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历史叙事与农民情结--沂蒙文化语境中的赵德发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德发的长篇小说"农民三部曲"是他步入中年之后的代表之作.赵德发用现代主体意识去照亮农民的精神世界与他对农民文化的温情和热爱之间的矛盾,既体现着历史叙事的丰富和深刻,也潜在着悖论性的冲突和困惑,这种因文化立场所带来的创作困境在当代农民小说创作中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新历史小说”,自生成之日起就存在着命名、指认等一系列问题上的争议。这一现象的出现,除了与其自身内涵和外延的不确定性有关之外,还与认知的视角和理论的转换密不可分。本文从概念述析和阶段演变的角度出发,渐次过渡到“历史”和“叙事”的问题。鉴于域外存在的理论背景,当代中国的“新历史小说”问题研究必须强调叙事的维度和历史的关联等侧面,而上述内容,正是认识这一现象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3.
革命历史记忆的建构实际上是一个历史叙事的问题,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关于革命历史的叙事经历了一个从革命的现实反映到革命的历史化讲述,再到历史的革命化讲述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来建立革命历史的整体记忆。革命历史的外在时间谱系和内在逻辑结构的确立,成为革命历史叙事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革命历史记忆的建构实际上是一个历史叙事的问题,新中国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关于革命历史的叙事经历了一个从革命的现实反映到革命的历史化讲述,再到历史的革命化讲述的过程,通过这个过程来建立革命历史的整体记忆。革命历史的外在时间谱系和内在逻辑结构的确立。成为革命历史叙事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反叛的文化叙事情结的探讨旨在纠正学界有关刘易斯个性孤僻、对社会抱有消极的仇恨心理的偏见。刘易斯的成长环境带给他的并非是学界所争议的仇恨和孤僻,而是对他小说文化叙事起着重要作用的非凡的观察力、准确的表现力、渊博的知识储备,以及追求美好揭示丑陋的意志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反叛精神。  相似文献   

6.
凌力的“百年辉煌”系列及《梦断关河》等历史小说,重视书写日常生活情景、家庭伦理亲情及个体情感欲望等,体现了近年来历史小说创作的生活化叙事倾向。它有利于营造真实的历史情境与历史氛围,丰富作品的审美特性,使作品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与人文内涵。同时,要求作家既要熟悉和掌握大量相关的历史资料;又要对生活化叙事进行思想和精神方面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新历史小说”,自生成之日起就存在着命名、指认等一系列问题上的争议,这一现象的出现,除了与其自身内涵和外延的不确定性有关之外,还与其叙事上的独特角度密不可分。有鉴于此,结合“新历史小说”出现的时代背景,通过对其结构特质的三个主要方面,即第一人称视角与“历史”同步、聚焦变换与情感演绎、民间视野及其视点应用进行阐释,就成为一道重要的逻辑线索。  相似文献   

8.
长篇历史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出现与繁荣,是时代的需要与作家群体文化自觉的自然体现。在我国当代文学史上,《李自成》《康熙大帝》《清明上河》分别代表着长篇历史小说发展的不同阶段。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的出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这牵涉到我们的文学作品对于历史上的农民起义的表现方式与文化立场问题。《李自成》获得时代的厚爱不是偶然的,一方面是时代的需要,一方面是他长期的艺术积累与思想准备,一方面是他独特的表现方式。大历史与小历史及其互动问题成为文学发展的新命题。真正代表新时期以来我国长篇历史小说突破成就的不再是姚雪垠,而是凌力、唐浩明、二月河他们。他们因为思想解放而不断超越历史,使长篇历史小说的表现方式进入一个新阶段;其主要标志就是文化发展的多元化表现。进入新世纪之后,高有鹏的《清明上河》则意味着我国长篇历史小说再一次进入一个新阶段,即以风俗描写与历史文化生活再现为标志形成的文化生活的不断复原,历史文化的艺术表现方式表现出民族文化自觉的成熟品格。  相似文献   

9.
汉唐盛世的文治武功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极为辉煌。当代国人的“汉唐盛世情结”,是中华民族的独立与伟大复兴的自信历史根基。因此,“汉唐盛世情结”有利于中华民族复兴梦的实现。只是,我们在向历史看齐之时,还要“睁眼看世界”,处理好汉唐形象与当代中华民族复兴后国家形象、历史上的中华民族复兴进程与当代中华民族复兴进程、民族自信与民族自大、汉唐盛世中汉族成就与少数民族成就、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五大关系,把培养中华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与积极西学结合起来,方能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0.
“新历史小说”,自生成之日起就存在着命名、指认等一系列问题上的争议。这一现象的出现,除了与其自身内涵和外延的不确定性有关之外,还与认知的视角和理论的转换密不可分。本文从概念述析和阶段演变的角度出发,渐次过渡到“历史”和“叙事”的问题。鉴于域外存在的理论背景,当代中国的“新历史小说”问题研究必须强调叙事的维度和历史的关联等侧面,而上述内容,正是认识这一现象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历史文学:面向全球化的新语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面向"全球化"新语境的历史题材创作不仅在小说、戏剧和影视等方面取得了全面繁荣,也为文学反思民族历史、建立全球化的对话关系提供了新的契机.在这一认识背景下召开的"中国现当代历史题材创作"国际学术研讨会,突破性地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历史翻案"现象以及历史题材的概念内涵等新旧命题提升到历史观的层面展开广泛争鸣;对于影视创作中的庸俗化弊病,则提出了精神价值底线的新考量原则;从叙事学的角度进入对历史叙事可能性的探讨也别开生面;而新批评方法的实验和呼吁则直接针对严重落后于创作的理论批评.所有这些讨论表明,全球化不仅仅作为创作背景存在,它的影响已经深入地内化到历史题材创作的艺术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注重各地域文化的发掘 ,寻找各种族文化中的优秀因子 ,以此展现中国文学独有的审美观照方式 ,亦是张扬民族本土化文学的一条可行之路。同时 ,中国文学既要思索全球化文学可能的共有审美价值尺度———如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用高行健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的发言来说 ,就是“文学就其根本乃是人对自身价值的确认” ,“文学是对人的生存困境的普遍关照” ,继续从事未完成的“全球性”文化启蒙和在这种语境中对中国独有传统的创造性认同 ,这要求既师法西方经验更要在西方面前重塑“中国” ,以便在“全球性”文化语境中确立中国文化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13.
莫言的叙“史”小说依托中国20世纪的历史,还原裹挟于历史洪流中的民间生存本相,让读者在荒诞中品味到庄严。在《丰乳肥臀》中,作者借助一个患有“恋乳癖”的主人公——上官金童的独特视角对民间历史进行回望,开创了独具一格的历史叙事诗学。研究探讨小说文本的历史化叙事指向,分析其基于“人学”的平民史观以及历史叙事模式背后的文化隐喻,期冀让读者了解复杂、多维的历史语境与症结,更准确地把握莫言的历史价值观与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叙事传统中 ,历史文本是孕育叙事文学的具体母体。形成这种叙事传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一便是历史叙事中虚构、想象语境的营造 ,使历史文本具有了的文学素质 ,沟通了历史与文学 ,为今后小说创作的艺术虚构打下了初基。这种语境的营造与中国历史叙事的政治教化功能、史官的功能、先秦时期的神话历史化现象都密切相关 ,同时与史家惯用的以再造性想象描绘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表现方法分不开  相似文献   

15.
全球化、地方化语境中的方言电视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球化和地方化,从不同方向,以不同方式对方言电视剧进行了"去魅"。全球化文化的浪潮从内容和形式上,从生产模式到受众欣赏习惯、解读策略等方面对方言电视剧形成了很大冲击。文化地方性的多重表现也弱化了方言电视剧在文化地理学意义上的价值和代表形式。而方言剧的新尝试和探索也正是在全球化、地方化的双重语境中展开的,明确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加深对方言剧目前所处态势及其未来发展趋势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意识形态安全在国家安全中具有独特作用,是社会主义国家安全的深层内涵。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强化了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攻势,导致中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和社会价值共识的缺失,我国意识形态安全问题凸显。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和价值导向作用,促进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与价值体系的良性运行,将构筑起一道意识形态安全屏障,有效确保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相似文献   

17.
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是一种社会现象,要遵循在社会发展基础上文学质素积累突变的发展规律。文学的发展不可能超越和独立于社会历史之外,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作为一种通俗小说,拟话本更鲜明地体现了文学与社会历史的关系。拟话本的兴盛与明末清初商品经济的发展、文化思潮、社会环境的动荡变化以及文人群体的加入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后现代是当今世界流行的文化思潮,在其语境下的广告叙事方式经历了从文字到图像的转型。具体变化是在叙事目的未改变的前提下,叙事内容、叙事话语和叙事动作都出现了顺应后现代语境的转向,呈现出内容虚拟性、符际互补性和叙事非线性等新特征。这既是对新环境下媒介特征的适应,也反映了信息传递过程中互动主体心理特征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基于理性维度与价值维度辩证关系原理,建构分析"经济全球化语境与《资本论》的传播"问题的基本框架.原有的《资本论》研究范式与经济全球化语境在"理性与价值"的平台上不具有对话的可能,从而影响了《资本论》在经济全球化语境中的有效传播.新的《资本论》研究范式与经济全球化语境在"理性与价值"的平台上可以实现"张力性"对话,从而使得《资本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具有广泛传播的可能性.解决经济全球化语境中的《资本论》的传播问题,需要诉求《资本论》研究范式和传播范式的转向.  相似文献   

20.
面对不断加剧的全球化趋势,美国文化面临着一种自相矛盾的尴尬境地:一方面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极力推销其政治和社会的价值观念,同时大力推动其大众文化在世界各个角落的渗透,试图使世界文化“美国化”;另一方面,美国国内由于其多民族、多种族的社会结构,面临着越来越多元化的少数族裔文化发展诉求和文化冲突。本文以全球化为背景,试图对美国文化的这一悖论进行分析,揭示美国积极推动全球化的真正目的,透视美国社会中的各种文化冲突和矛盾,特别是对有关多元文化主义的争论进行分析,提出美国文化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发展趋势和特征———融合与多元化的相互依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