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选取了1978-2009年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的数据,对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变量间的动态关系,建立消费支出及其影响因素之间的长期均衡计量经济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和协整检验,得到了相关模型,并研究了各解释变量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消费需求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假说,采用Global Malmquist指数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算.结合2005年~2017年中国30个省市数据,采用两步GMM工具变量法对消费需求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路径进行检验.研究表明:1)总消费水平、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升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且研发投入起到部分中介效应;2)总物质型消费、城镇居民物质型消费及农村居民物质型消费均显著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且研发投入起到部分中介效应;3)由于物质型消费的挤压,总服务型消费、城镇居民服务型消费抑制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但研发投入遮掩了这种负向影响;农村居民服务型消费受农村居民物质型消费挤压有限,显著提升了经济增长质量,且研发投入具有部分中介效应;4)进一步研究发现,现阶段产业结构高度化对总消费水平、总服务型消费影响经济增长质量起着积极调节作用,产业结构合理化有利于总服务型消费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3.
吴艳  贺正楚  潘红玉  何平林 《管理科学》2021,24(12):104-123
提出了消费需求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假说,采用Global Malmquist指数对中国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算.结合2005年~2017年中国30个省市数据,采用两步GMM工具变量法对消费需求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路径进行检验.研究表明:1)总消费水平、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升中国经济增长质量,且研发投入起到部分中介效应;2)总物质型消费、城镇居民物质型消费及农村居民物质型消费均显著提升经济增长质量,且研发投入起到部分中介效应;3)由于物质型消费的挤压,总服务型消费、城镇居民服务型消费抑制了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但研发投入遮掩了这种负向影响;农村居民服务型消费受农村居民物质型消费挤压有限,显著提升了经济增长质量,且研发投入具有部分中介效应;4)进一步研究发现,现阶段产业结构高度化对总消费水平、总服务型消费影响经济增长质量起着积极调节作用,产业结构合理化有利于总服务型消费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们在追求物质上满足的同时更加注重精神上的享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外出旅游。本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借助于Eviews软件结合有关经济学理论对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旅游消费水平的经济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得到一些有关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分析城镇居民消费函数对于合理制定扩大内需的政策具有重大意义。本文根据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提供的相关数据,选取合适的函数模型拟合出城镇居民的消费函数方程,并对其进行了检验。最后对其包含的经济意义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6.
崔海亮  徐枫 《管理评论》2007,19(11):3-10
本文利用ARIMA模型研究了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的长期影响因素,在考虑中国特殊情况的基础上,对可能的影响因素样本进行了筛选,最终采用时间序列金融的研究方法,从统计上找出了影响我国同业拆借市场利率的主要因素。结果发现,一年期人民币银行贷款利率和回购利率对我国的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存在长期的正的影响。这个结果还可以从Granger因果检验和他们的理论关系中得到验证。最后,本文还给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我国私人汽车拥有量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汽车产业逐渐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汽车销售业成为热门,影响私人汽车拥有量的因素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选择了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1991-2010年共20年的相关数据,建立了计量经济学模型,并利用Eviews 6.0软件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检验,对最后的结果进行经济意义分析。  相似文献   

8.
李蕾  杨挺 《经营管理者》2012,(11):128-129
本文对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GDP为指标)与房屋的平均销售价格进行了序列稳定性检验以及协整检验,得到了两者取对数后均属于一阶单整变量并且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协整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分位数回归方法,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对数对房屋平均销售价格的对数值的影响进行了分位数回归分析,得出了经济发展水平是导致房价波动的显著因素,而且,通过选取14个具有代表性的分位点进行研究,发现在房屋的平均销售价格对数值的不同分位点处,国内生产总值对它的影响程度呈现出了一定的变化规律和细部特征。  相似文献   

9.
收入差距与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艳  范金 《管理工程学报》2007,21(1):6-11,35
本文采用AIDS(Almost Ideal Demand System)模型,研究了收入差距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影响的问题.根据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热点:耐用消费品、医疗、交通、通讯、教育、娱乐、住房,并补充居民生活必需品:食品和衣着,本文将城镇居民的消费品种分为9大类、将城镇居民按收入分为7组,同时添加反映居民收入分组的虚拟变量,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对联立方程进行估计.所建模型统计检验结果显示:模型能够有效地反映出不同收入居民间的消费行为的差异,并克服了采用分地区数据导致的估计拟合度不理想、参数显著性不足的缺点.主要研究结论是:收入差距对中国城镇居民的消费行为存在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耐用消费品,但在衣着、教育等消费上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经典经济学消费理论的前提下,将利率作为影响消费的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探讨利率变动对多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支出的影响。构建了经济计量模型对上述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影响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增长率的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和协整分析方法对1985至2007年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多重共线性、序列相关性和异方差进行了修正,建立了各经济因素与外汇储备的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影响我国外汇储备的因素主要包括汇率、国内生产总值、外债余额等,而外资开放度和外贸依存度对外汇储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小样本协整系统的检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Mon te Carlo 模拟方法, 给出了小样本容量下协整检验临界值的响应面( respon se su rface) 方程. 结果表明小样本协整检验的临界值不仅与样本容量有关, 还依赖于协整检验中 的滞后阶数. 最后对中国城镇居民的食品消费进行了小样本协整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中国统计年鉴上1990-2010年的时间序列统计数据,对影响我国财政收入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影响我国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比如国内生产总值、居民消费水平、税收收入、就业人数等。经过一系列数据的比较分析,本文认为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的消费水平对我国财政收入有着显著影响。本文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定量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和居民消费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外汇储备呈大幅增长的态势,由于外汇储备的增长会对我国的整体的宏观经济运行有诸多的影响,因此探讨外汇储备增长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国内经济的快速稳定的运行有重要意义。文章在吸收内生增长模型和新古典增长模型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另外在借鉴对外汇储备研究的相关研究成果基础上,采用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并采用了能体现时间序列数据特性的相关性检验,单位根检验、格朗杰因果检验等计量研究方法,对外汇储备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5.
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消费的变化,我国城乡居民旅游消费已经出现新的变化,本文从人口年龄结构视角对城乡家庭旅游消费进行理论分析,在微观家庭层面上,利用CFPS三期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家庭人口年龄结构对旅游消费支出的影响作用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我国城乡家庭旅游消费水平存在典型的生命周期特征;我国家庭旅游消费水平的生命周期特征与家庭的人口规模、青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等年龄结构指标密切相关,城乡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城镇家庭旅游消费水平受年龄结构特征和家庭经济特征双重影响,农村家庭旅游消费更多受经济特征制约;青少儿抚养比影响城镇家庭旅游消费的过程中存在人力资本的中介效应,健康人力资本存在明显的正向中介效应,加剧了青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家庭旅游消费的抑制作用;教育人力资本存在明显的负向中介效应,缓解了青少儿抚养比对城镇家庭旅游消费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1985-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我国平均消费倾向、基尼系数及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的误差修正模型,对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对平均消费倾向进行实证研究。协整检验的结果说明我国居民平均消费倾向与收入差距、消费物价指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即三者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从实证结果看,无论是长期均衡还是短期影响,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对平均消费倾向都是有较为显著地负向影响,且其长期影响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消费成为了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拉动力。城镇居民作为重要的消费主体,其消费结构的演变对于产业结构的调整至关重要。在研究最终消费的影响时,经典的投入产出需求拉动模型一般仅考虑消费总量的变化,但假设消费结构与最近调查年份一致,这种处理方法在经济结构调整时期显然将导致严重的模拟偏误。本文深入分析了城镇居民重点消费系数的时空变化的基本特征,进而依据消费理论选择若干影响因素对重点消费系数进行了面板回归,得到具有显著解释力的若干因素。基于所构建的模型,论文模拟了2015年城镇居民消费的拉动效果,首先使用回归模型得到重点系数回归预测值,并据此对2015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修正,进而使用修正的消费结构运用需求拉动模型计算了城镇居民消费对各产业的拉动作用,与传统沿用2012年的消费结构所得到的总产出测算值相比,结果存在显著的差异,发现使用消费结构不变的错误假设将显著低估对总产出的拉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Logit建模的投资者交易行为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我国的证券投资者究竟为何进行投资交易活动?本文简要回顾了国内外有关影响证券投资者交易行为的成因及作用效果研究的现状,采用Logit模型对3家证券营业部的400位个人投资者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投资者投资意愿的强弱与其对市场前景预期值、宏观环境满意度、政策监管满意度、上市公司认同度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并就如何增强投资者的投资意愿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量化人民币汇率和累计FDI对我国出口的影响,笔者运用计量模型分析方法,采用LM检验和协整检验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累计FDI增长和汇率的变动都对我国出口有所影响,但作用形式大不相同。累计FDI每增长10%,可带动出口增长1.02%,FDI的变动对出口的变动影响不大;汇率每增长1%,出口减少4.27%,也就是说人民币升值会带动出口的增长,而且汇率的变动对出口的变动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2000~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建立模型研究了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发现我国老年人口抚养比越高,城镇居民平均消费倾向越高;少儿人口抚养比对城镇居民消费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