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154-157
《救荒活民书》是南宋董煟撰写的一部荒政专著,共三卷。第一卷考古以证今,记述了历代的救荒事例,并阐述了作者对这些救荒制度或措施的理解与评价;第二卷条陈今日救荒之策,阐述了宋代的救荒之法,指出了存在的弊端及改进的建议;第三卷备述本朝名臣贤士之所议论施行,记录了宋代名臣的救荒思想及救荒实践。作为现存的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荒政专著,其内容与体例均对后世的荒政著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昇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52-155
《救荒简易书》是晚清时期的重要救荒类农书,全书吸收了中国传统农业科技和西方相关科技知识,以河南地区为中心介绍了多种实用农业技术减灾措施:引进推广多种外来新作物品种,挖掘本土救荒作物的价值,对种植这些作物的轮作倒茬技术也有提及;从盐碱地、虫草地改良与有机肥的施用三方面记载了改良土地以抗御灾害的方法;井水取用上则涉及凿井取水、旺水和净化技术。该书可谓中国古代救荒类农书的集大成者与创新典范。 相似文献
3.
北宋士大夫为复兴三代之治,重建王道政治秩序,主张以经术治天下,重视经学的经世功能。在探索王道的过程中,士大夫以《周易》为经世之大法而推崇备至,并注重运用《周易》义理指导现实的政治实践。他们通过在奏议中引用《周易》经义议论时政,为朝廷提出合乎圣人之道的治国之策以实现儒家通经致用的理想。在北宋奏议中,士大夫不仅以《周易》经义培育皇帝的政治道德,而且还从《周易》中厘定出内政治理原则施用于今,从修己、治人两方面充分展现了易学的经世指向。他们以《周易》经义作为评判现实政治得失的标准,批评并制止不合经义的政治行为,规正政治发展方向,从而使《周易》对北宋治国理政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王卫平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4):173-178
明代的丘浚在民本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丰富的社会保障思想主张,包括重视农桑、藏富于民,轻徭薄赋、宽恤民力,收养穷民、尤重鳏寡,虑荒防灾、计于平时等,尤为强调政府救灾济民的责任。其社会保障思想表现出继承与创新并存、具有现实针对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曹金祥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4):90-94
20世纪30年代,随着乡村建设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的兴起,聚集在《独立评论》周围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开始将关注的目光转向农村。作为独立评论社的主要成员和重要撰稿人,吴景超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对中国的农业发展类型进行了深入考察,并在剖析农村破产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合中国实际的乡村建设方案。以《独立评论》为分析文本,解读吴景超的乡村建设思想,不仅对于考察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乡村建设观和30年代中国乡村社会的发展路向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当前的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6.
董力三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6(1):78-80
在《河渠书》中 ,司马迁把兴修水利与国家的富强、经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 ,赋予了“水利”的社会意义和经济意义 ,使“水利”的含义更深刻、更广泛。该书也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思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社会保障一直是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也是公共管理学科下的重要分支。本文以《社会保障研究》为文献基础,选取了《社会保障研究》2005年至2012年的文献作为数据来源,分析了国内社会保障研究的内容变化和社会保障研究趋势的相关特点。 相似文献
8.
王汉芳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1,21(5):8-10
个人是组成社会的分子,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社会和谐最终要落实和体现在个人及家庭身上。晚清名儒重臣曾国藩在教导子女的言谈身教中所包含的修身养性乃自我和谐之本、孝悌乃家庭和谐之道、谦敬真诚乃与他人交之良方、廉洁奉公和施行仁政乃社会和谐之源等有关自我、家庭与社会的"和谐"思想,对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贵银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110-113
唐代集大成的书论家张怀瓘,对于唐代书论体系的建立厥功至伟。张怀瓘书论体系的建立主要受前代文学理论著作的影响,其中主要来自齐梁之际以体系完备著称于世的文学理论名著《文心雕龙》。对比《书断序》与《文心雕龙·序志》可发现,二者在创作动机、体系建构、评论方法、论述逻辑、语言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0.
王欣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2):128-133
《民呼日报》是于右任继《神州日报》之后创办的又一份大型综合性日报。一直以来,因为《民呼日报》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密切联系和它在辛亥革命前夕起的舆论导向作用,人们始终关注的都是它的政治革命内容,却忽略了其对国民素质和国民改造的重视。通过从思想史的角度,重点探讨其“开民智”的思想——抨击封建奴隶教育和当时教育的弊端,提倡能够培养国民独立性的教育,反对封建迷信、陋俗陋习,提倡科学等。 相似文献
11.
王川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4)
李翱的《复性书》作为主要讨论复性之方的重要思想史文本,其性情观的思想渊源深远,特别是在情论、工夫论与境界论三个方面受到《荀子》的很大影响。对李翱之情的理解不能仅局限于探讨情本身的善恶,而须引入人这一主体及其实践工夫,因为对情的内涵的界定不能脱离作为道德主体的心和扰乱人之情性的物。性、情之间并非只是对立的关系,二者有着内在的统一性。情固然需要性作为自身向上提升的目标和动力,但是性也需要通过情从而在感性的现实世界中显现与落实自身。性与情的内在统一才能构成一个完整、丰富的人。因此,性与情不相无这一命题相较于性善情恶、灭情复性,更能突显李翱性情观的特色。性、情关系的厘清决定了李翱的复性之方不是灭情,而是通过弗虑弗思,斋戒其心与本无有思,动静皆离两个阶次来止情复性。复性成圣后便能物格于外而不应于物,情应于内而无情,达到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观心思想是唐末、五代、宋初佛学思想家永明延寿心学思想脉络中的重要一环。延寿几乎将佛教的一切修习法门都纳入到观心的宗教实践之中,以一心释观心、以一心"妙观"统摄唯心之旨,同时又以观心坐实、印证唯心,使其宗教思想成为一个完满自足的理论体系。观心思想贯通《宗镜录》和《观心玄枢》,《观心玄枢》不仅是百卷《宗镜录》的理论浓缩,更是《宗镜录》思想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实,在延寿重构心宗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后世的佛教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杨会清 《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6(3):64-67
受自身教育、家庭背景的影响,瞿秋白从内心深处接受了调和思想。他强调宽容节制,提倡求同存异,并将这一思想运用到对党内分歧的解决中。但随着革命斗争的日趋激进,他的这一思想与时代产生了错位,因此受到了错误批判。 相似文献
15.
戴元枝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6):21-27
皖籍著名教育家孙起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与研究过程中,对写作阐发过很多独到的见解:倡导“有所为而写作”,重视写作的实际应用目的;认为写作有法且应在写作实践中印证提高;提倡写作应取材于真实的生活,并利用生活词典丰富写作词汇,利用口头作文的方式将写作生活化;强调“作文是为了作人”,写作时应人文一致。孙起孟的这种重视写作的实用功能,倡导在真实情境中写作的实用主义写作思想,对今天的写作及写作教学具有一定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17.
吴国武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6):25-29
宋元时期书院刻书活动广受学界重视,历代书目及今人著述多引述并讨论"宋元书院本"。叶德辉《书林清话》一书较早并有系统地总结了书院本的基本情况,但是问题也不少。细检现存的宋元书院本,详辨宋元刻书的史料,可以订正其讹误、补遗其缺漏。在此基础上,学界同仁有必要重新思考书院本的定义、宋元书院本的类型以及宋元书院刻书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陶孟和作为我国著名的社会学家,在多变的民国社会中,不仅仅专限于社会学的贡献,而且也作为胡适派学人群中一员。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同胡适、陈独秀等人以《新青年》为阵地,以共同的思想意识共同倡导民主与自由等新文化运动所孕育的主体精神。同时以社会学的眼光观察多变的民国社会,寄托一种调查的宏愿,以求了解中改良和改变中国。 相似文献
19.
南北朝争斗初期,何承天立足于刘宋政权的军政现实,汲取前代及当代与北方军事斗争的经验教训,撰著《安边论》一文,着重提出和全面阐述了"安边制敌"的战略思想。这一思想,不仅对刘宋及整个南朝的军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而且在中国古代军事思想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盛明科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7(4):158-159
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形势下 ,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理论框架 ,为我国社会保障理论研究以及社会保障实践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撑 ,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保障导论》正是适应这一需要而作出的一项建构性的研究。该书特色在于系统性与拓展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相互统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