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峰 《老年世界》2007,(10):27-27
有一则广告,大概是这样:一家人吃完饭以后在看电视,电视播放的是京剧。这时,儿子说:“看这个干嘛,看足球吧。”女儿说:“听唱歌吧。”小孙子嚷着要看动画片。过了一会老人悄悄的离开了座位。然后,儿子突然问:“噢,爸爸呢?”广告最后有这么一句:关心老人.要从细微处做起!  相似文献   

2.
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外交部发言人。他们向世界发出中国的声音,声震五洲:他们频频在电视媒体上曝光,家喻户晓;作为最早建立发言人制度的国家部委,“外交部发言人”这一特殊身份的存在已有了25个年头。  相似文献   

3.
电视主持人问一位96岁的老人:“您长寿的原因是什么呀?”老人摇头否定了别人代答的“脾气好,爱干净,吃粗粮”等,说出一句令在场的人颇为吃惊的话:“是因为搂脖子。”老人说:“曾外孙子天天放学之后跟我搂着脖子亲热。”  相似文献   

4.
桃罐头事件     
星期天,三三和妈妈在客厅地板上垒积木,给她的神奇宝贝们码房子,玩得太久,妈妈对三三说:“你去沙发上躺会儿吧,休息一下。”三三爬到沙发上,坐着和爸爸一起看电视。妈妈说:“你躺下嘛,让你的腰放松一下。”说了几遍,三三不理会。妈妈心生一计:“有没有人要吃桃罐头啊?”意思是某人要是乖乖躺下,就有桃罐头吃。  相似文献   

5.
李愫生 《伴侣(A版)》2014,(12):10-11
李易峰1987年5月生于四川成都,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2007年,还在四川师范大学就读的李易峰参加了第二届“加油!好男儿”比赛,一路杀进全国十强。虽然最终未能登鼎三甲,却成为了比赛中人气最高的选手之一,并从此获封“国民校草”称号。  相似文献   

6.
2012年3月9日,广州发生一起校园血案:某校初中生因纠纷引发打架,一名14岁的初二学生用刀将另一名14岁的初二学生刺成重伤,被伤学生最后抢救无效死亡,伤人学生则因涉嫌行凶被拘捕。这一事件引起社会关注,有媒体指出:“个别90后的教育问题应该反思反思了,互联网、电视、游戏等太多暴力内容,让90后的孩子们产生了不良的行为倾向。”然而,青少年的暴力问题真的只是网络、电视及游戏机的问题吗?我并不是质疑暴力行为可以通过“学习”而产生,但是,事实上大多数青少年都上网、看电视及玩游戏机,为什么血案会发生在那两位学生身上?这其中应该有更多的因素值得我们深究。  相似文献   

7.
黏人的幸福     
上了出租车我就跟师傅说:“前面红绿灯往右拐。”说了三遍,师傅也没应声。  相似文献   

8.
2008年7月的一天,一大清早,丁炳成便骑车离开了家。平时差不多也是这个时候,丁炳成都要去社区转转。可这一天他却没有像往常一样,在熟悉的路口右拐去社区,而是车把一扭,向左拐了个弯儿。路边刚买菜回来的老李见到兴冲冲的丁炳成问道:“老丁头儿,这是上哪去呀?”“到区里,领奖去!”  相似文献   

9.
当下社会专家介入电视俨然已成为信息传播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无论是电视节目直播室的嘉宾席上、各类评比大赛的评委席上还是电视固定栏目里,均有专家出场,讲解点评之际引导受众的信息认知,整体上,专家正积极介入信息传播,电视节目间也相继打“专家牌”。针对这一现象,文中将其放入传播学视域中进行解读.以求对其作出清晰认识。  相似文献   

10.
我很怕爸爸,特别怕爸爸教训我时的“雷声”。 早上,当我睡得正香甜的时候,爸爸的一声“炸雷”就会把我惊醒:“快起来!去读书!”晚上,当我津津有味地看电视的时候,“雷声”又在我耳边回响:“快睡觉!”我的老天爷呀!一年365天,差不多天天都这样,爸爸的“雷声”什么时候才会消失啊!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视媒体的迅猛发展,综艺节目可谓数不胜数,但是能够抓住人心,让你像看电视连续剧那样一集不拉,全部看完的综艺节目可以说是少之又少,而“今天我主持”大赛却给我带来了全新的感受。  相似文献   

12.
刘乙墨 《职业》2009,(7):48-48
最近,在一档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问唐骏怎么看自己合作过的老板,唐骏回答说:“我将每一个老板都当作自己的贵人。”主持人问为什么他说:“因为他们给了我一个舞台,所以我对他们很感恩。至今为止,我一直怀抱一颗感恩的心,这种感恩之心让我的职场成长获益良多。”  相似文献   

13.
有些老人退休后,对社会活动、周围人群全然不感兴趣,整日“宅”在家里,专家提醒——最好不做“宅”男女对于许多老人来说,生活中什么东西和他们朝夕相伴?答案是电视!对此,专家提醒说:老年朋友看电视要有选择,不要单纯看一些电视连续剧,尤其是一些肥皂剧,长期如此可能让人越来越不愿意思考,被电视剧带着走,思维也由此变得简单。  相似文献   

14.
《老人天地》2010,(6):26-26
今年温家宝总理与网友交流时说:因为我2009年在英国剑桥访问期间发生了一段不愉快的事情,我的母亲就是在那天看电视而出现脑溢血的。“现在她行走不便.视觉面狭窄,只能看一个很小的空间。”此话一时牵动了万人心,众人得知我们敬爱的总理身后有一个更伟大的母亲,大家衷心祝愿温总理的母亲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网络、电视购物类。张奶奶与孙女在电视上看到一种“迷你电脑”广告。称该“电脑”上网方便,可玩游戏等等,只需要800元。在导购员的诱导下,张奶奶赶紧订购了1台。3天后,张奶奶便收到了电脑,她带着这台电脑到电信公司办理上网事宜,但经过工作人员和电脑工程人员长时间的安装调试后,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微博上发文……” “早在接受电视采访之前,萨科齐就已经将当天的采访计划公布在了微博上……”  相似文献   

17.
放假回家,男友送我上车.吩咐我火车上不准和人说话,一上去就要睡觉,要能睡多久睡多久。还特意买了一本幽默给我在路上消遣。我笑,拍拍他说:“放心,我这么丑,没人拐我的。”他也笑:“我怕你拐了人家。”如此万般不舍地上了车。老天!同座五个男孩。我吸D气,目一甩,淡  相似文献   

18.
黄祥龙 《老年人》2003,(4):57-57
春节期间,笔者的好友———一个老年电视迷,突然感到双腿麻木,下肢疼痛,继而出现下身浮肿,起立困难。经医生检查诊断,原来是因为看电视时间太久而引发的“电视腿病”。目睹老友的痛苦症状,联想起他看电视时的不良习惯,笔者认为老年人看电视时必须注意谨防“三病”。(一)谨防“电视腿病”。这是长时间甚至整天看电视而导致的血液流动受阻的一种病态。该病临床表现为下肢麻木、疼痛、浮肿,严重者难以起立,甚至瘫痪。这是因为,老年人血液循环本来就比较缓慢,如果长时间保持坐姿,会压迫下肢静脉致使血液循环不畅,造成下肢静脉血…  相似文献   

19.
国学热背后的大国心态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地位的提高,发生在中国的一系列形形色色的“热潮”不断吸引着超出了中国之外的世界的目光,进而演变成世界性话题,像“房地产热”、“选秀热”、“国学热”等等,在新兴的电视媒体的传播下,可谓一热接着一热,令人眼花缭乱。其实每一“热”流行的背后,都有其政治、经济等深层次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他被评上服务标兵,就因为一个动作—温柔地一伸手。雨天泥泞,雪天路滑,他都会习惯性地扶住那些莽撞调皮的孩子、搀扶行动不便的盲人和那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几十年如一日。他是市中心繁华路段的交警,也是这座城市市民的楷模。记者采访他时,他在电视镜头前拘谨地笑着说:“是因为那床厚厚的报纸被子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