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略论商汤灭夏前所居之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商汤灭夏前曾居和灭夏后复归之亳的研究是先商和早商考古学研究中的重要问题.综合分析郑州商城始建年代和商汤灭夏前后的历史背景,可证明郑州商城应与商汤灭夏前所居和灭夏后复归之亳无关.而考古新发现的郑州大师姑夏商城址不仅是一座具有夏代和早商遗存共存的城址,而且该城在夏代二里头文化三期晚段遭到破坏,后又在商灭夏前后修筑了大型防御设施.这些考古发现与商汤灭夏前所居和灭夏后复归之亳的文献记载十分吻合.  相似文献   

2.
郑州地区自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来古文化发展连贯,尤以仰韶文化中晚期遗存最为丰富,考古发现揭示中原地区年代最早的史前城址——西山古城及其周围地区同时期聚落密集,群聚现象明显且存在着一定分级。从西山城址的建筑技术与规模、功能区化与规划布局、奠基与祭祀遗存以及防御功能来看,其政治性特征明显。文化因素分析表明,大河村遗址仰韶文化遗存与周邻地区的北辛、双墩、大溪、大汶口、薛家岗、崧泽、屈家岭等文化关系密切,聚落内的经济、文化交流功能更加突出,可能为一个商贸中心。西山及其周围仰韶文化中晚期聚落因血缘与政治上的朝贡关系而形成并兴起的政治性城市与商贸性城市并存的模式,在中国早期城市起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华文明形成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夏家店下层文化是中国青铜时代早期北方的一种重要文化遗存,其中药王庙类型的城址尤其引人注目。药王庙类型城址及其聚落群,反映了城乡对立的形成和早期国家机器的运转,标志着公元前1600年左右燕北地区已处于早期文明阶段。  相似文献   

4.
四川地区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的核心区域,分布着大量的三国文化遗存。2011年起,成都武侯祠博物馆(全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启动"全国三国文化遗存调查"项目,首先对四川地区现存的三国文化遗存进行了实地调查。经整理,发现这些遗存可划分为遗迹类、祠庙类、碑刻类、墓葬类、城址类5种类型,并根据遗存所反映出的特点将其划分为两个大区。  相似文献   

5.
西方的羌族,包括从羌族中分化出来的姜姓氏族起源于西北,族源上与三苗无关;而三苗迁往西北的一支后世称为犬戎、允姓之戎、猃狁、阴戎,即后世的氐族,其文化遗存是寺洼文化.陇县发现的齐家文化中晚期的川口河类型遗存,是姜姓四岳氏族的文化遗存,从而把宝鸡市与炎帝的关系追溯到尧舜禹时期.正因为这种原因,所以四岳氏族的后裔姜氏之戎商代早期才能兴起于宝鸡市区.  相似文献   

6.
纵观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和亲与文化交流在汉匈关系史上有着突出地位。近年来,随着匈奴考古学的深入展开,在匈奴人活动的中心地域(即今蒙古国),发现了大量的墓葬、城址、聚落遗址等文化遗存。这些发现使我们对汉匈和亲政策及诸多方面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和认识,提供了丰富而详实的实物资料。本文拟就蒙古国匈奴贵族墓葬出土的汉代中原地区的物质文化遗存为主要考察对象,并结合文献史料,将汉匈和亲关系及北方草原游牧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交流、互鉴与融合等方面做一探索。  相似文献   

7.
昆吾部落在先商时期最早掌握了冶金技术,因此受到夏部落的重视,其迁徙与夏朝王都的迁徙密切相关。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可知昆吾首先活动在关中地区,其后来到晋南。夏朝时期,随着夏王朝的迁徙,活动在河南中北部地区。  相似文献   

8.
兔年兔收藏     
新年的钟声敲过,久违了十二年的小白兔又来到了人间。 中国的兔文化源远流长,其中关于:兔子的文物和藏品甚多,这里向大家展示其一麟半爪。 远在新石器时代的石家河文化遗存中就已经有了陶兔。二里头文化(相当于我国夏代)时期,陶器花纹中有仰身而飞的“飞兔”。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鄂东地区出土的有完整发展序列的春秋中晚期楚器的型式分析,以及与邻近地区同时期出土器物的比较,认为鄂东地区沿麻城、黄冈一线在春秋中晚期的考古学文化特征与典型楚文化特征一致,即该地区在春秋中晚期为楚国的坤舆。结合当时的历史地理情况可以看出,鄂东地区在春秋中晚期为楚国东部边境,是楚国与其东邻诸国争战的前沿;目前发现的鄂东地区麻城、黄冈一线的春秋中晚期遗存与楚国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有关。  相似文献   

10.
环塔里木地区是西域文明的重要分布地。尤其是汉唐时期,环塔里木成为中原政权屯垦戍边与佛教向东传播的重地。至今,环塔里丝绸古道沿线仍有大量城址、烽燧、石窟、寺院和墓葬遗存,其文化底蕴深厚,研究价值重要。为此,"环塔里木历史文化资源调查与研究"课题组对其予以调查整理,并阐释了其蕴含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唐崖土司城址艺术的形制与价值蕴含,受所处生境制约影响。自然与经济生境决定了城址的选址布局与艺术物象品质;土司与朝廷、地方势力、土民等关系构成的政治生境,使城址艺术凸显强政治与据险尚武特色;土家族原生文化因子、儒家文化传布、民族民间艺术等文化生境,影响了土司的审美情趣,形塑了城址艺术的仿象特征。  相似文献   

12.
良渚文化是距今5300—4200年间分布在苏南浙北沪西地区的一支发达的新石器文化,然而在夏朝建立之前良渚文化却神秘地从这一地区消失了。在这一地区迄今为止从未发现过相当于夏代和商初的考古遗存,这500年间该地区出现了一个考古学所谓的“缺环”。商代中期以后太湖地区为马桥文化分布区。马桥文化虽然含有若干良渚文化的因素,但其内涵和良渚文化完全不同,因此马桥文化不是良渚文化的直接继承者。马桥文化层是迭压在  相似文献   

13.
滚兔岭文化一词源于滚兔岭城址。滚兔岭城址位于黑龙江省集贤县福兴屯东南1495米处的滚兔岭丘陵上,安邦河以半包围的形式在城址东坡脚下由南向北流淌。  相似文献   

14.
夏代陶器造型浑厚沉稳,写实与抽象并存,细节部分注重仿生,同时造型简洁多变,注重实用性、审美性与礼仪性的结合。夏代陶器纹饰以平实生动的几何纹为主要特色,想象瑰丽的仿生纹,精致神秘的刻划纹是其补充,其线条纤细流畅,布局规整巧妙,具有韵律性特点。在方圆相生、动静相宜的创作风格中,质华交错、庄重典雅的夏代陶器展示出夏代专制文化初步成立所具有的冷静沉稳的精神面貌。  相似文献   

15.
195 9年徐旭生先生的豫西“夏墟”考古调查 ,揭开了以田野考古为主探索夏文化的序幕。 40余年过去了 ,由徐旭生先生亲身参加与指导下开展的夏代文化探索工作 ,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作为对探索夏代文化有贡献的代表 ,徐旭生先生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6.
夏家店下层文化是我国北方最早的青铜文化,创造这种文化的先民们在燕辽地区生息繁衍了一千多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其中石城的大量出现,是这种文化独特的人文地理景观.阳河中下游地区是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分布比较集中的区域之一,新的考古材料为我们研究石城的营造和分布规律,进一步揭示这种文化的内涵提供了条件.夏家店下层文化同夏代纪年相当,但很多城的形制和规模都超过了东周列国的都城,这种现象说明我国北方燕辽地区在华夏文明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宋元之际四川地区的山城,是存世数量较多、保存状态尚好、文化价值很高的特殊时期的城市遗址。这些山城城址的等级类型,有制司、路、府州军监、县四级,而以府州为主;城址的地理类型,有山顶、半岛、岛洲、复合四类,其中山顶类又分为平顶、斜顶、凸顶、凹顶诸型。鉴于目前宋元四川山城城址的调研尚存在记录粗疏等问题,今后的山城城址调查应在城址基本信息记录、城址遗迹时代判别、城址构成要素考察和城址防御体系分析方面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长江中游和四川盆地史前城址群的筑城年代、建城选址、城址形制、城垣壕沟、建筑技术等方面的论述,并结合两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交流情况,从而探讨两地区史前城址的渊源问题。这对研究两地区文化的传播和交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九鼎考辨     
九鼎的记载屡见于秦汉及先秦的典籍。对九鼎的铸人有夏禹、夏启之殊;造地有荆山、昆吾之别;造型有三足、四足之异。具体地说,即是:甲、于夏铸鼎之人有两说。一说为禹,《史记·封禅书》云:“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一说为禹之子启,《墨子·耕柱篇》云:“昔者夏后开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之于昆吾。”夏后开即启。乙.于夏鼎造地本多歧说,可考其地者有二。一为荆山,《说文·鼎部》鼎下:“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荆山在今陕西富平。《元和郡县志》:“荆山,在县(富平)西南二十五里。”一为昆吾,已见上所引《墨子·耕柱篇》。另,《吕氏春秋·应言篇》:“帝丘之鼎以烹鸡。”帝丘,即昆吾之虚,在今河北濮阳,见《通典·  相似文献   

20.
龙山文化的主要特征是黑陶,黑陶中以蛋壳黑陶杯为主要代表。酒器制作的精羡,说明中华酒文化已经达到新的高度。龙山文化主要是东夷族的文化,这一文化奉行鸟图腾,龙山文化器物中大量的鸟形设计是这一崇拜的说明,鸟是凤凰崇拜的前身和附属。龙山文化遗址发现的丁公陶文是最早能够成立的文字,虽然不多,但能说明它已进入文明期。龙山文化遗址祭坛、宫殿、宗庙遗存的发现说明当时已经有国家政权的存在了。龙山文化是最后一个史前文化形态,实际上它不仅叩开了夏代的大门,而且已经登堂入室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