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1 毫秒
1.
媒介融合引领传媒产业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传媒领域出现了内容、组织、渠道和终端的融合,不同媒介产业之间的边界日益模糊,新闻生产深度融合,这些改变着传媒的生态环境.在媒介融合和放松规制的驱动下,一些传媒产业通过并购、重组和整合等方式,建构一个跨地区、跨媒介、跨行业和跨所有制的媒介集团,实现集约化、数字化和多元化的融合新闻生产.媒介融合引领传媒产业的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产业重组和融合以及政策规制的变迁.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6,(11):60-64
从产业融合视角对中国传媒产业进行分析,中国传媒产业呈现新媒体崛起、资本运营加速及传媒市场中度集中等特点,我国传媒产业未来发展就是在信息技术的渗透与市场竞争力的选择下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互补、融合共生。媒介融合角度下,传媒产业发展趋势是以产业融合为核心,以集团多元化发展为路径,以促进大媒体产业一体化发展。一是从区域化的视角通过整合地缘优势、区域升级助力构建大传媒产业集团;二是通过资本运营的方式促进传媒业向集团化发展;三是借助价值链建构推进传媒产业转型升级,加深其专业化程度。  相似文献   

3.
媒介传播的社会责任与"问题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新闻传媒的"社会责任"与"问题意识"切入,概括提出了我国新闻传媒在体制转型和结构转化中的主要价值转向,以及在此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一些媒介环境变化,明确提出媒介传播要有社会责任和强烈的问题意识.而这些问题意识主要集中体现在责任问题、国家意识、民本问题和发展问题四个方面.文中强调,对人文社会科学来讲,提出问题与自然科学提出问题不同,特别是对新闻传播学和传媒实践来说,提出问题不仅需要勇气、远见和胆识,有时更需要找到解决问题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2010-2015年我国传媒产业由推动传统媒体转型发展至媒介融合推动产业融合,传媒产业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学术界对此密切关注,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主要体现在讨论了理论体系,采用了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产业转型发展、产业市场、产业竞争、融合发展、产业规制与政策选择等领域是研究热点话题。但既有研究存在理论深度的欠缺和方法的不严谨等问题,在研究内容上还有诸多领域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和拓展。  相似文献   

5.
新旧媒体的演进隐含着一个深刻命题——价值规律。新媒体的勃兴和强势渗透,体现了价值规律的两个重要向度——一是媒介形态的增殖,二是传媒价值的增值。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形态增殖只是新媒体存在的方式和表征;价值增值才是新媒体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江西社会科学》2017,(8):231-235
媒介融合是一个连续统一的过程,包括技术融合、产业融合、产业链融合、生产形态融合、消费形态融合等多重范畴。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时代发展和科技发展倒逼的结果,是传媒领域内部自发形成的一场重大而深刻的变革。当前媒体融合存在着内容融合仅停留在"克隆"层面、人才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体制机制不适应媒体融合的需要等问题。必须以理念融合为引领,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支撑,以内容生产为根本,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做好深度融合发展的顶层设计,兼容不同传播媒介的传播特性与特定规律,统一配置内容资源,优化媒体融合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7.
周笑 《社会科学》2007,(7):8-12
当人类习惯把大众传媒当作最主要的信息交流与传播的载体时,大众传媒便成为一个产业,两大基本产品形态分别是信息和时间,后者是所有传媒信息产品统一的价值载体,并在交易过程中决定着传媒信息产品的价格,由此成为传媒经济学最基本的价值对象:时间产品。本文基于时间产品的理论性概念,对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产品进行了有效的价值分析,以此对全球传媒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战略性判断。  相似文献   

8.
莫智勇 《江淮论坛》2012,(1):182-185
电视传媒数字化转型与升级是数字信息传播技术广泛应用的必然结果,是全球化、经济一体化过程的必然趋势,也是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随着互联网计算机、广播电视、电信三种信息技术的互相融合,逐渐形成“三网合一”的传播生态。从传统的“看电视”变为“用电视”,电视信息的接受主动权转移到受众手中。电视传媒业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市场格局调整形成媒体传播的新价值,达到媒介市场战略成效最大化是数字化转型的目标。在国家政策与产业规划下传媒市场走向共生共赢,媒介形式与内容的创新、营运模式与管理观念的创新是数字化转型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我国出版媒介的融合,大致有出版媒介自身的融合、出版媒介与其他媒介的融合、出版媒介与非媒介行业的融合等形式,每种形式又有不同的分支。我国出版媒介在跨地区、跨媒体、跨所有制、跨行业等方面的融合均已有一定发展,但某些环节还比较薄弱,需要加强,一些关系还待理顺。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放开,出版媒介组织机构问的融合将以自愿、自主发展为主。媒介形态的融合将进一步加大,资本在媒介融合中的纽带作用将更加明显,出版媒介融合的多元化趋势将极大地促进出版产业的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世界传媒伦理道德问题的历史审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世界传媒发展史来看 ,大众传媒出现后经历了专制社会和民主社会。民主社会的大众传媒又经历了传媒政治化、传媒商业化、传媒垄断化三个时期。在不同社会、同一社会的不同时期 ,传媒的伦理道德问题亦不同。世界传媒伦理道德问题的历史考察对中国传媒界的启示是 ,在媒介体制转型中 ,应该注意强化媒介产品生产的道德考量 ,警惕改革中资本逻辑对传媒业的过度操控 ,确立传媒以人为本的社会定位。  相似文献   

11.
我们党报的传统不是按新闻价值编排,而是按宣传价值。这两种价值有一定的关联,党报当根据不同时期的任务和环境,来决定如何把握处理它们。宣传价值与报道价值有更多的一致性,而在领导人好恶和报道者利益的影响下,报道价值又很容易被延伸至依领导人职务编排版面或栏目。因此这种违背新闻规律的编排,与把新闻媒介等同于宣传媒介、按宣传价值编排版面有相关性。根本的解决办法,在于提高传媒素养,转变媒介观念,并形成一定的机制,使媒介机构自觉地把人民满意放在领导人满意之上。  相似文献   

12.
董旸 《理论界》2010,(9):165-166
优秀的传媒教育除了专业化教育外,也应当鼓励传媒学子发展多项技能。在媒介汇流及三网融合的时代,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应是趋势。  相似文献   

13.
当前,以电视文化为核心的传媒消费主义文化,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在电视交友类节目中,个性表达、身体符号、禁忌话题、语言暴力等多种元素的交流融合,激发了年轻人的参与热情,满足了受众的感官享受和娱乐需求,也折射出当下社会的价值异化和精神危机.因此,传媒应履行社会责任,加强受众媒介素养,防止消费主义文化的泛滥.  相似文献   

14.
本文策应与配合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的兴起和展开,就这一研究从四个不同视角如概念涵义、背景视野、知行价值和方法路径进行了分析,提出媒介素养教育要阐释媒介——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的层递性内涵,要植入全球媒介融合的大背景,应有独到的知识理论意义和行为实践价值,要立足于新现象新事物提炼新方法新路径等。  相似文献   

15.
邢彦辉 《云梦学刊》2006,27(6):153-155
传媒生态平衡有利于媒介生态资源的优化整合,有利于媒介的可持续发展。传媒生态的平衡决定着媒介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能不能实现。媒介的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传媒生态资源的整合与媒介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制约我国传媒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等问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6.
媒介融合彻底颠覆了传统传媒、电信等产业的产业格局与市场结构。传统的纵向分业规制遭遇根本性挑战。美国、欧盟及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走在这场变革的最前沿,其传媒、电信规制正在经历历史性转型,疾步迈向融合。美国、欧盟、日本在规制融合方面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推进我国规制融合的基本思路是:分阶段、按步骤调整规制框架;对内容与传输实施分离规制;对内容实施分类规制;组建融合性的规制机构;培育市场机制,促进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媒介消费在1980年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农村地区的媒介消费水平整体较低,但媒介消费观念在悄然变化;城镇媒介消费则与传统发生断裂,城镇居民对西方媒介消费文化有着较为强烈的向往.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城乡媒介消费水平得到了普遍提高,传媒文化作为大众文化的主要形态,对民众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但传媒消费主义的泛滥却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现代传媒不仅促进了现当代文学的繁荣,而且影响着现代文学传播观念的建构.现代传媒的飞速发展,迎来了文学传播的春天,形成了传统媒介与新媒介共存的多媒介文学传播.但是,在多媒介的文学传播中,不容忽视不同媒介的文学传播所起的不同作用.在辨别其差异的基础上,探讨文学传播的内涵和理想.从受众的角度提出互文阅读的必要性,并剖析其哲学基础及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媒介形态的融合对传媒人才的知识结构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国高校原有的培养模式已经严重滞后于传媒产业的发展。高校新闻学专业培养模式要实现四个层面的变革:一是专业型人才向复合型人才的转型;二是单一型课程体系向融合型课程体系的转型;三是整合人力资源,打造跨媒体、跨学科、跨专业的师资队伍;四是搭建全媒体实验、实训平台。  相似文献   

20.
传媒文艺作为后语言时代的文艺形态,是现代观念与娱乐生产的新形式。它具有批量化、工业化等特征,与受众互动、媒介逻辑和社会机制有关,是多种文化作用下的文艺形式。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在互联网的生产与传播中传媒文艺成为当下文艺的重要形态,是现代观念与娱乐生产的新形式。传媒文艺与传统文艺在话语范畴、意义关系、受众角色、接受要求、接受方式、介质逻辑等维度上差异明显,呈现出大众媒介系统下文艺的独特性。当前,传媒文艺批评要走出后现代话语的思维依赖,实现学科建设、意义生产、文艺效果、文艺功能等批评话语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