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父亲王承礼共留下六十余部篇专著和论文。他曾全面铺开吉林省的考古工作 ,并将吉林考古与东北、西伯利亚、朝鲜、日本考古结合起来 ,进行比较研究。他致力于渤海史研究 ,写出一篇篇这方面的论文。尤其是《渤海简史》的出版 ,使他成为享誉国际的渤海史研究专家。他还把研究视角扩大到契丹史、辽金史以及东北现代史等方面 ,完成一个个科研项目 ,成就了他的学术事业  相似文献   

2.
契丹辽文化的研究领域成果突出 ,诸如《契丹族文化史》等多部论著 ,对契丹辽文化的各个层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中国辽金契丹女真史研究会名誉会长王承礼先生 ,他多年来的主要研究成果是在渤海史、辽史、东北历史与考古等方面 ,辽史研究则侧重于辽代文化、宗教、礼仪习俗等方面  相似文献   

3.
我校历史系东北地方史研究室,主要从事东北近现代史的教学、科研工作。目前,开设和讲授东北近现代史、东北开发史、东北抗日联军史、东北沦陷史、东北历史沿革、中华民国史等课程。在基础研究方面,该室依靠自己的力量或与其它单位合作,撰写了《张作霖》、《张学良将军》、《现代东北史》、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东北史研究中出现的列强对东北的经济侵略问题,以东北最早开埠的营口港为基点,从港口的对外贸易出发,运用比较借鉴的方法,总结了列强对东北经济侵略的共性。研究结果表明,列强对东北的经济侵略是以鸦片为突破口,以商品倾销为手段,以掠夺资源为最终目的。该研究对东北经济史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金毓黻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东北地方史专家,他一生爱国爱家乡,积极从事东北地方史及渤海史的研究和写作,完成了<渤海国志长编>和<东北通史>的撰修工作,同时发表了大批有价值和有影响的论文,阐明了中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东北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并以大量的事实驳斥了日本帝国主义妄图掩盖其侵略中国东北的种种谬论,宣传了爱国主义思想.因此,金毓黻是一位爱国主义的史学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近代东北灾荒史的资料现状、研究现状、未来展望等三个方面,对近代东北灾荒的研究现状以及资料情况进行了宏观概括,并对该领域的学术未来走向进行了设想,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7.
《明清东北史研究论集》于1995年12月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收论文52篇,计42万字。该书多方位、多视角论述了东北区域史等方面的内容,形成了作者研究明清东北史的体系,弥补了许多研究问题的空白。该书的特点是:研究区域广博、研究主题集中,分析深刻,富有创见.以史为鉴,启迪今人。  相似文献   

8.
一东北地方史的研究工作,近些年来,取得可喜成果,先后有《近代东北史》、《东北地方史稿》、《现代东北史》等专著问世;虽然东北地方史的研究,早在卅年代即有成果,但如此科学地系统地对东北地方史进行研究,并撰写出系列专著,还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才实现的,这些专著的问世,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东北地区地方志的编写,必将做出巨大的贡献,是值得东北史学界庆贺的。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来海外中国东北边疆研究的主流话语脉络有三:其一为"民族国家"语境下的20世纪初期日本"满洲"研究,表现为非正义性与非理性;其二为由拉铁摩尔"农牧对立"观引发的"征服王朝"研究及其在战后日本学界的发展,其核心观念是将辽、金、元、清等王朝视为独立于中国史之外的游牧政权史;其三为"内亚史"与"新清史"研究,其特征是以"内亚"视角观察中国东北边疆,认为边疆影响中国。此三类研究,其本质特征都是以近代西方"民族国家"话语解释中国古代东北边疆,甚至直接割裂了中国与东北边疆的关系。从根本上看,这些海外中国东北边疆研究面临着两个基本矛盾:"民族国家"话语的普适性危机与西方"边疆"观念在中国的不确性。  相似文献   

10.
东北边疆地区不仅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而且也和伟大祖国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研究东北边疆史既有学术价值,也有现实意义。作为东北边疆史的又一项新成果,李凤飞先生主编的《东北边疆史料学》已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一部全面、系统、翔实介绍、研究中国东北边疆史料的专门性学术专著。这部著作凝聚了十几位中青年学者的心血,既收录了《史记》、《汉  相似文献   

11.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文艺界出现了“东北热”。今天,东北风格的文艺形式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东北文艺现象也引起了更多关注。东北艺人怀着强烈的使命感,对弘扬东北文化的自觉追求使源自于东北地域民间文化的东北文艺现象从边缘走向中心,成为与政治文化、商业文化和大众文化紧密包容的主流性文化和文艺,改变了中国当下主流文化的品质和格局,对中国文化和文艺的发展历史都将产生重要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仅就民国时期东北移民潮形成的历史原因作一探讨,主要从东北地区地广人稀的移民空间与垦殖的需要,移民图生存、求发展的主观需要以及军阀政府实行了有利于移民的政策等方面进行述论。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儿童文学创作显现出一定的模糊性,从接受主体的年龄界限到模糊文体的产生,从创作方法、表现手法的综合到艺术风格的变异等,都是如此.这些模糊现象的存在构成了这一特定历史阶段儿童文学的模糊状态.东北近10年来儿童文学创作就是显著的实例,极有必要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14.
辽西走廊在东北亚旅游圈中的区位优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中、日、韩为主体的东北亚旅游合作有着良好的背景与现状。辽西走廊地区的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众多,在东北亚旅游圈中有着区域比较优势。发展东北亚旅游合作要加强机制和制度建设,加强东北亚旅游比较优势的研究,加强降低旅游成本与方便旅游手续的研究,加大当地旅游产品的国外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5.
张学良于1928年执政东北并兼任东北大学校长,他坚信国家富强之关键在于人才的培养,他多次捐出私产,倾力发展大学教育。在张学良主办大学教育、推动东北高等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完全体现出他吸引人才、厚待人才、重用人才之观念,他的努力最终使得东北大学这一地方大学在30年代初跻身中国一流大学的行列。分析张学良的人才观念,能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一历史人物以教育振兴东北的爱国爱乡情怀,并冀图对当今的大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和某种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奉系军阀统治时期,奉系军阀出于对实用性人才的迫切需求,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其以“实用”、“实利”为出发点的职业教育宗旨,颇具特色,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相似文献   

17.
徐世昌与清末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7年,徐世昌以东三省总督身份领导东北地区的经济建设。他从清理财政、整顿金融入手,力图打开局面。继而着力振兴农工商业,促进三省经济结构的近代转型。事实证明,徐所施行的种种举措不仅推动了东北地区经济近代化的历程,为后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东三省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抵制了日、俄的经济侵略活动。  相似文献   

18.
王统照是一位"诚笃,严谨"①、"朴实,诚挚"②的作家和学者,也是一位"一丝不苟地担起全部责任"③的编辑.以新文学的"美、善、知",去"感化"、"薰浸"读者的心灵,让"真的文学的根"由"人之心内茁生",是王统照自觉的文学使命,也是他自觉的编辑使命.在中国现代文学出版传播史上,王统照是一位有着真诚风格、"真"的心性及其哲学理性的编辑大家.其魅力缘于他的赤子般"纯念"和孺子般"真诚".他倡导"不阿私"、"不回避"、 "不唱高调"、"不容‘市侩主义'"、"不‘骑墙圆滑'"的编辑批评态度,反对言过其实的标榜和心怀歹意的攻讦;主张编辑鉴别"只以作品的价值为准","视其艺术的如何为准,绝不有所偏重";编辑方法"不必一律从同,像每一个作家一样,各有其姿态与风格".探索<编后记>作家作品评介及专栏介绍和世界文学译介的编辑特性与侧重;认为,编辑是作品与读者的推介者、整合者、批评者、鉴别者、倡导者和刊布者.王统照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与文坛各路名家一起共同把文学出版物编辑水准推向一个高峰,其编辑范式被借鉴袭用至今.  相似文献   

19.
秦弓 《南都学坛》2011,31(4):66-70
张道藩由于政治身份的缘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素以负面角色登场。实际上,他也是一个留下四部创作剧本、并有翻译剧本的剧作家。四幕剧《自救》发表之后很快被搬上舞台,并引起热烈讨论,有对其反封建价值及其隐喻的民族自立意义的肯定,也有对其疏离民族危机、远离大众生活的批评。今天,回到20世纪30年代前期的历史背景来看,《自救》确有清浅的一面,但也不能否认其正面价值。关于张道藩《自救》剧本的评价,关系到如何准确把握现代文学复杂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铁路是经济发展的先驱,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北地区的近代化进程。日俄两国在东北铁路网的资本很大一部分是强行输入的,两国经营铁路的主要目标是侵略与掠夺,尽管我们无法忽略其客观作用效果,但这永远不能与它所带来的破坏性、侵略性以及对东北人民的压迫相提并论,它给东北地区所带来的深重灾难罄竹难书,根本不是这些客观作用效果所能弥补得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