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早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一些发达国家就把导游这一职业列入其社会职业之中,并将导游分为旅行导游、观光导游和机构访问向导三种。即将问世的由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组织编写的《中国职业分类大典》,也将导游作为一种职业列在第四大类"商业与服务"之中。一、导游服务在 旅游服务中的 地位和作用 1.导游服务在旅游服务中的地位。旅行社、饭店和交通是现代旅游业的三大支柱,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旅行社。因为旅行社担负着生产和销售旅游产品的职能,其招徕游客的多少直接关系到饭店、交通部门接待游客的数量和经济效益。旅行社的业务…  相似文献   

2.
李华丽 《社会科学家》2012,(6):77-79,87
现阶段,我国导游人员的薪酬制度存在着严重的不合理性,其根本原因在于旅行社的削价竞争.本文以海南为例,从海南导游人员薪酬制度入手,深入分析了旅行社业的竞争现状以及在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加大对旅游市场的整顿,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是加快海南旅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必然要求,并探讨相应的解决办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杜丽卿 《学术探索》2004,(10):53-55
目前 ,旅游业得到空前发展 ,然而旅行社民事侵权事件也时有发生。此类事件 ,轻则影响旅游者心情 ,重则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甚至人员伤亡 ,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旅游质量 ,侵害了旅游者的合法权益。作者从旅行社和导游之间的法律关系出发进行论述 ,反对“代表论”和“代理论”的观点 ,认为导游在执行职务时导致他人权益损害 ,旅行社应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由此提出导游“执行职务论”。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6,(6):80-87
从旅游商品及导游雇佣两大市场入手,利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动态博弈模型以及演进动态博弈模型分别对"游客—导游"以及"导游—旅行社"间的行为关系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导游诱骗成本、旅行社和导游群体的长、短期利益等变量的取值水平在维系两个市场的长期稳定均衡中至关重要。建议通过强化旅游主体长期价值观念、加大经营者短期行为成本约束、积极推动导游薪酬制度改革、建立旅游市场长效利益体系等相关举措以促进旅游市场机制的良性回归。  相似文献   

5.
当前,呼和浩特地区旅游业机遇与挑战并存。旅行社对导游和员工的激励,对呼和浩特地区甚至是内蒙古的旅游业发展影响很大。本文在对旅行社激励机制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指出了旅行社激励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与之相匹配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家庭科技》2013,(7):48
问:去年,尚清随一旅行社到外地旅游。旅行社导游吴某带团游览一处地势险峻的景点时,众多游客争相拍照。导游吴某未提示大家注意安全。在拍照时,尚清被同团游客赵某撞下陡坡将脚摔伤,后经治疗痊愈,她在治疗期间发生的医药费等费用应该向谁索赔?  相似文献   

7.
六、中国人故事 在里约热内卢负责我们行程的,是一家中国人开办的旅行社,老板娘亲自做导游.  相似文献   

8.
信息化建设是旅行社现代化运营管理的需要,营销创新、开拓市场的需要,实现有效沟通、转变形象的需要,但目前广西旅行社信息化建设仍处在初级阶段,在信息反馈、信息技术人员、信息化平台、资金等方面存在不足.对此,应借助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实现信息化改造与升级;实现业务骨干到高级旅游人才的转变;采用专业软件,实现信息化业务操作与管理;等等.  相似文献   

9.
论我国旅行社品牌建设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总体上看,全球已进入品牌时代,用品牌的创造来培育自己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在国际市场上与众多对手角逐的主要策略。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旅行社建设品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我国旅行社品牌建设策略:重视旅行社品牌的质量建设;加大旅行社品牌的服务支持;塑造旅行社良好的品牌形象;培育旅行社品牌忠诚的顾客队伍;加大旅行社品牌营销力度;加强旅行社品牌创新。  相似文献   

10.
论导游的心理品质及其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游是旅游业不可缺乏的一个组成部分,由旅行社组团的旅游者的旅游消费活动主要是通过导游的沟通来实现的,导游就是这一旅游群体的“指导者,”导游的心理品质直接影响着旅游者的旅游消费行为。社会主义旅游业的繁荣和发展,离不开导游的工作。由于导游工作的特殊性,使他们的常处于复杂而活跃的环境之中,他们不仅面临着各种不伺的旅游情境,还要与各种不同类型的旅游者打交道。日本人称导游为“无名大使”,英国伦敦旅游局称导游为“伦敦大使”,美国人称翻译导游是“祖国的一面镜子”,从此可  相似文献   

11.
房地产资产证券化就是把房地产投资转化为资本市场上的证券资产的金融交易过程。本文首先对我国发展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接着研究我国房地产证券化的现状和发展障碍,最后结合次贷危机美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的经验教训,从金融体系、法律法规、中介服务机构和信用评级体系等方面提出健康发展中国房地产资产证券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决策体制的形成与变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决策体制是中国政治体制的中枢系统,也是决定中国发展的关键因素。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决策体制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创建新中国的长期历史中形成的,具有其历史合理性。决策体制从建立到改革开放前呈现集中化的趋势。决策权力日趋集中的体制,存在着决策结构专业化分工程度不高、制度化程度低、偏重经验决策、决策过程封闭和缺乏自我修正与调节机制等弊端。改革开放后,决策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在决策结构、决策方式和决策机制三个主要方面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建设。决策体制改革的实践证明,以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为导向的决策体制改革,成功地应对了中国由经济和社会迅速变迁所带来的各种挑战。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决策体制的改革呈现出的基本趋势是:从个人决策向民主决策、从经验决策向科学决策、从决策组织高度集中向决策组织结构分化、从封闭式决策向开放式决策、从被动参与决策向自主参与决策、从决策非制度化向决策制度化的转变。一个中国共产党主导、多方参与、科学论证、过程开放、依法运行的决策模式在决策体制改革的实践中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3.
柴进  杨妮 《学术探索》2004,(7):33-36
目前 ,中国盐业面临严重的行业垄断问题 ,政企不分 ,不规范的食盐与工业盐二元管理模式是这一问题症结所在。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中国盐业在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 ,也需要相关法律制度予以保障和规范  相似文献   

14.
由于竞争不断加剧,中国教育背负着过多的责任,陷入生存的博弈之中。中小学生减负问题已走入囚徒困境,文凭热的不断升温已带来了许多问题。从理论上看,只有政府加大宏观调控的力度,改变问题的博弈结构并引导人们树立新的理性,才能使教育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完整的经济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科学地总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规律,深化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的认识。我们一定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为指导,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小康社会、和谐社会与道德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念的提出,使我们国家建设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和先进文化三位一体的总格局,变为同时构建和谐社会这样的四位一体的格局。从这个意义上说,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生活,不仅要使人民群众的整体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而且要使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得到提高,这也是“华盛顿共识”为什么会受到欧洲价值观和“北京共识”的严重挑战的一个原因。因为“北京共识”提倡的是实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但不要市场社会,同时还要引导市场经济,尤其是要用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去引导和塑造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7.
日本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同中介组织的有效指导密切相关,建立在立法和政府上下一条线的管理基础上,中介组织对中小企业发挥了积极的指导作用。这些经验对发展中国的中小企业很有借鉴意义。中国应加强立法、行政管理和中介组织建设以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反垄断法》的有效实施需要政府主导的监管措施,社会经济活动的专业化使得由专业行政监管机关行使管辖权是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恰如3Q大战中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监管活动。欧盟与美国对行政限制的规制经验,需要结合我国的历史传统和公有制实践。行政主体与经济主体之间并无截然的界限和实质区别,政府和任何公共团体均可依法从事经济或民、商事活动,或者以其行政权力帮助、扶持、强制企业限制竞争,客观需要将政府自身的反竞争行为与其它主体的反竞争行为平等地适用于《反垄断法》,如此政府的角色定位方能合理暨合法。  相似文献   

19.
培育骨干文化企业 提升文化产业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的发展阶段,虽然我国的文化产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仍然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世界文化产业发达国家相比存在着明显差距,要改变这种现状,必须从培育文化骨干企业、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素质着手,找准问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做大做强,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相似文献   

20.
孔令夷 《西部论坛》2013,(4):98-107
从基础资源论视角阐释我国旅游业竞争优势,构建旅游业广义资源集,运用德尔菲法揭示我国旅游业运营管理的21个相关成功因素,并建构六个层级ISM模型:政府管制政策、服务和管理创新能力、自然条件和地理条件处于最基础的第一层,对旅游产业运营战略目标实现具有最为关键性影响;基础设施设备利用率、价格水平、组织机构的战略匹配性、供应链管理能力、财务管理能力、新市场开拓能力位居第五层,对旅游产业运营战略目标实现具有最直接影响,但并非关键性影响。利用手段—目的链法,识别出旅游业运营管理的5个关键成功因素:政府管制政策、服务和管理创新能力、自然地理条件、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能力、服务能力及服务质量。应抓住5个关键因素,实现我国旅游业运营管理的路径优化,以提高产业运营绩效,实现运营战略目标,推动我国旅游业转型升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