在古代小说戏剧的传播过程中,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即同一个故事在不同的时代,由不同的传播者,改编为不同的体裁,传播给不同的受众。这就是小说戏剧传播中的改编传播,也可称之为原型的历时性传播。因为在这一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传播对象、传播手段均发生了变化,只有传播内容...  相似文献   

5.
网络舆论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双向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体现在: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从显性传播形式到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传播形式的过程;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并运用的良性循环过程。而网络舆论作为影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关键动因,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的既具有导向性又具有反制性。本文着重探讨网络舆论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动态过程中的双向性问题,以期为下一步探究如何发挥网络舆论导向性,并将反制性转化为导向性的策略做好铺垫工作。  相似文献   

6.
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传播体系基于以受众为中心的环形互动的科学传播模式,由科学传播者系统、传播渠道系统、传播内容系统、传播受众系统和传播效果检验系统等五个子系统组成。构建应对气候变化的科学传播体系,应提高各级政府、决策部门和社会公众对应对气候变化的认识,扎实推进传播基础能力建设,加强宣传普及工作,发动全社会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7.
荆磊  叶进 《社科纵横》2012,(5):127-130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对于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来说,无疑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这种快捷自由的信息传播,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直接表现,极大地丰富与方便了人们的工作生活,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与生活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社会关系的构建。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快捷性、无序性、超国界性,决定了信息传播者很容易利用它进行违法犯罪,例如不受控制的"人肉搜索"、网络暴力、色情、侮辱诽谤等,更为严重的还可能泄露国家机密、造谣惑众,影响国家的安全与社会的稳定等等。因此如何使信息高速公路畅通有序,即如何对网络信息传播进行有效的治理,一直成为各国实务界和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对此问题的任何合理化建设与解决问题的思路,必将有利于网络作为第一生产力的更迅猛发展。  相似文献   

8.
李卫中 《社科纵横》2012,27(12):123-125
“政务微博”已经日益成为推进官民网络互动的新型重要渠道和平台.从语言信息传播效果的角度来看,政务徼博的传播效果与以下四个方面密切相关:政务微博传播信息的权威性、诚信度;政务微博传播信息内容的被关注度;政务微博传播信息中使用的“徼”语言:政务微博的语言信息与传播语境的适切性.  相似文献   

9.
“范跑跑”词族的语言特征及其新闻传播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主流报纸十大流行语”中,“范跑跑”、“躲猫猫”诞生于网络,热传于各种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并派生出一系列具有相似结构的新词形成了词族。它们的流行,有其语言的内在因素,也有外在的传播机理。独特的词语构形形态和叠字修辞模式,构成了这一词族的语言魅力;传播者心理的接近性和接受的定势效应,强化了该词族的舆论力量。在由网络舆论向主流舆论的溢散过程中,“范跑跑”词族以其广泛的社会影响,证明了当下媒体舆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社科纵横》2017,(8):127-131
个体拥有社会网络的大小,对个体意见表达有直接作用。传播网络是在个人社会网络的基础上,形成的信息表达和流通网络,其功能受媒介情境和社会历史传统影响,在自媒体时代表现出复杂性特征。考虑到既有研究未能分析结构性网络组成,因而阻滞了微博正功能的发挥。本文对微博传播网络进行分析,以此考察集合行为的新转向。研究认为,微博作为传播环境,与社会事件协同促成了社会网络,信息因此在其虚拟社会网络中传递,推动了信息传播网形成,从而提高了集体行动能力,造成集合行为的巨大动能。  相似文献   

11.
思考主流价值观的建构策略,至少需要考虑近年来媒介传播方式的迭变,以及由此带动的受众实践方式的变化这两方面因素。新媒体一方面大大降低了音乐生产、传播的成本,使音乐的创作变得越来越个体化,另一方面,它也使流行音乐产业危机四伏。新媒体中,私人化收听行为滋生了某种“权力对冲结构”。对于音乐作品中的价值观念,受众并非简单接受,还会有各种形式的改写与挪用。我们应从流行文艺与主流价值体系的各自不足出发,发现彼此需要之处,促进相互提升,还应通过多方商讨,勘定当代价值观底线。  相似文献   

12.
陶恒 《阅江学刊》2012,4(3):28-34
气象新闻的演变涉及到各种语言和非语言因素。在顺应论的综合框架下,气象新闻的演变可以得到更充分的解释。近三十年来,我国气象新闻报道在语境因素上顺应了物理世界、受众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的变化,以促进气象信息的传达。气象新闻报道最重要的部分是语言客体顺应,体现为气象新闻语言通俗化,借鉴文学艺术作品的创作手法,提高新闻语言的审美意义等。  相似文献   

13.
科技的发展需要动漫这种大众性的视觉文化艺术形式的传播与宣传。动漫艺术的发展与应用开拓了气象科学宣传的新模式。在"气象漫画"的创作方面,网络游戏是"气象动漫"新颖的表现形式。打造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气象动漫"角色品牌无疑是进行气象文化宣传的有效途径。"气象动漫"宣传必须以现代传媒为支撑,通过互联网、移动通讯、网络电视、移动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跨媒体平台,结合传统媒介如报刊杂志、广播电视等,逐渐形成以移动彩信、网络动漫、网络动漫游戏和手机动漫游戏等为代表的新媒体"气象动漫"作品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4.
手机媒体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之后的第五媒体,其传播速度快、信源及信宿分布广泛,具有私密性、传播形式多样等特点,使其成为新媒体时代的公共舆论平台之一。鉴于舆论传播主体定位难、把关人缺失和政策法规滞后这些制约手机媒体进行有效舆论引导因素的存在,应采用手机短信、手机报、微博等多种有效的控制形式,以及分众传播、议程设置、发挥意见领袖作用等多种有效的控制策略对手机媒体舆论进行良性引导,并逐渐完善相关政策法规,为手机媒体舆论传播创造良好的软环境,以维护社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5.
现代艺术实践的诸多创新和实验使传统美学理论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艺术和非艺术界限的模糊迫使美学家们对艺术定义进行重新思考.丹托的艺术界和迪基的艺术体制理论使我们的关注从"何为艺术"的关涉艺术内在属性的本质主义追问转移到"艺术品资格何以获得"的体制性的外部研究上来.美国社会学家贝克进一步发展了迪基的体制论,将艺术世界视为艺术实践的参与者在惯例的作用下反复合作的动态关系网络.无论是在后分析美学还是实证社会学的路径下,"艺术界"理论的演变给当代美学指明了一条新的思路,即摆脱传统哲学思辨的束缚,重新审视艺术与社会历史语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可婷婷 《唐都学刊》2006,22(2):149-152
“真人秀”节目泛指由制作者制订规则,由普通人参与并录制播出的电视竞赛游戏节目。真人秀节目在全球掀起新一轮的收视热潮,新的节目形态和营销理念也在电视业界引起广泛关注。以传播学为框架,从大众传播、受众研究、生产流程、传播方式等不同侧面分析,真人秀是一种新型的综合型电视娱乐节目,集中了纪录片、电视剧、游戏节目之长,集戏剧性、娱乐性、纪实性于一体,大量采用跟踪拍摄等纪实手法制作的节目。  相似文献   

17.
孔维永 《学术交流》2006,(3):182-185
网络媒体框架下的广告传播与大众媒体框架下的广告传播存在着重要差异。在网络媒体的范式之下,由于它的自主性和互动性的社会特性,在传播中,公众被赋予了更大的自主权和自由力,公众的个性化特征得到大大提升,他们不仅是信息的接受者,同时也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在这样一种文化属性之下的广告传播,必须以尊重公众的自主权利和个性自由为前提。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This article traces the emergence of a multisensual aesthetic in the works of modernist avant-garde artist and poet Mina Loy. Loy's creative efforts were heterogeneous, spanning multiple media: a poet and painter, she was also a designer, actor and inventor. Seeking to instantiate herself in a cultural climate which tended to objectify the female body, Loy's multisensual art aimed to make the viewer/listener/reader sense as she did, and, in so doing, made important advances in the cultural configuration of women as whole, complex beings worthy of intellectual, physical, artistic and spiritual presence in the world.

Loy's assemblage art of the 1950s is shown to be a radical attempt to push the medium of collage into a more complex dimensionality in an effort to represent emerging understandings of perception and consciousness, positioning her as a major contributor to a defining art form of modernism. Bolstered by an appreciation of her own body as sensually charged and relational, Loy ascertained the simultaneity of present absence, connectivity and juxtaposition characterizing collage. This article articulates how, by troubling normative conceptions of dimensionality Loy's assemblages underscore the material and textual aspects of language explored in her collage-inflected poetry.  相似文献   

19.
安静 《阅江学刊》2012,4(2):106-112
"何时为艺术"是美国美学家纳尔逊.古德曼在反思"什么是艺术"的基础上提出的艺术哲学问题,其目的在于解释先锋艺术颠覆传统艺术哲学所带来的理论难题。"何时为艺术"从符号功能的角度重新定义艺术,试图把艺术与科学统一纳入到制造的世界中。这不仅是对艺术定义的一次新尝试,同时也是新实用主义者对艺术与生活相关联的进一步推进和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