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十八大报告的外交部分准确分析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确定中国的身份和责任,并在此基础上指明中国新时期的外交理念和外交策略,为中国外交的未来指明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诸如强化中国自觉自律的"负责任大国"的身份、建设"新型大国关系"、实施公共和人文外交策略等多个新亮点,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以“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为主题,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政策做了精辟的论述.十八大报告的外交部分准确分析了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确定了中国的身份和责任,并在此基础上指明了中国新时期的外交理念和外交策略,为中国外交的未来指明了前进方向.此外,党的十八大报告还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就有关对外政策问题提出了多个新亮点、新观念和新思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3.
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上,胡锦涛以“继续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为主题,对当前的国际形势和中国外交部分做了精辟有力的论述.十八大报告的外交部分准确分析了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确定了中国的身份和责任,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中国新时期的外交理念和外交策略,为中国外交的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此外,胡锦涛还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在报告中提出了多个有关外交的新亮点、新观念和新思路,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大国外交之路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和“强起来”3个阶段,日益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风格。其中,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党的领导、以人为本、为民服务分别是促成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源”“基”和“本”。未来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以“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建构路径和实践方向,必然能够在对外关系和国际事务中呈现新气象、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赢取新成就,进而更好地彰显自身外交特色和大国外交作用。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提出了一系列对外工作的新理念,并在外交实践中形成了新的风格、呈现出新的特点。新一届领导层在外交理念和实践上的诸多创新表明,中国外交已经发生了值得关注的重大变化。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的新理念和新特点,对于中国和世界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今后观察中国外交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框架。  相似文献   

6.
建国之时,毛泽东和党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和实施“另起炉灶”的外交战略,成为新中国在当时最重要的外交方略之一。“另起炉灶”外交战略理论的提出实施,彻底划清了新中国外交与旧中国外交的界限,从根本上维护了“一个中国”的原则,使新中国走上了真正独立自主的道路。因此,“另起炉灶”的外交战略理论不仅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而且具有伟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开创的新中国外交事业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年代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通过邓小平外交思想与毛泽东外交思想的比较 ,反映了新中国的外交经历了一个一步步走向成熟的过程 ,体现了中国外交政策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8.
浅谈周恩来外交风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恩来是杰出的外交家,是新中国外交事业的重要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他长期主持我国外交工作当中,以决策人、指挥者,实践家三位一体的身份,以非凡的智慧和才华,豁达的外交风度,高超的外交艺术,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思想,尤其是他独特的外交风格,开创和建立了新中国的新型外交,为我国赢得了崇高的国际地位和威望。  相似文献   

9.
面对驱除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形象和赢得国际社会理解与认同的要求,新中国提出了主动塑造外交新形象的思想,设计了新的外交形象的基本内涵,规定了塑造者的基本素质,确立了塑造的基本原则,对外交形象作了全新的塑造,使新中国获得了并不完全与国力相称的良好的外交形象。  相似文献   

10.
文化传统是影响一国外交的重要因素。中国的文化传统是中国人几千年传承至今的最主要的心理习惯、思维定势,它包括天人合一、刚健有为、和为贵、义以为上、见义勇为等内容。这些心理习惯和思维定势对新中国外交思想、外交战略和外交行为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前夕,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外交方略,成为指导新中国外交工作的三大决策之一。"另起炉灶"外交方略的确立,缘于汲取近代中国革命斗争的深刻教训,顺应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本质要求,维护国家统一的现实需要。其核心内涵是新中国彻底否定国民党政府所订立的一切旧外交关系,坚持在崭新平台上经谈判与世界各国另建新型外交关系。执行"另起炉灶"外交方略,不仅清晰厘定了新中国新型外交和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关系,积极捍护了"一个中国"的准则,而且正确引领了新中国外交工作的有序开展,直接推动了新中国真正踏入独立自主之路。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基于国内外形势任务的新特点、新变化以及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创新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新理念、新体系,并积极践行之,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主要特色集中在道路观、关系观、治理观、安全观、义利观和民本观等六个方面,充分体现了顺时应势的时代担当、敢于负责的大国担当和以民为本的深厚情怀,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简论毛泽东对新中国外交的总体构思崇庆余对于一个新诞生的国家来说,外交尤其重要。因此,毛泽东在建国前后对新中国的外交问题予以了极大的关注。面对新中国建立前后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他以非凡的智慧、伟大的胆略,从总体上构思新中国的外交,阐明了新中国外交的...  相似文献   

14.
高度重视和成功开展民间外交是新中国外交的一大特色,更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成就的亮点。在建设"和谐世界"、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努力中,民间外交能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重视发挥民间外交在建设"和谐世界"中的重要作用,既体现了中国人民促进中国的国家利益与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相结合的美好愿望,也反映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对外交工作的新要求,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和实践,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缔造者,也是我国杰出的外交战略家、新中国外交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他的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等外交战略思想深深的影响了新中国外交发展。他在长期而复杂的国际、国内斗争实践中,面对不同时期国内革命和建设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出和制定了不同战略目标,对新中国外交从无到有,从寡到众,从弱到强都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不仅如此,对于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我们仍应该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创造一个和谐而良好的国际环境仍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与“另起炉灶”的外交战略理论李久林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建国之时 ,毛泽东和党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 ,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 ,提出和实施“另起炉灶”的外交战略 ,成为新中国在当时最重要的外交方略之一。“另起炉灶”就是新中国不承认旧中国的一切外交机构和外交人员 ,不承认旧中国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不承认外国原有的一切外交机构和外交人员的合法地位 ;新中国要成立新的外交机构 ,拥有新的外交人员 ,与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这表明 ,新中国从根本上否定了旧中国外交的合法性。新中国坚定地实行“另起炉灶”…  相似文献   

17.
对政治大国的追求是以往日本的总体目标,但对国家全面的外交战略的研究和思考,是在小泉纯一郎执政的时候.2002年11月28日,日本提出了一份题为<21世纪日本外交基本战略--新时代、新视野、新外交>的研究报告.这个报告将日本放在大的国际环境下进行分析,全面分析了当今国际形式的特点,提出了日本今后的战略方针和任务.进入小泉时代,中日之间的矛盾成扩大趋势,这不仅影响日本的发展,同时也影响中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在深化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以国家间的利益汇合点为基础,强化共同利益维度,通过共享利益强化共担责任意识,最终形成利益共同分享、责任共同担当、命运紧密相连的外交理念,旨在与国际社会共同建设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为未来中国外交指明了方向,向国际社会表明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更为国际社会带来亟待解决的全球治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9.
建国之时,毛泽东和党中央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和实施"另起炉灶"的外交战略,成为新中国在当时最重要的外交方略之一."另起炉灶"就是新中国不承认旧中国的一切外交机构和外交人员,不承认旧中国与外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不承认外国原有的一切外交机构和外交人员的合法地位;新中国要成立新的外交机构,拥有新的外交人员,与外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这表明,新中国从根本上否定了旧中国外交的合法性.新中国坚定地实行"另起炉灶"的外交战略,是在当时条件下维护新中国主权与尊严而采取的正确的战略策略.  相似文献   

20.
面对后危机时代新的语境,特别是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扩大,美国对华外交战略思维也在进行着调整,由注重政府外交向注重公共外交转型,由“强硬外交”向“巧实力外交”转变.这种外交战略思维的变化主导着美国建构新公共外交的战略框架,即采取“主动—接近”的公共外交姿态,尤为注重“网络外交”.在美国公共外交的实践方面,通过对“中国威胁论”和“中国责任论”为主导的话语进行分析,可以看出美国对华公共外交的“两面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