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孰”是“熟”的古字。《说文解字》:“孰,食饪也。从(?)声。”本义是加火把食物煮熟。而后,“孰”被借去表示疑问的代词,通常指人、指物,相当于“谁”、“什么”、“哪一个”的意思。后来为其本字选了新字“熟”,所以“孰”、“熟”成了古今字。“孰”的本义逐渐消亡了,而假借义却被经常使用了,“孰”本来是实词,后逐渐虚化,变成虚词了。“孰”作为疑问代词,其意义和语法功能还是比较好理解的。如:①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  相似文献   

2.
<正> 1984年前后,我国高教界曾展开过一次大规模的讨论,其中心议题是:大学是否办成教学和科研“两个中心”,孰先孰后?这场论争言犹在耳,1987年底至1988年春,一次规模更大的讨论再次席卷了整个高教界.这次论争的热点是高等学校的“第三职能”,即为社会服务问题.这前后相继的两次大讨论,冲破了我国高教理论界的沉闷空气,反映了传统的教育思想、价值观念正在遇到日益强劲的挑战.这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尤其是经济领域的变革推进  相似文献   

3.
郭在贻师《楚辞解诂续》一文(刊中华书局《文史》第十四辑)谈到:《离骚》“索藑茅以筳篿兮,命灵氛为余占之。曰两美其必合兮,孰信脩而慕之”?其中“命灵氛为余占之”与“孰信脩而慕之”二句当为韵,而“占”、“慕”二字实不相叶,于是此二韵乃成为注家聚讼之点。文中特征引了各家主要说法,并提出了自己的新解。  相似文献   

4.
着重从话语理论的角度重新评价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学论争,论述话语维护和颠覆文化霸权的两面性,力图揭示历次文学论争的实质——谁能说话?说什么?怎样说话?明确新的文化霸权和真理意志是如何在一次次文学论争中得以形成和确立,及其对上述争议性问题给出怎样的“正确”答案,进而为阐释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一次又一次文学论争现象提供新的理论资源和思维角度。  相似文献   

5.
“与抗战无关”及其评议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与政治的密切结合,既是五四文学革命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形成的一种传统,也是五四文学革命以来中国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一项基本内容.但是,文学与政治要不要结合?文学与什么样的政治结合?怎么结合?这也是五四文学革命以来不同政治观,文学观、审美情趣的文学家们论争不休的问题之一.1938年12月至1939年4月,中国抗战文学界围绕“与抗战无关”展开的论争便是其中的一场尖锐激烈的论争.本文拟就这场论争及其评议加以清理与再认识.  相似文献   

6.
在中西医孰优孰劣的论争中,国学大师章太炎对中国传统医学遗产采取分析的态度,认为既不能对中国医学"弃如土苴",也不否认它与西方医学相比所暴露出来的弊病;既捍卫传统中医,又不摒弃西医。主张中西医兼容,取长补短,对于中医的革新及发扬光大有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说“读破”     
“读破”是训诂学常用的一个术语。它指的是改变一个字原来的读音以表示其意义的转变。例如《古文观止》解释《报任安书》里引的一句谚语就用了读破这种手段:“谚曰:谁为去声为之!孰令平声听之!”第一个“为”注明读去声就有别于后面那个通常读平声的“为”了,前者是介词,后者是动词;将“令”字通常的去声读法,改读为平声意思也由“命令”改为“使”“让”了。从中可以看出,一个字的读破可以表明它的词汇意义以及语法意义的变化。借助读破这种训诂手段,象上面引的这句谚语就不难理解出它的“给谁去做,教谁来听”的意思。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各种文体中,使用“谁”、“孰”两字的情况较为普遍。作者通过对《三国志》、《六度集经》……《百喻经》等九部文献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着重从分布和用法两方面对魏晋南北朝疑问代词“谁”和“孰”作了比较,揭示了二者的发展和变化以及特定语言环境下的含义。  相似文献   

9.
“问题”与“主义”的论争在本质上还是意识形态内在规定性的冲突。五四以来两种思想谱系分别以不同的变形进行着思想的交锋。从《新青年》和《每周评论》演绎出的思想史命题来看,今天的学术立意不应该总是停留在孰胜孰负的判别上。作为启蒙思想史的一桩公案,“问题与主义之争”是思想史上一次双赢的典型个案。  相似文献   

10.
前不久,笔者在偶然的机会中读到陈丽琳同志的一篇短文:题曰:“白日”与“白首”孰好?”(载《南充师院学报》一九八二年第二期)读后颇感其说难信,所以,改易其题,以抒己说,并向陈丽琳同志及读者请教。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相似文献   

11.
关于“风骨”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风骨”之我见魏洪泉自《文心雕龙》问世之后,注释、研究者继踵,成果卓著。但对“风骨”二字的理解,历来分歧较大、解说不一。特别在六十年代,学术界对“风骨”内涵的论争尤为热烈,时至今日尚存论争余波,然而却未得出共识性的结论。故而笔者结合往昔论争的各家...  相似文献   

12.
~~舜为何又叫“重华”@苏燕$大庆石油学院人文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 @李德民$大庆石油学院人文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8“舜”是何人?“舜”和“重华”这两种称呼谁先谁后?“舜”一词为何意?“重华”一词又为何意?二者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本文认为“重华”的称呼在先,“舜”  相似文献   

13.
在古代汉语的一种疑问句中,“孰”、“与”经常连用,形成一种“……孰与……”的习见格式。句中的“孰与”,从语法角度分析,它是怎样一种结构?从语义角度训释,它究竟表达怎样一种内容?对此,历代语法学者问或有所论述。如清人王引之在他的《经传释词》中说:“书传中言之‘孰与’者,皆谓‘何如’也。”他认为“孰与”盖等于“何如”。杨伯峻先生在《古汉语虚词》一书中也持相同看法,他说:“‘孰与’还可以组  相似文献   

14.
夷夏之辨对于中国佛教的影响,集中体现在儒、释、道三教关系之中.佛教同儒道二教的矛盾冲突从佛教传入之日起,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但是,由于中国传统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宽容性、调和性,三教之间一般能够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因此,“夷夏之辨”就其本质而言,是文化问题.狭义的“夷夏之辨”的论争实质是佛教与中国本土文化主要是道教谁优谁劣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小孩可以入托儿所,但你听说过猪也可以“入托”吗?在河南省荥阳市却确有其事,农民把猪“托”给合作社,由合作社提供从喂养到出售的一条龙服务。半个月前,农民张建将9只猪仔寄养在“托猪所”——荥阳市广武镇衡心合作社。生活在这里的数千个伙伴,分别来自广武村及周边十几个村庄。在荥阳广武,如今猪仔“入托”成了时尚。猪仔“入托”和个人饲养孰优孰劣?张建算过一笔账:一头猪从出生到出栏,要4个月。在家养,平均喂三斤饲料猪仔儿“入托”成时尚农民们算账多赚了长一斤肉,由合作社统一喂养,两斤半饲料长一斤肉。一头猪可节省饲料40公斤,每公斤…  相似文献   

16.
田玉荣  吴强 《社区》2005,(3):14-15
“星光计划”的实施为社区“日间照料”提供了服务的硬件条件。然而服务有谁来做?服务资源由谁提供?服务的费用怎么收取?服务的质量由谁评估……这些困惑越来越成为社区老年人照顾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一九二○年代中期张竞生提倡"美的人生观"与"美的社会",积极参与五四"科学与人生观论战"的论争:"理性"与"情感"究竟孰重?这个论争是启蒙时代以来连结欧亚的跨文化现象。张竞生主张"美的社会"应以女性为中心,因女子长于"情爱"及"美趣",而男子重"理智"及"实用"。为何女性富于情感,就是未来"美的社会"的中心?究竟"情爱"与"美趣"如何产生连结?张竞生的"美的社会"概念,受到达尔文的启发。本文探讨19世纪中叶以来达尔文主义所衍生的解读,如何对现代美学、现代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甚至女性主义等,产生重大影响;张竞生并非特例。而"女性中心说"这个中文词汇,是从英文原文翻译成日文后,中国知识分子—包括张竞生—直接挪用的。这是一个跨文化的社会学概念,连结了欧洲、美国、日本及中国鼓吹改革两性关系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18.
有一天,人类的各种情感特质聚会到一起。当“无聊”打第三个哈欠的时候,“疯狂”说:“我们来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吧?”“兴趣”颇有兴致地扬起眉毛,而“好奇”则忍不住地问道:“怎么个玩法呀?”“疯狂”向它们解释道:“我闭起眼睛来,从一数到一百万,这段时间你们要找地方躲起来。谁最后没有被我捉到,谁就算是赢家。”“热情”举双手赞成地在“愉快”身边跳起了  相似文献   

19.
这时代变化得也真是够快, 怎么与时俱进也都跟不上它前进的脚步。甭说别的,单就这新事物、新名词就够你应付的。若干年前,谁知道什么叫“三陪”、“二奶”?可如今对“妻妾成群”也见怪不怪了。去年从报上看到,  相似文献   

20.
写作文都离不开写事情。“事情”这个词儿,大家都熟悉,可是你仔细琢磨过它的含义吗?这个词儿发明得多么绝妙呀!事与情本来是两码事儿,但是它们凑在一起,挨得那么紧密,似乎在告诉我们:他俩是一对双胞胎,有“事”就有“情”,谁也离不开谁。我经常批阅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