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区域旅游协作已经成为旅游界业内人士的一种共识,对促进本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广泛的影响。伴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阻碍区域协作发展及利益相互倾轧的严重现象。本文从区域旅游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协同发展模式选择、协同发展路径的建立和运行等方面,对其加以梳理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政治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促进多民族国家政治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当前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政治发展的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政治参与的滞后性和民族传统政治文化的特殊性等。基于此,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经济、提高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和加强少数民族的政治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双循环的目的是保持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将其落实到位。这需要从中国改革开放揭示的中国特色实践道路中去探求,聚焦于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极。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极正在发生着"由点到面"的跃变,进入以城市为主导的经济集群化整体竞争新时代。都市圈(城市群)是带动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是构建双循环新格局的突破口。要率先促进都市圈(城市群)的形成和循环,充分发挥它们融合与转换的作用,以此带动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体可选择相对成熟的典型都市圈进行良性循环的试点探索。  相似文献   

5.
《琼州学院学报》2019,(6):30-37
城市群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最主要的空间组织形态。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城市群逐渐从分工合作走向协同发展。北部湾城市群已经形成了初步的合作基础和合作机制,合作领域也在逐步拓展。但在进一步协同发展中,面临着外部协同条件不理想、内部协同动力不足、协同机制不健全、合作领域不够深入等问题。加快北部湾城市群协同发展要重点抓以下四大方面:一是要抓住发展机遇,营造良好发展环境;二是要协调各方利益,增强价值协同;三是要完善合作机制,加快制度协同;四是要深化合作领域,强化路径协同。  相似文献   

6.
屠凤娜 《理论界》2020,(1):49-55
智慧产业集信息、科技、智能和智慧于一身,对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布局的优化,改善人居环境,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城市智慧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面临一些制约其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基于此,要提升智慧产业核心竞争力,加强人才队伍培育,完善管理制度,协同产业链发展,推动智慧产城融合。  相似文献   

7.
为应对当前国际国内的严峻形势,我国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则是内需最大潜力所在.要以城镇化建设为主线,畅通城乡循环和国内大循环,并在此基础上联通国内外,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良性互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要创新质量变革、完善效率变革和加强动力变革等方面的制度设计,唯有如此才能为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打下稳固基础.  相似文献   

8.
9.
哈长城市群是东北地区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重要集聚地,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北方开放重要门户.结合《哈长城市群发展规划》对大庆市的发展定位,分析哈长城市群建设为大庆市城市功能提升带来的机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大庆市城市功能提升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李剑玲  樊响 《河北学刊》2023,(2):156-163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与“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相比,京津冀协同发展仍有较大差距。至2019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是高度协同状态,而京津冀城市群是一般协同状态。京津冀城市群中生态子系统和科技子系统发展不协调是造成复合系统协同度低的主要原因。其中,R&D人员量、科学技术支出、有效发明专利数、规模以上高新企业个数、森林覆盖率序参量对复合系统协同度敏感性高。未来,应着力推进产业生态化,打造绿色增长极;全区域人才与科技联动发力,由虹吸改为辐射;构建一体化机制,重点提升河北地位。  相似文献   

11.
基于高职教育具有的开放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等特征,其人才培养质量有赖于政府的统筹、行业的指导、企业的参与。从系统学视角看,政校行企多个主体参与共同构建一个复杂的协同创新人才培养系统,是一种创新的人才培养理念。本文系统的分析了政校行企协同创新系统中各个主体要素(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的角色与定位,协同要素(目标、组织、制度)的功能和作用。提出了政校行企协同创新共育人才的实现路径,即协同目标的共聚、协同组织的构建、协同平台的打造、协同机制的完善、协同团队的共培。以期为高职院校协同创新育人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国际话语权是国际关系较量和博弈的重要指向,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提升国际话语权有利于破除中国式现代化议题在国际舆论场域的话语困境,彰显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模式的世界意义。国际话语权是内在因素和外部因素共同作用、交织叠加的结果,从内生机理来看,遵循话语供给—话语传播—话语认同—话语运用的递进逻辑;从外部机理来看,以综合国力、国家治理能力、文化自信为保障。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探索国际话语权提升路径,坚持理论指导与文化传承,丰富话语供给内容;多方协作与多点互动,增强话语传播能力;立足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夯实话语认同;关注人类现代化全球性难题,树立话语运用示范,形成与中国大国身份和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经济高质量发展,既要充分体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又要兼顾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还要能够有效统筹开放和安全。与“大进大出、两头在外”的传统开放发展格局相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不仅在经济循环的“重心”上有了新变化,而且在所依托优势上也有了新来源。具有新特征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可以同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上述三个维度产生推动和引领作用。其作用绝非超大本土市场规模优势和实施更高水平开放作用的简单叠加,更为重要的是,二者的作用力在不断地往返循环和良性互动中得以提升和放大,体现出双循环“相互促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逻辑。以经济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导向,必须深入贯彻实施党的二十大报告战略部署,即“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4.
赵英臣 《人文杂志》2020,(11):65-71
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各国带来严重冲击,也阻碍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但本文认为新冠肺炎疫情不会成为经济全球化的"终结者",相反,疫情之后的全球化将深入调整,各国在继续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过程中将更多考虑安全因素,世界经济本土化、区域化趋势将进一步加深,国家作为经济安全防护基本单位和核心主体的地位将进一步强化,"经济民族主义"在未来国际政治中的作用会更突出。中国秉持开放包容理念,坚定不移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同时发挥中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国内区域市场一体化;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提供高品质市场需求保障;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进一步促进和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做实做深"一带一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交通运输和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之间存在着相互反馈作用,不仅交通运输影响空间结构演化,空间结构演化反过来也影响着交通运输的发展.文章探讨了交通运输与城市群空间结构演化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城市群交通运输与空间结构协同发展的作用机理,对与城市群空间结构协同的交通运输发展路径进行了具体分析,并以长三角城市群为实证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城市化相互交织一体的今天,城市群以其特有的整体协同效应,在国际竞争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对比较优势这一概念及其分析框架进行梳理和重新界定,阐明比较优势的来源及其与规模经济之间的联系,试图在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下探讨比较优势对城市群内不同分工模式及其格局的决定意义.此外,本文还对影响城市群内产业分工格局的其他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城市产生与邻近分布是城市群系统形成的历史与地理基础,城市化效应、城市发展和城市联系的紧密是城市群系统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路径,基于城市异化的城市群协同发展机制是城市群系统不断发展的内在机制。我国城市群发展有单核心和双核心城市带动模式,发展战略主要有内部整合与协调发展战略、建设专门化产业区战略和外向型协作发展战略等。  相似文献   

18.
经济流反映了城市间相互联系的密切程度,体现出城市群内核心城市对周边城市的经济辐射力和周边城市对核心城市辐射力的接收状况,是城市群协同程度的重要量化指标之一.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三大城市群已成为引领国家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和重要增长极,通过构建引力模型,对京津冀和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经济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三大城市群的经济流呈现"分殊性"的区域空间结构特征,京津冀城市群的整体发展水平落后于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基于三大城市群在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交通运输量、信息强度四方面影响经济流的发展差异,京津冀城市群协同发展亟须借鉴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成熟的发展经验,在发挥核心城市辐射作用、聚集创新资源要素、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构建交通网络体系、完善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注入新鲜活力,以实现区域协同发展向更加均衡、更高质量水平迈进.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构造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在动态联盟状态下京津冀各区划协同发展的博弈演化过程,结果证明:作为动态联盟的协同发展的预期收益、风险成本和联盟资源是影响协同发展这一动态联盟的重要因素,据此提出基于动态联盟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路径,并以此路径为方向,从降低联盟风险、增加联盟收益、和提高联盟核心竞争力的角度提出合理化新建议,以促进京津冀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湖南城市群与产业群协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城市群规划建设理论与产业群协同发展理论,提出了城市群圈层结构体系并探讨了其与产业群的协同发展的内在关系,构建了湖南“3+5+6”绿色”城市群与四大“绿色”产业群协同区,建立了产业结构多目标动态随机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