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集成服务提供商(Integrated Service Provider:ISP)为其客户企业提供商业信用,资金资源的重新配置将影响ISP和客户企业的运营决策和效益.为了实现双赢互惠的供应链目标,重点研究了基于商业信用和收入共享组合式合同的ISP与客户企业间的协调问题.首先,构建单一商业信用条件下ISP和客户企业的决策模型,分析表明商业信用合同能够提高客户企业和系统的存货决策量,通过调整合同参数可以改善两者的利润,但是单一的商业信用合同不能实现ISP和客户企业间的完美协调.在此基础上,构建和分析了商业信用和收入共享组合式合同下ISP与客户企业的协调模型,结果表明组合合同不仅能够协调系统达到最优状态,并且与单一商业信用合同相比可以进一步改善ISP和客户企业的利润,实现两者共赢.最后,给出了相应的算例.  相似文献   

2.
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制定是应收账款管理的主要内容,是企业财务政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主要包括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能否合理确定企业的信用政策,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利益.本文利用Excel函数建立一套完整的应收账款信用模型,以期为企业的管理者在进行项目决策时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供应链的价值分配研究——基于中间产品定价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杜义飞  李仕明 《管理学报》2004,1(3):260-263
通过建立价格决策的静动态博弈模型,简化各企业的成本函数和市场需求函数等假设条件,对独立企业、且不存在统一"权威"的供应链的中间产品的价格确定问题进行研究.讨论了不同企业分别拥有中间产品价格和产量决定权,即不同的博弈权力的分配,如何影响供应链中各企业的利润分配,从而得出了谁具有价格决定权,谁将获得更大的利润,企业独立的定价权力使得供应链整体利润不能达到最大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企业为了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不仅要在成本、价格上下工夫,而且必须大量运用商业信用促销。但是,有些企业的风险防范意识不强,为了增加产品销售额,在事先未对付款人的资信情况作深人调查、对应收账款风险未进行正确评估的情况下,盲目地采用赊销策略去占领市场,采用较宽松的信用政策,只重视账面的高额利润,忽视了大量被客户拖欠、占用的流动资金能否及时收回的问题,因而加大了应收账款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杨霞 《管理科学文摘》2011,(21):187-188
应收账款做为一种信用和促销手段提高了企业的竞争力,增加了销售量,促进了利润增长,被企业广泛采用。但应收账款拖欠是目前很多企业被拖垮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应收账款产生原因、管理不善弊端出发,阐述了企业在应收账款方面应采取的管理方法和措施,从而增加企业净收益,减少企业坏账损失。  相似文献   

6.
黄波  罗兵  孟卫东 《中国管理科学》2006,14(Z1):445-449
考虑订货商在信用期间将货款用于投资,提出了一种批量滞后支付且短缺量部分拖后的变质物品EOQ模型.证明了单位时间利润函数在一定条件下是订货期长度的上凸函数.仿真寻优和灵敏度分析表明,滞后支付对单位时间利润的影响主要来自投资收益的变化,服务水平、变质系数和短缺量拖后系数对订货商物料成本影响较大,对其它成本及单位时间利润影响较小,且短缺量拖后系数比服务水平和变质系数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7.
关于信用风险评价问题至今已经做了很多研究,各种信用评价模型与方法也已被开发.但是这些模型与方法几乎都是基于财务数据、股票价格或风险调研机构发表的各种调查结果.因为几乎所有的中小企业的财务数据都是非公开的,至今开发的信用评价模型与方法都不免成为无米之炊.为此,本文提出了一个新的途径,只需要根据销售额、顾客付款额、拖欠款额等日常业务处理数据来评价顾客企业的信用度.本文提出一个应用Bgging方法评价顾客信用的系统,其目的在于解决由于异常顾客数比正常顾客要少很多而带来的问题,提高分辨异常顾客的能力.本文所提出的信用评价系统将应用到一个实际企业的信用评价问题中,借此来验证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相似文献   

8.
二度价格歧视的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小我   《管理科学》2001,4(1):8-11
系统地讨论了二度价格歧视条件下垄断厂商的收益最大化条件和利润最大化条件 .首先分别讨论了线性需求函数和非线性需求函数情形下的收益最大化问题 ,接着讨论了线性需求函数和非线性需求函数情形下的利润最大化问题 .针对上述问题 ,本文均给出了严谨的理论分析和有关的计算公式 .本文的研究成果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供应链融资模式,保兑仓是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重要方案,其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提升了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使得中小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的资金支持。然而,随着市场状况的恶化,很多中小企业倒闭,核心企业承担大额银行贷款的连带赔偿责任。本文研究由单一的零售商(中小企业)和制造商(核心企业)组成的供应链中,考虑零售商的破产概率,由银行控制货权,供应商对剩余产品进行一定比例的回购,零售商以银行提供的承兑汇票作为结算工具进行融资的情况下,分析了零售商的最优订货量、供应商的最优回购率和银行的最优贷款利率的决策。并通过算例得出回购率的提高能鼓励零售商订货,提高供应链的利润。但是,回购率对银行利润的变动很大程度上受零售商破产概率影响。较高的回购率刺激信用良好的零售商提高订货量会增加银行的利润,对信用较差的零售商来说,订货量的提高会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提高,期望利润反而降低。所以,银行在提供保兑仓融资时,不仅要关注中小企业和核心企业的信贷偿还能力,还要加强贷款资金的监管,关注保兑仓融资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针对退化性商品,允许延期支付的条件下,分别从供应商和零售商的角度出发,利用斯坦博格博弈模型给出了其如何制定最优的销售和定购策略,以实现其利润的最大化。通过算例给出了这一问题的求解算法,并且分析了利率对于信用交易期限、供应商利润、零售商利润、销售价格、订购周期及订货批量的影响。为供应商信用交易策略和零售商库存决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网络外部性下的企业R&D竞争与合作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网络外部性函数引入D'Aspremont C和Jacquemin A(1988)的模型中,研究双寡头企业的R&D活动.每个企业首先确定自己的R&D投入,然后在产品市场上进行竞争.在R&D阶段有合作和竞争两种情况,在每种情况下讨论了网络外部性对企业R&D投入、最优溢出、企业利润和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网络外部性增强会导致企业R&D投入和企业R&D合作利润的增加,且企业的R&D行为有助于改善社会福利.  相似文献   

12.
三级供应链内中游企业纵向合作研发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纵向合作创新是制造业企业常用的技术创新模式.本丈利用三级供应链模型对Samitan Banerjee andPing Lin(2001)的二级纵向合作创新模型进行改进,研究了在M个上游企业、1个中游企业和N个下游企业构成的三级供应链中,中游企业的技术研发策略对技术研发效果和整个产业链体系的利润函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未创新的初始状态,中游企业的研发活动可以增加供应链上各级企业的利润;中游企业的独立研发策略会产生溢出效应,使上、下游企业利润增加;相对于独立研发策略,中游企业的合作研发策略可以获得更大的研发效果,更高的中游企业和全产业链利润.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个内生因素,企业中的代理问题可能会恶化企业的信用风险.通过将代理人与股东之间的最优合约模型嵌入到Leland-Toft内生违约框架中,研究了道德风险这一具体的代理问题对信用风险及信用价差的影响机制.结论表明:企业中的道德风险问题对企业信用风险产生明显影响,并且显著增加信用价差;对于描述道德风险的关键参数,论文建立的模型明确了它们在影响信用价差中起到的作用.由此,论文从代理问题的角度对“信用价差之谜”给出了合理解释.此外,文中也给出了债券价值、股权价值和内生违约边界的显性表达式.  相似文献   

14.
运用模糊聚类进行客户信用等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信用管理被认为是企业的生命,营销信用管理的核心是信用评估,企业可以分别对客户的经济实力、资金结构、经营效益等定量指标进行模型转换,对经营者素质、发展前景等定性指标进行人为评判,然后通过模糊聚类分析模型划分出不同的资信等级.企业在制定信用销售政策时,可以通过控制不同资信客户业务往来的赊销率和赊销天数,达到风险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生产性企业组织学习最优控制模型及其理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最优控制理论研究生产性企业组织学习活动的动态最优决策问题.以企业的概念性学习投资率和操作性学习投资率为决策变量,累积知识量、生产率、单位成本和废品率等为状态变量,计划期内的总利润为指标函数,建立了一个最优控制模型,其特点在于规范地描绘概念性学习和操作性学习对企业累积知识量、生产率、单位成本、质量以及企业利润的动态影响.根据生产性企业组织学习和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定量化表达的假设和定义.在假设和定义的基础上利用最大值原理分析了所建立的模型,获得了关于动态最优概念性学习投资策略和操作性学习投资策略性质的一些结论,将这些结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指出了在生产性企业组织学习实践上的含义.  相似文献   

16.
信用评级是衡量债务违约的可能性,因此评级体系要有违约风险识别能力,能够将违约客户和非违约客户显著地区分开.通过逼近理想点的思路,构建多目标规划模型求解最优的组合权重,并对中国某区域性商业银行1 814笔小型工业企业贷款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创新与特色一是以非违约企业的数据到正理想点的距离代数和最小为第一个目标函数,以违约企业的数据到负理想点的距离代数和最小为第二个目标函数,构建多目标非线性规划模型进行组合赋权,在满足了“非违约企业的评价得分越高、违约企业的评价得分越低”要求的目标下得到最优的组合赋权的权重系数,使赋权结果保证了评级模型能够将违约企业与非违约企业最大地区分开.改变了现有研究的组合赋权脱离评价目的的弊端,改变了现有研究中违约与非违约企业的评价得分存在大量重叠、对两类企业的区分能力低的弊端.二是通过检验“违约企业的信用得分是否显著小于非违约企业的信用得分”的J-T非参数检验,验证信用评价模型的合理性.改变现有研究忽略对信用评价模型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的弊端.三是经过实证,发现本研究建立的组合赋权模型的违约鉴别能力(Z=5.546)要高于现有研究的两种常用组合赋权模型、即基于方差最大的组合赋权(Z=4.298)和基于偏差最小的组合赋权(Z=5.182)  相似文献   

17.
缺陷品可完全退货的库存控制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对包含缺陷产品且对其采取完全退货策略的库存问题进行了研究.假设缺陷率服从均匀分布,以销售利润为目标函数,建立了考虑退货的缺货库存模型,通过优化求解获得最优订货量和最大销售利润.最后通过仿真分析研究了缺陷率对订货量和销售利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研究基于风险环境的企多层交叉信用评分模型与信用评级方法,解决同一地区具有多个地域、多个行业和多个企业的企业、行业和地域等具有二级或以上层级结构的企业、行业和地域信用评级问题.定义了地域信用形象,针对同一地域同一行业、不同地域同一行业、同一地域不同行业和不同地域不同行业等4种不同的企业层级结构,分别建立了企业信用评分模型、行业信用评分模型和地域信用评分模型,用以对企业、行业和地域进行信用评级.以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集团公司进行项目贷款申请为例,假定该公司同时在"好"、"中"和"差"3个不同的经济发展区域分别建立3个子公司,并分别计算了该公司及其3个子公司在不同地域信用环境影响下的信用评分值,然后综合计算了在不同地域同一行业下的具有多层级结构的公司多级信用评分值,给出公司相应的信用评级结果和银行相应的信贷策略.最后还给出了集团公司具有贷款申请资格的数值条件.该方法对集团公司的信用评级方法以及银行对集团公司的信贷策略及相应决策具有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信用中介机构在社会信用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健康、有序的发展对促进宏观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国家层面),以及微观信用管理(企业层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我国信用中介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出发,具体地分析了制约我国信用中介发展的若干因素,并就现阶段发展我国信用中介机构给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曹谨磊 《经营管理者》2011,(8X):252-252
<正>一、绪论菲利普.科特勒指出,品牌不仅仅是一个名称、术语和标记,而且是销售者向购买者长期提供的一组特定的产品、利益和服务。好的品牌能代表企业的信用和承诺,培养顾客忠诚度,为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品牌作为为企业创造财富与价值的重要无形资产,越来越受到各企业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