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对于技术孵化事业的未来,赵大庆教授充满了信心,他表示:经过努力,要一举得到“3个天下”,即:天下有技术坯体的人必到中心孵化、天下需成熟技术的人必来中心寻求、天下想资本增值的人必向中心投资。近年来,各种各样的中介机构、孵化器、开发区在全国遍地开花。2001年底,身为清华大学教授的赵大庆博士提出了“技术孵化产业”的新概念,在国内第一次提出将技术孵化作为一项产业来  相似文献   

2.
实现企业的精细化管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朱维明 《领导科学》2007,(12):51-52
老子说:“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21世纪,我国企业已经进入了微利时代,企业发展进入了高原期,靠传统生产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想做大事的人很多,但愿意做小事的人很少,愿意把小事做细做好的人也许就更少了。其实,我们并不缺少雄韬大略的战略家,而缺少精益求精的执行者:我们也不缺少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缺的只是不折不扣的执行。老子说过:"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从细节做起,必须做对细节,做好细节。  相似文献   

4.
中国总理周恩来:吾貌虽瘦,必肥天下。周总理的一生,是为民奋斗的一生,他像诸葛亮一样,为了全国人民的福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忠心爱戴。  相似文献   

5.
吾有三杰     
(汉)高祖曰:"……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张良):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供应军需),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相似文献   

6.
吴卫华 《领导科学》2004,(23):30-31
古语云:“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此话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党委办公室的职责主要是服务,即为领导服务、为机关服务、为基层服务,然而无论是发挥参谋助手、综合协调、督促检查等作用,还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都需要在细节上下功夫,非有细致的精神与扎实的作风不可  相似文献   

7.
正《道德经》中说道:"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事者必以精准思维、精准做法为遵循,方见成效。当今领导干部做事同样离不开精准,把精准渗入习惯、融进谋划、落实于工作,提升从政、谋划、执行"三着力",既显示出"着眼大局、抓住重大领域和关键环节"的高瞻远瞩,也体现了"脚踏实地、注重局部和细节"的身体力行,干一任工作、想几任事情,补前人缺、铺  相似文献   

8.
读史,见唐玄宗与其侍臣有如下对话: 问: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何不逐之? 答:我貌虽瘦,天下必肥。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显见,正是由于李隆基在统治前期忧国忧民、殚精竭虑,甘于以自身之  相似文献   

9.
段吟凰 《经营管理者》2013,(8X):284-284
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宗旨,要怎样做好高校图书馆要做好读者服务工作,曾经记得古时老子说过: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这句话告诉我们欲成就一番事业须从细微之处入手,从简单的事情做起。身为高校图书馆管理者来说,就该应借鉴这一理念,在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加以应用。文章通过以下探讨了注重细节提高服务质量,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县区党政领导干部交流是实现选人用人五湖四海,优化班子结构,规避和减少岗位风险,丰富干部阅历,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天下之理,有张必有翕,有强必有弱,有兴必有废,有与必有取。"这就告诉我们,县区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制度在产生积极作用的同时,也难免伴生消极效应。在新形势、  相似文献   

11.
中国总理周恩来:吾貌虽瘦,必肥天下。 周总理的一生,是为民奋斗的一生,他像诸葛亮一样,为了全国人民的福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忠心爱戴。  相似文献   

12.
仕与不仕     
刘兴雨 《领导文萃》2014,(23):88-90
正中国人一向把做官看得很重。如果说谁有出息了,往往是指谁当了什么官。所以古人十载寒窗苦读,往往为的是出人头地,混个一官半职,所谓学而优则仕。如果读了很多书,而没能当上官,那书就像白读了似的。过去讲,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里的达也就是当官,而且是当大官,不然怎么兼济天下。当然,有些人达了也未必兼济天下。这些人天生就不愿为天下做点儿什么事,留点儿什么念想。他或许会想:兼济了天下,谁又会给我什么好处?虽然有些人并不愿兼济天下,但官还是愿意当的。中国的老  相似文献   

13.
敖堃 《领导文萃》2013,(13):43-45
制度更可靠汉武帝深谙海纳百川、广招人才的道理,为了招揽人才,他甚至下求贤令,"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没有曾祖父刘邦识人、用人、控制人的特殊天赋,刘彻更注重制度建设,通过制度来选拔人才、任用人才、控制人才。制度显然比天赋更可靠。最初是贤良对策制度。汉武帝首先提出治理天下的一些难点,给全国人命题作文,上书言政,通过对治国之道的论述来发现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建元元年十月,汉武帝下诏,要全国举荐"直言敢谏之士"百  相似文献   

14.
黎冲森 《经理人》2010,(11):68-70
基于产业领军人才孵化系统进行扩张,由不断涌现的帅才来驾驭庞大的产业帝国,这是企业最高层级的核心能力。培养帅才的具体形式丰富多彩,但孵化模式只有内养和空降两种。把握了帅才孵化的命脉,就等于开启了让企业核心能力不断裂变繁衍的不息之门!且看看联想、ABB等大型多元化集团在产业扩张中是如何孵化帅才的!  相似文献   

15.
闫秀敏 《领导科学》2003,(18):54-55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分十二纪、八览、六论三部分,共26卷,160篇,由秦相吕不韦召集门客集体编著而成。它包含着先秦时期的许多史料,融汇了战国诸子各派的学术思想,为安邦治国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策略和理论,而其贵公思想中的为公之道,无疑是其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等待我们撷取。必先公,公则天下平《吕氏春秋》在《贵公》一篇中开门见山地指出:“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即天下大治的关键在于领导者能否首先具备一心为公的信念和胸怀,只有领导者能够一切从公心出发进行决策管理,社会才能安定团结,人民才能幸福安康。因此…  相似文献   

16.
院士风骨     
民以食为天。人活着都要吃饭,吃饭就得有粮。任何国家和民族,有粮则稳,无粮必乱。这对于人口众多又长期缺粮的中国来说,体会尤深。粮食,事关百姓生死,事关国家安危,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历朝历代都不敢马虎,皇粮、军粮、民粮、库粮的用度与储备历来条分缕清。电视剧《天下粮仓》的震撼力,就在于反映了治吏治粮之严。  相似文献   

17.
文顶中原     
《决策》2006,(12):12-13
"得中原者得天下"、"逐鹿中原"、"问鼎中原",所有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词语背后,是河南在中国历史文化上的地位,在5000年中华文明的长河中,有近4000年,文明中心在河南,河南是"中国的DNA".  相似文献   

18.
郭敏 《决策》2021,(5):20-23
16家入驻企业,5家新注册成立异地孵化企业,4个孵化成型的项目,一道跨越400公里、连接科技、人才、项目的"飞虹",悄然架起在上海和安徽界首之间.这是界首(上海)离岸科创中心成立一年多来,所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刘邦在一次大宴群臣时,要群臣分析“吾所以得天下,项氏所以失天下”的原因。高起、王陵说是赏罚分明,宽严得当。刘邦说: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怕,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输也。”在刘邦看来成大事者,不在于行仁标义,而在于善用人才。因为成大事者必能知人善任。这是历史上屡屡被证明的一条真理。用人的前提是知人。能鉴别人才,才能启用人…  相似文献   

20.
心治则天下治,管理的最高境界是自我管理。要想达到天下治与自我管理的理想状态,必在于人心得治。人心的状态影响个人价值观、企业文化、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以及社会的和谐。要构建和谐社会与幸福组织,必先和谐我心即重视"心理管理-道心"。本文通过对于中华经典智慧"道"以及"道心"的剖析,力求通过阐述"道"与"道心"为实现身心和谐、人生幸福、组织幸福与社会和谐贡献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