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梁晓声 《社区》2009,(8):4-4
读书——不,更准确地说,所谓“读”这一种习惯,对我已不啻是一种幸福。这幸福就在日子里,在每一天的宁静的时光里。不消说,人拥有宁静的时光,这本身便是幸福,而宁静的时光因阅读会显得尤其美好。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不成熟”的领袖人物中,瞿秋白的人格是独具魅力的。这种魅力来自其独特的文化个性:“本我”的书生本色、“自我”的志士情怀、“超我”的君子风范。  相似文献   

3.
放飞理想     
巍巍高山对白云说:“我羡慕你的自由自在。自由自在就是我的理想。”白云对高山的私语若有所思,“看你多好,坚定不移,临乱不惊,你的情怀就是我最高的追求。”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平庸者奢求伟大;贫困者钟情于富贵;默默无  相似文献   

4.
家国情怀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所在,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凝聚民心的强大精神动力。近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三次伟大飞跃,充分展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理光辉,同时也昭示出人民领袖家国情怀的伟大人格魅力。毛泽东的家国情怀内涵丰富,是中国共产党人家国情怀思想的理论原点和思想资源;习近平的家国情怀是毛泽东家国情怀的当代形态,体现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新时代培育家国情怀,要注重弘扬传统忠孝文化,顺应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把握中华民族“三个起来”的发展逻辑,倡导知行合一的实践原则,促进家国情怀与世界情怀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5.
开始进入我们会议主题之前,先谈谈我对岳阳的两个印象。“印象岳阳之一”是“净”,干净的街道一目了然,干净的空气一闻便知。影片《私人订制》里说远离雾霾,应去海南,其实大可就近,湖南岳阳便好;“印象岳阳之二”是“静”,观夫岳阳楼、南湖藏书楼,心中之雾霾亦可飘然而散,不自觉内心宁静,给人远离尘嚣之感。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最近某大学一位著名教授讲:“学术是我生命的延续,学生是我子女的延续。”充分体现了教育的大爱文化,教师的大爱情怀。  相似文献   

7.
一、两难的选择 世界上的每个个体总是被动地附属于或主动地依附于某个群体,“我是某族人”“我属于某群人”的归属感会使我们内心获得宁静,这就是所谓族群认同或者文化身份的问题。理想的情景是:我认为我属于某群人,那个群体也接纳我,我们相安无事、各得其所,在身份的家园中悠游自在。可是世界上总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处于身份与文化流离失所的困境,“就像触犯天条,遭天谴,而从这个理想的身份乐园中放逐出来,永远回不了那从来没有进去过或者本就不存在的身份家园,只有靠着行西西弗斯般的徒劳无功而又周而复始、  相似文献   

8.
红翼 《老友》2012,(4):65-65
我从实践中感到,养生保健需要“三心”“两意”。所谓“三心”,即常怀平常心、不泯稚童心、坚守宁静心。所谓“两意”,就是随意和刻意。先说“三心”。一是常怀平常心。平常心是一种心境、一种境界。有了平常心.对生活的满意度就会大大提高,不断提升幸福感,更加热爱新时代。有了平常心,就能与世无争,不攀不比,安于平淡。  相似文献   

9.
秋天     
“一年中的四季惟独秋,是最浪漫的时节”我喜欢秋天,喜欢秋天的风,喜欢秋天的落叶,喜欢秋天的情怀。我的星座是射手,都说射手座的人喜爱自由,我也是一样,我爱自由的风。在我眼中,风是银白色的,银色的风,让人间所有东西都带上了闪亮的色彩。我爱风的华丽和潇洒,爱看它吹舞我的长  相似文献   

10.
欧阳娜 《社区》2005,(18):38-38
我刚刚移民来美国的时候,对我所居住的社区非常满意,因为它与耶鲁大学融为一体,环境宁静优雅,我不知道邻居们是否有钱,但是他们至少是白领,体面的邻居和整齐的住宅,使我认为我至少住在一个中产阶级社区里。但时间长了,我对我的邻居们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就是我的美国“本土”邻居们的手头之紧,往往超出中国人,要看花钱的做派,似乎美国人比中国人还穷得多。我们的一位邻居朋友,父亲是一个顶尖名校的校长,年薪达50多万美元。她们姐妹二人,都受过名校的教育。自己还拿到博士学位。姐姐的夫君是一位著名物理学  相似文献   

11.
肖川 《社区》2014,(8):22-22
四十以后才明白,人世间最美的唯有情怀。倘若没有情怀,人们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利益算计、权钱交易,人的内心就会成为死寂的荒漠。正是情怀赋予世界以意义、色彩和美。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一个拥有情怀的人,才是真正会享受生活的趣味与美的人。  相似文献   

12.
(一)高贵傅聪先生曾在武汉举行钢琴音乐会,之前我心动了一下,因为喜欢读《傅雷家书》。但终究没有去,虽然湖北剧院距离我家很近。我的痼疾——只在属于自己的世界里听我喜欢的音乐,享受宁静。后来从报章得知,音乐会氛围不佳,老先生多次起身抗议听众的无礼,心中怅然。我相信那样激烈的反应是源自先生对音乐的虔敬,同时对于傅雷先生一次次在家书中嘱咐儿子为人行事的准则有了新的“明白”。如果留心每封家书的日期,很难想象先生是在怎样的身心痛苦之中为儿子指引人生却无一字颓废、憎恨。“莫扎特的作品不像他的生活,而像他的灵魂。”“后代人…  相似文献   

13.
摩罗 《青春男女生.妙语》2010,(12):I0018-I0018
“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世上。”巴尔蒙特的这句话,自从我第一次读到它,就几乎一天也没有忘记过。诗人就像一个从来没有受过伤害的人一样,如此诚挚、欣喜、宁静地歌颂着大地、阳光和人欢马叫、喧腾不息的世界。  相似文献   

14.
在我很小的时候,父母亲就教育我要做个好人。我“接触”最早的好人大概首推“雷锋叔叔”了。雷锋做好事是随时随地的,并且不图回报。在我的印象中,这就是好人的“标准”。等我年龄稍长,又知道了另外一些关于好人的议论。诸如:“好人不长寿,害货一千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也许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吧,现在想当好人的人是越来越少了。连我自己也远不如幼小时单纯。倒不是怕“早死”或被人欺辱,实在是社会对做好事的人那异样的  相似文献   

15.
“虚静”观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重要的理论体系。古人以“虚静”为美德,因其反映了一种虚怀若谷、清静寡淡的高尚内在修养。人只有达到内心的纯净、宁静,才能更为深刻地感受外物,进而客观地对其进行评价。中国文人园林中空灵的意境则与哲学的“虚静”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它反映了园主人淡泊、旷达的性情,并能给观者带来内心的安静与平和。它以宁静、悠远、无我的姿态,向世人展示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简.奥斯丁是19世纪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也是一位具有浪漫主义倾向的小说家。她在《傲慢与偏见》中,现实主义的笔法下透出了不尽的浪漫主义情怀,她运用浪漫主义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塑造了许多人物,她把人物理想化,她崇尚幸福、美满的婚姻,向往自然、宁静的田园生活,这一切深刻揭示了奥斯丁及其作品的“理性其外,浪漫其中”的倾向。  相似文献   

17.
中国人自我观的新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的自我不同于西方人的自我 ,中国人常用“自己”与“我”来表达“自我”。但是中国人的“自己”与“我”却有其不同的含义和复杂的关系。中国人的“自己”是个体最真实、最核心的代表物 ,它具有实在性、自私性和狭隘性 ;中国人的“我”是在交际中用来表达“自己”的语言符号 ,是角色期待的结果 ,因此 ,中国人的“我”就具有了间接性、不真实性和虚假性 ;中国人用“我”来表达“自己” ,用“我”来与人交往 ,“我”是嵌套在“自己”上的外环。  相似文献   

18.
史学研究什么是“史学对象论”,史学关心什么是“史学理念论”。史学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关心人 ,而是关心人所特有的命运 ,正是这种关心才构成了史学理念 ,体现了历史学的人文境界。关心命运是历史学的一种情怀 ,这种情怀具有一种形而上的性质。史学理念一旦形成 ,历史学就会以前所未有的热忱和勇气去关注人类历史上的种种不幸、灾难、悲剧和罪恶  相似文献   

19.
影子 《北京纪事》2018,(3):86-88
卤煮,这个地道的北京传统小吃,没有几个人是不爱的吧,连我这个小北漂几天不来一碗都觉得馋得慌!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卤煮火烧的招牌,吃了这么多家,感觉都大同小异,但是“异”在哪,也说不出个一二来.毕竟我不是从小在这里生活,正宗的是个什么味儿也没有真正的了解.但对我来讲,感受这份老北京的情怀比品尝味道更重要.  相似文献   

20.
张载哲学中的生态智慧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解读和阐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对摆脱人类面临的生存困境来说,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将古典文本与现代观念相结合,对张载提出的万物“相感而应”,人须“立天地之大义”、“顺而不妄”的直觉意识,“大其心”、“体天下之物”、“民胞物与”的人道情怀,遵“天道”以求“天人合一”的道德理想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以期为生态伦理学的发展和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价值的精神养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