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和谐管理理论的研究框架及主要研究工作   总被引:39,自引:7,他引:32  
基于和谐管理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假设,提出了和谐管理的基本函数关系、研究框架及相应的实证研究假设.组织、环境和领导特征的分析是和谐管理研究的起点,和谐主题的辨识、围绕和谐主题的和则、谐则及其耦合是和谐管理研究的重点.对和谐主题辨识,和则、谐则的理论和实证分析,和谐管理的耦合模型等研究工作进行了介绍,并对下一步面向应用方法和技术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和谐管理理论的提出及其原理的新发展   总被引:74,自引:11,他引:63  
高度复杂和不确定性的外部环境、难以测知的知识工作者、管理者显著的有限理性和复杂的组织运作模式,使得传统的管理方式面临严峻的挑战,而管理理论仍然处于"丛林"状态,缺乏系统的应对之道.基于目前管理理论应对不确定性的局限性,提出了和谐管理的基本思路为"问题导向"基础上的"优化设计"与"人的能动作用"的双规则的互动耦合机制.和谐管理可视为"组织围绕和谐主题的分辨,以优化设计和人的能动作用为手段提供问题解决方案的实践活动".并论证了和谐管理基本思路的可行性,总结了和谐管理的前提假定.根据和谐管理原型,分析了和谐管理的基本过程及相应的设定和假设.  相似文献   

3.
和谐一致性与组织绩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绩效良好的组织往往在环境、组织、领导和战略(EOLS)之间保持着高度的和谐一致.和谐管理理论认为,和谐的管理可以带来良好的组织绩效,一致性是和谐的基础.该文系统回顾和借鉴了西方战略理论中有关一致性的研究成果,通过对216家中国公司的实证分析发现,绩优组织中的环境、组织、领导和战略,以及表示它们变量之间的一致变动的显著相关性更为明显.对EOLS一致性的实证研究结论支持了和谐理论中一致性的基本假设,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西方战略一致性理论在中国情景下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绩效良好的组织往往在环境、组织、领导和战略(EOLS)之间保持着高度的和谐一致.和谐管理理论认为,和谐的管理可以带来良好的组织绩效,一致性是和谐的基础.该文系统回顾和借鉴了西方战略理论中有关一致性的研究成果,通过对216家中国公司的实证分析发现,绩优组织中的环境、组织、领导和战略,以及表示它们变量之间的一致变动的显著相关性更为明显.对 EOLS 一致性的实证研究结论支持了和谐理论中一致性的基本假设,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西方战略一致性理论在中国情景下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运用和谐管理理论和人与环境匹配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对组织和谐管理作出了概念定义和操作定义;评价了组织和谐管理的2个实践性操作模型;分析了组织和谐管理面临的理论挑战;基于人与环境匹配的员工-组织复合型视角全面审视了组织和谐管理研究,提出了理论假设,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组织和谐管理的实践性操作模型和量化实证研究的概念模型,为组织和谐管理的实践提供了可操作化的指导,为量化的实证研究提供了思路并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也在中国情境中对人与环境匹配理论进行了解析.  相似文献   

6.
伦理人假设是指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追求利润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以达到追求卓越与和谐的统一。文章在分析伦理人假设的内涵和特点后指出,应结合中国文化传统和西方科学管理,贯彻"伦理人"人性假设思想,从而使企业提升社会责任意识,注重领导决策伦理化和培养员工的工作伦理,以实现个人、组织和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和谐主题与和谐机制一致性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和谐主题、和则、谐则是和谐管理理论的三个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在变动环境中,围绕和谐主题的和则、谐则机制互动耦合、螺旋推进是和谐管理理论倡导的问题解决思路.本研究从和谐管理理论的三个基本假定出发,考察了和谐主题与和则、谐则机制及其绩效表现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来自112家企业数据的经验研究,验证了和谐主题与和谐机制之间存在着一致性匹配关系,而且这种匹配关系对绩效也有显著的影响.这一结论为和谐管理理论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复杂多变环境下的管理问题求解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3个方面系统回顾了和谐管理视角下的领导研究,分析了和谐管理视角下战略、组织与领导研究之间的关系。和谐管理视角下的战略、组织和领导研究均基于演化、情境、互动的视角,依据不同的基本问题和侧重点对环境、组织和领导三元关系进行探索;领导作为"能动者",串联起了和谐管理视角下的战略、组织和领导的研究。此外,基于管理环境新变化、现有研究不足及和谐管理视角下领导研究特色围绕领导支配权、领导心智和行为以及领导作用讨论了和谐管理视角领导研究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9.
心治则天下治,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自我管理。要想达到天下治与自我管理的理想状态,必在于人心得治。人心的状态影响个人价值观、企业文化、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社会的和谐。要构建和谐社会与幸福组织,必先和谐我心即重视"心理管理-道心"。本文通过对于中华经典智慧"道"以及"道心"的剖析,力求通过阐述"道"与"道心"为实现身心和谐、人生幸福、组织幸福与社会和谐贡献智慧。  相似文献   

10.
战略的内涵与形成过程历来是众多学者争相探讨的一个问题,但时至今日学者们对该问题的理解与回答仍是一片混乱.首先对战略形成领域各流派进行了系统的回顾,然后基于和谐管理理论视角对现有战略形成流派进行了重新梳理并将其划分为"主谐派"、"主和派"及"和谐交替派"等三类.在此基础上,结合现代组织环境的复杂多变特性,分析了现有战略形成流派思想在解决现代组织管理问题时的局限性,并基于和谐管理理论构建了描述复杂多变环境下战略形成过程的一种新的模型.从宏观、微观及整体等三个层面详尽阐释了上述新模型的基本含义,并探讨了和谐主题对于支撑这一模型的核心作用,最后用一个案例对和谐管理理论视角下的战略形成模型的主要特征及其现实应用进行了讨论.文章致力于在一定程度上为混乱的战略形成领域带来秩序并为复杂多变环境下的战略管理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