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4年,是上海经济增长过程中关键的一年,这不仅由于今年是上海全面实现“三年大变样”目标的一年,而更重要的是将继续和巩固1993年的经济增长成果,推进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保持上海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面对1994年可以预见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阶段,展望新的一年,从总体上判断:上海经济仍可能保持较快的发展趋势,其增  相似文献   

2.
1998年到2000年,是上海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中,上海将破解经济发展上的一些难题:如企业制度改造和国有企业走出困境,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进程,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支柱产业的确立及培育,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与否关系到上海将以怎样的面貌跨入21世纪.上海市统计科学应用研究所的熊礼生同志从上海经济增长的外部环境、内部动力入手,对上海在本世纪最后三年经济增长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进行了探索,在今后三年上海经济走势作出基本判断的基础上,提出政策取向.  相似文献   

3.
吴忠 《上海统计》1999,(7):11-13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经过几年来形象和功能的开发,特别是近一、二年经济的快速发展,保税区已经成为上海国民经济一个新增长点,并且在相当程度上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其发展速度之快,影响之大,已经成为上海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保税区经济运行的特点1.招商引资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是保税区的一大特色.无论是前几年国内外经济增长速度较快的时候,还是当前受东南亚金融危机及延续性的影响,保税区的招商引资始终保持在年均400个项目左右,吸引投资额也在3~4亿美元之间.  相似文献   

4.
印度的全国抽样调查局成立于1950年.它用抽样方法取得重要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以弥补全国统计资料的不足,其主要目的是为了经常地对印度的国民收入进行统计研究.就全国抽样调查的内容来看,主要的有三个方面:全国社会经济抽样调查、大工业抽样调查和农作物收获率抽样调查.根据政府决定,社会  相似文献   

5.
松江县泖港镇的上海强民经济城,创办于1994年元月,历经三年多的开发建设,现已初具规模.目前拥有各类民营企业1957户,注册资本20亿元,累计销售额43亿元,上缴税利5266万元,其中今年前8个月实现销售近14亿元,上缴税利1800万元;现有从业人员1.2万人,其中吸纳下岗职工和社会闲散劳动力占40%.与此同时,经济城兴办的上海强民实业总公司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公司白手起家,目前已拥有固定资产1000万元,下属的六个经济实体个个盈利.生机勃勃的强民经济城和强民总公司,已成为泖港镇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经济城成为松江县现有20多个民营经济开发区中,  相似文献   

6.
国外成熟都市圈和大上海都市圈的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敏 《统计与决策》2005,(16):57-59
都市圈理论是区域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都市圈经济理论的借鉴,将国外成熟都市圈的形成,运行机制,管理方式等等,与大上海都市圈进行类比.并通过各种经济数据,将国外都市圈和大上海都市圈作了一个比较.  相似文献   

7.
谢旭 《上海统计》1999,(12):28-32
上海,是我国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也是全国的经济、贸易中心.有关统计资料表明:1992年到1998年七年间上海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3.1%,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上海的外贸出口额七年间增长了300%多,即使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的1997年、1998年两年,仍能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由此可见,外贸出口已成为上海经济快速发展的拉动力.  相似文献   

8.
1995年是“八五”计划的最后一年,也是上海新三年发展的头一年,是承上启下的关键年份。在这一年里,上海经济在全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宏观经济政策适度从紧的大背景下,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了高位上平稳增长的发展态势,再次实现了14%的增长率。工业生产、外贸出口均保持了较快发展,固定资产投资控制在比较合理的区间,财政金融形势相对宽松,物价涨幅明显回落,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上海总体经济的发展为“八五”时期划上了圆满的句号,也为新三年的头一年实现了良好开端。  相似文献   

9.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农村工作的重点,也是农村工作的难点,它更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随着农村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村级财务管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大.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就如何加强农村财务规范化管理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规政策,我国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有了很大的改进和提高.  相似文献   

10.
京沪穗人生活消费各显风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上海、广州是我国城市中经济发展较快、居民生活水平较高的城市,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且三城市无论在经济发展还是人文景观方面都有着相近之处.根据1997年三城市抽样调查资料,上海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队的马鸿珍同志对三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得出:  相似文献   

11.
地处上海北翼的宝山区,依江临海,历来是上海的水上门户.解放50年以来,这块饱经战争烽火、历尽历史沧桑、洒满英烈鲜血的土地,已建设成为上海重要的工业基地、能源基地、港口基地.改革开放20年来.宝山更成为一块充满希望的经济开发热土,伴随着中国现代化企业——宝钢的迅速崛起,宝山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钢城而驰名中外.凭借着宝山人民开拓进取的精神和独特的地理优势,宝山外向型经济也在不断向前拓展.目前,已吸引外商投资企业500多家,总投资近20亿美元,数家世界跨国公司参与投资.其中集装箱、纸业、电梯等产品已形成规模效应.宝山,正愈来愈显示出现代工业发展的美好前景.  相似文献   

12.
2009年上海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势头,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加快,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实现新发展.国际、国内环境,政策导向等是影响上海经济运行的因素.2010年上海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开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3.
一、发展思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体育产业已成为丰富社会生活、满足人民健身需求、扩大社会就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从体育产业发展自身的规律和国内外体育产业实践看,发展体育产业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体现一个国家和地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加快发展浙江体育产业,既是建设浙江经济强省、文化大省的重要内容,也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走可持续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也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2004年以来,在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浙江省固定资产投资由持续高涨转向大幅回落,在全国有一定的先行性,对此应深入分析、客观认识.  相似文献   

15.
2002年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贸易组织总体框架的第一年,也是实施“十五”计划的重要一年。展望新一年上海经济的发展,既面临着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新挑战,也面临着国家进一步扩大内需、深化改革带来的新机遇,只要我们趋利避害,积极应对,上海经济仍有望实现持续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6.
导读     
●1997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年,在这一年中,上海的国民经济发展保持良好势头,全面完成了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项任务。《1997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翔实的统计数据资料,使我们对上海的进步又有了实实在在的了解。●1997年上海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在全国率先突破3000美元大关,这不仅表明上海经济发展居全国领先地位,更意味着上海经济已开始步入一个极为重要的全新发展时期。由上海市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处杨清、周绍洁撰写的《一个新的发展台阶——写在上海人均GDP突破三千美元之际》一文,在庆贺的同时,通过国际国内的比较,为我们揭示了上海人均GDP的发展态势和特征,以及继续做好今后的经济发展值得人们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上海经济和社会各个颔域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出现了大幅度提高的局面,从而使居民的消费水平、消费结构、消费质量和消费观念等诸多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改革20年 上海居民生活模式由温饱跨入小康》(P7)真实记录了这一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灰色系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国民经济各行业直接售给城乡居民和社会集团的消费品总额.它是反映各行业通过多种商品流通渠道向居民和社会集团供应的生活消费品总量,是研究国内或地区零售市场变动情况、反映经济景气程度的重要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吃、穿、用、烧等四项社会消费构成.而全社会消费是通过消费品市场得到最终实现的.因此,分析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构成,以及研究对消费品零售总额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对总体地研究上海消费品市场的现状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地区经济综合竞争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IMD和WEF对国际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选择合理的指标,利用SAS软件包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我国省域的经济综合竞争力进行分析和测度。在横向比较的基础上,对改革开放20年来各省的位次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指出,区域的发展结构是影响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外向型经济表现了更强的竞争力,广东、北京、上海是我国经济综合竞争力最强的三个地区。  相似文献   

20.
党中央提出的沿海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大战略,不仅关系到我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繁荣,而且对于推动全国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上海市地处东海之滨,是我国沿海重要城市之一.上海的国民经济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上海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