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趋同论“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在于用资本主义同化社会主义,希望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趋同论”是盛行于当代西方的一股资产阶级思潮。它的基本思想是认为:“由于科学技术革命和整个工业化进程所产生的作用,美国和苏联这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必然愈来愈互相接近,直至在两者之间的某个中点上会合,结果形成一个既不是资本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的社会,而是两者的混合社会。”这种理论观点,在西方世界经历了一个酝酿、形成和发展的过程。根据西方“趋同论”者自己的阐述,最初,它表现为西方一些人希望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苏联,会在西方的政治、军事、经济的“遏制政策”面前垮台,“从社会主义体系退回到  相似文献   

2.
本文着重从资本主义所固有的矛盾和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进行分析,阐明了资本主义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历史趋势永远不会改变,指出“趋同论”的错误就是混淆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否定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在我国,宣扬“趋同论”的目的就是要搞“全盘西化”。认清“趋同论”的实质,对于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趋同论”是本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在西方国家出现的一种具有国际性的学术思潮。它的基本观点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通过互相吸收,互相渗透,正朝着某种共同的经济制度类型运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之间的差别将会逐渐缩小乃至最终消失。最早对“趋同论”作系统阐述的是荷兰经济学家简·丁伯根。以后,美国、法国等国的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特别是一些比较经济制度学家,对此作了多方面的发挥。“趋同论”在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4.
历史迈入新世纪,如何正确认识当今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的改革,如何正确看待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者的前途命运,是摆在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全国人民面前的重大历史课题。为此,笔者就资产阶级某些人的“趋同论”思想提出“同归论”观点,用以澄清人们对历史发展的模糊认识,从而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为实现社会主义全球化作出贡献。 一、“趋同论”的实质是“和平 演变” 所谓“趋同论”,是指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理论。其核心是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随着发展,相似点越来越多,最终将…  相似文献   

5.
“趋同论”是一种歪曲反映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关系的理论。它的提出始于俄田十月革命后的“新经济政策”时期,最终形成于50—60年代。80年代这一理论影响着中国的论坛,并生成了所谓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区分相对论”、“主题共同论”和“目标一致论”等错误观点。“趋同论”的主要误区既在于以现实的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经济发展模式上的工艺层次上的某些相似性抹煞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基本价值上的对立,又在于对这种相似性缺乏作具体的历史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6.
“趋同论”是近几年在我国理论界广泛传播的一种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它认为,在当代新技术革命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浪潮中,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都在互相学习和吸取对方的长处,相互靠近、差异减少,逐渐融合为一种最优的社会制度.这样,两种社会制度的本质区别和根本对立消失了,人类进入了极乐的世界.这种论调貌似中庸,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和欺骗性,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实质是在新的形势下,美化资本主义、取消社会主义.因此,为了揭露“趋同论”的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不短的时期里,文艺界的确有一股错误思潮在滋长泛滥。这股思潮突出表现在盲目地鼓吹西方文艺,把西方的“现代主义”“社会主义异化”“人道主义”“观念更新”“现代意识”等视为金科玉律,奉为楷模,顶礼膜拜;对于五四以来现、当代文学的革命的进步的传统,全面否定。在这些来自西方的五花八门的文学艺术思想中,有人概括为鼓吹所谓反叛传统的“文学自我回归论”“作家自我律动论”“创作绝对自由论。”这种种理论是资产阶级自由化对文艺界影响的表现。只有展开积极的思想斗争,才能坚持无产阶级文艺方向,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否则,将使错误思潮泛滥,污染人们的精神,腐蚀人们的灵魂,瓦解人们的斗志,给社会主义现代  相似文献   

8.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分崩离析,世贸组织的建立,世界经济加快了由区域化、壁垒性朝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人类社会呈现出越来越多的相同特征,这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差别不复存在了呢?两种制度能否趋同,敢问路在何方?一直以来理论界对“趋同论”思潮的产生时间、“趋同”目标及性质界定等方面争议颇多。本文通过对“趋同论”研究现状的考察,进而阐发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趋同"是一个很时髦的词,不少社会学家、未来学家都喜欢咀嚼它; "趋同论" 则是由趋同一词引伸而来并逐渐发展的一种社会进化理论,基本观点是认为当代资本主义制度和当代社会主义制度越来越具有相似的特征,从而使两种社会制度互相靠近,据说会走向一种既非资本主义也非社会主义的混合型社会.这种"理论"的方法论基础主要是唯技术决定论,它的政治意图在于证明资本主义制度永生不灭.对其结论我们是不取的,至于论点应当给予有力的驳斥.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战后,尽管资本主义在自身的发展中发生了某些变化,这并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揭示的这一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然而,国内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少数人为了否定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他们大肆宣扬西方资产阶级学者的“趋同论”。因此,认真剖析“趋同论”的反动  相似文献   

11.
“新潮文论”的某些倡导者企图以带有浓厚主观唯心主义取向的、以西方现代人本主义为核心的文艺论,代替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思想基础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论,首先歪曲和否定马克思主义的能动反映论,他们的责难是没有根据的;能动反映论进入艺术反映的层面有着丰富的理论内容,需要我们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进行专门的具体的研究。现代西方的人本主义是一种把人回复到原始自然本质的人道主义思潮,它既抛弃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传统人道主义的理性原则,也反对现代西方哲学中科学主义经验实证的取向;它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与危机的实质,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鼓吹这种哲学思潮,以此作为对社会主义现实和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批判和否定,已经表明它是让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对立面。历史唯物论有着丰富深刻的人学内容,以这种人学观为指导线索,社会主义文学艺术才会有深刻的美的人学内容。  相似文献   

12.
趋同论一词来自拉丁语 Convergo——接近、会合。趋同论是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学、政治经济学和政治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认为当代社会发展的主要趋势,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这两种社会制度相互接近,然后它们综合成为某种“混合型的社会”,从而把这两种社会制度的优点和长处结合起来。“趋同”一词,是资产阶级思  相似文献   

13.
技术统治论是当代西方社会一种具有国际影响的社会思潮,众多学者在其从空想阶段到理论形成的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技术统治论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技术统治论片面夸大科学技术的作用,回避资本主义制度对生产力的阻碍作用,成为为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辩护最重要的理论核心,是抵制社会主义思潮的主要工具。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两个密切不可分的组成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回答了俄国十月革命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东方国家应该怎样进行革命、如何进行革命的一系列问题,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的思想,解决了武装夺取政权的具体形式和策略问题。但从基本内容来说,它并没有超越马恩列斯所阐述过的理论范围。“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则是过去马克思主义著作中从来没有涉及的问题,它提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之后,可以通过“新民主主义社会”这样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形态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找到了实现革命转变的具体途径,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形态理论的重大创新。“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在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有过初步的试验,新中国成立后在全国范围内有过成功的实践。 然而,从1953年开始,毛泽东改变了他原来正确的思想,转而批判“确立新民主主义社会秩序”,匆忙实行了“三大改造”,抛弃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论”,犯了空想社会主义的错误;接着又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生了严重的扭曲。究其原因,主要是对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缺乏正确的认识,误读了列宁的过渡时期理论,其理论支柱是“生产关系决定论”、“上层建筑决定论”和所谓的“不断革命论”。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奇特的历史命运给我们的现实启示:一是必须弄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关系,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质上是新民主主义的回归和超越;二是要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与建设社会主义的关系,建立改革开放的话语权;三是要借鉴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经验,加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四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重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5.
“趋同论”是前几年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提出的最时髦的观点之一。他们认为当代资本主义正不断吸取社会主义的有益的东西,如计划经济、国家干预和注重福利等等;而社会主义国家在改革中也正不断吸取资本主义的有益的东西,如商品经济、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等等。因此,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正在趋同或融合,区分“制皮”、“主义”  相似文献   

16.
“无冲突论”是孔丘的中庸之道和林彪的“阶级斗争熄灭论”在文艺上的表现,是使社会主义文艺蜕变为复辟资本主义的舆论工具的反动理论。当前,深入批判林彪鼓吹的这个谬论,对于进一步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搞好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肃清刘少奇、林彪修正主义文艺路线的流毒,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趋同论”产生于本世纪六十年代,它的问世,以荷兰社会民主党成员、著名经济学家、首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简·丁伯根发表的《共产主义经济与自由经济是样板式趋同吗?》一文为标志。这位经济学家在文中指出,两种社会经济制度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种“相互接近的趋势”,并且“朝着比原来理解的纯粹资本主义和纯粹社会主义更美好的制度发展”。时隔四年之后,丁伯根又同荷兰社会民主党的另外两名成员合作出版了题为《东西方制度的趋同》一书,对上述观点作了系统阐发,构成一套完了整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 近几年来,理论界少数人鼓吹“资本主义补课论”,说什么“中国没有经历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超越了社会发展阶段”,要求在中国实行资本主义补课,并认为这是解决中国问题的灵丹妙药.这种观点从理论上看是反动的,从实践上看也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他们回避了各种资本主义建国方案及在中国长达一百多年时间的实验都彻底破产的历史事实,不愿承认这些铁的历史事实所揭露的中国社会的规律——近代中国没有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的土壤,资本主义不符合中国国情,它既救不了国,也行不通.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苏联已抛弃发达社会主义理论,因此文中所提及的这一理论已不合时宜,但文中对趋同论所作的分析,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表面上来看,苏联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与本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西方盛行的"趋同论"极为相似。这两种理论的基本出发点都是强调经济发展是社会变化的一个基本功能飞趋同论尽管"趋同"论有种种  相似文献   

20.
艾伦·伍德批判了以“后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新的“真正的社会主义”,其理论核心是主张消解阶级和阶级斗争,通过扩展资本主义民主达到社会主义。该思潮背离了马克思主义,主张阶级退却,对民主有多重误解,对社会主义目标有多重误判。伍德坚持运用马克思的阶级和历史理论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为巩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提供了新视角,但也存在忽视其他革命力量,对新的“真正的社会主义”的批判缺乏系统性等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