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一篇中指出: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G—W〈A Pm…P…W’—G’,是从货币资本出发,最后又回到货币资本。在这个循环中,预付货币资本G是起点,增殖了的货币资本G’是终点,生产过程表现为价值增殖的手段。因此,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G…G’,是产业资本循环的最典型、最一般的表现形式,它赤裸裸地揭示出产业资本的目的和动机是价值增殖,即赚钱。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货币资金也有它的循环运动。那么,社会主义的货币资金循环的公式和货币资本循环的公式有没有区别?区别在哪里?对于这个问题理论界正在讨论,这里,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罗莎·卢森堡、列宁和希法亭在围绕资本主义是否崩溃以及扩大再生产是否实现问题进行争论时分别侧重商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货币资本循环,都没有从三者统一的角度把握社会资本再生产问题。马克思在破解“斯密教条”的基础上,以价值的纯粹流动性为中介,揭示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差异,描述了社会总产品实现过程中作为资本的价值在两大部类之间的运动,指出这一运动以资本价值的流通为基础。“资本再生产图式”之所以能够透视现代社会的结构,是因为这一“科学抽象”将经验上升为知识论本身,范畴的运动蕴含了资本运动的现实。在《资本论》第二卷第VIII稿结尾,马克思坚持了对“货币资本循环”的重视,这一判断是基于MEGA2《资本论》第二卷第VIII稿结尾部分和对《资本论》第二卷理论体系的理解得出的。建立在“资本循环”是“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和“商品资本循环”相统一的结论基础上,马克思的资本再生产理论能在更广阔的解释视域中观照资本再生产与当代国际资本循环的现实。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在论述社会资本再生产时指出:货币资本“表现为发动整个过程的第一推动力”。“资本主义的商品生产,——无论是社会地考察还是个别地考察,——要求货币形式的资本或货币资本作为每一个新开办的企业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动力。”①这段话常被理论界引用以作为证明货币在社会再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和货币政策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的理论依据。一、货币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的动力”的理论内涵马克思关于货币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蒋生产过程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的结论,从逻辑上加以概括,无非包含下面两层意思:一是货币资本不仅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微观意义上的单个企业的推动力,而且是整个社会宏观意义上的社会再生产的推动力;二是货币资本不仅是新开办企业的初始动  相似文献   

4.
利润范畴在《资本论》中据有重要的地位。它是马克思整个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在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劳动价值理论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重要的中间环节。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利润范畴在《资本论》中的地位。 利润范畴是马克思分析社会资本总体的始点 在《资本论》第一、二卷中,马克思是以产业资本为典型展开分析的,一些经济范畴都是围绕着产业资本的运动规律而一个个展现在读者眼前的,这时,马克思抽象掉现实存在的各种具体资本形式是理论分析上所必须的。但是,作为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仅仅停留在抽象阶段是不够的,还必须由抽象走向现实的具体,所以,在《资本论》第三卷中,马克思说:“要揭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 (第29页)马克思在进行社会资本运动的整体考察时,为什么首先从利润范畴的分析着手? 我认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即社会资本总运动过程,既是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统一,又是各种不同形式的资本(除产业资本以外,还有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农业资本等)在社会再生产总过程中各种具体运动过程的统一。马克思在分析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总体资本运动系统时,始终抓住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这一实质。马克思指出,  相似文献   

5.
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一篇中,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资本循环理论。这一理论以资本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相统一为出发点,阐明了单个产业资本的运动形态及其循环的连续性,进一步揭示了资本的价值增殖的本质。如果舍弃它的资本属性,掌握这些基本原理的精神,对于我们认识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规律会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多次学习本篇,深感应该注意下列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溶合成长,形成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是马列主义政治经济学帝国主义理论的核心。理解和掌握战后金融资本,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银行资本的实质借贷资本是产业资本在运转过程中游离出来的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也是产业资本进行扩大再生产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转中,一定数量的货币,不管是用于生产还是用于流通,不管是进行积累还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考察资本循环的三个阶段时指出,资本要经过购买、生产、售卖三个阶段,依次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形式。而售卖阶段是商品的致命飞跃,因为商品卖不出去,商品资本不能转化为货币资本,资本的循环就会中断,生产就难以继继进行。社会主义企业的资金运动也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努力做到商品适销对路,保持商品产供销的衔接,保持流通渠道的通顺,才能有效地扩大社会再生产。而这一切都需要通过市场来实现。要实现商品——货币——商品的转化,就必须发展多种商品流通渠道,这在经济不发达的民族地区尤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各民族之间的团结。本文拟从民族地区的实际出发,分析多种流通渠道的必要性及其形式和实现多渠道流通后需要研究调整和正确处理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一篇中,阐述了资本循环的理论。今天学习它,对于我们认识和掌握社会主义企业资金循环的规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果,搞好经济调整,加速四化建设,有着重大意义。 一、资本循环是流通过程和生产过程的统一 我们知道,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家为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使他的资本不断的循环。马克思讲,资本循环是通过三个阶段进行的:第一阶段是购买阶段,即资本家垫支货币在市场上购买劳动力和生产资料。通过这个过程,货币资本变成了生产资本。第二阶段是生产阶段,即资本家将买来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结合起来进行生产,结果生产出一种新的商品。这种新的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认为,虽然商业资本既不创造价值,也不创造剩余价值,但它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商品资本的职能独立化,只要它在社会总资本中没有超过必要的比例,将会使社会总资本中专门用于商品流通的资本,小于由产业资本自己经营商业活动所需要的资本,从而节约了社会总资本,或提高了社会总资本的效能。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产业资本占据了主导地位,商业资本从属于产业资本,并从产业资本的剩余价值中分得平均利润。商业资本的周转代表了不同生产部门若干资本的周转,因而它缩短了各部门产业资本的周转时间,…  相似文献   

10.
金融资本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基础。因此,对金融资本是否已经消失的争论,关系着我们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经济本质,是一个带根本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非常重大的现实问题。 在资本循环的过程中,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态变化是依次发生的统一的  相似文献   

11.
在《资本论》第一卷中,马克思分析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揭示了资本的本质,论证了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论》第二卷是研究资本的流通过程,考察资本运动的规律性,以及剩余价值的实现问题。第二卷的第一部分是关于资本循环的理论,在这里,马克思抽象地考察了单个产业资本在运动中的形态变化。我们学习马克思的资本循环理论,认清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资金运动的规律性,对于我们管好和用好资金,提高经济效果,是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是阐述资本的流通过程的理论,在《资本论》第二卷中,马克思通过资本的循环与周转剖析了社会总资本实现的条件,即价值增殖过程是怎样实现的,生产是怎样扩大的,在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物质资料又是怎样实现的。马克思的科学剖析,尽管是从资本主义生产入手的,但对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提出了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可以说是与世长存的。斯大林说:“马克思的再生产公式决不只限于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它同时还包含有对于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不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范围内研究,而只是在产业资本范围内进行研究的。马克思在分析两大部类比例及其相互补偿问题时,是以全社会只有产业资本作为前提,而把非产业部门的需要舍象了。说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的前提是产业资本,根据是什么呢? 第一,从马克思《资本论》体系来看。再生产理论主要是在《资本论》第二卷中论述的。我们知道,《资本论》第一卷是以产业资本的个别资本作为研究对象,它主要是揭示资本主义生产实质。第二卷的第一、二篇研究了资本的循环周转,其对象仍是产业资本的个别  相似文献   

14.
创业资本不仅是一种新型的投融资方式,更是一种从产业资本中分离出来的专门执行企业研发阶段投资职能的独立资本形态,它具有独立的资本人格化代表———创业资本家,执行着独立的资本职能———创业企业研发阶段投资职能,有着独立的赢利目的———获取创业利润。创业资本从产业资本独立出来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它是第三次科技革命和金融创新的产物。创业资本在运动目标、运动形式、运动结构和运动所体现的社会关系上具有与产业资本既联系又区别的运动规律;创业利润的实质是对创业垄断利润的提前支取,其最终来源是创新劳动,实现来源是创业资本特殊的虚拟定价方式。在上述意义上认识创业资本才能推动当前萧条的创投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资金空转不但包括不经过产业过程、始终以货币资本的形态在金融体系内部自我循环的第一种形式,而且也包括货币资本在转化为生产资本或商品资本过程中的阻滞和缓流,这是资金空转的第二种形式。流动性的泛滥提供了资金空转赖以存在的土壤,制度性利差、汇差导致的套利空间催生了票据融资、进出口贸易途径的第一种形式资金空转,而传统银行和影子银行监管差异导致的监管套利诱发了影子银行途径的第二种形式资金空转。防范资金空转需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推进利率、汇率的市场化以及全面强化对影子银行的监管。  相似文献   

16.
资本形式演变与虚拟资本形成的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资本形式演变的历史出发,考察了产业资本和虚拟资本之间相互关系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指出资本的本质就是获取利润,生产过程只是获取利润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资本本质上都有一种不用生产过程作媒介而直接获取利润的欲望.资本的利润和利润率因素是各种资本形式演变的内在根据,无论是产业资本的初始形成,产业资本增殖环境的不断变化,还是产业资本向虚拟资本的演变.20世纪70年代以后,虚拟资本脱离生产领域发展的"自治"和"独立化"倾向迅猛发展,成为产业资本的控制者和调节者,开创了人类收入分配和存量财富再分配制度的新纪元.现代虚拟经济活动已从实体经济的工具和手段转变为实体经济的目的和出发点,从经济活动的配角转化为整个世界的主人,从一个普通的市场机制转变为你根本就无法逃避的一个无处不在的制度幽灵.  相似文献   

17.
一在前市场经济中,资本通常以其历史形式商人资本的形式而存在,处于流通领域之中,游离于生产领域之外而独立发展。而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则截然相反,资本支配着生产的每一领域和每一环节,并且产业资本支配着商业资本。这一巨大的历史转变开始于商人资本向生产领域的渗透...  相似文献   

18.
资本运动从来就不囿于一国之内,在资本的自我增殖运动中,无论从单个资本在世界市场上的流通过程看,还是从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过程看,最初的民族资本往往也具有国际的性质。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础。马克思早就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资本的循环过程从来就由资本的国内运动和国际运动组成。以商品资本的国际流动为媒介,将各国生产结合在国际社会再生产过程之中,成为总过程的一个独立因素,这是资本运动国际化的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19.
长青企业:经济学视角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经济学角度上分析,长青企业所以能跨越不同经济形态而持续发展,是因为它们是一类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特殊异质企业:它们能随市场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动态地对生产函数进行适应性调整并产生异质的生产函数;它们与市场的关系不是科斯式的单一替代关系,随着市场形态的演变,通过形成并强化市场资本使科斯企业边界缩小并在科斯企业边界外生成虚拟边界,两个边界之间构成了对企业发展起保护作用的虚拟企业地带。推动它们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要素是组织要素、科技要素、知识要素和市场资本要素,其中市场资本使它们的发展获得动态粘性。它们的资本构成不仅包括货币资本和人力资本,还包括市场资本,这三种资本在长青企业形成了缪尔达尔向上循环积累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20.
资本的历史本性在于追求自身的无限增殖。植根于这种历史本性,造就了资本发展过程中的文化逻辑:一方面形成资本的文化形态,从而资本拓展了自身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是对文化权力的追逐,从而实现对社会的全面控制。文化产业化既反映了资本形态创新的需要又是资本实现对社会全面控制的根本途径。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语境下,要发展文化产业但不能把文化产业化作为文化建设的方向和目标,同时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本身应给予规范和引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