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曾几何时,那悠远苍凉的蒙古长调像溪流一样潺潺流入我的心扉,我不禁感叹这神奇的旋律竟能如此让我感动,使我久久不能忘怀。尽管我常常能听到蒙古长调,也只是所唱的人不同,场合不同而已。直到有一次,在新疆茫茫草原上听到的蒙古长调令我至今难忘。那是在今年8月的一天,我在巴音布鲁克草原采访,半路上下起了大雨。司机带我们到开都河边的一户牧民家里避雨,那户牧民是司机的一位老友。毡房的主人烧起牦牛粪,生起了火,很快,毡房里溢满了奶茶的香味,然后主人宰好了羊,煮上了肉,我们被邀请留下来吃晚饭。到了晚上,雨更大了。主人邀请他的一位年长…  相似文献   

2.
敬鼻烟壶     
敬鼻烟壶,是鄂尔多斯蒙古族人民的一种古老的传统礼节。它同汉族人的握手,西方人的拥抱一样,是最为常见的见面礼。有客人到家中,主人家男女老少必先取出各自随身携带的鼻烟壶,由年长的人开始,依次递给每个客人。客人接住主人的  相似文献   

3.
2009年1月1日上午,湖北省恩施市芭蕉侗族乡高拱桥村的枫香坡侗寨挂着"山里香"这块牌子的农家小院,显得格外热闹。这户人家的主人冯兴超夫妻俩正忙得不亦乐乎,他们选择了今天杀年猪,并邀请了几位特殊客人,共同庆贺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恩施州民宗委主任向国成是今天的特邀嘉宾,记者随向主任一同前往。当我们一进农家小院,冯兴超的妻子刘美就给我们递上一  相似文献   

4.
鸡头敬客     
侗族人十分好客,而且特别讲究礼节。客人到家,必然以酒相待,用鸡鸭作菜。吃菜时,主人必然首先把鸡头鸭头或爪敬给客人。此时,来宾应双手接过,或者转敬给酒席上的长辈。这是侗家以诚待人的礼节。关于这一礼节的兴起,有着一段传说:  相似文献   

5.
马奶酒飘香     
马奶酒,确实是一种上好的饮料。哈萨克族夏牧场上的每座毡房,都飘着马奶酒的清香。毡房里热情好客的哈萨克族妇女,不仅每天给劳动归来的亲人准备好马奶酒,而且还经常用它招待远方的来客。走的人困马乏的行路人,如果在夏牧场上突然见到哈萨克毡房,就会喜出望外,好象已闻到了马奶酒那浓烈的香味。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采访途中,被侗族吴大爷一家热情留宿,深深体会到他们待客真诚周到。第二天早起,偶然发现床头有一张《家庭待客十条规定》——一、客人进门,全家起立,笑脸相迎,打招呼问好,并且要一直陪同。二、妯娌倒水,主妇沏茶,兄弟递烟。要用双手把茶、烟、水送到客人手里。茶要空出碗的五分之一,划火点烟要先客后已。客人洗脸吋,主人要站在他的身边,以便随时准备给客人倒水。三、客人如果是长辈、老师、领导、远客,要让到火塘头上坐,自己最好坐在客人对面。客人谈话要注意听,不要随便插话,不要抬腕看表、左顾右盼、打哈欠。有事不能陪同客人,要说明原因,表示歉意。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都有淳朴好客,讲究文明礼貌的共同之处,但方式方法却有所不同. 佤族来客后,主人必然敬酒.先用中指蘸一滴,弹在地下,这是敬祖先,接着自饮一口方敬客人,客人得伸出右手,手心向上接酒杯,表示谢意.如吃鸡肉,客人得把鸡头敬主人,以示尊敬.酒席上,千万不要用手摸头和耳朵,也不要向女孩子赠送东西.  相似文献   

8.
毡房歌声     
从哈密市乘车北行,翻过海拔2800米的天山达坂,便到了令人神往的辽阔的巴里坤草原.7月的草原牧草青青,山花烂漫,毡房棋布,整个草原如同一幅美丽的绿毯. “冰峰上最珍贵的是盛开的雪莲,沙漠里最珍贵的是潺潺清泉,边防站就是咱牧民的家哟,如同羊群迷恋着绿色的草原……”悠扬动听的歌声吸引着我们走向毡房.真巧,正赶上一场有趣的哈萨克民间谜语的猜谜游戏.出谜  相似文献   

9.
一头牛还给了大队,黑污的毡房也送回给吝啬的管理员。到了新绿涂染的5月末,小学校迁徙到了大队部。由传奇的李庆哥一把瓦刀盖起的大队部礼堂旁边,三间西屋归了我们。  相似文献   

10.
回归草原有人说一个民族就是一首歌,这话说得有一点绝对。可是,假如你对一个民族一无所知,那么了解它的最好最方便的途径兴许就是听听这个民族的民歌,从民歌里面你可以感知到一个民族最内在、本真的东西。我从2003年以后就主动地回归草原,不是作为草原的客人,而是作为主人去管理一片草场,去放牧一群羊儿,去深深呼吸草原上或潮湿或干燥的空气,去坐在草坡上看着朵朵白云不停地变幻,于是,渐渐触摸到草原民族和民歌之间的血肉联系,渐渐清晰地感受到蒙古民歌那种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妙处。蓝天、白云、骏马,这是我还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蒙古人时,对…  相似文献   

11.
侗乡茶文化     
<正> 侗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侗族人民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生活习俗中所表现出的种种文化现象,虽历经曲折,仍一直保持下来。以礼貌、文明为特征的侗家茶,便是侗族跻身于中华民族文化之林的一种别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形式。侗家茶别具情趣、美不胜言。每到侗寨主人让客人洗尘后,便连续端来三杯茶,第一杯茶谓之“生姜茶”,即用腌制的酸辣姜下茶,表示给客人清心;第二杯茶谓之“糖茶”,即用  相似文献   

12.
雪莲花盛开在高高的雪山上,只因在雪山顶峰她才会如此美丽芳香;雪莲花还是一种名贵的药材,可为人们解除病痛,给人们带来健康。十届全国人大藏族女代表益西央宗就像是一朵美丽芳香的雪莲花。  相似文献   

13.
夭空是一个巨大的蓝色的大毡房盖在草原上。草原是天空的花裙大毡房里面装着数不清的小毡房恰似天空落到草原上的群星部落毡房掀开。星星漏出一串星火不眠的星星包不住不眠的歌地上的星星装饰了草原的夜晚草原上盛满敲击天门的锵锵之音听阿肯弹唱冬布拉是一只展翅飞翔的百灵鸟百灵鸟头上长着两根洁白的羽毛两根羽毛上下来回翩翩地跳动百灵鸟发出了婉哦动人的吾响百灵鸟闪着苗条的杨柳腰又招人喜爱又惹人烦恼哥在后面追,妹在前面跑乘着婆要的春风飞上云霄地上的两把冬布拉在弹唱天上的两只百灵鸟在起舞琴声如风一般地刚健歌声如云一般地柔软…  相似文献   

14.
日光城春意     
春节连着藏历年,藏汉各族同胞互相拜年祝福,高原日光城拉萨沉浸在欢乐中.藏式小楼里,每有客人到来,主人就端起一个装满麦??、人参果,插着酥油花板、青稞穗的“竹素琪玛”五谷斗,客人捏几粒麦粒扬撒开去,祝福“扎西德勒”(藏语,意为吉祥如意).接着主人敬献青稞酒,客人诚挚地用无名指蘸点酒弹向空中,连饮三杯.  相似文献   

15.
伊犁放牧图     
越过天山山脉白雪覆盖的层峦迭嶂,便是新疆的主要畜牧区——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这里有幅绝妙的放牧图:绒绒绿草一直铺到山腰,毡房象白莲花般开在无垠草原上。毡房思,散发着奶茶的芳香;毡房外,妇女们哼着喜悦的歌子挤奶、捻线、擀毡。近处,孩子们乘牛骑马去心爱的牧读学校学习,远处,剽悍的牧民驰骋在  相似文献   

16.
听友人复述过已故著名作家汪曾祺先生生前所讲的一个故事:在内蒙古大草原上,有事出远门的人只需背负一条生羊腿,便可以不必为一路上的食宿所担心。每当日暮黄昏,孤独地行走了一天的旅人,只消将背负的生羊腿献给前往投宿人家的主人,便会蒙人以一饭相款、设一榻供眠;次晨客人动身前,留客人家的主人会主动交给他一条新鲜的羊腿,让其带上继续赶路。汪老称他本人就曾背  相似文献   

17.
一哈萨克诗人库尔班阿里这本诗集的名字——《从小毡房走向全世界》,就是很富有诗意的。从小毡房走向全世界,这说明了多么巨大的变化,说明了多少有意义的事情。哈萨克是我国境内人口较少的一个民族。在解放前的黑暗岁月中,哈萨克族人民跟其他兄弟民族一样,遭受到反动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只有在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在我们这个自由平等的民族大家庭中,  相似文献   

18.
乡行     
正我们这代人,很多人没有故乡。我的父亲母亲在1945年冬因工作离开了故土,来到他们不习惯的冰天雪地的东北。印象中,父母总与当地人有一种距离,就像客人与主人之间的客套。虽然我们出生和成长在这里,却对父母的家乡有着浓厚的憧憬,似乎我们有两个家乡,一个在生养我们的这片黑土地,而另一个在父母描绘的大山里。早些年家乡不通火车、汽车交通不便,父母在异乡一  相似文献   

19.
彭晗 《民族论坛》2009,(9):8-8,7
<正>仗鼓舞,欢快祥和;霸王鞭,粗犷大方;打花棍,铿锵有力;击渔鼓,古朴明快。一会儿"兔儿望月",一会儿"二龙戏珠",一会儿"明月戏蝉",一会儿"鹞子翻身"。走进张家界市桑植县芙蓉桥白族乡,不管您是从哪儿来的客人,当地热情好客的白族群众都会给您献上丰富多彩的白族传统文化表演。  相似文献   

20.
藏族酥油茶     
如果你到藏胞家作客,热情的主人会首先捧给你一碗滚烫喷香的酥油茶。制酥油茶时,先将茶叶放在壶中煮熬、过滤,乘热将茶汤倒入特制的桶内,放入盐巴、酥油,然后用一根木棍在桶里上下捣动,使之融合而成。有的地区还放入花生米、核桃仁、芝麻等。藏胞一般是随做随喝,客人上门总要以此茶相待。喝时一手端碗、另一手二指托底,边喝边加,直到告辞时,才可一口而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