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水浒传》研究中,争论最多的是对宋江形象的评价问题。“四人帮”利用评论《水浒传》,大搞篡党夺权的阴谋,更制造了许多混乱。本文想围绕对宋江形象的评价,谈点不成熟的意见,向专家和读者请教。  相似文献   

2.
宋江形象是复杂多变的,他既是一个历史的、客观的人物,同时又有作者对他的塑造,其间也伴随作者一些主观情感色彩,可以说,宋江这一形象承载着多种视角。结合文本探求宋江前期形象,认为这一阶段宋江形象特点主要是孝与义。  相似文献   

3.
宋江是《水浒传》中最主要的艺术形象之一。对这个形象的认识,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整部《水浒传》的理解和评价。深入考察宋江形象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正确理解《水浒传》的一把钥匙。古今的“水浒”论者们都明确意识到这一点,并花了大量气力剖析、品评宋江其人,提出了许多毁誉不一的意见。本文不想在此评判宋江,而是试图将研究的重心放在当时的文化材料之上,尽可能明晰地勾勒《水浒传》以前宋江故事产生和演变流传的大致过程,并考察其对于《水浒传》中宋江形象塑造的意义,以期为正确把握宋江形象的美学意蕴提供一个较为现实的基础。在《水浒传》产生之前,从南宋以来直至元末明初,宋江故事大致沿着两条线索在社会上流传。这两条线索,一是以南宋以来的史志文集笔记为代表的官方和史家的历史记载;一是以《大宋宣和遗事》和元代的水浒杂剧为代表的民间传说和文人创作。宋江故事就是在这两条线索的相互交织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宋江是《水浒传》中的核心人物,也是褒贬不一、争议较多的人物形象。本文选择对宋江这一形象进行研究,首先,对宋江的生平进行概述;其次,对宋江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最后,提出对宋江这一人物性格矛盾性的评价。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宋江这一人物形象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水浒传》问世以来,人们对宋江的形象争议最多,分歧也最大。有人认为宋江是仗义疏财的好汉、义薄云天的英雄,也有人认为宋江是善于用钱财笼络人心的小人,还有人认为宋江是虚情假意的伪君子。其实,就笔者看来,这些相互矛盾甚或截然相反的看法,都各有道理,都符合《水浒传》对宋江形象的描写,只不过这些看法各自所站的角度不同、对不同时期和不同阶段的宋江作了不同的评价。一切纷争皆源于宋江的矛盾性格和分裂型人格。  相似文献   

6.
试论宋江     
<正>宋江是梁山泊的首领,是《水浒》作者着力描写的正面人物,在小说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宋江这个艺术形象怎样认识,直接关系着对《水浒》全书的评价.因此,尽管这个形象颇复杂,但我们要全面评价《水浒》,不能不首先认识宋江.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在《水浒》研究中一直存在着两个阶级、两条路綫、两种思想的激烈斗争。斗争集中在对《水浒》中的宋江形象、招安结局、以及全书倾向与作者的评价这样一些原则问题上。而在这些问题上所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错误论调,归结起来又都是宣扬了“阶级调和  相似文献   

8.
一、宋江晚节问题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两种说法和评价。二、海州战役中宋江没有投降的补充论证。三、从宋代招安具有两种不同的对象和方式,看宋江投降说的由来。四、从时间、路程、兵力诸方面论证宋江及其部下不可能参与镇压方腊起义。五、从封建军队的隶属关系论证宋江及其部下无由参与镇压方腊起义。六、余论。  相似文献   

9.
宋江是《水浒》中复杂而矛盾的形象。本文分析指出宋江形象其实是《水浒》作者矛盾思想的化身,是“理学”与“心学”对垒的时代思潮的产物,宋江“忠”的观念与实际的相悖。宋江的形象具有二重性.一是“忠义”形象,二是“个人奋斗”形象,这二重形象、两条线索终是一曲博大悲歌。  相似文献   

10.
《水浒传》宋江形象的忠义思想主要是:宣扬或向往对君对国的忠和对友对民的义能有机地结合起来,虽然宋江很想把二者的关系处理好,却不能超越历史的、阶级的局限。  相似文献   

11.
“《水浒》故事亦为南宋以来流行之传说,宋江亦有其人。”①这个历史上的宋江同《水浒》里的宋江,是基本一样?还是迥然不同?近来又有一些同志在撰文讨论。我们认为,这个问题弄清楚了,对正确评价《水浒》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水浒》中的宋江是作者极力歌颂的主要人物。“义”作为宋江思想性格的重要特征,被作者大肆渲染和颂扬。于是,长期以来,宋江这个形象在一些人的心目中总是一个“讲义气”的人物。宋江的“义”具有相当的迷惑力和欺骗性,直至文化大革命前,还有人为之大唱颂歌。因此,要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不可不揭穿宋江这个“义士”的庐山真面目,弄清楚他所标榜的“义”是什么货色。  相似文献   

13.
《水浒》学兴起十多年来,打破了《水浒》学研究的沉寂状况,甚至与红学相比,其热的程度并不逊色。不但研究文章各刊物开始多起来,而且一些难解之谜也不乏探讨文章出世。如:施耐庵问题,简本与繁本问题。至于人物论则更多:林冲、武松、李逵、鲁智深等,尽管是老题重谈,但也各有见地。可是作为梁山泊的领袖宋江,则不多论及。在这个问题上,好像是还没有冲破“评《水浒》”时的蕃篱,可见宋江评价之难。宋江评价之所以难,其核心  相似文献   

14.
古往今来,大凡政治上的投降派,都必然要在组织上搞分裂。一部《水浒》,在着意塑造、美化一个投降派的艺术典型的同时,也塑造、美化了一个分裂主义者的典型形象。这个典型,就是宋江。 然而,在过去对《水浒》的一些评论中,有一种观点:承认宋江搞了投降,但又不  相似文献   

15.
在《水浒》反复多次的讨论中,给我们遗留下了许多有待探讨清理的问题,关于对宋江这一艺术典型的认识问题,是其中比较复杂的一个。到底怎样评价宋江?是全面的肯定,还是一概否定,或者是按其功过开比例。我们认为,要作出正确的评价,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两条重要原则:一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二要对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过去,在否定宋江的评论中,有一种把宋江与高俅等同起来的观点,相当盛行。这种  相似文献   

16.
关于对宋江的评价,确实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也是评价《水浒》中的一个疑难问题。历来评价宋江,众议纷纭。直至今日仍无较为一致的看法。不过我认为这恰是《水浒》作者的高明之处,因为这体现了他所塑造的人物形象的复杂性、人物之间关系的复杂性和社会的复杂性。这也正是《水浒》之所以成为不朽的古典巨著的证明。本文就关于宋江的二个问题谈些粗浅看法,错误之处,渴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7.
坚持说金圣叹仇恨农民革命的人,总是以他骂过宋江为口实,说他那是擒贼先擒王。其实只要我们设身处地想一想,在他改造投降的《忠义水浒传》为战斗的七十回本《水浒传》时,关于宋江的形象问题便有着很大的麻烦。因为如果承认宋江心中有“忠义”,则宋江就必然是不折不扣的投降派,最终裹胁义军屈膝于王庭是合乎逻辑的结局。而这是和金圣叹的想法南辕北辙的。如果不承认宋江有“忠义”之心,但他又确乎满口是“忠义”的言词,这又当作何解释?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如果批书人硬是去公开肯定宋江的叛逆性,则在那个时  相似文献   

18.
宋江是《水浒传》中塑造的"义胆包天、忠肝盖地"的英雄。虽然人们对《水浒传》的主题有多种解说,但主流观念仍把宋江看作小说的核心人物。在《水浒传》的诸种续书中,俞万春的《荡寇志》因对水浒英雄持否定态度,故对宋江这一领袖人物形象进行了重塑。考察发现,作者有意将宋江形象进行丑化,使其由英雄变为强盗,由豪侠变为土匪,由好汉变为恶贼,由福星变为灾星。这种重塑反映出时代的文化及作者独具匠心的小说创作。因此,探讨宋江这一人物形象在不同创作观念的作家笔下的异样书写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关于宋江是否打方腊的问题关于宋江是否打方腊的问题,争论已是很久了。余嘉锡曾摭拾了一些材料,论证了“江降后实曾隶属童贯参与攻方腊之役”。最近吴泰同志也认为有关宋江讨方腊的记载,有的确实可信。邓李二位同志又说,“宋江‘征方腊’之说也为南宋人所捏造”。宋江究竟打方腊了没有?我们同意邓李二位同志的说法,宋江没有去打方腊。  相似文献   

20.
一、自李若水的《捕盗偶成》诗被揭出以后,长期争论的宋江投降与从征方腊问题仍然没有解决 自从1978年邓广铭、李培浩同志提出历史上的宋江不是投降派以来,关于宋江的一些史实曾在全国引起激烈的争论。《中华文史论丛》1982年第4辑上发表了邓广铭同志《关于宋江的投降与征方腊问题》的文章,对他过去和李培浩同志连篇著文论证的历史上的宋江没有投降的观点,作了重要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