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该项研究通过控制被试识记阶段的认知定向 ,考察记忆、联想同义 (或反义 )词、判断发音正确性三种不同的认知定向任务对单嗓音源和双嗓音源听觉词记忆的影响。实验结果的方差分析显示 :认知定向主效应显著 ;源呈现方式主效应不显著 ;两因素的交互作用效应显著。结果一方面进一步支持记忆的加工水平说 ;另一方面表明当注意资源被引向低水平认知加工分析时 ,低水平加工信息的复杂性将起到抑制高水平加工分析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上的应用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的广泛使用,使传统利用教材和教师单向讲解为主的外语教学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文章从认知理论出发,阐述其对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尤其对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指导作用。并从多媒体素材的选择、整合及其课件的辅助教学功能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文章指出多媒体辅助外语教学的焦点应从学生的认知角度出发,进行多媒体与课堂教学内容、教师主导作用及学生主体地位的优化整合,以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3.
运用丈献资料、心理实验测量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肇庆学院55名不同水平组定向运动员的认知方式及6项心理感受性指标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专项训练对定向运动员认知方式的场独立性和操作思维敏捷性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学习迁移率与操作思维敏捷性呈非常显著负相关,即操作思维越敏捷,越能产生正迁移;认知方式与学习迁移率、不同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即学习正迁移率越高、水平越高的定向运动员,其认知方式越趋向于场独立型;不同水平与操作思维敏捷性呈显著负相关,即水平越高的定向运动员,其操作思维越敏捷.  相似文献   

4.
对双重编码理论、认知负荷理论以及多媒体画面各元素的认知功效进行了概述,据此得到多媒体课件设计的理论基础。在重点讨论基于认知理论的多媒体课件设计的五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认识到多媒体课件的设计要服务于教学任务与目标,其落脚点是促进学生的意义建构与知识表征。  相似文献   

5.
社会认知理念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形成参与实践活动能力的过程。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为社会认知教学理论的实施提供了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多媒体与认知成分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这一探讨基于多媒体的学习环境的适宜性。讨论的结果包括:(1)多媒体技术可以提供多种表征,但需要考虑认知负荷的限制;(2)未来的研究需要关注空间能力与可视化教学之间的交互作用;(3)如何设计多媒体学习环境以适合不同先前知识丰富程度的学习者,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之一;(4)多媒体学习环境的设计不应该只关注学习兴趣,还应该关注动机激发的内在过程。  相似文献   

7.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认知语言学,开创了一个“认知”时代。把认知语言学和文学结合起来,是一种全新的尝试,也是一种必然的选择。认知语言学的诸多理论,给新时期的文学批评,带来了新的契机。而文学批评也对认知科学尤其是认知语言学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认知语言学家研究人类大脑的认知思维,形成了科学系统的认知图式,而认识作家、读者的认知思维,也是正确解读文学作品,挖掘其实践意义和理论意义的关键所在。认知语言学使得文学批评从“形式”走向“认知”,也使得文学批评的四要素达到了空前的和谐融洽。  相似文献   

8.
认知语言学要通过语言分析来解释隐藏其后的认知规律,这一规律就是语言形成的认知过程。在我国的修辞学研究中,认知被深入地运用于隐喻的研究中,而鲜用于其它修辞格。本文以认知语言学的视角,对对照辞格的对立面的认知意义进行分析。对照辞格的对立面互为前提形成新的认知语境,具有常规范型的关系并相互制约。对立面涉及两种认知域,说话人常侧重于一方并要求听话人注意他的侧重点与倾向。对立面具有信息性与规劝性特征,满足修辞话语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正确使用各类英语参考工具是培养英语认知能力应具备的基本技能。然而目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工具书教学较为薄 弱,无法全面激发工具书的潜能,实现其真正价值。英语工具书教学应以培养工具书基本认知和使用能力为任务,以实现深层 认知和理性认知为最终目标,遵循资料性和方法论并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为不教、学为续学的原则,引导学生从感性认知 向理性认知升华,从被动认知向主动认知过渡,真正实现英语工具书的教学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0.
过去定向者认知加工特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时间定向是个人行为和思想所偏好的方向,主要指向过去的客体和事件.本实验以148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高过去定向组,低过去定向组)×2(自我参照,他人参照)×2(消极的过去信息,积极的过去信息)混合设计考察了过去定向者认知加工的特点.结果表明:高过去定向的个体对有关自我的过去信息加工深度深,能产生较好的回忆;并倾向于优先加工与自我有关的消极信息.过去定向者的认知加工具有类似自我图式的性质.对产生该效应的可能原因进行了讨论,并指出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研究性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改革相结合的一种较好的范例.以CAI技术和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信息技术的特点,将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整合,创建新的课程教学模式,是信息时代对教师提出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设计了常微分方程课程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方案的总体目标和教学方案的具体实施,并从创设情境、探求新知、简单应用和小结与评价等四个方面设计了一个具体的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临床动物生理生物化学实验是一门基础理论与专业技术紧密结合的应用性专业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临床动物生理生物化学实验涉及的领域不断扩大,检验项目日益增多,检验技术已呈现出自动化、模块化、电脑化的现代化模式。临床动物生理生物化学大实验是学生综合运用兽医知识的平台,并使其在不断发展建设中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3.
网络课程的设计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课程的质量是影响网络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课程设计的水平,对网络课程的设计模式进行了研究,介绍了各种设计要素的可选方案,评述了其教学效果、技术难度和经济性特征,并以典型范例描述了网络课程的设计方案,以期为新一轮的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思政课在线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新生事物,正在影响传统教学的模式。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使得传统课堂教学难以开展,高校不得不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思政课在线教学全面取代了线下传统课堂。本文以济南大学思政课在线教学为例,从教学双方和教学效果出发,调查分析疫情期间思政课在线教学现状,思考并讨论如何让思政课在线教学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导学的概念是对教学概念的拓展。导学模式是在充分的师生互动的条件下,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辅导使学生学会整合学习资源,以任务研究为组织形式的一种开放式的学习模式。文章根据《报纸编辑学》的学科特点,针对当前《报纸编辑学》面临的挑战,提出把导学模式引入《报纸编辑学》的教学的新闻学科教育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6.
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必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新形势,要以调整课程结构、改革数学内容为核心,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7.
“形势与政策”课作为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构成之一,是新时代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在信息化时代,其传统教学模式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基于课程即时性的显著特点,高校可以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课程教学向“线上+线下”的信息化模式转变,从而提升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北京科技大学通过探索“形势与政策”课信息化教学模式,在把握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增强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提升教学评价的规范性和完整性等方面,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经验和做法,为进一步提升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实效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8.
“翻转课堂”是近几年兴起的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同时也是与慕课关系密切的前沿教育理念。文章以其理念为指导,分析基于慕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中应用的可行性,并构建适用于该课程的“三阶段”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调查问卷和对比检验,证明该模式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知识的吸收,获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在国际教育合作背景下,福建农林大学引进的农业生态学(Agroecology)课程与福建省甚至全国高校双语课程相比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回顾了中加合作《农业生态学》双语课程的引进和适应过程,以及其作为福建省"精品课程"的教学体系、风格、方式及其建设成效;最后作者提出从促进国际交流、加强教材建设和教学成果的推广应用等3方面努力把该课程建成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立体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核心阵地。由于该课程教育责任的重大性、内容的广博性与时代的变迁性,单一的教学模式很难适应本课程的教学需要。以专题教学为主,融合“讲、论、看、读、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之“立体教学模式”,不失为一种好的课堂教学模式。它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学结合起来,体现了“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理念,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弘扬了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