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运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构建企业员工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本着体系完善、最小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将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划分为个人学习效果评估和组织绩效效果评估两大维度,包括知识的掌握程度、员工行为习惯变化、员工工作绩效变化、满意度、内部流程和成长、财务6个二级指标和17个三级指标。该指标体系能够帮助企业了解培训效果,发现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员工培训工作的首要环节是对培训需求的评估。培训需求的循环评估模型、任务——绩效评估模型和前瞻性培训需求评估模型是三个典型的员工培训需求评估模型,这三个模型各有其适用范围和优势,企业可根据需要采用适当的模型进行有效的员工培训需求评估,以便使培训有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3.
组织公平感的类型及其在企业绩效管理中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绩效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绩效管理过程中员工的组织公平感是影响绩效管理效果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员工的组织公平感包括三个部分:分配公平感、程序公平感和人际关系公平感,在绩效管理过程中,是否允许参与员工,评估指标是否客观,奖酬分配是否体现业绩导向以及上下级之间的沟通都会影响到员工的组织公平感,为提高员工的公平感,应建立客观的绩效评估系统和绩效导向的奖酬分配制度,加强绩效管理过程中的双向沟通,重视员工的参与并建立完善的员工申诉机制和有效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4.
基于层次分析法与模糊评价的公务员绩效评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务员绩效评估可以为公务员的晋级、奖惩、培训和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是完善公务员管理机制的重要内容。文章依据我国现行的公务员绩效评估制度,采用专家咨询方法,分别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设计了公务员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指标权重系数。针对评估指标的模糊性,建立了绩效评估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应用实例评估,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公务员绩效评估体系合理、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5.
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中心环节,值得民营企业关注和重视。大多数民营企业存在对绩效管理观念上的认识错误;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和操作规程不科学、不完备;在绩效评估的过程中只看结果不问过程;对绩效反馈不够重视。民营企业管理者应正确认识绩效考核的目的;完善企业的绩效考评方法;调动企业各方面的力量积极参与考评工作;注重考核的反馈和辅导,建立绩效管理系统。公司应将绩效考核结果作为员工的培训、人员调配或岗位变更、晋升、晋级和薪资普调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往的评估方法误导企业通过经营业绩来衡量培训投资的回报和培训的价值,实际上却难以在培训与经营成果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严重影响企业培训投资的信心、热情和员工培训的健康发展。文章认为培训对企业的贡献并不是直接用经营业绩或经营成果的指标来衡量,而是必须通过受培训直接影响(从而影响经营业绩)的员工的心理状态、行为表现和行为结果在培训后所发生的变化来衡量。文章还分析了四类不同培训的效果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培训作为开发人力资源的基本手段,已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式。如何对企业员工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文中从受训者和企业两个角度对企业培训效果的评估方法进行了探索,力求对企业员工培训效果的检验达到科学、有效和可靠。  相似文献   

8.
针对中小IT企业在员工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从绩效目标设定、考核指标体系设计、综合评估、绩效反馈及改进的绩效管理方法与实践,为当前大多数中小IT企业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中经济类的一些指标设置不合理,部分评估指标价值取向有误,政府绩效评估主体局限、公众参与度不高,指标体系缺乏权重、部分指标相互包含交叉,评估程序非规范化。将善治政府的规范主义构建与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证主义建设相结合,在调查访问了南京(区)、苏州、吴江三个不同城市的政府中级公务员126人后从“政府自身建设”和“执政能力结果”两个大方面(一级指标)入手,建立了9个二级指标和49项三级指标,并确定了指标权重,以期实现政府绩效管理的科学性与高效性。  相似文献   

10.
国外企业绩效管理的理论实践与我国企业绩效测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绩效评估对于评价企业经营成果,改进企业经营,实现企业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而且绩效评估事关企业的每个员工。国外对于企业绩效管理有KPI和BSC理论,基于理念的不同,实践中又有欧美式绩效管理和日本式绩效管理。中国企业应确定关键绩效测评指标。  相似文献   

11.
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客观效用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产学研协同创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产学研协同创新主体及其客观效用进行界定,建立包含经济效益、知识效益及人才培养效益3个一级指标及15个二级指标在内的主体客观效用评价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得到产、学、研三个主体的评价指标体系。结果表明:企业在参与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应以经济效益为重,同时注重人才培养;高校应以人才培养为重,并加强对知识的积累;科研院所应以知识效益为重,同时注重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2.
基于网络分析法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评价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绩效进行有效评价,首先从学科建设、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学生培养和社会效应四个维度构建了绩效评价体系,然后利用网络分析法并通过SuperDecisions软件对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相对权重进行了分配,所建指标体系可为评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绩效提供一种有效的参考工具,也可为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提供量化依据和评判标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废旧汽车企业逆向物流流程及其绩效评价环境,结合企业逆向物流绩效评价的目的,以绿色理念为指导,提出废旧汽车企业的逆向物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于GA-BP的废旧汽车企业逆向物流绩效评价模型,并以A企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废旧汽车A企业输出样本的实际值和仿真值基本一致,表明通过 GA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可以提高仿真的精度,体现了指标选取和模型构建的有效性,可为解决废旧汽车企业逆向物流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新思路,有助于废旧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关于国有企业绩效评价实施问题的若干探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介绍了我国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的产生,从绩效评价方案的设计、绩效评价工作的组织和实施、绩效评价结果的检查和绩效评价工作的改善措施四个步骤详细阐述了国有企业绩效评价的现行机制,根据国有企业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的实践,指出现行国有企业绩效评价机制在设计阶段和组织实施阶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在指标体系中引入"销售所创造的增加价值"评价指标和"经济增加值"评价指标等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服务企业服务力的评价与提升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服务力是企业服务部门满足顾客需求、赢得顾客忠诚和创造利润的能力,它是形成服务企业竞争力中的一种基本能力。为了提高服务企业的服务力,并使服务力进入良性循环状态,可以采取八种策略:认真挑选员工;高质量的员工培训;有助于提高服务价值的职位体系;设计良好的支持体系;有效的团队合作;适当的员工授权;必要的激励措施;建立积极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16.
核心员工是企业人力资源中的关键因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激励、留住核心员工成为企业所关心的重要问题。在胜任力内涵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胜任力与核心员工激励的内在关系,并从核心员工的绩效考核、薪酬、培训、晋升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基于胜任力分析的核心员工激励模式,以保证核心员工的工作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升企业人力资本,实现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大型企业培训体系的有效性进行准确客观的评价,组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了培训体系有效性评价模型,运用评价模型对中国石化、首都机场、泰康人寿等三个大型企业的培训体系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能够客观地反映大型企业培训体系的状况,评价表明大型企业既存在培训组织体系健全、培训资源丰富等优势,也存在培训体系协同度不够、信息平台功能有待提高、评估层次不够深入、忽视软件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平衡计分卡的石油企业业绩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石油企业中绩效评价体系的特点问题,在石油企业引入了平衡计分卡理论,并阐述了石油企业平衡计分卡的基本框架及石油企业业绩评价的指标体系和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研究表明平衡计分卡是一个适应石油企业需要的新型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9.
高绩效工作系统能引发员工行为的变化进而影响企业绩效。文章通过对108家企业的765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检验了高绩效工作系统与员工行为关系模型。结果表明,在高绩效工作系统中,组织支持、选拔招聘和保险福利对组织的员工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能够降低组织报复行为的发生;工作设计对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绩效薪酬对员工行为无显著影响;综合培训与角色内行为、组织公民行为负相关,与组织报复行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体验式培训被企业视为创建企业文化、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员工素质的有效途径,受到越来越多国内企业的青睐,但目前的培训效果却不尽人意。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采用SPSS软件对影响体验式培训效果的因素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培训转化氛围、师资力量、培训方式和内容、学习动力是影响体验式培训效果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培训需求分析,有效传递需求信息;提高培训师水平,完善体验式培训系统;改变认知风格,增强学习动力等提高培训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